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系纜式起重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3:59:57
專利名稱:行走系纜式起重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吊裝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行走系纜式起重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特殊結構形式的鋼結構建築的增多,鋼結構中的鋼構件自重也越來越大,很多大型鋼結構建築中的單件鋼構件很多都達到100噸以上,甚至達到150噸,對這種自重較大的鋼構件,且位於建築結構樓板中央的位置安裝時,採用傳統的吊裝方法是通過履帶吊將鋼構件吊上樓面作業,採取150T履帶吊上樓板,並需製作專用路基箱,且需對作業區域樓板進行加固。由履帶吊自行周轉路基箱,實現吊車前移,但這種方式存在要對樓板進行大量的固處理,會造成作業吊機及拼拆吊機停滯,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可以解決目前對自重較大的鋼構件,在位於建築結構樓板中央的位置安裝時,若吊裝機械盲區,則對此類超重構件吊裝進行吊裝作業,降低施工成本。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一種行走系纜式起重機,該起重機包括底座、主桅杆、穩定杆、起重桅杆、纜風繩、變幅系統、提升系統和移動系統;其中,所述主桅杆的底端豎直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主桅杆的頂端連接有纜風繩,纜風繩與主桅杆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所述穩定杆斜向支撐在主桅杆與底座之間,穩定杆的底端與底座固定連接,頂端與主桅杆固定連接;起重桅杆的底端活動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其頂端通過變幅系統的滑輪組與主桅杆的頂端連接,起重桅杆的頂端設有提升系統;所述底座設置在移動系統上。 上述起重機中,所述底座為由鋼板製成的箱型結構。上述起重機中,所述主桅杆由三節鋼柱通過法蘭經螺栓連接而成;主桅杆直徑不小於400毫米。上述起重機中,所述起重桅杆由五節鋼柱通過法蘭經螺栓連接而成;起重桅杆的直徑不小於500毫米。上述起重機中,所述起重桅杆的底端通過旋轉部件活動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上述起重機中,所述旋轉部件由軸套、鉸接件和銷軸構成;軸套固定設置在起重桅杆底端,軸套與鉸接件活動連接,鉸接件通過銷軸活動設置在底座上。上述起重機中,所述變幅系統由鋼絲繩、滑輪組和卷揚機構成;其中,鋼絲繩在滑輪組的各滑輪之間穿花連接構成滑輪式牽引機構,鋼絲繩一端固定,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卷揚機連接;[0017]所述提升系統由鋼絲繩、滑輪組和提升卷揚機構成;其中,鋼絲繩在滑輪組的各滑輪之間穿花連接構成滑輪式提升機構,鋼絲繩一端固定,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提升卷揚機連接。上述起重機中,所述變幅系統與提升系統中的滑輪組和鋼絲繩連接方式均採用6輪滑輪組走12線。上述起重機中,所述移動系統由軌道梁、滑輪組、鋼絲繩和牽引卷揚機構成;其中,底座設置於軌道梁上,所述牽引卷揚機與底座之間通過鋼絲繩和滑輪組構成的牽引機構連接。由上述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起重機,通過底座上設置的主桅杆、起重桅杆在變幅系統和提升系統作用下,可以方便的對鋼構件進行吊裝,並可通過調整變幅系統和提升系統方便調整起重桅杆的位置,從而實現吊裝鋼構件的移 動。並且該起重機可以在移動系統上方便移動。