關於故鄉的月亮作文
2024-05-27 21:05:07 1
導語:太陽下山的,月亮開始出來了,看到月亮我就會想起故鄉來,小編收集關於故鄉的月亮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鄉的月亮
就是在那所院子裡。
夜晚的明月似冰盤,清亮典雅;像明鏡,清明高貴;如寧潭,清澈純潔,美若天仙。
童時的軍營,嬉戲的場所,賞月的空地,乘涼的榕樹就好像刻在了我的心裡,無法望卻。
小時候,放了學,和小夥伴們在樓下的大院兒裡玩個沒完。什麼過家家呀,捏泥人兒呀,反正是應有盡有。可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看月亮。春末到初秋這段時間,樓下大院最熱鬧了。月亮一出來,大人們就把桌子、椅全擺出來:打兩把麻將,玩幾把撲克,喝兩盅小酒。月亮絕對是這裡的主角,人們常常目不轉睛地看著她,嘴裡還小聲嘀咕:多美呀!和月亮做伴,多好呀!她好像是位眉目清秀的少女,圓圓的臉蛋,惹人喜歡。瞧,她還有些忸怩呢——一轉身躲到雲裡去了。
爸爸的文書常抱著我,坐在那棵盤虯臥龍般的榕樹下,看月亮。這時就是樓下大院最靜的時候。他懂得很多,人品很好,又乾淨又整潔。他的眼睛炯炯有神,有著又黑又粗的眉毛,黑黑的皮膚,總顯得他很強壯。他總在月光下點著燈讀書,真有點兒「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意味。他常常意味深長地對我說:「月亮是最美的。他就像是我的月亮,在黑夜中陪伴著我,照亮我前行的路。
當我離開遼寧,離開故鄉,離開那些人,離開那裡獨有的月亮時,才深深地體會了「鄉情總是令人難忘的」這句話。但我來到鶴崗後並不感到孤單,不只是因為這裡熱情好客的人們,更是因為月亮依舊陪伴著我。
但月,還是故鄉的明。
第二篇:故鄉的月亮
「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請守護它身旁,若有一天能重逢,讓幸福撒滿整個夜晚……」
一首悠揚的小曲,在城裡的大街小巷間傳唱。
月亮的確很美,可是,我感覺不到歌裡的幸福。「欣賞月色吧」,每每仰望城裡的月亮時,我都會在心中呼喚一輪圓月。可是,城裡的月亮總是讓我失望:灰濛濛的天空,月亮被染黃了一圈黃暈,就像一個病了的女孩的臉龐。我不忍心再抬頭了,我的思緒不禁回到童年時故鄉的那些有月亮的夜晚。
如果說故鄉的月亮是個演奏家,那是再恰當不過了。我時常躺在外婆的田間小屋旁,守望月亮,聆聽那支為我一人演奏的美妙樂曲。她的演奏與眾不同,沒有過多的伴奏,卻有著淡淡的旋律。她用潔白的手指在驕傲的牽牛花、婉轉的葫蘆絲、鮮紅的美人蕉、熱鬧的絲瓜藤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身上彈奏著,這些小生物都不緊不慢地隨著銀白的旋律生長著,生長著。在故鄉的日子,我從不會寂寞。
故鄉的月亮有時還會變成一個調皮的孩子。他愛玩,他會在所有人身上留下影子,所以我從不會覺得乏味,我在故鄉的每個夜晚都希望他來。他的到來都是有預兆的,我總是能感到他天馬行空的磁場在周圍旋轉不停,然後輕輕地像跳房子似的跳過你的身旁。從小我便極喜歡在他的圍繞下蹦蹦跳跳,想著大人根本不會在乎的一些小趣事,自己偷著樂,讓整片田野聽到自己的笑聲,讓月亮看到因為他才能笑出聲的孩子。故鄉的月亮,因此多了一分嬉戲的情趣,然而那是只有我與月亮兩個孩子之間的遊戲。
當我玩累了的時候,故鄉的月亮就是一位慈愛的長者。他總是會說:「孩子,天很晚了,早點回家吧。」他的話實在不算多。有時,在月夜裡,我經常能看到一隻鳥兒在天邊飛快的掠過,那小小翅膀捲起的微弱氣流,在我看來便是月亮託給我的一個簡訊。而現在,我再也沒能見到那隻飛快的鳥兒從天邊掠過了,如果可以的話,它能否幫我寄去我給月亮的長長的信呢?
故鄉的月亮還是一位信使。記得一歲的時候我跟臥在病榻的外公有一張合影:一個童真無忌的微笑與一個飽經滄桑的微笑的合照。後來,依稀記得在故鄉參加了外公的葬禮。從那時起,我就愛望著月亮,借著月光用稚嫩的手指描繪外公的面龐,但每次都覺著不滿意。小時的我認為外公一定在透著月光靜靜地看著我的每個動作。我期待著故鄉的月亮把外公的信息遙寄給我,好讓我能回憶起關於外公的點點滴滴,一直一直,在心底,在夢裡。
故鄉的月亮承載了我多少的記憶啊?離開了故鄉,離不開月亮,我的月亮,我的故鄉!
第三篇:故鄉的月亮
太陽又下山了,一切又靜了。小草趴在地上睡著了,小河躺在橋下也在打著呼嚕。唯有那家鄉的明月,在星空中守望著大地的夢……
坐在庭中,一縷清爽的月光象那熟悉的朋友,撲在身上,撲在大地上。那輪玉盤,看似孤單,又有些愉悅。什麼「山高月小」「三潭印月」,自然浮現在腦海中,美不勝收。心中的那份閒不免適展開來,想體會一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快感――雖然家鄉賜給我們的是那杯濃濃的綠茶。
只可惜,我的家鄉沒有如此的奇妙的青山碧水,卻也不失獨特韻味:「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的奇幻,沒有「八月湖水平」的氣派,沒有「無言獨上西樓」的抑鬱。家鄉的明月,有的是「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怡然自樂,有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心曠神怡。
也看過別處的月――上海的月亮,被霓虹燈照的暗淡無神;新疆的月亮,被高山惹的寒風四起;內蒙,內蒙的月亮,則有些空曠孤寂,其境過清。而家鄉的明月,雖物大城市的奔放,卻有小城市的靦腆;雖無草原高山的威嚴,卻有小橋流水的溫馨。那在別處被汙染,誇張了的月亮,在家鄉變得那麼樸實――小草樸實,流水樸實,家鄉的人更樸實。每逢望月,一論皓月當空,銀光萬裡,上下皆空,香遠益清,卻毫無令人惆悵之感。家鄉的明月,既有青春的笑意,也有成熟的深沉;既有孩童的稚氣,也有壯年的穩重――那輪月亮,這片家鄉,還有我……
我的親人,我的朋友,都在這優美的家鄉中與我成長,與我賞月。「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不知將來,我還能再次坐在家鄉中?與我同行的人,又是誰?
我在遙望,在那家鄉的月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