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國際太極拳學術論壇
2025-05-08 08:44:24
2009年7月12日下午,攜夫人(左三)與弟子李向彤全家遊覽舊金山金門大橋
| |
2009年7月9日晨,帶領學員演練武派太極拳16式 |
編者:原稿7400餘字,限於篇幅,刊發時編者做了壓縮。
2009年7月1日,筆者應邀和老伴赴美,出席楊振鐸先生之孫楊軍在納什維爾市主辦的國際楊氏太極拳協會成立十周年紀念活動暨第三屆國際太極拳學術論壇。
楊軍先生自幼隨祖父習拳, 1999年挾技出國,先後到美、英、法、德、意、西班牙、希臘、瑞典等國家教授傳統楊氏太極拳,後成立國際楊氏太極拳協會,社址在美國西雅圖。協會下屬楊氏太極拳中心30家,註冊教練員30餘人。
納什維爾市是美國田納西州首府,位于田納西州中部坎伯蘭河畔,是醫療、音樂、出版和交通運輸中心,亦是美國鄉村音樂的發源地。極具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楊式太極拳在這一風景如畫富有文化氛圍的城市舉辦紀念活動,實有相得益彰之妙。
前來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士400餘人,大都是楊氏太極拳的愛好者和楊軍先生的友人。從國內邀請專程前來赴會的太極拳陳、楊、武、吳、孫五大流派的著名人士有陳正雷先生、楊振鐸先生、馬海龍先生、孫永田先生和筆者。我們5人除出席紀念國際楊氏太極拳成立十周年慶典外,還參加「第三屆國際太極拳學術論壇」有關講學活動。
我們五人(陳正雷、楊振鐸、馬海龍、孫永田和我)在納什維爾市給400餘名學員各辦講座一次,介紹本流派的歷史沿革及拳法特點,分班分批教授由我們五人在參加2003年12月第一屆國際太極拳學術論壇期間創編的「五派16式太極拳」。7月7日晚,與來自美國各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學者、教授和400餘名聽眾,就太極拳養生等學術問題進行了探討,並分別回答了聽眾提出的問題。散會後,我又接待了在美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太極》雜誌主編的採訪,就有關武派太極拳的歷史和武禹襄、李亦畬所著拳論,郝為真為發展武派太極拳所做貢獻等情況做了深入地探討。7月9日,《功夫》雜誌主編也趕來採訪,他除了詢問武派太極拳的技法和教學特點外,重點請我說了說武德問題。
在此期間,我和許多新朋舊友多次交談,了解他們在國外教拳活動。給我做譯員的嚴志剛先生,湖北省宜昌人,後移民加拿大教中國武術和做生意,在當地武術界有一定名氣。2006年,我應邀赴加拿大出席在雷灣市舉行第二屆太極拳國際論壇,就是他擔任的翻譯。這次在納什維爾市教授武派太極拳16式時,由於我未帶助手,連講帶教,比較勞累,嚴先生還主動擔任了我的助手。
加拿大傳統太極拳聯合會主席彭友連先生和我是老朋友了,自從2006年分別後,他每次回祖國北京都來寒舍看望我們夫婦。這次他也應邀飛抵納什維爾,共襄盛會。相處數日,工作中他常擔任我的翻譯,在生活上也給予我們夫婦很多幫助。
馬來西亞楊式太極拳總會會長林秋雅女士,是楊振鐸先生的弟子,2007年曾邀請楊振鐸先生、馬海龍先生、孫永田先生和我赴馬來西亞出席他們舉辦的太極拳活動。這次在納什維爾舊雨重逢,格外親切。他計劃兩年後,再舉辦一屆太極拳大型活動,邀請我們再去馬來西亞。
我很高興地結識了著名武術家王子平老師的外孫女吳小榮女士。她在加拿大多倫多市教拳。她的武術大都是母親王菊蓉教的。她既教家傳查拳,也教太極拳。
我還見到了20年前,在中國武壇頗有名氣的雲南省武術運動員蘇志芳。她是八卦掌名家沙國政先生的入室弟子,曾多次以八卦掌和太極拳逐鹿武場,獲得優良成績。我在《武術健身》工作時,曾經編發過有關她的拳照和報導。她目前也在美國教八卦掌和太極拳。
在7月10日下午,紀念活動閉幕式上,楊振鐸先生宣布收楊軍、楊斌為徒,楊軍為楊氏太極拳第五世掌門人。11日晚,還在我們下榻的漢普頓飯店舉行了拜師儀式。陳正雷、馬海龍、孫永田和我被邀請觀禮。
應弟子李向彤的邀請,7月12日清晨,我離開納什維爾,飛抵舊金山的聖何塞,住在向彤家。
7月12日下午和傍晚,向彤夫婦攜兩子陪同我們夫婦遊覽了金門大橋和唐人街。7月15日,向彤全家又陪同我們夫婦驅車遊覽了太平洋西海岸。
我在聖何塞向彤家中小住數日,除指點向彤練習武派太極拳,還教他一套武派太極劍,沒有與當地武術界人士接觸。向彤的長子李赫在住宅附近一所華人開辦的武館學習基本功。我從該館課程表中得知該館還教趙堡太極拳,教練員是宋蘊華的學生。宋蘊華和我相識,他受教於鄭悟清先生,是最早把趙堡太極拳傳到海外的鄭氏傳人之一。聽說郝少如先生的學生劉積順也在舊金山業餘教徒。他是我的舊相識,因時間關係,我和他們都沒聯繫。
