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有關愛國誠信的優秀作文【精選】

2025-03-01 12:45:25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有關愛國誠信的優秀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有關愛國誠信的優秀作文(一)

  參天大樹挺拔聳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的默默支撐;凌雲高樓氣勢撼人,來自厚重堅硬的基石無語的支撐;那麼,人,又是靠什麼來支撐起無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誠信!

  堅守誠信,就是堅守氣節和操守;堅守誠信,就是堅守做人的根本。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首先是一個倫理範疇,所謂誠者信也、信者誠也,《說文解字》對「誠」、「信」二字的互釋,驗證了誠實守信的內在聯繫。重誠守信,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並且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家,中國應該有充分自信把這一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中國誠信走過了歷史,走進了現代,也必定要走向未來!然而在我正視中國誠信的時候,我的視線在一個個令人吒異的新聞中逐漸模糊,心境在一組組令人震驚的個案中逐漸沉重。從假煙假酒假文憑,到假帳假證假報告;從普通百姓的惡意消費透支,到政府官員的虛假政績工程,從從關係百姓民生的毒米、毒酒、毒奶粉,到影響產業財經的基金黑幕、股市造假、證券騙局,我們還可以聽到假球、黑哨、興奮劑,聽到論文抄襲、學術失範……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誠信的缺失如同瘟疫蔓延,泱泱中國似乎成了一個充滿虛假、欺詐、偽造的染缸!在功利目的的驅動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會漫生出誠信缺失的醜陋與罪惡。再來看看我們大學生的誠信,據東華大學團委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誠信竟然只是大學生的一種「理想主義」,並非他們的實際行為。由於大學生自身因素和教育因素意識以及社會體制問題,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行為相距甚遠。調查顯示有88.39%的同學認為誠信在當今社會很重要,誠信的意義、價值不容忽視,但在實際行為上卻不能做到這一點。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第一是還貸,高校畢業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會不還貸或是有意拖欠貸款;第二是考試,雖然同學們籤過「不作弊」的承諾書,但一旦到考試時還會有人選擇鋌而走險。

  另外,不少同學承認自己曾做過上課代人籤到、遲到曠課、作業論文抄襲、簡歷灌水等等不誠信的行為。還有28.57%的同學明確表示,「誠信」兩字只是純粹的理想,難以真正實踐,比如說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自己為了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得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自覺地會誇大簡歷、偽造獲獎情況等。雖然在他們主觀意向上覺得誠信很重要,但社會競爭迫使他們選擇了投機取巧。

  誠信行為缺失的原因在哪裡,該調查也專門透視了大學生的心態,歸納出主要原因:有73.21%的同學認為失去誠信的主要原因是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的滋長,在巨大的物質利益面前,誠信有時似乎成了一種負擔,遠沒有金錢利益來得重要。有58.64%的同學認為「從眾心理」是他們不誠信的原因,很多人不能以冷靜的頭腦來明辨是非,而是隨波逐流地跟著別人走。因此當他們看到別人作弊或是注水簡歷時,也常常會效仿;甚至覺得別人既然都這麼做,自己一個人誠信也不會得到更好回報。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誠信缺失,與誠信教育淡化有關。因為誠信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種傳統美德,無須再去進行系統的教育,事實上我們大學生的思想很容易被外界所左右。

  從更深層次來看,信譽及信用危機的產生,絕非偶然現象,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與文化原因的。儘管崇尚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但由於社會發展的歷史原因,這種美德並沒有成為一種普遍的國民意識。一方面,長期的封建統治,形成了以本位利益為社會標準的社會意識。在這種意識支配下,凡是合乎本位利益的都是對的,為了本位利益可以不擇手段,平等互利的原則始終沒有成為國民的主流意識。另一方面,千百年來長期的人治社會,長官意志、家長意志盛行,加之長期的農業經濟,自由散漫的小農意識滲透於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領域,沒有形成按規則辦事的國民意識。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厲以寧在痛斥誠信缺失的社會現狀時大聲疾呼:一個國家誠信體系的崩潰不僅會給國民經濟和國民消費帶來損害,還將對整個社會體系形成深遠的影響;它必將造成人情的淡漠,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淪喪!法國大仲馬也說過,「當誠信消失的時候,肉體也就沒有生命了!」

  歷史上的種種都證明了:不講信譽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人,不講信譽的民族是墮落的民族,不講信譽的社會是混亂的社會,不講信譽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國家。缺失誠信,失我國魂!缺失誠信,國將不國!中國呼喚誠信!中國需要誠信!中國必須誠信!中國誠信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的系統工程!誠信中國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奮鬥目標!我們當代大學生不能對此無動於衷,也不能空待誠信體系的趨於完善,才釋放自己心裡那微弱的誠信。心底坦蕩天地寬:誠信為人,必能取信於人,立信於人,收穫的一定是朋友;誠信做事,必能韌如江流,動如海嘯,贏得的一定是信賴和尊重;誠信對待生活,才能挫之不餒,安之不燥,我們終將能取得成功。

  誠信是驛站,給勞頓的步履以歇息;誠信是力量,給疲憊的身心以補給;誠信更是我們做人處世之根,安身立命之本,給我們生命以支撐,給我們一路跋涉以意義。讓我們攜手共創誠信中國!誠信從你我做起!誠信從現在做起!

