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4迎來新對手,USB4 2.0新標準公布!速率最高可達80Gbps
2025-04-13 11:25:27
現如今,USB接口已然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無論是用來傳輸數據的USB-A接口,還是給滑鼠鍵盤等外設設備供電的Mini-USB/Micro-USB接口,甚至是現在在手機、電腦等設備上更廣為人知的Type-C接口,都和USB有著密切的關係。
USB技術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但了解過相關數碼知識的人,就知道USB背後的技術標準不僅多而且非常混亂。不僅有各種天花亂墜的代號協議,甚至還反覆利用新概念去對舊標準進行過度包裝。這也是為什麼雷電4在當年發布時,放出的那句狠話:「不是所有USB4都能和雷電4平起平坐。」
但是在近日,USB推廣組織USB-IF正式發布了全新的USB4 2.0標準,新的USB4 2.0標準將能夠提供高達80Gbps的傳輸速度,相比此前的USB4和雷電4在速度上足足翻了一倍。此外也納入了最新的DP和PCIe標準內容,允許與現有的USB4、USB3.2、USB2.0和雷電3兼容。當然如此之高的速率是在使用有源線纜的前提下達到的,目前無源線纜的最高速度依舊為40Gbps。
現在打開USB-IF的官網,即可在醒目的位置上看到相關USB4 2.0版本的內容更新公告。根據官方介紹,此前發布的USB4 1.0標準是基於雷電3技術開發而來,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為 40Gbps,而新發布的USB4 2.0則是基於全新的物理層架構開發,也就為USB-C生態系統提高更高的性能支持。
可以預料到,在USB4 2.0的性能加持下,未來的筆記本電腦將能夠直接輸出8K/120Hz的顯示信號,對於高速硬碟、顯卡擴展塢等依賴於數據通道的設備,或許將可以近乎無性能損耗的接入電腦。
當然這次提到的USB4 2.0技術,可能很多人都會將它與經常聽到的雷電4接口混淆。其實USB4和雷電4都是下一代接口技術,不同的地方只是在於接口使用的技術協議。其實兩者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例如都使用了Type-C接口,都能實現高達40Gbps的數據傳輸速度,都是基於雷電3的底層協議打造。總而言之,兩者其實是可以互補且兼容的。
雖然USB4接口有著更廣泛的通用性,設備要求更低。但雷電4接口的性能下限相比USB4則有著更大的提升,有著更為嚴格的產品功能、驗證測試和認證要求,也意味著支持雷電4的設備體驗會更加出色。當然USB4 2.0的出現或許就將打破如今這個局面。
自誕生以來USB通信協議的相關標準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亂。目前大家已知的USB接口標準就已經接近兩位數,並且每個標準的傳輸速度、充電速率以及物理接口又不盡相同。甚至經常還有舊接口改個名字就進入新接口的範圍中,每一次的命名都與以往完全沒有關聯,讓不少消費者苦不堪言。
總的來說,USB4 2.0算是近年來USB接口標準的一次重大更新。全新的物理層架構,全新的數據架構,更快的傳輸速度,有望可以更好的實現高清畫面輸出和外置顯卡擴展。對於高速硬碟來說,或許在未來可以5秒就將50GB的數據轉儲的電腦上。當然,一塊性能優秀速度更快的SSD也是必不可少的。
HOF PRO 30 1TB SSD,打造新款純白HOF SSD,全新曲鏡白泳散熱器,來自白羽靈感的全新馬甲,散熱效能優化可達25%。支持NVMe 1.4協議,依靠PCIe4.0高速通道,連續讀寫速度最高可達5000/4000 MB/s,隨機讀寫速度530K/820K IOPS。旗艦性能,帶來不一樣的讀取性能體驗。
隨著USB4 2.0標準的到來,雷電4接口也將成為相對落後的一方。我們也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這項技術標準在產品上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