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移動的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駕駛室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4:10:59 1
專利名稱:雙向移動的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駕駛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特種物料搬運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所使用的具有雙向移動功能的駕駛室。
背景技術:
貨櫃運輸物資是國際範圍內廣泛採用的方法之一,當貨櫃運送到目的地後,需要對貨櫃進行搬運碼垛作業,這就需要用到貨櫃正面吊運機這樣的專門搬運貨櫃的裝備,現有普通貨櫃正面吊運機駕駛室的結構特點,主要表現在駕駛室與車架固定連接,一般設計在整個吊運機的中間位置,沒有移動功能,駕駛人員進入駕駛室要從吊運機側面梯子上去,再從中間位置進入駕駛室,人員上車操作不方便,由於駕駛室固定在中間位置,吊臂也處於駕駛室頂部的中間位置,因此整個吊運機的高度無法降下來,整個吊運機的高度較高,公路運輸高度超限,工作場合為平整場地,沒有野外環境作業能力。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技術性能要求具有全天候作業功能,特別是公路運輸狀態能夠滿足一般良好路面通過4米涵洞高度要求,由於普通貨櫃正面吊運機駕駛室固定,整機高度超過4米,公路運輸時需要選定特定路線,通用運輸性不好。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的駕駛室採用雙向移動式,可以降低整機高度,適合公路運輸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使用的具有雙向移動功能的駕駛室,既能滿足普通貨櫃正面吊運機固定駕駛室的結構特點和作業方式,又能適應野外無平整場地環境作業,同時滿足公路運輸高度要求,通過移動駕駛室到整個吊運機的側面位置,可以將吊臂高度降下來,進而使整個吊運機的高度降下來,工作狀態與普通貨櫃正面吊運機駕駛室結構和使用方式相同,公路運輸狀態可以移動駕駛室,降低整個吊運機的高度,滿足運輸要求。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一車架,車架右側設置車架底板,車架底板與車架固定相連,車架底板上設置長油缸,長油缸缸筒與車架底板鉸接相連,長油缸缸筒可繞車架底板旋轉;車架中部設置兩個固定「U」形板,兩個固定「U」形板上部設置駕駛室底框架,駕駛室底框架中設置有長板,長板一端與駕駛室底框架固定相連,另一端與長油缸活塞杆鉸接相連,長油缸活塞杆可繞長板旋轉,駕駛室底框架下部設置有兩個滾輪,兩個滾輪與駕駛室底框架固定相連,兩個滾輪分別位於兩個固定「U」形板的「U」形槽中,兩個滾輪可沿各自的「U」形槽進行滾動移動,從而帶動駕駛室底框架移動;駕駛室底框架上部設置駕駛室,駕駛室內右側設置有組合開關,駕駛室與駕駛室底框架固定相連;車架左側設置車架板,車架板與車架固定相連。車架板上設置有兩個浮動「U」形板和兩個頂起油缸,兩個浮動「U」形板之間固定相連,兩個頂起油缸一端與車架底板固定相連,另一端與各自的浮動「U」形板固定相連,在 兩個頂起油缸的作用下,兩個浮動「U」形板可沿車架左側上下移動,升起的最大位置與固定「U」形板對接齊平,保證駕駛室在長油缸缸筒和長油缸活塞杆的推力作用下,平穩移到車架的左側。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技術方案,可實現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駕駛室即滿足普通貨櫃正面吊運機駕駛室操作性能指標要求,又滿足野外作業和公路運輸狀態降低整機高度的要求,適應各種良好路面的運輸要求。
圖I是本實用新型在整車中位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整車中浮動「U」形板升起狀態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在整車中駕駛室底部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在整車中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駕駛室移置左側位置立體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I、2、3、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車架8,車架8右側設置車架底板3,車架底板3與車架8固定相連,車架底板3上設置長油缸,長油缸缸筒2與車架底板3鉸接相連,長油缸缸筒2可繞車架底板3旋轉;車架8中部設置兩個固定「U」形板6,兩個固定「U」形板6上部設置駕駛室底框架11,駕駛室底框架11中設置有長板4,長板4 一端與駕駛室底框架11固定相連,另一端與長油缸活塞杆5鉸接相連,長油缸活塞杆5可繞長板4旋轉,駕駛室底框架11下部設置有兩個滾輪12,兩個滾輪12與駕駛室底框架11固定相連,兩個滾輪12分別位於兩個固定「U」形板6的「U」形槽中,兩個滾輪12可沿各自的「U」形槽進行滾動移動,從而帶動駕駛室底框架11移動;駕駛室底框架11上部設置駕駛室1,駕駛室I內右側設置有組合開關10,駕駛室I與駕駛室底框架11固定相連;車架8左側設置車架板13,車架板13與車架8固定相連。