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人的症狀 被折磨的面目全非
2025-04-23 04:23:26
麻風病是一種可怕的慢性傳染病,在早期的中國,醫學還沒有發達起來,對麻風病的治療手段不是很有效,偏偏麻風病又是對皮膚、神經傷害極大的病,所以許多麻風病人都留下了可怕的後遺症,下面小編來給大家簡單的看一下這個麻風病的危害。
麻風病
麻風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病變在皮膚和周圍神經。臨床表現為麻木性皮膚損害,神經粗大,嚴重者甚至肢端殘廢。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廣,我國則流行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區。建國後由於積極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發病率顯著下降。
麻風病人的症狀
麻風病至少流行了二千多年。在我國的殷商時期的傳說、印度的古梵文經、聖經甚至埃及的木乃伊中都曾發現過麻風病存在的證據。圖為患麻風病的婦女。
過去,因為缺乏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一旦患病就有可能發展為面部畸形和四肢殘疾等,所以麻風病一度被認為是不可治癒的因鬼神、天命或道德敗壞而受到懲罰的「惡疾」。圖為患麻風的男子,直接導致面部殘缺不全。
麻風病主要傷害皮膚、黏膜和周圍神經,也能侵害深層組織和器官。在世界範圍內流行很廣,估計約有病人約一千萬人左右。他們主要分布於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圖為患結核型麻風的病人。
麻瘋病按五級分類法分為:結核樣型麻瘋(TT)、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瘋(BT)、中間界線類麻瘋(BB)、界線類偏瘤型麻瘋(BL)、瘤型麻瘋(LL)。各類麻瘋病的早期階段為未定類麻瘋(I)。圖為已經患結核型麻風病長達達6年的病人。
圖為1891年,患結核型麻風的病人,因麻風病導致失明。
對麻風病的誤解
誤解一:麻風病傳染性很強
事實:在麻風病高流行區,普通人群感染麻風桿菌的現象比較普遍,但由於對麻風桿菌都有一定的抵抗力,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發病。只有大約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的人可能會患麻風病。有資料顯示,在夫婦雙方有一人是麻風病的情況下,另一方感染麻風桿菌後發病的機率不到5%。因此麻風病的傳染性與其它一些嚴重的傳染病相比還是很小的。
誤解二:麻風病無法預防
事實:住房寬敞,空氣流通,光線充足的居住條件可減少麻風病的發病率,通過避免接觸含菌飛沫、避免與麻風病人密切接觸可預防傳染。在麻風病高流行區,勞動中避免手足皮膚外傷,也可預防麻風病。當然,早期發現麻風病人,給予及時治療,消除其傳染性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誤解三:麻風病會遺傳給下一代
事實:麻風病不是一個遺傳性疾病。在麻風病人家庭中病人多發,主要是病人在得到確診和治療前已經與家庭成員長期密切接觸而導致的。另一個原因是,有些病人家屬對麻風桿菌缺乏足夠的免疫力。據麻風病專家報告,將麻風女性病人剛分娩的嬰兒與其母親隔離,其嬰兒可不發病。
誤解四:麻風病難以早期診斷
事實:目前,麻風病可以做到較早期診斷。麻風病的延誤診斷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病人自身延誤,大約佔3/4,另一個是醫療延誤,佔1/4。前者是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麻風病,或者即使懷疑自己得了麻風病,由於交通不便或工作忙而不去找醫生,造成診斷延誤。後者是少數醫生不懂麻風病知識,不會診斷麻風病,造成醫療延誤。
誤解五:麻風病無法治癒,四肢潰瘍和殘疾是麻風病必然的結局
事實: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醫學家發現了許多有效的抗麻風桿菌藥物。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用利福平、氨苯碸和氯苯吩嗪三種藥物組成的聯合化療方案治療麻風病,療效顯著。目前用這一方案已經治癒了全世界1300萬病人。只要麻風病人早期確診並治療,完全可以治癒,不留任何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