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軸可調式汽車前大燈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4:40:47
專利名稱:光軸可調式汽車前大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汽車的照明控制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調節前照燈光軸方向 的光軸可調式汽車前大燈。
技術背景當汽車在夜間行使時,都採用前照燈照明,為駕駛員提供前方路況,前照 燈安裝在汽車頭部,包括燈罩外殼、燈泡和碗形反光鏡,其中燈泡與碗形反光 鏡固定連接在一起,並位於所述燈罩外殼內,所述燈泡的燈頭位於反光鏡內側 的中央,燈泡的電源線從燈罩外殼穿出,連接照明供點電電路,反光鏡外側固 定有三個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內開有球形槽,每個球形槽內均有球頭杆的球頭 伸入,球頭杆的桿身伸出所述定位座的球形槽。三個球頭杆的桿身都固定在燈 罩外殼上,在汽車生產時,就固定住前照燈的光照方向,即光軸方向,在汽車 出廠後,前照燈的輸出光軸方向不能調節。而汽車載重形式的不同,會造成車 頭下壓或車頭上揚等不同狀態,前照燈也會跟隨車頭下壓或上揚,引起前照燈 光的照射方向與出廠時調整方向出現偏差,不利於駕駛員對前方路況的了解。現有技術的缺點是,無法根據車頭下壓或上揚情況,對前照燈進行適應性 調整,前照燈光線所照方向無法配合駕駛員的駕車視野,不利於駕駛員在夜間 對前方路況的了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軸可調式汽車前大燈,能對前照燈進行調整, 前照燈光線所照方向可以在車頭下壓或上揚的不同情況配合駕駛員的駕車視 野,有利於駕駛員在夜間對前方路況的了解。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光軸可調式汽車前大燈,包括燈罩外 殼、燈泡和碗形反光鏡,其中燈泡與碗形反光鏡固定連接在一起,並位於所述 燈罩外殼內,所述燈泡的燈頭位於反光鏡內側的中央,該反光鏡外側固定有三 個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內開有球形槽,每個球形槽內套裝有球頭杆的球頭,球 頭杆的桿身伸出所述定位座的球形槽,其關鍵在於其中二個球頭杆的桿身與 所述燈罩外殼螺紋連接,第三個球頭杆的桿身與步進電機連接,該步進電機的 機身固定在所述燈罩外殼上。步進電機的輸出軸套裝螺母,螺母齒輪嚙合有絲杆,該絲杆固定連接所述 第三個球頭杆。與所述燈罩外殼連接的二個球頭杆桿身上開有螺紋,與所述燈罩外殼螺紋 連接。三點定位,三個定位座和三個球頭杆限定了反光鏡的安裝位置,當其中二 個球頭杆經螺紋固定在燈罩外殼上後,便於出廠前的調節,出廠後,通過步進 電機驅動第三個球頭杆的伸縮,拉動反光鏡進行微量的位置調整,使前照燈的 燈光照射方向跟隨反光鏡進行調整,使前照燈光線所照方向可以在車頭下壓或 上揚的不同情況配合駕駛員的駕車視野,有利於駕駛員在夜間對前方路況的了所述步進電機連接有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由可調電阻、電壓識別晶片組 成,其中可調電阻的一個固定端與正電源連接,另一個固定端與地連接,活動 抽頭輸出電壓信號給所述電壓識別晶片輸入端,電壓識別晶片的兩個輸出端分 別連接在所述步進電機的兩個輸入端上,步進電機的一個輸入端與正電源連接, 另一個輸入端與地連接。
可調電阻可以是無級滑動電阻或分級撥檔開關,根據可調電阻輸出的電壓 值不同,電壓識別晶片輸出相應的驅動信號給步進電機,也可以是編碼開關, 控制步進電機運行大小不同的行程,實現對反光鏡的調整。所述可調電阻的一個固定端與地之間串接有第二分壓電阻,可調電阻的另 一個固定端與正電源之間串接有第五分壓電阻連接,可調電阻的活動抽頭與電 壓識別晶片之間串接有第三限流電阻。在駕駛室內可調電阻的附近安裝有發光二極體,該發光二極體的負極接地, 正極串接第一限流電阻後,接發光管正電源。分壓電阻和限流電阻保護控制電路和步進電機在安全的電路環境中工作, 夜間照亮發光二極體,利於顯示可調電阻的具體位置。本發明的顯著效果是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安裝方便,節省空間,能根 據車頭下壓或上揚情況,對前照燈進行適應性調整,使前照燈光線所照方能配 合駕駛員的駕車視野,有利於駕駛員在夜間對前方路況的了解。
圖l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控制電路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l所示 一種光軸可調式汽車前大燈,由燈罩外殼l、球頭杆2、步進 電機3、燈泡4和碗形反光鏡5組成,其中燈泡4與碗形反光鏡5固定連接在一 起,並位於所述燈罩外殼1內,所述燈泡4的燈頭位於反光鏡5內側的中央, 該反光鏡5外側固定有三個定位座5a,所述定位座5a內開有球形槽,每個球形 槽內套裝有球頭杆2的球頭,球頭杆2的桿身伸出所述定位座5a的球形槽,其 中二個球頭杆2的桿身與所述燈罩外殼1螺紋連接,第三個球頭杆2的桿身與 步進電機3連接,該步進電機3的機身固定在所述燈罩外殼1上。 步進電機3的輸出軸套裝螺母,螺母齒輪嚙合有絲杆,該絲杆固定連接所 述第三個球頭杆2。與所述燈罩外殼1連接的二個球頭杆2桿身上開有螺紋,與所述燈罩外殼1 螺紋連接。三點定位,三個定位座5a和三個球頭杆2限定了反光鏡5的安裝位置,當 其中二個球頭杆2經螺紋固定在燈罩外殼1上後,便於出廠前的調節,出廠後, 通過步進電機3驅動第三個球頭杆2的伸縮,拉動反光鏡5進行微量的位置調 整,使前照燈的燈光照射方向跟隨反光鏡5進行調整,使前照燈光線所照方向 可以在車頭下壓或上揚的不同情況配合駕駛員的駕車視野,有利於駕駛員在夜 間對前方路況的了解。