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女友十多年後主動聯繫,怎麼重新和前女友聯繫
2025-08-11 03:20:08
文
歪駱駝
感謝您的關注!
最近注意到一個關於撫養權的故事,有些不可思議,有些讓我深思。
在一個調解節目中,就來了這樣一個幫手,當事人是閆女士。最近她遇到了困難,想尋求前男友的幫助,卻被前男友拒絕了。
顏女士遇到了什麼樣的麻煩?為什麼現在要重溫多年前的經歷?
1閆女士要調解的對象是前男友,這有些讓人意外。按理說,雙方已經分手多年,閆女士已經再婚。還能綁什麼?
原來嚴女士20多歲從老家四川來北京打工,而郝先生當時剛從老家山東來北京。他們在一家餐館工作,又是異鄉的陌生人,也許是因為同樣的境遇。他們認識後不久就開始約會了。
顏女士和郝先生在一起近十年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一直沒有辦理結婚證,一直以男女朋友的身份生活在一起。在此期間,他們還生了一個女孩。
最終因為雙方意見不合,閆女士選擇了分手,而他們的女兒才三歲多。
那麼顏女士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呢?前男友願意伸出援手嗎?
嚴女士稱,今天的訴求是放棄對女兒的撫養權。
她說女兒一直由郝先生撫養,現在和自己沒有感情,應該明確把撫養權還給郝先生。但很明顯,嚴女士的要求,郝先生是不願意的。
對於顏女士的突然出現,郝先生似乎在事故發生後感到深深的困擾。對於這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郝先生的態度似乎是,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你了。
是什麼樣的過去讓郝先生如此不願意面對顏女士?郝先生的態度令人費解。客人安慰郝老師,她在女兒心中離不開母親這個角色。顏女士不想來生孩子沒關係,但是作為父親,你要在女兒面前維護好媽媽的形象,這樣女兒才不會受到傷害。
在調解嘉賓的追問下,郝先生道出了自己對顏女士表現出極度牴觸的原因。
郝先生說,顏女士不辭而別,離開了他和三歲的女兒,對他們造成的傷害無法原諒。即使過了十年,他還是放不下。他希望從現在開始,嚴女士能停止打擾他們的生活。
父母和孩子有相互的權利和義務。不代表你想要或者不想要。
親子關係是基於孩子出生的法律事實。它既包括父母與婚生子女的關係,也包括父母與非婚生子女的關係。父母子女之間的這種天然的血緣關係,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只能因依法收養子女或父母雙方死亡而終止。
既然法律規定了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那麼這個義務就不能以任何理由來逃避。即使男女感情破裂或者離婚,也改變不了這種義務關係。
閆女士的不辭而別,讓郝先生承擔了十幾年父母的雙重責任,其中的艱辛只有他自己能體會。
十年過去了,現在的郝先生早已不願意再見到顏女士。郝先生回憶起這些年來他所遭受的苦難,他說他不會輕易實現嚴女士的想法。
讓我們不解的是,既然已經分開十幾年了,為什麼還要再來一次呢?閆女士為什麼堅持要確認孩子的撫養權?
4嚴女士說,因為和現在的老公結婚八年,已經達到北京戶口遷移的標準,所以辦理了北京戶口,但是在辦理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因為她名下有撫養權,結果這個戶口辦不下來。
這時候我們才恍然大悟,女兒的撫養權成了阻止顏女士移居北京的理由。
俗話說,既然生了,就得生,不能只生不生。動物還是有舔的感覺的,要知道生下來的責任。
你是一個母親,這十年可能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階段,而你是一個完全缺席的母親。你的女兒,她的出身家庭,缺少母親的角色。她的感情被拋棄了,她的內心會受到創傷,所以你有責任去彌補和補償孩子。孩子多大了?才14歲。你離開的時候,才三歲多一點。
面對公眾的譴責,閆女士表示非常遺憾。
十年過去了,郝先生和他的孩子終於等到了一個遲來的道歉。她的道歉能換來原諒嗎?
面對顏女士的道歉,現任丈夫陳先生不同意。
閆女士說,其實是心疼女兒,但郝先生根本不讓我看孩子。如果我去看孩子,郝老師會用暴力手段把我趕出去。
當初選擇離開的原因也是因為感情不和。前男友動不動就打我罵我。我受不了,選擇了偷偷離開。
現在,閆女士和郝先生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兩人的關係已成定局。只希望他們以後能多給孩子補補。那些年的種種事情怪他們似乎沒什麼意義,但我想知道嚴女士遲來的道歉能否換來郝先生的合作?
