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越劇頭飾圖片,越劇頭飾特點與發展

2023-10-05 12:55:20 1

  越劇是中古最大的地方戲曲,擁有強大的「後援團隊」,在國內外都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越劇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還製造出了新穎又獨特的越劇頭飾,而這些有特色的越劇頭飾是什麼樣的?它的特點又是什麼?本期的越劇文化為你解析。

  越劇頭飾,最早是把頭面的飾物,化整為零插戴。如:邊鳳、葫蘆針、錫杖插、後三條、蝴蝶花等。以後改良的裝飾是珠鳳,另外把點翠頭面的鳳釵,進行專用,又在舊貨店中購買了明清遺留下來的真的飾物進行裝飾。

  有了設計人員後,又對頭飾專門進行了設計和製作,送樣到戲服廠定製。打破了傳統頭面飾物固定的模式,把歷史生活中的簪、釵、步搖、幗、巾幗、鈿、花鈿等巧妙地運用到舞臺形象中去。

  越劇的頭飾,為皇后、公主、官宦女眷設計出九尾鳳、七尾鳳、雙頭鳳、對鳳;為一般書香家眷設計出了偏鳳、單鳳、鳳頭釵、中鳳;為貧寒家女子設計了雲頭、如意、百吉、小珠鳳等樣式。

  越劇頭飾上的戴花也非常講究,一般不能隨便拿來就戴。頭花的顏色和改革後的服裝一樣,以間色為主,沒有特殊需要,一般不戴特別鮮豔的頭花,非常注意從人物性格出發,色彩強調和服裝的和諧。講究戴花和裝飾物的平衡感、戴花和假髻的層次感、花朵大小搭配的主次均衡。

  為了和服裝中繡花勾金協調,製作人員喜歡在花瓣上粘撒五彩碎亮片。越劇演員喜歡戴絹花,尼龍絲花、珠花,婚喪之時戴絨花。

  越劇還製成了具有獨特新穎的古裝頭套,這種頭套,後腦留著長長的髮辮,前額做成固定的劉海,耳旁做成固定的鬢角,然後在頭套頂端裝上各種形態的假髻。小生頭套,則在歷史生活樣式基礎上,大大加長了耳邊的鬢髮,後腦喜歡鬆鬆地留著長發,自然散開在肩上,頭頂盤髻或戴冠。

  越劇假頭髻是亂發盤繞,海綿、鉛絲作底,外包舊黑紗網巾,再用發帘子(辮帘子)外包,所以在外觀上仍然象真的髻發一樣自然真實(為數很少的越劇團,則用黑平絨或金絲絨製成髮髻。但臺上吸光,沒有頭髮角質亮澤,所以一般不常用)。

  這種假頭髻,做成各種條狀、半弧筒狀,能按不同要求變換各種彎曲形狀。這種頭髻真實感強,造型活潑、自然,可塑性也大。這種假髻造型,在髮式中起了很大作用,在幾十年越劇改革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假設性。如:地位高貴,或人品正派的髮髻往往以正髻、對稱髻為主;性格活潑、年輕或地位低下的,往往以偏髻、垂髻、聯髻為主,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60年代初,越劇開始向歷史生活尋找源泉,在考古、繪畫中把女子的墮馬髻、靈霄髻、望仙環髻、十字髻、反綰髻、椎髻等,加以變化並運用到越劇舞臺上。

  上海越劇造型設計人員,還自行設計了耳環、手鐲、同心鎖、福字鎖、如意鎖等項圈。70年代又聘請了專門做首飾的退休藝人,做出了各種各樣的首飾。上海靜安越劇團的戚飛飛,盧灣越劇團的陶美芳,上海越劇院的奚佩華、祝秀蓮、丁杏蓮,在越劇髮式梳理、頭套和頭飾製作上都作出了成績。

  【結束語】看了以上內容,是不是覺得讓你覺得藝術的魅力之大呢?越劇的頭飾與中國古代女子的頭飾有異曲同工之妙,根據頭飾的華麗程度來判斷人物的身份。具有濃鬱的歷史氣息。

你可能也喜歡:


越劇伴奏樂器是什麼,用什麼樂器演奏
藝術流派紛呈的寧波越劇
什麼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義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服飾文化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