該起重機結構簡單,穩定性好,起重能力和範圍大,方便吊運超重大型鋼構件,佔地面積小,移位快,不影響施工中周圍上層樓板高支模架管搭設,避開了大型吊機上樓面作業,保證樓板結構安全的同時,省去了樓板加固、吊機進出場、拼拆,及因東西兩側進度差引起的吊機停滯等費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起重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起重機的提升系統的滑輪組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起重機的變幅系統的滑輪組的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起重機的起重梳杆與底座連接不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起重機的起重桅杆的頂端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起重機的主桅杆的頂端示意圖;圖7為圖6的A-A向剖示圖;圖中各標號對應的部件名稱為1-底座;2_主桅杆;3_穩定杆;4_起重桅杆;5-纜風繩;6_變幅系統;7_提升系統;8_移動系統的軌道梁;9_旋轉部件的軸套;10_旋轉部件的鉸接件;11_旋轉部件的銷軸;12_底座的槽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ー步地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可用在鋼結構施工中對鋼構件進行吊裝,如圖I所示,該起重機包括底座、主桅杆、穩定杆、起重桅杆、纜風繩、變幅系統、提升系統和移動系統;其中,主桅杆的底端豎直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主桅杆的頂端連接有纜風繩,纜風繩與主桅杆之間的夾角為銳角;穩定杆斜向支撐在主桅杆與底座之間,穩定杆的底端與底座固定連接,頂端與主桅杆固定連接;起重桅杆的底端活動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其頂端通過變幅系統的滑輪組與主桅杆的頂端連接,起重桅杆的頂端設有提升系統;底座設置在移動系統上。上述起重機中的底座為由鋼板製成的箱型結構。實際中,底座可採用40mm厚鋼板 (頂板30mm)組合成箱型,立於移動系統的軌道梁上,可通過槽鋼背靠背夾騎在軌道梁。上述起重機中的主桅杆由三節鋼柱通過法蘭經螺栓連接而成;主桅杆直徑不小於400毫米。起重桅杆由五節鋼柱通過法蘭經螺栓連接而成;起重桅杆的直徑不小於500毫米。實際中,主桅杆可採用長17m,截面Φ400*15πιπι,分3節鋼柱對接而成。起重桅杆長17m,截面の500*20臟,分5節柱對接。主桅杆與起重桅杆的材質均為Q235B,對接處均為法蘭螺栓連接,以便安裝和自行拆卸。尾部設Φ219*10πιπι穩定撐,起重桅杆與地面夾角60°時,達最大起重量(60噸)。上述起重機中,起重桅杆的底端可通過旋轉部件活動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旋轉部件由軸套、鉸接件和銷軸構成;軸套固定設置在起重桅杆底端,軸套與鉸接件活動連接,鉸接件通過銷軸活動設置在底座上。實際中,可在起重桅杆底部上設ー軸套(Φ 120*15mm),通過由30mm厚板拼焊的鉸接件與底座連接,實現起重桅杆趴伏或抬起;鉸接件通過Φ80銷軸在軸套內自由旋轉,實現起重桅杆的旋轉。上述起重機中,變幅系統由鋼絲繩、滑輪組和卷揚機構成;其中,鋼絲繩在滑輪組的各滑輪之間穿花連接構成滑輪式牽引機構,鋼絲繩一端固定,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卷揚機連接。實際中,變幅系統可採用50噸6輪滑輪組走12線,滑輪組的出頭端沿主桅杆向下穿過主桅杆底部的8噸導向滑輪組而引向5噸卷揚機,鋼絲繩可採用直徑22mm的鋼絲繩。變幅系統的滑輪組可採用圖2所示的大花穿形式。上述起重機中,提升系統由鋼絲繩、滑輪組和提升卷揚機構成;其中,鋼絲繩在滑輪組的各滑輪之間穿花連接構成滑輪式提升機構,鋼絲繩一端固定,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提升卷揚機連接。實際中,提升系統可採用80噸6輪滑輪組走12線,滑輪組的出頭端沿起重桅杆向下經主桅杆底部的16噸導向滑輪引向10噸卷揚機,鋼絲繩可採用直徑28mm的鋼絲繩。提升系統的滑輪組可採用圖3所示的大花穿形式。上述起重機中,主桅杆頂部焊有抗剪支託,起重桅杆旋轉盤支撐於抗剪支託上,並隨起重桅杆轉臂繞主桅杆旋轉。在起重桅杆頂部左右各設ー牽引繩,採用Φ15鋼絲繩,通過導向滑輪分別連在動カ為2噸卷揚機上,來控制吊杆的旋轉。上述起重機中的移動系統由軌道梁、滑輪組、鋼絲繩和牽引卷揚機構成;其中,軌道梁上設置所述底座,所述牽引卷揚機與底座之間通過鋼絲繩和滑輪組構成的牽引機構連接。