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良知優秀作文
2025-04-07 14:25:25
在這個發展迅速、物慾橫流的社會,提起良知或許有些人的心會為之一顫,小編收集了談良知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談良知
在物慾橫流的生活海洋中,良知是一支指南針,指明正確的前進方向。在精神荒蕪的沙漠地帶,良知是甘露,無聲無息地滋潤飽受烈日煎熬的禾苗。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良知是一個火把,溫暖著人們的心房,當今社會,我們儘管為了生存而追求自身的利益,但是,我們不能為了在大海中乘風破浪而拋棄良知這一極其重要的指南針。因為,它對我們人生的影響實在太大、太大。
凡是功成名就的偉人,他們當中沒有人會置良知不顧而去追求自己的目標的。居裡夫人,經歷了千辛萬苦,發明了元素鐳。這時,她只要申請專利,就能為自己賺取很多錢財。但是,她沒有。「科學屬於全人類」,這是居裡夫人對社會的良知。著名的生物學家土爾松,也類似地放棄了自己對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發明專利,把生產流程公諸於世。他說:「你能為太陽申請專利嗎?」良知在這些偉人的心中找到了一片神聖的天空。
然而,也有一些人,在功成名就之際,拋棄了良知,背離了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則,結果給自己美好的人生畫卷增添了敗筆。氯氣的發現是多麼艱難啊,充滿了多少的危險啊!可是舍勒憑著他那股鑽研的熱情,把它製造出來。本來這應該是可喜可賀之事,但舍勒為了金錢、權力,不惜把氯氣生產應用到軍事之中,使多少鮮活的生命死於這黃綠色的迷霧中。這是多麼可悲啊!汪精衛,在亂世之際當上了國民黨的副總裁,多麼不易。可他投敵賣國,建立偽國民政府,被國人視為賣國奸賊,多麼不值。可見,良知的缺乏,也能使叱吒風雲的人物變得黯淡無光。
人為什麼需要良知?很簡單,人是社會的人,人不能離開社會而生存。人一出生,就從社會中獲取多種資源,自然而然他也應該回饋社會。因而,一個人生存在世上,不僅要實現個人價值,也要實現社會價值。良知,可以鞏固社會價值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更需要良知。我們做生意之時,只有講良知,才能在商海中乘風破浪。做人的時候,只有講良知,學會回報老師、家長與社會,才能使我們的人生畫上完美的句號。
但願良知的種子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田發芽、開花。
第二篇:談良知
在這個發展迅速、物慾橫流的社會,提起良知或許有些人的心會為之一顫,良知——多麼熟悉而又陌生的詞彙!
當今社會有多少物質富有而精神貧窮的老闆?有多少為了生存而遺棄良知,出賣良知的創業者?又有多少為了利益而製作危害健康的食品的個體商販?
良知是人的本性,是什麼讓人是失去了良知?是貪婪的欲望,是物質的追求,還是伴著機械聲音而日漸冷漠的人心!
前幾天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名十三歲的男孩由於吃了不衛生的東西而導致食物中毒,對於男孩的母親來說這無疑是一場災難,原本就貧窮不堪的家根本拿不出孩子的醫藥費,可母親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背著兒子尋求生的希望,連續走了三家醫院,醫生都看了看衣杉襤褸的母親冷漠的說:「這不能治,你去別的醫院看看吧。」母親看了看已經奄奄一息的孩子加快了沉重的步伐,因為有一種信念支撐著她,她相信會有人救她的孩子。終於又到了一家醫院,醫生簡單看了看孩子的情況說到:「耽擱時間太久了,救不了了。」母親失聲痛苦跪在了醫生面前絕望的眼裡仍透出一絲光亮:「求求您了,醫生,救救我的孩子吧。」醫生竟面無表情的掉頭走了,邊走邊扔下一句話:「你還是打120吧,門口左傳不遠有公用電話。母親幾乎是支撐著爬到了電話旁用顫抖的手撥打了120。她聽到救戶車的聲音近了又近了終於到了,但就在這一刻兒子永遠離開了她,冰涼的小手還拽著她的衣角。母親神情呆滯的坐在地上,低聲呻吟著,隱約還可以聽到:「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看完這個故事我想哭但眼睛卻是乾澀的,心裡有一種從未有過的痛和一種發自心底的恐懼。一個活潑可愛豆蔻年華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可當時醫生的責任心哪去了,且不說責任心看著男孩母親那悲痛欲絕的樣子,醫生怎麼就能做到面無表情掉頭就走呢?由於你的一時失職,你的冷漠,你無所謂的態度,奪去了一個孩子的生命,刺傷了一位母親的心啊,醫者良知何在!