女兒郝先生,一個人養了十年,既是父親又是母親。這十年的養育,除了心血,還有巨大的開支。不管是哪方面,閆女士作為母親,都應該給郝先生一定的補償。
但嚴女士和現任老公對現場嘉賓的建議都很謹慎。他們堅持認為,應該在閆女士的戶口成功進京後支付賠償金。
所以到現在,在閆女士眼裡,她所做的補償,並不是補償郝先生獨自撫養女兒的費用,而是換取他的北京戶口。
然而故事中的狗血程度遠不止於此。閆女士還提到了自己的前夫,並不是郝先生的前男友,郝先生自稱被騙。
郝先生嘴裡有東西。他的前夫指的是誰?跟他女兒有什麼關係?郝先生說被騙是什麼意思?
6面對當事人慾言又止的話語,我們不得不反覆發問,以勉強還原當年的情景。
為了一個北京戶口,兩個多年不聯繫的前任又牽扯進來了。
一起,過往的恩恩怨怨,也隨之揭開。
嚴女士告訴我們,她前面還有一個前夫,這個前夫並不是指這位郝先生。
1993年嚴女士在四川老家,在父母的安排下與前夫登記結婚,並生下了一個孩子,結婚不到一年,嚴女士就和前夫離婚。
當時出於各種原因,並沒有辦理離婚證,只是口頭協議離婚,孩子留給了前夫,離完婚以後就來到了北京,此後就認識了郝先生。
聽到這裡我們唏噓不已,電視裡面的情節都不一定有嚴女士的這麼離奇。嚴女士的人生橋段似乎出現了不止一次的雷同,但這些雷同卻並不一定都是巧合,雖然嚴女士說那段婚姻是和平分手,但是他把孩子留給了前夫,自己離開時並未辦理真正的離婚手續,於是這一切便牽扯到了郝先生和他們的女兒。
在2010年嚴女士帶著與郝先生生的女兒回到老家,與前夫辦理離婚證,面對家裡人,因為無法解釋她與郝先生所生女兒的真實身份,嚴女士便臨時起意稱女兒是抱養的,並且將其以養女的身份寫進了離婚協議書。
正是因為嚴女士當初的騷操作,造就了如今的問題,本來是郝先生和自己的孩子,卻被登記在前夫的名下,以養女的身份登進了前夫的戶口。
聽到這裡,郝先生也是目瞪口呆,他稱這事他今天才知道。
因為離婚協議中女兒的撫養權歸屬與實際情況不符,致使嚴女士的京籍戶口無法辦理,在這種壓力下,嚴女士想到了前男友好先生,她希望能夠得到郝先生的配合,對女兒的撫養權進行變更。
面對如今的局面,嚴女士想用一句沒文化的話來解釋自己的行為,顯然不現實,這一切或許是因為無知所導致的,可一句無知並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翻重來,無知也絕不是逃避責任的藉口。
這位嚴女士可以說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了一團亂麻,遇到問題,不管是對前夫還是對郝先生,甚至對自己親生的孩子,她總是想著逃避,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動不動就上演所謂的不辭而別,可以說,他現在所面臨的果,正是他自己之前的行為種下的因。
第一個孩子一歲,你走了,第二個孩子三歲,你又偷偷地離開了,您並沒有去盡一個母親應該盡的責任,也沒有去盡到一個母親應該完成的任務,
面對嚴女士的過往人生,嘉賓忍不住對其責備。
7
如今嚴女士又迫切地想要辦理京籍戶口,這個問題該怎麼看呢?
了解到此,我們算是明白了,嚴女士那個撫養權其實與郝先生沒有半毛錢關係,她要做的是回到老家,找到當初協調的法院,推翻當初錯誤的協議,也就是當初的養女身份其實是錯的,這樣一來嚴女士的名下才沒有撫養權,那麼嚴女士能如願嗎?
最後總結一句,人總要學會成長,在無知中成長,在犯錯中成長,尤其是成年人,一定要為自己曾經的錯誤買單。
那麼今天的主人翁嚴女士,也許她會覺得自己可憐,也許她會覺得自己可悲,但她的人生道路走成今天的局面,這其中有她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以至於她的孩子也因她的種種選擇而無端地承受了傷害。
希望嚴女士在今後的人生裡,能學會珍惜,更要懂得責任二字,要學會尊重法律,也不要再傷害到自己身邊的人,也別去打擾郝先生和女兒的生活。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果侵權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