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書的故事初三作文
2025-02-06 07:37:09
書,是一個平凡的名字,但我是如此愛它,書是我的一生中的良師益友,小編收集了我與書的故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與書的故事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我覺得這個比喻就我自己的成長曆程來說,特別親切。
從小時候的連環畫報到現在的《讀者》、《意林》等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雜誌,我都吸收了不少的營養。
小學的時候,我除了對故事書和啟示類,感人類型的書感興趣之外,其餘一律不能接受,因為我認為,啟示類的書能夠冶煉我的情操,豐富了我的知識,讓我更加懂事,更加明白事理。所以我的寫作水平不斷地提高。每每沉浸在書海之中,總會有太多的感慨。我喜歡讀書的那種程度可以達到忘我的境界,然而鬧出不少笑話。當我覺得無聊的時候,會拿幾本書籍來讀一讀。這樣子,「無聊」會在我不知不覺中悄悄地離我而去。
到了初中,《讀者》便成了一本令我愛不釋手的刊物。平時,我在完成緊張的學習後,就會拿出它,開始在文章美妙的字裡行間遊走,沉浸於獲取知識的喜悅裡,忘情於紙頁之間,陶醉於佳作之中,那種快樂,在當時是其它任何一種感覺也無法比擬的。漸漸地,我腦海裡的「詞庫」開始豐富起來,寫出來的文章也開始變得優美。
《讀者》像一位慈祥的老師,不斷地啟迪我,教導我做人的道理,更像一個在困難中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了我的朋友。在一次語文測驗中,作文是要求寫景的。畢竟寫景是我的弱項,在我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一點頭緒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了它,並在腦子裡回味著那些令人陶醉的句子。不久,我就開始動筆了。筆在我手中「刷刷」地工作個不停,終於寫完了。得到了它的幫助,我那次作文竟然只扣了1分!《讀者》帶給我心靈的震撼太大了,使我每讀一次,精神都會感到很愉悅,都會有新的收穫。
書陪伴我走過了10年的歲月,它像跳躍著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它把無知的我領進知識的大門,自始自終地陪著我去攀登那知識的高峰。它讓我看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讓我的心靈得到淨化。它讓我有了想像的羽翼,讓我有了想像飛得更高的勇氣,讓我有了奮鬥的目標。
我和書的故事永遠不會畫上休止符,只會隨著我的成長而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充實我的人生。
第二篇:我與書的故事
書是我智慧的源泉,書是我的第二位老師,書是我成功的路程,是它給了我無窮的智慧,讓我在知識的王國裡漫遊著,讓我吸取了無窮的知識。漸漸地,我愛上了書,這源於那件事……
把記憶翻到三年級,那一次在下課時我發現同學正津津有味地看著一本書,她看得可入神了,就算我拉她出去玩,她也不理睬。我想這本書難道真的那麼好看?我也要買一本來看看。於是,我悄悄地把書名記了下來。放學後,我向媽媽撒嬌,哀求著說:「媽媽,今天我看見同學有一本書,可好看了!你給我買一本,好嗎?」媽媽看我愛看書,開心極了!她毫不猶豫地答應:「好!但你要答應我了一個條件——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一定要把書看完才行。我想,這有什麼難,於是立刻點頭答應說:「沒問題!」書一買回來,我就捧起來津津有味地看。剛開始還有點興趣,但漸漸地那些密密麻麻的字,開始讓我心煩,於是我把書丟在一邊,玩了起來。漸漸地把看書的事情給忘掉了。沒想到,這一切竟被細心的媽媽發現了,她大聲地責備我:「你怎麼就能「三分鐘熱度」呢!你答應過媽媽做事情要有始有終,把書看完,你答應了媽媽的事情卻做不到。看著媽媽那失望的神情,我後悔極了,也傷心極了,沒想到平時那麼疼愛我的媽媽今天會為一本書而責備我。我傷心地回到房間,心想:不能讓媽媽失望,答應媽媽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這樣。於是,我找到了書,再次捧起它,往下看。看著看著,我被書中的各種人物的命運遭遇,那故事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看得愛不釋手。後來,我還讓媽媽給我買了各種各樣的書。就這樣,我深深地愛上了書,它不再我連睡覺都睡不著。
書,是一個平凡的名字,但我是如此愛它。如今,我已經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了。每當我一有空,我就會看書,書是我的一生中的良師益友,我愛書,我更愛寫書的人們!。
第三篇:我與書的故事
一個黑邊金框的眼睛,一雙如饑似渴的眼睛,腋下還插著一本厚厚的大書,這就是我,全班頗有名氣的「小書蟲」,從小就迷戀「啃書」
我有許多愛好:釣魚、田徑、籃球、活力板……可我最情有獨鐘的,還是看書。倘若把家中所有的書導出來的話,堆積如山,真有「排山倒海」之勢。從《少兒百科全書》到中外名著,一應俱全。若是來我家,處處能看見我「啃書」的模樣:有時託著下巴,手捧一本書;又是趴在地上,翻閱著地上的詩詞,更有趣的是,我常常在床邊放一本書,才能進入甜甜的夢鄉(這也許是「小書蟲」的護身符吧)!
