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型分布式電冷熱聯供方法
2023-06-04 01:08:16
專利名稱: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型分布式電冷熱聯供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太陽能技術領域的方法,具體是一種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 型分布式電冷熱聯供方法。
背景技術:
太陽能資源豐富,可免費使用,又無需運輸,對環境無任何汙染,是可再生能源,取 之不盡,清潔安全。在實際應用中,太陽能採用光伏發電和光熱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 高,太陽能光熱作為熱源加熱導熱油,由於導熱油熱容量大、導熱能力強、沸點高,與常規的 水相比,工作壓力低,具有更好的實際使用性,適合於作為熱源工質,而有機物工質低沸點 適合於作為發電製冷工質。有機物工質朗肯循環低溫熱源發電技術是一種有效的低溫熱能 回收利用方法,它以低沸點有機物工質作為能量的載體,將低品位熱能轉化為電能。當熱源 溫度低於270°C時,有機物朗肯循環工質選擇範圍廣,針對性強,設備要求相對簡單,與常規 的水蒸氣朗肯循環相比,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率。噴射式製冷技術在20世紀30年代受到了 廣泛的青睞,然而伴隨著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的出現,噴射式製冷系統的主導地位被漸漸 取代。近些年,噴射式製冷系統憑藉其設備簡單,維護方便,環保可靠,適用於太陽能,地熱 能,低溫餘熱回收等優點,重新成為了製冷領域中的一個研究熱點。分布式供能系統是指設 在用戶附近的,較小出力的,建立在能量梯級利用原則上的能源供給系統,相對於傳統的大 規模能源供給方式而言,分布式供能系統高效環保,形式靈活多樣,除了供電之外,一般還 同時擁有供冷供熱的功能。近年來出現的電冷聯產分布式供能系統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經過對現有技術文獻檢索,Feng Xu等在《能源》雜誌2000年第25卷233-246頁 上發表了一篇題目為「一種發電製冷循環」的文章,(Xu, F.,Goswami, D. Y.,and Bhagwat, S. S.,2000,「ACombined Power/Cooling Cycle, 」 Energy,25,pp. 233-246.)該系統將有機 物朗肯循環發電技術與吸收式製冷技術相結合,選擇二元溶液作為工質,將低品位熱能轉 化為電能和冷量同時輸出,提出了一套低品位熱能回收利用的新方案。但該技術存在一定 的不足首先在製冷過程中,工質沒有發生相變,主要依靠工質顯熱變化實現製冷,因此制 冷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系統製冷發電比小於1 ;此外,選擇兩元工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 系統設備結構,運行操作更加複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型分布式 電冷熱聯供方法,該方法採用雙工質雙循環系統,利用太陽光熱能作為系統的主要熱源,利 用天然氣或生物質氣作為補充熱源。既可以同時滿足用戶對電能,熱能和冷量的需求,又實 現了運用工質氣化潛熱製冷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聯供製冷性能。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a)電負荷與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b)電負荷與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
c)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d)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其中所述的電負荷與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 1、關閉第一旁通閥,關閉第二旁通閥;1. 2、當陽光充足時,利用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物質氣,保證儲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高於熱源換熱器工質蒸發溫度,打開油泵將導熱油送 入熱源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1.3、打開工質泵,將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壓力提高至熱源換熱器工作壓力,並送 入熱源換熱器中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在熱源換熱器中被加熱至過熱狀態;1.4、從熱源換熱器中出來的過熱氣體工質推動透平膨脹機旋轉,並帶動發電機向 外輸出電力;1.5、經透平膨脹機膨脹做功後的工質氣體作為工作流體進入噴射器,將製冷蒸發 器出口側的工質氣體引射至噴射器中,工作流體與引射流體在噴射器混合室中混合,進而 通過擴壓器恢復壓力至冷凝壓力;1. 6、從噴射器出口流出的工質氣體進入到冷凝器中,冷卻至飽和液體,飽和冷凝 液進入工質儲罐;一部分飽和冷凝液經由工質泵加壓重新送入熱源換熱器中,另一部分飽 和冷凝液通過節流閥節流降壓,壓力降至製冷蒸發器的工作壓力;1. 