現在許多學校教師的工資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掛鈎,我想也許這樣做的出發點是為了讓教師更好的為學生負責,為了增強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吧。可是許多老師為了一己私利,給學生門留堆成山的家庭作業,機械的給學生們灌輸學生們根本消化不了的知識,根本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他們注重的就是學生的成績,說白了只是注重他們的獎金。他們竟毫無愧色的稱是為學生負責,為了適應中國的教育體制,必須進行應試教育。結果,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學生成績越來越好了,他們的獎金也越來越多了。可孩子們天真活潑的本性,卻被自己越來越高的成績,越來越厚的眼鏡片,和老師越來越高的獎金壓住了。還有的教師收學生家長的紅包,竟然按家長送紅包的多少決定座位的排列和課堂提問的頻率,聽起來近乎荒唐的事卻真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人都說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難以想像這樣的工程師會塑造出什麼樣的靈魂。教師為了自己的利益,扼殺了學生們的天性,和創造力。這樣的教師又會教會學生什麼呢?師者良知何在!
醫者師者人類最偉大的職業,部分醫者現在卻不在以救死扶傷為自己的職責,而是以收取病人家屬的紅包為救人標準,部分師者不以教書育人為自己的職責,而只是以提高學生成績增加自己的獎金為目的。相信許多人在心底還應有一絲哪怕殘缺不全的良知吧!讓我們用愛的語言書寫良知,用心的聲音換回良知,用堅定的信念守住良知!
第三篇:談良知
何謂良知?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人有不學習就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經考慮就知道的,人的良知。
為何要提良知呢?明代王守仁文治武功,戎馬倥惚,仍不忘講學,講的就是良知。有一次一個鄉紳請他講學,問他:「除卻良知,還有什麼說的?」他用原話回答說:除卻良知,還有什麼說的!」說的多好啊!良知乃個人行走於世間的道德基礎,沒有良知,人同物就沒有什麼差異了;良知乃社會發展的要義,沒有良知的社會只有一條出路,即消失,良知乃民族的黏合劑,沒有良知的民族必會走向滅亡。
良知是個人行為的道德準繩,2009年5月7日晚25歲浙江大學畢業生譚卓在過斑馬線的時候被快速行駛的跑車撞死,肇事的胡斌是杭州某高校的學生,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時並不諱言常和朋友飆車。時隔不久,在8月4日晚上,杭州莫幹山路浙江廣電集團門口,一輛保時捷奪走了17歲女孩芳芳的生命,相比胡斌案,肇事者魏志剛同樣是開著名貴的汽車在鬧市狂飆。
縱觀前後兩個肇事者,無一例外都是「富二代」。擁有優越經濟條件的他們是不是缺少了什麼?是良知!試想,如果他們尚有良知,那麼會為了尋求生理上的刺激而將他人的生命安全置於不顧嗎?如果他們尚有良知,那麼會「前赴後繼」地「爭當」馬路殺手嗎?祖輩父輩創造的經濟條件給他們帶來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可與此同時,精神上的教育和引導是不是就匱乏了許多呢?殊不知,優越的生活環境究竟是保證他們前程錦繡,還是讓他們連「良知」這樣做人的根本都拋在了車輪之下。
與個人相比,良知對於社會更是彌足珍貴。有一句「笑話」如是說道:「外國人喝牛奶,結實;中國人喝牛奶,結石!」而但凡心存良知的人看到這句話想必都笑不出來。近些年來,孔雀綠、蘇丹紅、落日黃等化工原料頻頻「走進」食品,而三鹿的「毒奶粉」更是讓國人心寒。作為一名消費者,我不禁要問:企業的良知和社會責任哪兒去了?!
再看看那些撿變質菜來賣的小商販,那些說違心話的記者,那些不以正義而以利益為目的的律師每個人立足於這個社會,都有其特定的社會責任,而履行這種責任的動力往往就是良知的推動。由此,良知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物質文明與時俱進的社會,筆者不禁呼籲:歸來吧,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