如圖2所示所述步進電機3連接有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由可調電阻R4、 電壓識別晶片U組成,其中可調電阻R4的一個固定端與正電源連接,另一個固 定端與地連接,活動抽頭輸出電壓信號給所述電壓識別晶片U輸入端,電壓識 別晶片U的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在所述步進電機3的兩個輸入端上,步進電機3 的一個輸入端與正電源連接,另一個輸入端與地連接。可調電阻R4可以是無級滑動電阻或分級撥檔開關,根據可調電阻R4輸出 的電壓值不同,電壓識別晶片U輸出相應的驅動信號給步進電機3,也可以是編 碼開關,控制步進電機3運行大小不同的行程,實現對反光鏡5的調整。該電 壓識別晶片U的型號是TDA3629。反光鏡5的調整角度較小,採用分級撥檔或編碼開關的調整方式,可以簡 化調整方式,易於操作,也減小了對電壓識別晶片U的要求,降低了成本。 二個前大燈,可調電阻R4的輸出信號分別發送給二個電壓識別芯 片U,同時驅動二個不同的步進電機3控制二個前大燈調整。
所述可調電阻R4的一個固定端與地之間串接有第二分壓電阻R2,可調電阻 R4的另一個固定端與正電源之間串接有第五分壓電阻R5連接,可調電阻R4的 活動抽頭與電壓識別晶片U之間串接有第三限流電阻R3。在駕駛室內可調電阻R4的附近安裝有發光二極體Dl,該發光二極體Dl的 負極接地,正極串接第一限流電阻R1後,接發光管正電源。分壓電阻和限流電阻保護控制電路和步進電機3在安全的電路環境中工作, 夜間照亮發光二極體Dl,利於顯示可調電阻R4的具體位置。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將可調電阻R4分為四擋當汽車後部乘員多或載荷重,車頭上翹狀態時,反光鏡5下壓,前照燈光 線處於最低位置,配合駕駛員的駕車視野;當汽車前後乘員均衡或載荷均衡,車頭上處於正常狀態時,反光鏡5回復 正常位,前照燈光線處於正常位置,配合駕駛員的駕車視野;當汽車前乘員多後乘員少或載荷前較重,車頭上處於約下沉狀態時,反光 鏡5約微上揚,前照燈光線處於微上位置,配合駕駛員的駕車視野;當汽車前乘員多後無乘員或載荷前過重,車頭上處於下沉狀態時,反光鏡5 上揚,前照燈光線處於最上位置,配合駕駛員的駕車視野。
權利要求
1、一種光軸可調式汽車前大燈,包括燈罩外殼(1)、燈泡(4)和碗形反光鏡(5),其中燈泡(4)與碗形反光鏡(5)固定連接在一起,並位於所述燈罩外殼(1)內,所述燈泡(4)的燈頭位於反光鏡(5)內側的中央,該反光鏡(5)外側固定有三個定位座(5a),所述定位座(5a)內開有球形槽,每個球形槽內套裝有球頭杆(2)的球頭,球頭杆(2)的桿身伸出所述定位座(5a)的球形槽,其特徵在於其中二個球頭杆(2)的桿身與所述燈罩外殼(1)固定連接,第三個球頭杆(2)的桿身與步進電機(3)的輸出軸連接,該步進電機(3)的機身固定在所述燈罩外殼(1)上;所述步進電機(3)連接有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由可調電阻(R4)、電壓識別晶片(U)組成,其中可調電阻(R4)的一個固定端與正電源連接,另一個固定端與地連接,活動抽頭輸出電壓信號給所述電壓識別晶片(U)輸入端,電壓識別晶片(U)的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在所述步進電機(3)的兩個輸入端上,步進電機(3)的一個輸入端與正電源連接,另一個輸入端與地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軸可調式汽車前大燈,其特徵在於與所述燈 罩外殼(1)連接的二個球頭杆(2)桿身上開有螺紋,與所述燈罩外殼(1)螺 紋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光軸可調式汽車前大燈,其特徵在於所述可調 電阻(R4)的一個固定端與地之間串接有第二分壓電阻(R2),可調電阻(R4) 的另一個固定端與正電源之間串接有第五分壓電阻(R5)連接,可調電阻(R4) 的活動抽頭與電壓識別晶片(U)之間串接有第三限流電阻(R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軸可調式汽車前大燈,其中反光鏡外側固定有三個定位座,定位座內開有球形槽,球形槽內套裝有球頭杆的球頭,球頭杆的桿身伸出球形槽,其特徵在於其中二個球頭杆的桿身與燈罩外殼固定連接,第三個球頭杆的桿身與步進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步進電機連接有控制電路,控制電路由可調電阻、電壓識別晶片組成,其中可調電阻的一個固定端與正電源連接,另一個固定端與地連接,活動抽頭輸出電壓信號給電壓識別晶片,電壓識別晶片的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步進電機的兩個輸入端。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安裝方便,節省空間,能對前照燈進行適應性調整,使前照燈光線所照方能配合駕駛員的駕車視野,有利於駕駛員對前方路況的了解。
文檔編號F21V14/04GK101109495SQ20071009265
公開日2008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3日
發明者全體燕, 陳雨康 申請人: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