7、從節流閥流出的液態工質進入到製冷蒸發器中蒸發,同時向用戶提供冷水;1.8、從製冷蒸發器流出的工質氣體作為引射流體進入到噴射器中,從而完成整個 循環過程,滿足用戶對電負荷和冷負荷的需求。所述的電負荷與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2. 1、關閉第一旁通閥,打開第二旁通閥;2. 2、當陽光充足時,利用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 物質氣,保證儲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高於熱源換熱器工質蒸發溫度,打開油泵將導熱油送 入熱源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2. 3、打開工質泵,將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壓力提高至熱源換熱器工作壓力,並送 入熱源換熱器中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在熱源換熱器中被加熱至過熱狀態;2. 4、從熱源換熱器中出來的過熱氣體工質推動透平膨脹機旋轉,並帶動發電機向 外輸出電力;2. 5、由透平膨脹機排出的工質氣體通過第二旁通閥進入冷凝器中,工質氣體被冷 卻至飽和液體狀態進入工質儲罐,同時冷卻水被加熱並作為熱媒水供給用戶;從而完成整 個循環過程,滿足用戶對電負荷和熱負荷的需求。所述的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3. 1、打開第一旁通閥,關閉第二旁通閥;3. 2、當陽光充足時,利用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 物質氣,保證儲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高於熱源換熱器工質蒸發溫度,打開油泵將導熱油送 入熱源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3. 3、打開工質泵,將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壓力提高至熱源換熱器工作壓力,並送入熱源換熱器中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在熱源換熱器中被加熱至過熱狀態;3. 4、從熱源換熱器中出來的過熱氣體工質作為工作流體進入噴射器,將製冷蒸發 器出口側的工質氣體引射至噴射器中,工作流體與引射流體在噴射器混合室中混合,進而 通過擴壓器恢復壓力至冷凝壓力; 3. 5、從噴射器出口流出的工質氣體進入到冷凝器中,冷卻至飽和液體,飽和冷凝 液進入工質儲罐;一部分飽和冷凝液經由工質泵加壓重新送入熱源換熱器中,另一部分飽 和冷凝液通過節流閥節流降壓,壓力降至製冷蒸發器的工作壓力;3. 6、從節流閥流出的液態工質進入到製冷蒸發器中蒸發,同時向用戶提供冷水;3. 7、從製冷蒸發器流出的工質氣體作為引射流體進入到噴射器中,從而完成整個 循環過程,滿足用戶對冷負荷的需求。所述的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4. 1、打開第一旁通閥,打開第二旁通閥;4. 2、當陽光充足時,利用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 物質氣,保證儲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高於熱源換熱器工質蒸發溫度,打開油泵將導熱油送 入熱源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4. 3、打開工質泵,將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壓力提高至熱源換熱器工作壓力,並送 入熱源換熱器中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在熱源換熱器中被加熱至過熱狀態;4. 4、從熱源換熱器中出來的過熱氣體工質進入到冷凝器中,冷卻至飽和液體,飽 和冷凝液進入工質儲罐;同時冷卻水被加熱並作為熱媒水供給用戶,從而完成整個循環過 程,滿足用戶對熱負荷的需求。實現上述發明的裝置包括透平膨脹機、發電機、噴射器、冷凝器、工質儲罐、工質 泵、製冷蒸發器、節流閥、熱源換熱器、第一閥門、太陽能集熱器、導熱油儲罐、油泵、補燃燃 燒器、第二閥門、第三閥門、第四閥門、第一旁通閥和第二旁通閥,其中太陽光聚焦集熱器 導熱油出口管道和導熱油儲罐相連,儲罐經過閥門和熱源換熱器相連,換熱器導熱油的出 口和油泵相連,油泵出口和補燃燃燒器相連,燃燒器出口經過閥門和太陽能集熱器相連,閥 門是旁通閥,工質儲罐出口經過第一閥門和熱源換熱器工質入口相連,換熱器出口和透平 膨脹機入口相連,透平膨脹機的軸通過連軸器和發電機軸相連,透平膨脹機出口和噴射器 相連,噴射器的噴射出口和冷凝器相連,冷凝器出口直接連接到工質儲罐,節流閥的一端和 工質儲罐,節流閥的另一端和製冷蒸發器入口相連,蒸發器出口連接到噴射器的引射端,工 質儲罐和工質泵入口相連,工質泵出口經過第一閥門和熱源換熱器的工質入口相連。
圖1為本發明能流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 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 例。如圖1所示,以下實施例具體包括
