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為什麼要掛燈籠 猜燈謎
2025-07-28 19:43:10
正月十五元宵節,同樣這個日子在我們的概念裡就是春節的結束。關於元宵節我們當然也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就比如說掛燈籠,猜燈謎這些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但是對於我們的這些傳統文化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了解,比如為什麼要掛燈籠?
元宵節為什麼要掛燈籠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我們農曆裡面一年第一個月圓之日,在這個日子裡萬物開始復甦,大地有了春的跡象,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賞花燈的意義
元宵節的這一天,我們將花燈掛起來,將家裡面裝飾的琳琅滿目,寓意著能夠獲得喜氣。元宵節點燈的習俗出現的比這個節日要早,在漢文帝時期,因為皇帝信仰佛教,所以規定宮廷和民間在正月十五點燈敬佛,這作為一個禮佛的習俗,在漢文帝統治時期一直保持著。後來漢文帝去世後,新帝將正月十五確定為一個節日,點燈的習慣也成為一種慶祝生活的一種方式。
為什麼要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因此人們總是樂此不疲的參與到這個遊戲當中來,讓這個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