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優秀作文
2024-08-28 21:36:10 1
道德是用來約束有錯的人,不是用來禁錮無辜的人。小編收集了道德綁架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道德綁架
我一個七年的閨蜜拉黑了我,原因是我拒絕參與她組織的「救助流浪狗」活動。
閨蜜是個不折不扣的愛狗人士,這些年我看著她為一個又一個動保活動搖旗吶喊,「攔車救狗」有她,「反對狗肉節」有她,「給流浪狗一個家」也有她。
我並不是沒有同情心,看到虐狗棄狗的新聞會心痛氣憤,對於閨蜜在愛狗道路上的滿腔熱情也打心眼裡佩服。
只是我從小怕狗,遇到大狗會自動保持安全距離,就算是小狗朝我跑來都會戰戰兢兢。
在幾番推辭後,她很生氣的說:狗狗那麼可愛,有什麼好怕的?你不要找藉口,你就是冷血。
我想不通我怎麼就冷血了,在微信上發了條消息找閨蜜理論,卻發現她已經把我拉到了黑名單。
女明星因為在閱兵日發兒子照片,瞬間被罵上熱門。
微博裡過十萬的評論裡充斥著匪夷所思的愛國情懷:「你居然不發閱兵的照片,真是對國家沒有感情」;「都不表達下自豪,你不配做中國人」;「這麼重要的日子你還要秀小孩,趕快滾出中國」……
大商人這些年慈善做的不少,卻因為一場災難沒有做出表率被逼捐,一大波人用著逼債般的口氣指責他有錢不捐款就是為富不仁。
曬娃就不愛國,有錢就該捐款,這是哪門子的強盜邏輯。
如果是個人行為實屬可恨,如果是群體行為,那就只能說是可悲了。
說到「道德綁架」,就不得不提歷史上「阮籍喪母」的典故。
魏晉時期的大名士阮籍秉性孝順,但聽聞母親去世臉上卻沒有悲戚之情,靈堂上其他兄弟都痛苦流涕,他連一滴淚都沒有掉。
阮籍的冷漠遭到了眾人的不滿,紛紛指責他薄情寡義。到了母親快要下葬的時候,他卻因為悲慟過度吐血數升,幾乎死去。
中國自古以來講求禮法,悲傷有很多種形式,淚水往往是最直接的演繹。
但內心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喜怒哀樂只是表情,不是表演。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可是有的人花了大半輩子也沒弄明白什麼是真的道德。
道德是用來約束有錯的人,不是用來禁錮無辜的人。
制定自己的準則,綁架別人的道德,這是一種畸形的價值觀。
每個人的成長方式不一樣,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就像我不愛狗不代表我冷漠無情,我不讓座不代表我不懂孝道,我不發朋友圈不代表我不重視友情……
而站在所謂道德據點的你們大可不必咄咄逼人,慷別人所慨,強別人所難。
請停止道德綁架,世界不是法庭,而你也不是法官。
第二篇:道德綁架
今年五月,山西省繁峙縣副檢察長穆新成被雙規,其資產大約有兩億元。
打倒了一個貪官,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然而,當地卻有很多人力挺副檢察長穆新成,僅僅是因為他的貪汙款中有一部分用於公益事業。
乍一看,穆的做法確實勉強可算得上是半個好人,雖然受賄,但他做「慈善」。實在也算的上是貪官中的極品。
但是,在我看來,與其說穆是一個良心未泯的人,倒不如說是那本不屬於自己的錢給自己弄個好名聲。要說的難聽點,叫「又當婊子又立牌坊」這樣的一個人卻能得到當地相當一部分人的稱讚,這是為什麼?
中國呼喚法治社會也有一陣子了,為什麼仍然無法真正建立呢?穆新成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拋開幕的道德問題不談,也不管穆受賄是否是為了當地人民,穆收受巨額賄賂的客觀事實確實存在的。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受賄判刑,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在當地一些人看來,只是因為穆的「良心」尚未泯滅,不僅受賄之事可以容忍,還「得豎拇指」。
我對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人背後的社會環境無話可說。就算穆受賄是出於公共利益的考慮,就算他良心發現到拿贓款做公益,在道德和法律面前,你選擇什麼?