a)電負荷與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b)電負荷與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c)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d)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實施例一發電製冷聯供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式發電製冷供熱方法,其工質為 R141b。根據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式發電製冷供熱方法要求,導熱油經太陽光加熱到 250°C,通過換熱器加熱有機物工質(R141b)到180°C,換熱器蒸發壓力2. 7MPa,透平膨脹比 10,透平出口壓力0. 27MPa,冷凝器冷凝溫度為25°C,冷凝壓力0. 078MPa,製冷蒸發器蒸發 溫度7°C,蒸發器蒸發壓力0. 038MPa,環境溫度25°C,冷卻水溫度20°C作為工作參數,說明 循環流程。具體實施過程中所涉及的參數不對本發明構成限制。1.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到250°C,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物質,保證儲 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到達250°C,由泵送入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2. 26°C的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R141b由工質泵提高壓力至2. 7MPa,送入換熱器中 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R141b在換熱器中被加熱至175°C,過熱度5°C,壓力2. 7MPa。3.從換熱器出來的氣體工質進入透平發電機,推動透平發電機旋轉做功並輸出電 力。工質經過透平發電機膨脹後,壓力降低至0. 277MPa,由R141b物性知,經過透平發電機 膨脹後的工質仍為過熱氣體。4.由透平發電機排出的R141b過熱蒸汽作為工作流體進入噴射器,將製冷端蒸發 器出口側的R141b蒸汽,引射至噴射器中,工作流體與引射流體在噴射器混合室中混合,進 而通過擴壓器恢復壓力至0. 078MPa,溫度62°C。5.從噴射器流出的R141b工質氣體進入到冷凝器中,冷卻至飽和液體,冷卻水採 用20 V的地下水,湖水,河水或海水。冷凝壓力0. 078MPa,冷凝溫度25°C,飽和冷凝液進入 工質儲罐。一部分飽和冷凝液經由工質泵加壓送入換熱器中,完成發電循環,另一部分飽和 冷凝液通過節流閥節流降壓,壓力降至0. 038MPa,溫度降至7V。6.從節流閥流出的R141b液體進入到製冷蒸發器中蒸發,同時向外界提供冷水, 蒸發壓力0. 038MPa,蒸發溫度8°C。7.從蒸發器流出的R141b蒸汽作為引射流體進入到噴射器中,從而完成整個循環 過程,實現系統電能和冷量的輸出。在透平效率85%,換熱器效率85%,泵效率80%的條件下,吸收太陽能熱375KJ, 通過該整體式噴射型低溫餘熱發電製冷方法可以向用戶提供電量45KJ,製冷量91KJ。實施例二 發電供熱聯供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式發電製冷供熱方法,其工質為 R141b。根據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式發電製冷供熱方法要求,導熱油經太陽光加熱到 250°C,通過換熱器加熱有機物工質(R141b)到180°C,換熱器蒸發壓力0. 8MPa,透平膨脹比 10,透平出口壓力0. 08MPa,冷凝器冷凝溫度為25°C,冷凝壓力0. 078MPa,熱媒水出口溫度 50°C作為工作參數,說明循環流程。具體實施過程中所涉及的參數不對本發明構成限制。
1.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到250°C,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物質,保證儲 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到達250°C,由泵送入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2. 26°C的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R141b由調速工質泵提高壓力至0. 8MPa ,送入換 熱器中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R141b在換熱器中被加熱至175°C,過熱度5°C,壓力 0.8MPa。3.從換熱器出來的氣體工質進入透平發電機,推動透平發電機旋轉做功並輸出電 力。工質經過透平發電機膨脹後,壓力降低至0. OSMPa,由R141b物性知,經過透平發電機膨 脹後的工質仍為過熱氣體。4.由透平發電機排出的R141b過熱蒸汽作為工作流體通過旁通閥進入冷凝器中, 冷卻至飽和液體,冷凝壓力0. 078MPa,冷凝溫度25°C,同時冷卻水被加熱到50°C,作為熱媒 水供給用戶。飽和冷凝液進入工質儲罐。從而完成整個循環過程,實現系統電能和熱量的 輸出。在透平效率85%,換熱器效率85%,泵效率80%的條件下,吸收太陽能熱375KJ, 通過該整體式噴射型低溫餘熱發電製冷方法可以向用戶提供電量45KJ,供熱量101KJ。實施例三單純製冷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式發電製冷供熱方法,其工質為 R141b。根據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式發電製冷供熱方法要求,導熱油經太陽光加熱到 250°C,通過換熱器加熱有機物工質(R141b)到180°C,換熱器蒸發壓力2. 7MPa,冷凝器冷凝 溫度為25°C,冷凝壓力0. 078MPa,製冷蒸發器蒸發溫度7°C,蒸發器蒸發壓力0. 