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藤的組培快繁苗木生產方法
2023-10-27 23:49:12 2
專利名稱:葛藤的組培快繁苗木生產方法
一、所屬領域本發明屬於農林業領域,涉及葛藤(美國葛藤(pueraria montana Merr)、葛藤(pueraria lobata Ohwi)、粉葛(pueraria lobata Ohwi var.thomsoni van der Maesen))的苗木快繁的生產方法,具體地說是利用葛藤的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在發明的培養基配方基質中,誘導叢生芽和生根,使其達到脫毒和增殖快繁的目的。
背景技術:
葛藤多採用壓條的繁殖方法,其繁育苗木的速度和數量均受到限制,不能滿足市場的大量需求,針對該問題,就需要尋找一項新的繁殖技術來迅速擴大其種苗數量,這是業內人士所關注的熱點,也是公認的快繁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葛藤的組培快繁苗木生產方法,以此方法來迅速擴大其種苗數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利用葛藤的帶芽莖段為外植體,進行組培快繁苗木生產,其特點是在MS基本培養的基礎上,添加有機營養物質、生長素類物質,來誘導叢生芽分化以達到快速增殖、再誘導叢生芽生根、最後出瓶馴化的整個繁殖過程;具體操作步驟為1)外植體的選擇採集當年生葛藤的幼莖,將其切成帶芽小段;2)培養基的製備培養基為MS培養基,並分為初代培養基、增殖培養基和生根培養基;其配方分別為初代培養基MS+6-苄基腺嘌呤(BA)0.5mg/L+萘乙酸(NAA)0.3mg/L;蔗糖濃度為3%,瓊脂濃度0.55%,PH值為5.8;
增殖培養基MS+6-苄基腺嘌呤(BA)(0.5-1.0)mg/L+萘乙酸(NAA)(0.1-0.3)mg/L,蔗糖濃度為3%,瓊脂濃度0.55%,PH值為5.8;生根培養基MS+萘乙酸(NAA)0.05mg/L;蔗糖濃度為3%,瓊脂濃度0.55%,PH值為5.8;按照上述配方配製後消毒待用;3)外植體預處理、消毒先用去汙粉清洗5min,後用10%NaClO浸泡10min,用無菌水衝洗2~3次後移到超淨工作檯上用70%酒精消毒30Sec,後用0.1%Hgcl2消毒8min,用無菌水衝洗3~4次,浸在蒸餾水中備用。
4)初代培養在超淨工作檯上,將消過毒的外植體,即帶腋芽莖段切成1cm左右的片段,接種於初代培養基中,置於光照培養室培養,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條件下培養;5)增殖培養將初代培養的叢生芽,在超淨工作檯上切成小段,接種在增殖培養基上,繼續擴大繁殖;6)生根培養擴繁後,挑選生長健壯的叢生芽,接種在生根培養基上,置於光照培養室培養,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條件下培養,培養30天左右生根;7)練苗及出瓶馴化將以叢生芽已生根的培養瓶蓋打開,繼續在培養室練苗3天,然後,取出生根苗,衝洗淨根部,移植到裝有已消毒土壤的育苗容器中,置在溫室或大棚中,開始保持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適應後,逐漸調整光照、溫度條件接近室外,經常通風,按時澆水,每2天~3天一次,保持土壤溼潤至生長到苗高20cm左右,為組培成品苗出圃移栽。
採用本發明的葛藤組培快繁苗木生產方法,可以使每株葛藤一年內,繁育成上百萬株脫毒成品苗木,大大提高了美國克株的繁育苗木效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按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4.1用葛藤的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快速繁育生產苗木,包括利用葛藤的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脫毒苗木生產。
4.2葛藤的組織培養快速繁育生產苗木和組織培養脫毒苗木生產採用(1)外植體的選擇;(2)培養基的製備;(3)外植體預處理、消毒;(4)初代培養;(6)增殖培養;(7)生根培養;(8)練苗及出瓶馴化。
培養條件為接種後置於光照培養室培養,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
4.3葛藤的組織培養快速繁育生產苗木和組織培養脫毒苗木生產採用的培養基配方為初代培養基MS+BA(6-苄基腺嘌呤)0.5mg/L+NAA(萘乙酸)0.3mg/L;蔗糖濃度為3%,瓊脂濃度0.55%,PH值為5.8。
增殖培養基MS+BA(6-苄基腺嘌呤)0.5-1.0mg/L+NAA(萘乙酸)0.1-0.3mg/L;最佳配方為MS+BA(6-苄基腺嘌呤)1.0mg/L+NAA(萘乙酸)0.1mg/L,蔗糖濃度為3%,瓊脂濃度0.55%,PH值為5.8。
生根培養基MS+NAA(萘乙酸)0.05mg/L;蔗糖濃度為3%,瓊脂濃度0.55%,PH值為5.8。
4.4實施例4.4.1外植體的選擇採集當年生葛藤的幼莖,切成1cm~2cm長帶芽的小段。
4.4.2培養基的製備按照配方配製後消毒。
