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漫遊語文世界》
2025-02-22 17:04:25
生活處處有語文,這是無可非議的。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漫遊語文世界》,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範文,歡迎大家的查看。
範文一:《漫遊語文世界》
有位睿智的老人,用智慧的金鑰匙,為我打開一扇知識的大門。這裡琳琅滿目,瑰寶珍奇應有盡有;這裡峰迴路轉,秀美的風光美不勝收。語文,我愛你!
——題記
開學時,捧著一本散發出墨香的書,內心不在惆悵,不在茫然,因為有書為我標準人生的航向。汲取書之精華,怡我之心,曠我之神,有誰不陶醉?
幽幽遊子,四海為家,月亮是唯一的風景,星星是唯一的語言,月亮夜影,寂寞而蕭條。於是,便悟出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之情及家的溫馨;便感出了「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不舍與家的著落;便品出了「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的那種淪落與淪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啊!語文,讓我懂得家之溫馨,家之美好
浪浪美景。陶醉於那連綿不絕的青山,沉迷於那氣勢雄渾的大河,常常被磅礴事物之美所折服。於是,便嚮往那「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黃山壯美;便嚮往那《桂林山水》中桂林之秀美;便嚮往那《鳥的天堂》的夢幻之美;便嚮往那「橫看成鄰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那不拘一格之美……河山大好,氣勢磅礴!語文,帶我領略了壯美河山。
課本上的語文生動哲理,生活中的語文更是不拘一格。
秋,帶著朦朧,混著蕭肅。隻身一人,站在江水旁,一眼望去,都是哀哀的枯黃,一群南飛的歸鳥,略過空中,與輝煌落日交相暉映,枯黃與枯槁形成一股無法化解的悽涼,一股肅壓。這時,你或許會不禁長嘆:「唉……」擦亮你的眼睛吧!!另一邊,則是一番喜人的景象,農民伯伯們正忙著豐收。那碩滿的麥穗,那紅紅的蘋果,那小燈籠似的番茄……啊!多麼美麗的秋意圖!生活中的語文,又讓我知曉了「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漸漸的,醉了,醉在美好的大自然中,醉在風景獨好的墨香裡,任心中無限瑕想……
範文二:《漫遊語文世界》
生活處處有語文,這是無可非議的!學校、家中哪一處不用到語文。長輩、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溝通,左鄰右舍的開心話題,都需要語言的無形幫助;過年時家家戶戶門口那喜氣洋洋的春聯,校園裡新穎有趣的標語牌,精彩有序的宣傳欄幾乎少不了優美文字的點綴;企業公司的金字招牌,各式各樣的報刊雜誌也成了語文家族的「棲息地」。這「小小」的世界上,語文無論在哪裡,它都會悄然出現,就是你拿個「望眼鏡」,遠遠的眯眼細視也能瞧見語文向你熱情的招手!
記得有一回,我無意中聽到一則這樣有趣的廣告語:「胃,你好嗎?」聽後我便哈哈大笑起來說:「瞧瞧,電視中出現了一個錯別字,『餵』破天荒的寫成『胃』,今天我可總算見識到了大開眼界」。語音剛落,爸爸也捧腹大笑起來!我原以為父女倆一定是心有靈犀想法一致,沒想到是聰明的爸爸在「取笑」我噢!爸爸說:「你的理解『走歪』了,廣告上並沒有寫錯別字,它是一句隱含兩意的有趣語言,可有新意了。沒你想的那麼劣質可笑,看來你還得多學學呀!」
爸爸這句語重心長的話使我對語文似乎有了一些全新的認識。特別是生活中的語文,那些幽默的語句常常能畫龍點睛的體現出語文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如「我們的名聲是吹出來的」(電風扇廣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保護您的心靈,請給窗戶裝上玻璃吧!」(眼鏡廣告)等等。這些詼諧風趣,使人一聽便有吸引力的問句都源於語文。這樣不但使廣告有號召力,也使許多人記住了它。世界因為有了語文而精彩,人類因為有了語言而快樂。人類離不開語文。讓我們來努力學好這奇妙的語文吧,讓它永遠出現在神州大地上,讓它永遠發揚光大!