038MPa,環 境溫度25°C,冷卻水溫度20°C作為工作參數,說明循環流程。具體實施過程中所涉及的參 數不對本發明構成限制。1.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到250°C,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物質,保證儲 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到達250°C,由泵送入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2. 260C的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R141b由工質泵提高壓力至2. 7MPa,送入換熱器中 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R141b在換熱器中被加熱至175°C,過熱度5°C,壓力2. 7MPa。3.從換熱器出來的氣體工質作為工作流體進入噴射器,將製冷端蒸發器出口側的 R141b蒸汽,引射至噴射器中,工作流體與引射流體在噴射器混合室中混合,進而通過擴壓 器恢復壓力至0. 078MPa,溫度68°C。4.從噴射器流出的R141b工質氣體進入到冷凝器中,冷卻至飽和液體,冷卻水採 用20 V的地下水,湖水,河水或海水。冷凝壓力0. 078MPa,冷凝溫度25°C,飽和冷凝液進入 工質儲罐。一部分飽和冷凝液經由工質泵加壓送入換熱器中,完成發電循環,另一部分飽和 冷凝液通過節流閥節流降壓,壓力降至0. 038MPa,溫度降至7V。5.從節流閥流出的R141b液體進入到製冷蒸發器中蒸發,同時向外界提供冷水, 蒸發壓力0. 038MPa,蒸發溫度8°C。6.從蒸發器流出的R141b蒸汽作為引射流體進入到噴射器中,從而完成整個循環 過程,實現系統冷量的輸出。在透平效率85%,換熱器效率85%,泵效率80%的條件下,吸收太陽能熱 318. 86KJ,通過該整體式噴射型低溫餘熱發電製冷方法可以向用戶提供製冷量250. 95KJ。
實施例四單純供熱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式發電製冷供熱方法,其工質為 R141b。根據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式發電製冷供熱方法要求,導熱油經太陽光加熱到 250°C,通過換熱器加熱有機物工質(R141b)到180°C,冷凝器冷凝溫度為25°C,冷凝壓力 0.078MPa作為工作參數,說明循環流程。具體實施過程中所涉及的參數不對本發明構成限 制。1.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到250°C,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物質,保證儲 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到達250°C,由泵送入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2. 260C的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R141b由調速工質泵提高壓力保證工質循環,送入 換熱器中通過導熱油加熱。 3.液態工質R141b在換熱器中被加熱至175°C,過熱度5°C,再進入到冷凝器中,冷 卻至飽和液體,冷卻水被加熱到50°C,作為熱媒水供給用戶。冷凝壓力0. 078MPa,冷凝溫度 25 0C,飽和冷凝液進入工質儲罐。飽和冷凝液經由工質泵加壓送入換熱器中。
在換熱器效率85 %,泵效率80 %的條件下,吸收太陽能熱375KJ,通過該整體式噴 射型低溫餘熱發電製冷方法可以向用戶提供熱量151KJ。通過以上實施例可以看到,本方法在製冷過程中實現了利用工質氣化潛熱的目 標,因此系統製冷量顯著提高。
背景技術:
中提到的吸收式發電製冷方法的製冷發電比小於 1,而當本方法處於發電製冷工作方式時,系統的製冷發電比大於2,增加明顯。
權利要求
一種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型分布式電冷熱聯供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a)電負荷與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b)電負荷與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c)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d)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型分布式電冷熱聯供方法,其特徵 是,所述的電負荷與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 1、關閉第一旁通閥,關閉第二旁通閥;`1. 2、當陽光充足時,利用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物質 氣,保證儲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高於熱源換熱器工質蒸發溫度,打開油泵將導熱油送入熱 源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1.3、打開工質泵,將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壓力提高至熱源換熱器工作壓力,並送入熱 源換熱器中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在熱源換熱器中被加熱至過熱狀態;1.4、從熱源換熱器中出來的過熱氣體工質推動透平膨脹機旋轉,並帶動發電機向外輸 出電力;1.5、經透平膨脹機膨脹做功後的工質氣體作為工作流體進入噴射器,將製冷蒸發器出 口側的工質氣體引射至噴射器中,工作流體與引射流體在噴射器混合室中混合,進而通過 擴壓器恢復壓力至冷凝壓力;`1. 