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1-18 15:01:15 2
專利名稱:一種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將具有封閉艙室的交通工具的窗體擊破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具有封閉艙室的交通工具迅速發展的今天,雖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舒適與便利,但是這種交通工具一旦浸入水中或發生交通事故時,往往會導致車門無法開啟。而交通工具的窗體一般都是經過強化的玻璃,常規手段是很難打破的,因此,人們往往會錯過破窗逃生的機會。雖然在封閉艙室的車窗旁邊往往放置有破窗用的安全錘等裝置。這種裝置雖然能起到破窗的作用,但乘客一旦遇到溺水或交通事故時,往往情緒緊張,不易施展手臂空間,也不宜使出力氣,使用傳統的破窗工具不太容易敲碎玻璃,從而錯過逃生最佳時機。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讓使用者能夠輕易擊碎交通工具窗體的破窗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立柱,在立柱外套設有彈簧,中空的外殼套設在彈簧外,彈簧的端部與外殼內壁固定連接,在外殼的頂端設有撞針,在外殼上設有卡槽,在立柱上設有卡勾開關,卡勾開關包括與卡槽配合的卡合部及用於操作的操作部,在立柱位於外殼下方的部分上設有用於將外殼下拉的預緊裝置,外殼下拉到位後,彈簧被壓縮同時卡合部卡在卡槽內,在立柱上還設有用來可拆卸地安裝在窗體上的固定裝置。優選地,所述預緊裝置包括位於所述外殼下方的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設於所述立柱上,在第一固定架的四周均布至少兩個手柄,手柄的一端與第一固定架鉸接,另一端鉸接在各自的連杆的中部,連杆的端部與所述外殼鉸接,回位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各自對應的手柄及第一固定架相連。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均布在所述立柱四周的至少兩根支架,支架的底端與第二固定架鉸接,在支架的頂端設有用於吸附在窗體上的橡膠墊。優選地,在所述撞針外套設有安全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結構簡單緊湊,體積輕便,便於攜帶;2、方便省力,較小的力即能產生較大的預緊力,從而能夠輕易擊破窗體;3、性能可靠,在空間狹窄的環境下仍能可靠地工作;4、適用於各種窗體,不受窗體形狀的限制。
圖I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使本實用新型更明顯易懂,茲以優選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如圖I所示,為一種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結構示意圖,所述的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包括一立柱2,將彈簧10套在立柱I上,中空的外殼7再套在彈簧10外,外殼7底部為頂部圓平臺5。彈簧10的一端與立柱I固結,另一端與外殼7的頂部內壁固結。外殼7頂端固結撞針8,撞針8外套一個安全蓋9。在外殼7上有一個矩形的卡槽6,而在立柱I上則有一^^勾開關3,卡勾開關3包括與卡槽6配合的卡合部及用於操作的操作部。在頂部圓平臺5的下方有中間圓平臺4,中間圓平臺4固定在立柱I上,在中間圓平臺4周向對稱布置有三組預緊裝置組件。每組預緊裝置組件包括手柄14、連杆13、回位彈簧15,手柄14與中間圓平臺4鉸接,再與回位彈簧15相連,再與連杆13鉸接,回位彈簧15另一端與中間圓平臺4相連,連杆13另一端與外殼7鉸接。在中間圓平臺4的下方有底部圓平臺2,底部圓平臺2固定在立柱I上。沿著底部圓平臺2周向對稱布置有三組固定裝置組件。每組固定裝置組件包括支架11及橡膠墊12,支架11 一端與底部圓平臺2鉸接,另一端與橡膠墊12鉸接。 需要破窗時,先將固定裝置散開,按下沿著中間圓平臺4對稱布置的手柄14,利用槓桿原理,只需較小的力即可將連杆13沿著立柱I向下壓,從而帶動外殼7與彈簧10 —起向下運動,待外殼7上的卡槽6沿著卡勾開關3運動,卡勾開關3的卡合部變形並回位,勾住卡槽6,即可鬆手。拆下安全蓋9,露出撞針8。此時,將三塊橡膠墊12按壓在窗體上,擠出內部空氣,由於支架11可繞底部圓平臺2旋轉,因而可以不受窗體形狀的限制,而且可以固定住整個裝置。在結構尺寸合理設計下,固定後,撞針8與窗體之間距離在一個合適的範圍,然後按下卡勾開關3的操作部,在與卡槽6分離時,在彈簧10的反彈作用下,帶動外殼7與撞針8迅速射向窗體。撞針8頂部鋒利,在強大的衝擊下,窗體即可破碎,從而達到逃生的目的。破窗後,套上安全蓋9,拔出橡膠墊12,將本實用新型收好,以備下一次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立柱(2),在立柱(2)外套設有彈簧(10),中空的外殼(7)套設在彈簧(10)外,彈簧(10)的端部與外殼(7)內壁固定連接,在外殼(7)的頂端設有撞針⑶,在外殼(7)上設有卡槽(6),在立柱⑵上設有卡勾開關(3),卡勾開關(3)包括與卡槽(6)配合的卡合部及用於操作的操作部,在立柱(2)位於外殼(7)下方的部分上設有用於將外殼(7)下拉的預緊裝置,外殼(7)下拉到位後,彈簧(10)被壓縮同時卡合部卡在卡槽¢)內,在立柱(2)上還設有用來可拆卸地安裝在窗體上的固定裝置。
2.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預緊裝置包括位於所述外殼(7)下方的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設於所述立柱(2)上,在第一固定架的四周均布至少兩個手柄(14),手柄(14)的一端與第一固定架鉸接,另一端鉸接在各自的連杆(13)的中部,連杆(13)的端部與所述外殼(7)鉸接,回位彈簧(15)的兩端分別連接各自對應的手柄(14)及第一固定架相連。
3.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均布在所述立柱(2)四周的至少兩根支架(11),支架(11)的底端與第二固定架鉸接,在支架(11)的頂端設有用於吸附在窗體上的橡膠墊(12)。
4.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撞針(8)外套設有安全蓋(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撞針衝擊式破窗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立柱,在立柱外套設有彈簧,中空的外殼套設在彈簧外,彈簧的端部與外殼內壁固定連接,在外殼的頂端設有撞針,在外殼上設有卡槽,在立柱上設有卡勾開關,卡勾開關包括與卡槽配合的卡合部及用於操作的操作部,在立柱位於外殼下方的部分上設有用於將外殼下拉的預緊裝置,外殼下拉到位後,彈簧被壓縮同時卡合部卡在卡槽內,在立柱上還設有用來可拆卸地安裝在窗體上的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緊湊,體積輕便,便於攜帶;方便省力,較小的力即能產生較大的預緊力,從而能夠輕易擊破窗體;性能可靠,在空間狹窄的環境下仍能可靠地工作;適用於各種窗體,不受窗體形狀的限制。
文檔編號B60R21/02GK202764907SQ201220442790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程冬冬, 馮娜, 劉臣才, 束永平, 張輝 申請人: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