4.4.3外植體預處理,消毒先用去汙粉清洗5min,後用10%NaClO浸泡10min,用無菌水衝洗2~3次後移到超淨工作檯上用70%酒精消毒30Sec,後用0.1%Hgcl2消毒8min,用無菌水衝洗3~4次,浸在蒸餾水中備用。
4.4.4初代培養在超淨工作檯上,將消過毒的外植體(帶腋芽莖段)切成1cm左右的片段,接種於初代培養基中,置於光照培養室培養,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條件下培養。
4.4.5增殖培養將初代培養的叢生芽,在超淨工作檯上切成1cm左右小段,接種在增殖培養基上,繼續擴大繁殖。
4.4.6生根培養擴繁後,挑選生長健壯、長3cm左右的叢生芽,接種在生根培養基上,置於光照培養室培養,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條件下培養,培養30天左右生根。
4.4.7練苗及出瓶馴化將以叢生芽已生根的培養瓶蓋打開,繼續在培養室練苗3天,然後,取出生根苗,衝洗淨根部,移植到裝有已消毒土壤的育苗容器中,置在溫室或大棚中,開始保持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適應後,逐漸調整光照、溫度條件接近室外,經常通風,按時澆水,每2天~3天一次,保持土壤溼潤至生長到苗高20cm左右,為組培成品苗出圃移栽。
本實施例可以使每株葛藤在工廠化育苗條件下,一年內繁育成上百萬株成品和脫毒苗木,大大提高葛藤的繁育苗木效率。
權利要求
1.葛藤(美國葛藤(pueraria montana Merr)、葛藤(pueraria lobata Ohwi)、粉葛(pueraria lobata Ohwi var.thomsoni van der Maesen))的組培快繁苗木生產方法,利用葛藤的外植體進行組培快繁苗木生產,其特徵在於,在MS基本培養的基礎上,添加有機營養物質、生長素類物質,來誘導叢生芽分化以達到快速增殖、再誘導叢生芽生根、最後出瓶馴化的整個繁殖過程;其具體操作步驟為1)外植體的選擇採集當年生葛藤的幼莖,將其切成帶芽小段;2)培養基的製備培養基為MS培養基,並分為初代培養基、增殖培養基和生根培養基;其配方分別為初代培養基MS+6-苄基腺嘌呤(BA)0.5mg/L+萘乙酸(NAA)0.3mg/L;蔗糖濃度為3%,瓊脂濃度0.55%,PH值為5.8;增殖培養基MS+6-苄基腺嘌呤(BA)(0.5-1.0)mg/L+萘乙酸(NAA)(0.1-0.3)mg/L,蔗糖濃度為3%,瓊脂濃度0.55%,PH值為5.8;生根培養基MS+萘乙酸(NAA)0.05mg/L;蔗糖濃度為3%,瓊脂濃度0.55%,PH值為5.8;按照上述配方配製後消毒後待用;3)外植體預處理、消毒用去汙粉清洗後用0.1%的HgCl消毒8分鐘,再用無菌水衝洗3~4次,浸在蒸餾水中備用;4)初代培養在超淨工作檯上,將消過毒的外植體,即帶腋芽莖段切成1cm左右的片段,接種於初代培養基中,置於光照培養室培養,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條件下培養;5)增殖培養將初代培養的叢生芽,在超淨工作檯上切成小段,接種在增殖培養基上,繼續擴大繁殖;6)生根培養擴繁後,挑選生長健壯的叢生芽,接種在生根培養基上,置於光照培養室培養,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條件下培養,培養30天左右生根;7)練苗及出瓶馴化將以叢生芽已生根的培養瓶蓋打開,繼續在培養室練苗3天,然後,取出生根苗,衝洗淨根部,移植到裝有已消毒土壤的育苗容器中,置在溫室或大棚中,開始保持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適應後,逐漸調整光照、溫度條件接近室外,經常通風,按時澆水,每2~3天一次,保持土壤溼潤至生長到苗高20cm左右,為組培成品苗出圃移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葛藤[美國葛藤(pueraria montanaMerr)、葛藤(pueraria lobata Ohwi)、粉葛(pueraria lobata Ohwi var.thomsoni van der Maesen)]快捷且增殖速度快的無性繁殖和脫毒苗木生產方法,該方法利用葛藤的莖段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脫毒苗木生產,在MS基本培養的基礎上,添加有機營養物質、生長素類物質,來誘導叢生芽分化以達到快速增殖、再誘導叢生芽生根、最後出瓶馴化的整個繁殖過程;其操作流程為1)外植體的選擇;2)培養基的製備;3)外植體預處理,消毒;4)初代培養;5)增殖培養;6)誘導生根;7)練苗及出瓶馴化。其培養條件為每日光照10h~12h;溫度為25℃±2℃。本發明可以使每株葛藤在工廠化育苗條件下,一年內繁育成上百萬株成品和脫毒苗木,大大提高葛藤的繁育苗木效率。
文檔編號A01H4/00GK1899027SQ0213950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4日
發明者朱首軍, 郭軍戰, 謝明, 陳鐵山, 武蘇裡, 謝曉軍, 彭少兵 申請人:楊凌潤地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