6、從噴射器出口流出的工質氣體進入到冷凝器中,冷卻至飽和液體,飽和冷凝液進 入工質儲罐;一部分飽和冷凝液經由工質泵加壓重新送入熱源換熱器中,另一部分飽和冷 凝液通過節流閥節流降壓,壓力降至製冷蒸發器的工作壓力;`1.7、從節流閥流出的液態工質進入到製冷蒸發器中蒸發,同時向用戶提供冷水;`1.8、從製冷蒸發器流出的工質氣體作為引射流體進入到噴射器中,從而完成整個循環 過程,滿足用戶對電負荷和冷負荷的需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型分布式電冷熱聯供方法,其特徵 是,所述的電負荷與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2.1、關閉第一旁通閥,打開第二旁通閥;`2. 2、當陽光充足時,利用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物質 氣,保證儲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高於熱源換熱器工質蒸發溫度,打開油泵將導熱油送入熱 源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2. 3、打開工質泵,將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壓力提高至熱源換熱器工作壓力,並送入熱 源換熱器中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在熱源換熱器中被加熱至過熱狀態;`2. 4、從熱源換熱器中出來的過熱氣體工質推動透平膨脹機旋轉,並帶動發電機向外輸 出電力;`2. 5、由透平膨脹機排出的工質氣體通過第二旁通閥進入冷凝器中,工質氣體被冷卻至 飽和液體狀態進入工質儲罐,同時冷卻水被加熱並作為熱媒水供給用戶;從而完成整個循 環過程,滿足用戶對電負荷和熱負荷的需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型分布式電冷熱聯供方法,其特徵 是,所述的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3. 1、打開第一旁通閥,關閉第二旁通閥;『3. 2、當陽光充足時,利用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物質 氣,保證儲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高於熱源換熱器工質蒸發溫度,打開油泵將導熱油送入熱 源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3. 3、打開工質泵,將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壓力提高至熱源換熱器工作壓力,並送入熱 源換熱器中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在熱源換熱器中被加熱至過熱狀態;』3. 4、從熱源換熱器中出來的過熱氣體工質作為工作流體進入噴射器,將製冷蒸發器出 口側的工質氣體引射至噴射器中,工作流體與引射流體在噴射器混合室中混合,進而通過 擴壓器恢復壓力至冷凝壓力;『3. 5、從噴射器出口流出的工質氣體進入到冷凝器中,冷卻至飽和液體,飽和冷凝液進 入工質儲罐;一部分飽和冷凝液經由工質泵加壓重新送入熱源換熱器中,另一部分飽和冷 凝液通過節流閥節流降壓,壓力降至製冷蒸發器的工作壓力;『3. 6、從節流閥流出的液態工質進入到製冷蒸發器中蒸發,同時向用戶提供冷水;』3.7、從製冷蒸發器流出的工質氣體作為引射流體進入到噴射器中,從而完成整個循環 過程,滿足用戶對冷負荷的需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型分布式電冷熱聯供方法,其特徵 是,所述的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4.1、打開第一旁通閥,打開第二旁通閥;』4. 2、當陽光充足時,利用太陽光聚焦加熱導熱油;在陽光不足時補燃天然氣或生物質 氣,保證儲油罐內的導熱油溫度高於熱源換熱器工質蒸發溫度,打開油泵將導熱油送入熱 源換熱器,並保持導熱油循環加熱;『4. 3、打開工質泵,將飽和液態有機物工質壓力提高至熱源換熱器工作壓力,並送入熱 源換熱器中通過導熱油加熱;液態工質在熱源換熱器中被加熱至過熱狀態;』4. 4、從熱源換熱器中出來的過熱氣體工質進入到冷凝器中,冷卻至飽和液體,飽和冷 凝液進入工質儲罐;同時冷卻水被加熱並作為熱媒水供給用戶,從而完成整個循環過程,滿 足用戶對熱負荷的需求。
全文摘要
一種太陽能利用技術領域的太陽能天然氣互補噴射型分布式電冷熱聯供方法,包括a)電負荷與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b)電負荷與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c)冷負荷循環聯供方法;d)熱負荷循環聯供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製冷量顯著提高,處於發電製冷工作方式時,系統的製冷發電比大於2。
文檔編號F25B27/00GK101865097SQ201010199490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3日
發明者翁一武, 鄭彬, 顧偉 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