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抗日優秀徵文
2024-09-12 01:54:10 1
我眼中的抗日是充滿悲壯,是凝聚著鐵骨忠魂。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我眼中的抗日優秀徵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我眼中的抗日優秀徵文一
說實話,那是一個被風與火劫掠的時代,耳邊接連的槍聲,空氣中瀰漫的硝煙,無疑是那個時代最大的特色。我很後悔自己沒有生在那個年代,沒能親眼目睹一下日軍的暴行,也沒能為抗日救亡而「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但我又很慶幸生於今天和平的中國。
歷史不容更改,屈辱的近代史使古老的中國蒙上了一層又一層黑紗,讓中國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恥辱,抗日戰爭更是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中國的經濟、文化遭成了空前的衰退。要知道,經過列強一次又一次的折磨、蹂躪,泱泱華夏一步步喪權辱國,幾乎到了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的地步,而小小的倭國——日本卻通過種種卑劣的強盜手段,躋身世界強國的行列,他們貪心不足,歇斯底裡,叫囂要三個月滅亡中國。於是,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之下,繁華的南京城變成了人間地獄,大片大片的國土淪陷敵手,大批大批大同胞們開始過著牛馬般的亡國奴生活。
然而,中華民族是不可辱的,越是國破家亡的時刻,希望就在此時出現,中華民族的命運開始出現轉折。日寇的慘無人道的暴行,使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經過了艱苦卓絕的防禦、相持階段,犧牲了無數的男兒熱血,最後,國共兩黨終於發起對日寇的最後一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消滅了在中國土地上敢於頑抗的一切之敵,迫使日本投降,在中國人的面前,他們終於低下了那曾經不可一世的頭顱。
這樣,八年抗日戰爭結束了,日本人被逐出了中國,中國人經受住了歷史的又一輪考驗。其實,歷史也無非就是這樣:有喜、有愕、有成、有敗,但是,無論是喜愕,還是成敗,都是一種歷史的進程。歷史的進程帶來的除了人們思想覺悟的提高與社會的進步,必然也會帶來新一輪血雨腥風般的磨練,周而復始正是歷史的本性。可以說,日軍的暴行讓中國人飽受折磨,但同時,是不是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警惕與憂患意識呢?我們的民族是不會滅亡的,但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是歷史的規律之一。
我眼中的抗日優秀徵文二
60年前,1945年8月15日,一個令中國人民歡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無條件投降。
經過中華兒女的英勇鬥爭,無數人的流血犧牲,我們終於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這是近代100多年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侵略取得的第一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的偉大轉折。
在這場與日本侵略者展開的拼死搏鬥中,中國人民表現出巨大的民族覺醒,戰前的民族團結,萬眾一心,前僕後繼,徹底打敗了侵略者。
歷史充分說明,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強國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正義,可歌可泣的戰鬥事跡,是他們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是他們浴血奮戰於抗戰的最前線,是他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
中國軍民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偉大貢獻。
太行山上,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指反法西斯,壯烈犧牲;狼牙山頂,五壯士捨身跳崖;晉察冀邊區,雨來智取鬼子……
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那些悲壯義舉,鐵骨忠魂,歷史和人民不會忘記。在我們中華歷史上曾蒙受巨大的恥辱,給予人民沉重的災難,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英勇抗爭,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多少人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拋頭顱,灑熱血!大家撫摸一下胸前的紅領巾,抬頭望望血紅的國旗,那井岡山上染紅的杜鵑,長徵路上烈火燒紅的天空;我們的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同志當年南徵北戰、重振中華的往事;紅軍時期寧死不屈的各位烈士,指揮戰爭不怕犧牲的楊成武,抗日戰爭時期那些堅信著「頭可斷,血可流,陣地不能丟」的英雄烈士們……就是他們,用革命先驅用鮮血、用生命給所有的人換來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我們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日子,立志勤奮學習,為建設綠色家園做好準備吧!
在抗日戰爭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壯烈犧牲,雖然他們已經死了,但他們那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將會成為永久的豐碑,永垂不朽!
通過重溫那一段悲壯、激越的民族記憶,使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從此,我要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為建設泰安:「藍天、碧水、青山」綠色家園做好全面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