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的高三作文
2024-08-28 14:49:10
道德,就好似一個人的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就無生命可言。小編收集了關於道德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做一個有靈魂的人
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讓我們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莊嚴而聖潔,值得我們一生堅守。
某雜誌刊登了一份關於青少年價值觀的報告,其中的一些數據顯示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在公共汽車上不讓座」,「過馬路闖紅燈」,「競爭可以不擇手段」,「誠實意味著吃虧」等明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表示「難以評價」。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這正是我們當中一部分同齡人對社會公德和個人品德的認識模糊甚至錯誤所致,正說明他們沒能堅守住心中的道德律。
不得不承認,有些青少年,在花花綠綠、充滿誘惑的現實生活中,喪失了心靈的純潔、放棄了道德的底線,最終迷失自我、走向罪惡。原因雖然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他們缺乏正確的價值觀,沒有守住心中的道德律。比如網上那對最近迅速竄紅的「90後賤女孩」孿生姊妹——包包與阿紫,不就是以惡俗博出位、靠犯賤換成名的典範麼?
要知道,一個人的真正價值並非取決於其容貌、衣著、金錢、地位等外在的東西,而取決於他的頭腦、觀念、精神、品格、愛心、氣度等綜合素質和內在修養,取決於他的軀殼裡到底裝了一副怎樣的靈魂,取決於他是否堅守住了心中的道德律!
197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德蘭修女說:「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不管怎樣,總是愛他們。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你耗費數年所建設的,可能毀於一旦;不管怎樣,總是要建設。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遺忘;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將你所擁有的最美好的東西獻給世界,哪怕你會被踢掉牙齒。」德蘭修女用自己的一生,將愛心撒向世界,用善良普渡眾生,用微笑去撫平人們心中的傷痛。她的善行,她的義舉,使她被譽為窮人的聖母,善良的天使,並成為世界人民心中的女神、天主的化身。這都是因為她始終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次汶川大地震中那麼多年輕而偉大的老師和同學,災難猝臨,生死瞬間,不約而同,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捨己救人!他們心中那崇高偉大的道德力量,感天動地、驚鬼泣神,高山仰止,日月同輝!
「不論是黃昏,還是晨曦初露,茉莉花,總是潔白的」。正如希臘詩人喬治·賽福斯的這首小詩所說,我們青少年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潔白,堅守住自己的芳香,堅守住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點評]這是一篇非常規範的議論文。開頭即用康德名言以先聲奪人,巧加闡釋並引出觀點,兼呼應標題,收「鳳頭」之效。二段緊扣材料,重申主旨,中規中矩。3~6段,聯繫現實,正反對比,例證、引證交叉並用,「90後賤女孩」雙胞胎姊妹包包與阿紫,跟德蘭修女、震區英雄師生群像對比鮮明,構成飽滿充實的「豬肚」。且每段尾句均緊扣主旨和標題,令全文一線串珠,絲絲入扣,結構分外嚴謹。結尾巧引希臘詩人喬治·賽福斯之《茉莉花》一詩,藉以重申觀點,發出號召,語言生動有力,意味悠遠,可謂「豹尾」。通篇中心突出,思想健康,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富有文採,材料豐富而新鮮,文體特徵鮮明突出。
第二篇:做一個有靈魂的人
道德是一個多麼美好的詞,道德高尚的人是多麼令人景仰啊!道德還能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我們現在所處的這一個社會上,在日常,有一種無形的東西在約束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它是什麼?它就是道德,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道德往往體現在一些小事情上,要做文明之人,就要先學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裡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應該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
我就見過這樣有道德的一個人,他和我們一樣的平凡,但是他身上的品質讓我打心眼裡敬佩他,這件事情發生在公共汽車上,我做在公共汽車上,這時來了個老人,她骨瘦如柴,皺紋布滿了她的臉龐,她艱難的上了汽車上,可是座位都做滿了,車上的人們都猶豫了,到底讓不讓坐呢?汽車裡頓時死一般的幽靜……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主動的離開了座位,並扶著那位老人坐到座位上,而他自己卻站著。我看著看著,鼻子就感覺酸溜溜的,在我的心中,那個小夥子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不圖名譽的,他只希望自己能為中國這個大家庭做出一點貢獻罷了。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是單位或公司評價出來的,而是老百姓們評出來的,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人家公認的!
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在別人幫助之後,一定要說:「謝謝」。如遇他人求助,應盡力給予幫助,如不能解決時,應說:「很抱歉。」到商店購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用禮貌語言,購物之後也應說謝謝。看他人演出,要尊重演員,適時禮貌鼓掌,不能提前退場。乘坐公共汽車、火車,要照顧老人、小孩和殘疾人,要保持車上衛生環境,不亂扔東西,上車不要爭搶座位。
同學們,文明禮儀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重視禮儀,按學校要求堅持訓練,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不講文明禮儀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成為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善,從不因微小而暗淡,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第三篇:堅守心中的道德律
道德,就好似一個人的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就無生命可言。記得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道德的重要性。道德其實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近得觸手可得!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聖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
那麼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許多人認為這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但其實只要你親身實踐,用心體會,就會發現這其實很簡單。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都是道德的體現。如果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裡;匯小溪,以成江湖。
在我們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並且可以做到的,往往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蘊含著道德的真諦。
你是否注意過?大街上,隨處可見那一張張不起眼的白紙,靜靜地躺在地上,卻無人理會。人們只會把責任推到那無辜的紙的身上,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人都有足夠的道德觀,保持著一種心態:寧可「犧牲」自己,彎一下腰,動一下手,也決不讓環境受到汙染。那我想,就不會有這種情況了。
在我們學校,也有這樣的例子。記得上個學期,在周一的大會點評中,我們班意外被宣布獲得一面衛生流動紅旗,全班同學都感到詫異,衛生一向是我們班的致命弱點,這次怎麼會這樣?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是有一天,我班同學在教室門口看到一張被「遺棄」的白紙,就順便撿起來,並丟到垃圾箱裡。沒想到,這一個不起眼的動作竟被路過的值周老師看在眼裡,所以,就得來了這面紅旗。也許,每一個人的付出,並不渴望得到回報,因為那只是舉手之勞,但如果得到認可,心中定有種快樂!
前段時間,作為中國人,每個人的心都萬分沉痛。2008年5月12日,發生了一件讓炎黃子孫刻骨銘心的事。四川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這一下子帶走了多少人的性命?使多少人藏身於苦海之中?但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我們沒有低頭,只要有一絲生的希望,我們決不放棄!!!抗震救災,眾志成城。救援人員不耽擱一分一秒。我身為一名中學生,我的心顫動了,伸出援助之手,鑄造愛的橋梁。所以我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錢,因為我知道,災區人民更需要幫助。
同學們,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扞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