  有關愛國誠信的優秀作文(二)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裡,「愛國」與「誠信」,是同屬於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對於個人而言,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關,尤其是在世風日下、痞性十足的當下,如果說今天,我們如何愛國?我認為不妨就先從做一個誠信中國人開始。

  在當下中國,誠信儼然竟成了稀缺品,買菜少稱,賣東西有假,等等不誠信反而成了理直氣壯,講誠信反而成了傻子;暗箱操作、「潛規則」盛行讓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世風日下的作怪,甚至導致「不敢扶」、「不敢吃」、「老實就吃虧」等現象屢屢出現也不奇怪了,等等社會誠信缺失,讓廣大群眾無所適從,不僅嚴重破壞群眾的正常生活,讓群眾簡單的生活複雜化,愉快的生活糾結化,還阻礙著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幹擾著市場的秩序,延緩著民族的復興。

  不可否認,近年來,在我們群眾中間還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誠信模範,比如「誠信老爹」王月申堅持打工20年替兒還債,重慶「好老爹」吳恆忠堅持10年如一日為兒還債,還有哥哥為農民工送工錢遭遇車禍,弟弟代兄完成遺願的武漢孫家兄弟,但也不無遺憾的是,與他們相比,我們社會還是不斷的出現欠錢不還的老賴,還是不斷的曝出老闆捲款跑路的醜聞,還是不斷的湧現出堵門、跳樓討要工錢等等,由於不誠信而引發的社會事件。

  社會需要誠信,群眾需要誠信,一個強盛富強的國家更需要誠信,而誠信的培育需要從每一個國人爭做誠信人開始!

  其實,誠信不僅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也是一個民族應該具備優良傳統,更是一個強大國家所具備的基本素質,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誠信的民族,從戰國商鞅「移木立信」,到古人定稱,我們祖先都在致力於構建培育社會誠信,古人尚且講究誠信,我們今人就更應崇尚誠信,試想,如果大家都不講誠信,還有誰能給予我們信任,如果一個國家連信任都不復存在,這個國家還有號召力,還有凝聚力嗎,更何談民族復興呢?

  強盛的國家,就像社會必須要擁有正義一樣,廣大群眾也必須要講究誠信!對於普通群眾來說,當下如何愛國,努力爭做一個誠信的人就是在愛國,我們每一個群眾,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只有我們人人都崇尚誠信,都努力做一個誠信中國人,讓小信成就大信,讓我誠信帶動大家都誠信,讓誠信引導大家相互間都能敬業與友善,如此,不僅會減少不誠信所帶來的阻礙經濟發展的影響,讓祖國的經濟更加又好又快的發展,還會為愛國賦予新的內涵,即我愛國,我誠信,我誠信,國繁榮!

  有關愛國誠信的優秀作文(三)

  愛國,是一種文化共同體的認同,它是如此深刻的烙印在每一個生於斯的公民內心,所以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國家意識。愛國是一種義務,戰場上的赴湯蹈火是一種愛國,特定場合的維護祖國尊嚴是愛國,工作崗位上的辛苦努力是愛國……愛國就是對祖國的赤誠和熱愛。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守法,是一個法治社會的必然要求。而法治社會的建設,是一項不折不扣的規模龐大、需時長遠的公共工程,而中國目前正處在關建時段上。身為公民,自然應當知法守法,這是第一要義。

  誠信,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總要與他人和社會發生關係。誠實守信不僅是每個公民的立身之本,也是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而誠信與知禮,既是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又是一個現代社會的和諧要素。

  「愛國、守法、誠信、知禮」八個字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嚴密的有機整體,不可分割,缺一不可。這裡面,愛國為核心,守法為基礎,這個八字如同一把標尺,檢驗著誰符合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公民,誰已經落伍於時代的前進步伐。

  做一個合格的現代廣東省中山市公民,首先要愛國,這是公民道德要求的「底線」。它決定了公民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它決定了公民必須正確處理個人與國家的利益。因此,作為現代廣東省中山市公民,就要把熱愛祖國,樹立共同理想與敬業奉獻結合起來,為率先實現代化多作貢獻。