不錯,道德很美麗,道德也更讓人引起共鳴,比起冷冰冰的法律起來,道德也更容易讓人接受。但當道德與法律衝突時每個人都應該力挺法律。因為只有法律才是社會唯一可精確量度的準繩,只有法律才能維持社會最基本的運行。
然而,一些人在做出現實選擇時卻被道德吸引。於是有了力挺穆的人。如果僅僅是因為穆所做的那些「善事」,就網開一面,讓道德綁架法律的話,那就將是一個穆新成落馬而千千萬萬個穆新成將會屹立於中國的政府部門。此先例一開,葬送的將是政府的公信力,法律的尊嚴以及中國法制建設的前途。
魯迅曾在《未有天才之前》中提到,在未有天才之前,應有產生天才的國民。
現在我想說,在擁有法制社會之前,應有容納他成長的社會環境,而不是讓道德等綁架了法律。
第三篇:道德綁架
《莊子•胠篋》中有一句令人費解的話,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然而這句話卻真切的道出了自古以來中國社會長期存在的問題,道德綁架。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的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滿足的一切本能的驅動力,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急切地尋找發洩口,一味追求滿足。本我中的一切,永遠都是無意識的;自我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代表理性和機智,具有防衛和中介職能,它按照現實原則來行事,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的動靜,給予適當滿足;超我代表良心、社會準則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層領導,它按照至善原則行事,指導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嚴厲的家長。本我是私慾的代表,是獸。超我則是無私的,具有神性的,是人們口口相傳的聖人,而只有自我,才是獸與神的中間態,是正常的,是人性的,是維持非病態社會的核心道德狀態。而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諷刺的正是這種道德綁架,將不合理的超我要求強加在每個普通人身上,用「猶如鬼魅,在人群中口口相傳,卻鮮有人見」的聖人行為作為標準,以社會輿論試壓,強迫普通人做出個體的犧牲來來獲得利益。
回顧歷史,聯繫當前,我發現中國一直處在聖人的時代,普遍存在一種對聖人的盲目崇拜思維。沒有人會對這種道德提出異議,因為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高尚的,陷入了「毛毛蟲怪圈式」的死循環。中國古代對女性的所謂貞潔烈女云云的束縛,本質上就是一種道德綁架,這種社會輿論,對女性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造成了無數女性悲慘的命運,此時再用崇高的讚美企圖掩蓋這種不幸,在群體性的道德綁架中,個人的命運是悲慘的,因為他們無法抗爭,只能承受。以道德綁架的方式迫使某人就範,動機崇高,手段錯誤,這種錯誤用權力意志,強姦了另外一些人的自由意志。
而當今中國社會就沒有這種道德綁架現象了嗎?我認為還有,並且更加隱形化。比如半強迫式捐款(大家都捐你好意思不捐,囊中羞澀也不行,大家捐五百你好意思捐少?),捐款本身就屬於私人選擇,但這種群體性的道德綁架實在讓人無奈,還有社會中普遍的富人名人就該多捐,少捐者往往被人痛罵。
還有一個現象我不得不提,這件事可稱為消防員之死。不知各位是否對「90後消防員犧牲」之類的新聞十分熟悉,沒錯,你絕對不止聽過一次這樣的新聞。幾乎每過幾個星期,媒體上就會有這樣的報導,並且一定是,xxx戰士一路走好,為xxx追授xx烈士勳章,xxx烈士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簡直放屁!Xxx戰士並沒有活在我們的心中,他會在幾個星期後被xx戰士的事跡代替,然後xx戰士又活在人們心中了。然而年輕的90後戰士們是的的確確的死了,在他們的家庭中徹底的消失了,給父母帶來無盡的悲痛。然後媒體仍然以這樣的風格報導此類事件,以無盡的歌頌掩蓋個體的悲痛,給活著的消防員們帶來心理壓力,在一些情況下,往往選擇不必要的犧牲。
此次天津爆炸事件,對消防員而言,這種規模的化學品爆炸,國際通用的是BurnDown原則:劃出隔離帶,人員撤離,等到燒完炸完了再進去處理。但是目前,很多消防員迫於責任感與道德壓力,第一時間衝入火場救援,不幸犧牲於後續爆炸。消防員也是骨肉凡胎的,也有家人牽掛。這種救援往往帶給更多的家庭痛苦。不要再有無謂犧牲了,我們不想看人命換來的「感動中國」。更應該提出的是,我們感動,但我們更需要改變。感動感人卻不能挽回逝去的生命,更不能保護還活著的消防員的安全。如果不思考消防員為何而死,感動之後只有下一次感動,所謂最帥的逆行只能讓下一個年輕的消防員走向危險。如此循環不止。
我想說的是,這種道德綁架間接害死了一些消防員戰士,並且掩蓋了一件重要的事———制度問題。沒有人對這種消防員制度提出質疑。在美國,消防員為終身制,老戰士往往有豐富的火情處理經驗,知道哪些情況下不能冒險。而在中國,衝在第一線的往往是年輕的90後小夥子們,對自身的保護不足,常常有犧牲。這種道德綁架,把人們的目光從對制度的質疑轉移到了對英雄們的歌頌,從而讓血白白流淌而沒有質的改變。
有哪條新聞是「消防員頻頻犧牲,終生制消防員何時實施?」?恐怕都是些「90後英雄消防員搶救火情時不幸犧牲」「人民的英雄xxx」「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xxx」這是一個死循環,這樣的道德綁架只能導致更多的犧牲。
誰為他們的死鳴不平?,他們有的本可以不必離開這個世界,這個他們尚未觀賞多久的世界。
恐怕首先得剷除中國社會的道德綁架頑固思想,再以科學的方法與合理的制度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