7月17日晨,乘飛機飛達拉斯市,弟子王國強接機,達拉斯是我這次赴美的第三站。
我這次達拉斯之行,主要有兩項活動:一是出席美國精武總會主辦的「世界武林名劍大會武術錦標賽」;二是和當地武派太極拳愛好者會面,給優秀教練員頒發獎狀。這兩項活動都是我的弟子王國強經辦的。
王國強幼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雪蘭莪精武會跟葉書紳先生學習精武會武術。1977年到美國求學,後定居美國,於1987年7月25日成立美國精武會。1990年來中國北京學習中醫,經人介紹跟我系統地學習傳統武派太極拳。經過數年努力基本上掌握了武派太極拳的拳史、拳理、拳勢、推手和刀、劍、槍、棍等技藝。期間還得到我師兄陳固安先生指點。
王國強立志要把武派太極拳推廣到世界各地,他於1999年4月10日創立了「北美武(郝)派太極拳總會」,以達拉斯為基地向美國其他州和英、德、意等歐洲國家開拓武派太極拳的教學區域。他的學生在南美洲巴西,哥倫比亞,阿根廷等國家積極傳授武派太極拳,也獲得一定成績。王國強還籌資在武派太極拳始祖武禹襄故居,為武禹襄、李亦畬、郝為真、李聖端四代宗師樹立大型漢白玉雕像。從1998年到2007年,他在達拉斯市每年主辦一次「太極瑰寶」武術錦標賽,弘揚武派太極拳和中國其他傳統武術。為了讓更多的中國傳統武術亮相異域,傳播海外,今年主辦的武術錦標賽,更名為「世界武術名劍大會」,於7月18日在達拉斯市拉開帷幕。有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武術運動員來此以武會友,在兩天友誼競賽中,各顯身手,分組角逐太極拳、鷹爪拳、螳螂拳、蔡李佛、客家拳、詠春拳、精武會拳械等多項獎牌。因為是「武術名劍大會」,各參賽組都得有劍術表演。參賽運動員年齡最高的75歲,最小的4歲。裁判80人,觀眾約2000餘人次。當地媒體進行了報導。
在武術錦標賽期間,我認識了多位旅美教授中國武術的人士。其中有在達拉斯教楊式太極拳的杜重慶先生,他是最早把楊式太極拳傳到美國的人士之一。杜先生的師祖呂殿卿是楊澄甫的弟子。
還有鷹爪拳掌門劉莉莉女士。劉女士幼年得其父、鷹爪門著名拳師劉法孟親授,後又隨父執「花蝴蝶」常東升學摔跤術。父親去世後,劉莉莉擔負起弘揚鷹爪拳的重任,移居美國舊金山,創「鷹爪國際總會」,廣收弟子教授鷹爪拳。此外,如南螳螂派功夫學會會長餘冠溥以及太極拳家李啟譯,伍邵華,胡其剛,勵光明等先生都是應邀前來的武術名家。我和他們就如何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分別做了交流。
我除了參加武術錦標賽開幕式、名家表演和與旅美武術名家交談等活動外,還抽空為20餘位武派太極拳教練員講解重點拳勢,解答問題。7月24日,由王國強陪同前往王國強最早教授武派太極拳的休斯頓講學;王國強也藉機請我為當地武派太極拳優秀教練員頒發獎狀。我給30餘位優秀教練員頒發有我籤名的獎狀和紀念品,勉勵他們繼續為弘揚武派太極拳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而努力。第2天我為這些教練員系統地講述了武派太極拳史,教授了武派太極拳16式。
在休斯頓,還結識了享有「神醫」之稱的陸才偉先生。陸先生幼年曾習形意拳,後又拜馬嶽梁先生為師習吳式太極拳,現在在休斯頓從事中醫工作,頗有名氣。
7月26日,離開休斯頓,回到達拉斯,除與勵光明等當地武術界人士敘談外,還為王國強講述了武禹襄《十三勢行功心解》,李亦畬《五字訣》,《走架打手行功要言》等經典拳論。有的還結合拳勢錄像,作為他今後在海外教拳參考。
一個月的美國之行,我到達的城市有西雅圖,納什維爾,聖何塞,達拉斯,休斯頓,除會晤武林人士外,還遊覽了各地的「中國城」,感覺由於祖國的日益強大繁榮,無論是早年移民美國的華裔,還是近些年到美國營商的人士,提到祖國都有一種揚眉吐氣的自豪感。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硬實力」不斷崛起,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也顯示出新的吸引力,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孔子熱」,在歐美等國家逐漸升溫。據當地媒體介紹,僅美國南部就已經建立起10所孔子學院,要求學習中文的各界人士與日俱增。
7月29日晨王國強送我夫婦到達拉斯機場,乘機到西雅圖。楊軍先生和夫人已候在機場迎接,到市中心中國城共用午餐後,又回到機場協助我們辦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