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松沉怎麼把握 怎麼練
2025-08-03 05:18:08
太極拳的松沉你真的做到了嗎?太極是一門內家拳,講究的是以力借力,松沉是太極拳的拳魂,練習太極拳首先要學會松沉。利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才能將太極,「無中生有」的精髓發揮出來。
太極拳的松沉幾個要點:
松沉太極功夫中最基本的要素和特徵,可以說是個「門坎兒」。開始學拳即要求鬆柔,到高級階段後仍是如此,它貫穿太極功夫的始終,離開鬆柔,太極拳的所有要領都不會做正確,更談不上得到太極功夫。太極拳的松,是周身內外之松,是在意念的虛領下節節鬆開,無絲毫死硬僵固之意,但又松而不散,松而不亂,松中有神,松中有連。
只有做到松,才能變得巧而靈活。緊緊的蹦著肌肉,缺少彈性區域,這樣人就僵硬,肌肉就變得像鐵錘只有蠻力。做到松是為了讓我們的肌肉好比一顆彈簧球,能屈能伸,能抗能打,能借力打力。
太極拳的手法、身法、底盤、整勁等,所有的基本功法和圓活、輕靈、渾厚的狀態,以及知覺功夫和內勁功夫,都離不開「松」。實的部分身體從上往下放鬆而沉到腳底,如松而不沉,不是真松;虛的部分身體從下往上放鬆而飄或提起來,如松而不飄或不提,亦不是真松。太極拳下盤的沉提勁,就是這種練法之一。如在練拳架或練推手時覺得膝蓋過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不要把膝關節承載過多的身勢重量,而是靠松胯把身勢重量下沉至腳底。如能松胯,則膝蓋鬆開自然受力。
當然松不僅僅指的是身體上的松也包過精神心靈上的松。達到「松淨」狀態,即徹底的放鬆乾淨,不存半點抽力笨勁,這是一個無限追求的過程。人在練功之前,關節發硬,拙力橫生,是很難放鬆的,即使有一定的功夫,若沒有真正得到松的要領,仍會處於自以為松而實際並未鬆開的狀態。如對敵之時,或因急於求勝,心浮氣躁,在動作上強壓於人;或因怕處於被動位置,便強拔硬挺,出現「頂牛」現象。須知「由己則滯,從人則活」,鬆柔功夫高深者對敵時能隨屈就伸,做到「捨己從人」,而不至於「捨近求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