實際中,移動系統為底座前後各設ー 20噸3輪滑輪組來牽引或溜放底座,從而帶動底座各部件在軌道梁上移動,出頭端通過Φ 15鋼絲繩連於2噸卷揚機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起重機,具有結構簡単,佔地面積小,鋼結構吊裝的同時,不影響周圍上層樓板高支模架管搭設,可有效保障鋼結構施工エ期;避開了大型吊機上樓面作業,保證樓板結構安全的同時,省去了樓板加固、吊機進出場、拼拆,及因東西兩側進度差引起的吊機停滯等費用。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 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該起重機包括 底座、主桅杆、穩定杆、起重桅杆、纜風繩、變幅系統、提升系統和移動系統;其中, 所述主桅杆的底端豎直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主桅杆的頂端連接有纜風繩,纜風繩與主桅杆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所述穩定杆斜向支撐在主桅杆與底座之間,穩定杆的底端與底座固定連接,頂端與主桅杆固定連接; 起重桅杆的底端活動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其頂端通過變幅系統的滑輪組與主桅杆的頂端連接,起重桅杆的頂端設有提升系統; 所述底座設置在移動系統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為由鋼板製成的箱型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桅杆由三節鋼柱通過法蘭經螺栓連接而成;主桅杆直徑不小於400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起重桅杆由五節鋼柱通過法蘭經螺栓連接而成;起重桅杆的直徑不小於500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起重桅杆的底端通過旋轉部件活動設置在所述底座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部件由軸套、鉸接件和銷軸構成;軸套固定設置在起重桅杆底端,軸套與鉸接件活動連接,鉸接件通過銷軸活動設置在底座上。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變幅系統由鋼絲繩、滑輪組和卷揚機構成;其中,鋼絲繩在滑輪組的各滑輪之間穿花連接構成滑輪式牽引機構,鋼絲繩一端固定,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卷揚機連接; 所述提升系統由鋼絲繩、滑輪組和提升卷揚機構成;其中,鋼絲繩在滑輪組的各滑輪之間穿花連接構成滑輪式提升機構,鋼絲繩一端固定,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提升卷揚機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I或7所述的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變幅系統與提升系統中的滑輪組和鋼絲繩連接方式均採用6輪滑輪組走12線。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系統由軌道梁、滑輪組、鋼絲繩和牽引卷揚機構成;其中,底座設置於軌道梁上,所述牽引卷揚機與底座之間通過鋼絲繩和滑輪組構成的牽引機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行走系纜式起重機,屬於起重吊裝設備領域。該起重機包括底座、主桅杆、穩定杆、起重桅杆、纜風繩、變幅系統、提升系統和移動系統;其中,主桅杆的底端豎直固定設置在底座上,主桅杆的頂端連接有纜風繩,纜風繩與主桅杆之間的夾角為銳角;穩定杆斜向支撐在主桅杆與底座之間,穩定杆的底端與底座固定連接,頂端與主桅杆固定連接;起重桅杆的底端活動設置在底座上,其頂端通過變幅系統的滑輪組與主桅杆的頂端連接,起重桅杆的頂端設有提升系統;底座設置在移動系統上。該起重機結構簡單,穩定性好,起重能力和範圍大,方便吊運大型構件,佔地面積小,移位快,避開了大型吊機上樓面作業,保證樓板結構安全,降低了施工成本。
文檔編號B66C23/82GK202429923SQ201120489720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0日
發明者劉向陽, 劉奔, 楊嘯磊, 汪永勝, 蔣禮, 蔡玉龍, 趙玉, 鄶國雄, 黃遠鋒 申請人:中建鋼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