範文三:《人生如燈冷靜》
人生如燈,明明滅滅。明亮時,光耀四方,由那燈芯向四周散發著迷人的光暈。於是眾人就說:看他多有吸引力,多有號召力,多有魄力,多有魔力……他多麼美好啊!它所發出的每一縷光線都是世上最美麗,最正確,最應該存在的物質,沒有什麼能和它相比!
人生如燈,明明滅滅。暗淡時,迷離頹喪,由那燈芯發出的光線若隱若現再無輝煌。於是眾人就說:看它多麼昏暗,多麼晦澀,多麼沒落,多麼荒唐……它是多麼的醜陋啊!它所發出的每一縷光線都是這世上最難看,最謬誤,最不應存在的景象。風兒快快來把它熄滅吧,好讓我們早早地進入夢鄉!
人生如燈,燈如人生。在人與燈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會倍感興奮,倍感悽涼。一切由點燃的那一瞬起便不再由自已控制,燈燃燒著,我們也在現實的社會裡沉浮著。由暗到明,由明又到暗,隨著火苗的升起和沉落人生也周而復始地重複著,永無盡頭……
範文四:《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關於腳踏實地,想必再做多餘的解釋也是無稽之談,他是某一類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名詞,當然,這個幾乎每個人都有權利說的詞,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
至於仰望星空,似乎是每個聲稱腳踏實地的人的最高追求,不過在目前來看,它的意思好像較模糊了些:究竟是同別人一齊仰望星空,還是自己仰望星空,別人仰望自己,或者,還有其他的什麼更深邃的含義……
我想當接觸到這兩個詞時,最基本的反應應該是認為他們兩個的數學比例成反比,語文關係成反義,因為畢竟星空與大地還是隔的很遠的,若真想在地上抬起頭仰望星空,首先得越過一道隔膜。這些隔膜不是刀山,不是火海,更不是其他什麼的困難,而是想像和製造了他們的人,也就是我們自己。因此,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之間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
拿破崙在出生時,父親給他起名字的寓意是「荒野雄獅」,也就註定了他的一生就要像雄獅一樣奔騰咆哮在戰場上。在父親的指導安排下,拿破崙十歲就進入軍官學校,他不計任何代價,每天夜裡的燈光總會亮到很晚,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像其他人那樣先做遠大的理想說明,他知道只要成功了,就什麼也有了。就在他成功接手了法國,並成為一屆戰神時,卻找不到自己的感覺了,他開始輕浮,開始驕傲,開始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他忘記了當初那個看破世塵的自己,不!應該說他徹底輸給了自己。
李白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拜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始終認為,自負一身才華,無需引薦,必有高人賞識,可還是願望未了。當他幸得引薦時,已經42歲,官也只做了3年,就因不能見容於富貴而辭官離去,依舊碌碌無為。
拿破崙擁有另人羨慕的一切—權利,財富,榮譽。卻風光一時,最終落寞。李白滿腹經綸,卻傾吐狂言,自以為是。他們都找不到自己真正的需要,一個太高傲,一個太低俗,一個祈求仰望星空,一個需要腳踏實地,可終歸把自己輸給了自己。
星空與大地要怎麼擁抱,就要我們打敗自己,只有雙腳緊踏實地,才不會被誘惑壓倒。當然,也只有看破是非,才不會漂浮不定。不是嗎?
範文五:《人生一世,孰能無敗》
人生一世,孰能無敗?失敗不是結果,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人是不會被失敗打倒的,成功的關鍵是在失敗後能否保持正確的心態。
劉禹錫遭貶時,放聲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高適在朋友失敗時高吟一首:「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在生活中更有無數例子。威林頓將軍被拿破崙打敗了七次,最後從蜘蛛結網得到啟迪,重整旗鼓,終於在滑鐵盧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鐵木真被扎木合的八部軍隊打敗三次,上萬人馬只餘九十人,可他不放棄,在第四次打敗了扎木合,最後打下了一片天下,東至朝鮮半島,西至花子國(伊拉克),南至印度,北到俄羅斯境內,諦造了世界上第一大國。小仲馬歷經磨難,終不言棄,最終寫出聞名世界的《茶花女》,譽滿全球。袁隆平在無數次打擊下不放棄,發明了雜交水稻,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難怪就連金庸先生筆下的「東方不敗」也要勝中求敗了。
只有在失敗後不言放棄,重整旗鼓,你才有可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