參照圖3、4所示,車架板13上設置有兩個浮動「U」形板7和兩個頂起油缸9,兩個浮動「U」形板7之間固定相連,兩個頂起油缸9 一端與車架底板13固定相連,;另一端與各自的浮動「U」形板7固定相連,在兩個頂起油缸9的作用下,兩個浮動「U」形板7可沿車架8左側上下移動,升起的最大位置與固定「U」形板6對接齊平,能夠保證駕駛室I在長油缸缸筒2和長油缸活塞杆5的推力作用下,平穩移到車架8的左側,為降下駕駛室I的高度做準備。雙向移動的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駕駛室工作過程如下當駕駛室I位於整機中間位置時,啟動整機發動機,在駕駛室I內操縱組合開關10,使頂起油缸9動作,在油壓的作用下,頂起油缸9的活塞杆伸出,頂住浮動「U」形板7沿車架8的左側面向上移動,浮動「U」形板7向上移動到與固定「U」形板6齊平的位置,頂起油缸9的活塞杆不再動作;在駕駛室I內繼續操縱組合開關10,使長油缸缸筒2和長油缸活塞杆5起作用,在油壓的作用下,長油缸活塞杆5伸出,頂住長板4,長板4帶動駕駛室底框架11,駕駛室底框架11在滾輪12的滾動作用下沿固定「U」形板6的「U」形槽向整機的左側滾動,由於浮動「U」形板7已升起高度與固定「U」形板6齊平,因此長板4帶動駕駛室底框架11,從而帶動整個駕駛室I沿固定「U」形板6和浮動「U」形板7—直向左移動,移動到整機的最左側位置,到位後繼續在駕駛室I內操作組合開關10,使頂起油缸9起作用,頂起油缸9的活塞杆縮回,頂住浮動「U」形板7沿車架8的左側面向下移動回到初始位置,從而帶動駕駛室I降低高度,駕駛室I 的移動過程結束。駕駛室I移動到位後,就可以操作吊臂降低高度,從而降低整機高度,便於公路運輸。當駕駛室I位於整機最左側位置時,需要移動到整機中間位置便於操縱作業,操作步驟與上述過程相反。
權利要求1.雙向移動的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駕駛室,包括一車架(8),車架(8)右側設置車架底板(3),其特徵在於,車架底板(3)與車架(8)固定相連,車架底板(3)上設置長油缸,長油缸缸筒(2)與車架底板(3)鉸接相連,長油缸缸筒(2)可繞車架底板(3)旋轉;車架(8)中部設置兩個固定「U」形板¢),兩個固定「U」形板(6)上部設置駕駛室底框架(11),駕駛室底框架(11)中設置有長板(4),長板(4) 一端與駕駛室底框架(11)固定相連,另一端與長油缸活塞杆(5)鉸接相連,長油缸活塞杆(5)可繞長板(4)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向移動的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駕駛室,其特徵在於,駕駛室底框架(11)下部設置有兩個滾輪(12),兩個滾輪(12)與駕駛室底框架(11)固定相連,兩個滾輪(12)分別位於兩個固定「U」形板(6)的「U」形槽中,兩個滾輪(12)可沿各自的「U」形槽進行滾動移動,從而帶動駕駛室底框架(11)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向移動的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駕駛室,其特徵在於,駕駛室底框架(11)上部設置駕駛室(1),駕駛室(I)內右側設置有組合開關(10),駕駛室(I)與駕駛室底框架(11)固定相連;車架(8)左側設置車架板(13),車架板(13)與車架(8)固定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向移動的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駕駛室,其特徵在於,車架板(13)上設置有兩個浮動「U」形板(7)和兩個頂起油缸(9),兩個浮動「U」形板(7)之間固定相連,兩個頂起油缸(9) 一端與車架底板(13)固定相連,另一端與各自的浮動「U」形板(7)固定相連,在兩個頂起油缸(9)的作用下,兩個浮動「U」形板(7)可沿車架(8)左側上下移動,升起的最大位置與固定「U」形板(6)對接齊平,保證駕駛室(I)在長油缸缸筒(2)和長油缸活塞杆(5)的推力作用下,平穩移到車架(8)的左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雙向移動的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駕駛室,車架底板與車架固定相連,車架底板上設置長油缸,長油缸缸筒與車架底板鉸接相連,長油缸缸筒可繞車架底板旋轉;車架中部設置兩個固定「U」形板,兩個固定「U」形板上部設置駕駛室底框架,駕駛室底框架中設置有長板,長板一端與駕駛室底框架固定相連,另一端與長油缸活塞杆鉸接相連,長油缸活塞杆可繞長板旋轉。本實用新型可實現野外貨櫃正面吊裝置駕駛室即滿足普通貨櫃正面吊運機駕駛室操作性能指標要求,又滿足野外作業和公路運輸狀態降低整機高度的要求,適應各種良好路面的運輸要求。
文檔編號B62D33/063GK202449085SQ20122004996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6日
發明者俞漢生, 宋昆, 徐磊, 李璐, 王勇, 王衛青, 薛耀鋒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建築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