  誠實是人的美德,誠實是指說話、辦事有老實態度,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同學之間,要赤誠相見,人和人之間更要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中學生守則第十條是:「謙虛誠實有錯就改。」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就是要有這種老老實實的態度,特別是在學習上必須誠實,勤於思考,來不得半點虛假。可是,現在有許多學生不誠實,他們上課不認真聽講,考試時打小抄,這樣不僅欺騙他們,更主要的是欺騙了自己。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有些人的思想也「活」了,他們變得不誠實了,幹工作虛報成績,或者竊取別人的勞動成果,還說什麼:「老實人吃虧。」記得一座名人曾經說過:「真實是人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誠實是勞動人民的本色,誠實使人能保持最為高尚的品性。做事要實事求是,光明磊落,假的終究是假的,必定會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去姑媽家玩時,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起初他謊稱那個花瓶不是他打碎的,事後,他又主動找姑媽承認了錯誤。我們也許都聽過《說謊的孩子》這個故事,故事中的那個孩子就是因為說謊才落得羊被狼吃,抱頭痛哭的悲慘的結局。這些事例都告訴我們:虛偽對人有百害而無一利。誠信是為人之根本所在!

  同學們,讓我們做個愛國誠信的中國人吧!

同类文章
有關描寫感恩的心的參考作文

有關描寫感恩的心的參考作文

  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知遇之恩,感謝朋友的鼓勵之恩,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有關描寫感恩的心的參考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感恩的心作文1  這首歌,《感恩的心》我十分喜歡聽,因為在這首歌后面,有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  那是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倆,女兒(啞巴)最喜歡吃
和成長的快樂有關的參考作文

和成長的快樂有關的參考作文

  成長,既深奧但又不那麼深奧!它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和成長的快樂有關的參考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第一篇:成長的快樂  不管你怕不怕困境,現實中的困境卻無法避免。困境中的人們總愛呼天叫地、埋怨世道不公,結果不但走不出困境,而且陷入了更痛苦的深淵,絲毫不見"柳暗花明"的轉機。
時間舒服的事而不是痛苦作文

時間舒服的事而不是痛苦作文

  「作文是件很痛苦的事。」許多學生都這樣認為。每每老師布置「今天作文……」話未結束,接嘴的便是那麼熟悉的「喔——」。倘是接著說明要求,學生便又應一聲「喲——」;如果「不要做」,即使說得像蚊子呼吸一樣輕,也會招來潮水一般的類似「太棒了」、「爽」之類的真心話。曾有同學親口對我說,聽到老師「不寫
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

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

  歷史悠久的長城終於浮現在我的面前,我心裡很是激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激動的優秀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歡迎查閱!  關於激動的話題作文一  你知道嗎,聽老師說:將有一位「重量級的神秘嘉賓」來校訪問我們的「根與芽社團」展示活動。介於這位人物的特殊身份,全校1000多名學生中只有20個優秀
值得珍藏的記憶作文700字

值得珍藏的記憶作文700字

  時間像流水一般,閃閃的星光,正在綴滿沒有遮蔽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望的眼睛。  ——題記  腦海中曾經的記憶如繁星點點,可最值得珍藏的只有那一次,它讓我懂得了堅強。  微風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突然,下雨了,雨點不停地打在花朵上,每一滴雨點砸下來的
有關尊嚴的小作文

有關尊嚴的小作文

  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搜集的有關尊嚴的小作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尊嚴的小作文(一)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走在熟悉的小路上。路上行人雖然不多,但馬路上的車輛卻是絡繹不絕。突然聽見了一陣斷斷續續敲擊地面的聲音,我很好奇,是什麼人再敲擊地面,便四處張望。  在離我大概50米的地方,我看見
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

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

  「憤怒」是可怕的,就在於它那一瞬間的爆發,會將所有的憤怒融入力量之中。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我最憤怒的事450字作文【1】  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有感人的事,在我的印象中也有一件讓我感動的事。這件事既讓我感動,又讓我憤怒!  那一天,我和同
家是心裡永遠的牽掛作文

家是心裡永遠的牽掛作文

  時光的照相機,把你從一個遠景慢慢調成了近景,從此,我的心裡有了你的顯影,很真切,很樸實,很感動。  流年裡,你見證了我的成長,而你在我心中的位置也隨時光慢慢發生著變化。  童年時的我,對你沒有什麼感情,更無感激。在我幼小的心中你就像一個陌生人,雖然對我很好,但我只想著累了就到你那休息一會
描寫你讓我感動參考作文

描寫你讓我感動參考作文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平凡的小事,而這些事卻帶給我們無數的感動。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描寫你讓我感動參考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第一篇:你讓我感動  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亦是母愛,無論你是收下還是拒絕,它都會在身邊陪伴著,不離不棄。又是,千方百計的討好或是關愛,也許,只是為了博孩子一笑。 
酥油燈的愛

酥油燈的愛

  每個秋日的黃昏裡,總有一個年輕人踩著滿地發黃的落葉,茫然渡步,也不知道自己要去何方。他無助而絕望的走著。他這樣一走就是幾年。  一些好心的人總會上前問道:你到底要找誰?為什麼一直這樣走著?但他總是不作回答。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他相遇。他好像把我當成那個人,我問他;「你要找誰,為何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