我每次看書時,都是在別人閒暇或玩耍的時候看的,這會使我想起魯迅說的一句名言:用別人喝咖啡的時間來工作,我真能稱得上是「拳不離手,書亦不離手」呀!
從《安徒生童話》到《哈利波特》,從《福爾摩斯探案集》到《十萬個為什麼》,我都瀏覽翻閱,有的書可以讓我開懷大笑,有的書為我「淚水漣漣「,有的書能讓我輕輕鬆鬆。有的書能讓我為主人公的安危而緊張……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句話:「我對書是情有獨鍾,百看不厭!」記得有一次星期天早上,我6點鐘就起了床,穿好衣服,拿著我那本《小熊和小鴨》的故事書,看了起來。今天看的故事是《小熊飛船》,這個故事講了小熊去買菜,被一塊小石頭拌倒了,飛了出去,他飛啊飛,最後落到了小河裡……我正看得起勁,不知不覺,屁股已經坐在地上了,一旁的媽媽哈哈大笑,我想又出洋相了,很懊悔——誰叫我是書本的忠實粉絲呢!
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學校,我——這個不折不扣的「小書蟲」都會徜徉於書的宮殿,沉迷在知識的海洋。我與知識為伴,以書本為友,願當一個「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小賢士。
書,能讓我找到自己的所求,找到自己的樂趣。
第四篇:我與書的故事
聽媽媽說,在我呀呀學語時對文字就特別感興趣,每個清晨我都要跨坐在外公的脖子上去逛大街,最喜歡的事就是讓外公大聲的讀每個店鋪招牌上的文字和圍牆上的標語,讀出來的每個字都會讓小小的我興奮的手舞足蹈,我想這算是我與書最開始的緣份吧。
二三歲時,我開始獨立看圖畫為主的故事書,靠平日從大人那裡積累的三兩個字加上自己的猜測能把圖畫書慢慢的順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每看完一本圖畫書,小小的我就感覺自己無限的快樂。
上幼兒園了,我變成了老師的寵兒,因為我比同齡人知識豐富,我變成了課堂上的小小故事大王,特別對一些經典的故事,我能倒背如流,望著小朋們羨慕的眼光,第一次覺得讀書讓我可愛多才。
變成一位小學生後,隨著認字的增多,我終於可以自己讀書了,當第一次捧著書本完整的把課文朗讀下來時,覺得這是一件多麼讓人高興的事情啊!
從最初《安徒生童話》中讀懂了單純樂觀,從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裡讀到了諸葛亮既忠且勇且智,讀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品質,從外國名著《魯賓遜飄流記》讀到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力,頑強生活的勇氣。當然我讀過的書遠遠不至這些,還有科普教育等其它方面的書。書在生活中帶給我的感受豐富多彩、積極上進、充滿自信,在寫作時做到下筆有神,說話時娓娓道來,讓我對所到每個有歷史典故的景點遊玩時玩得明明白白心中有數。
現在想想,除了生活中的好朋友之外,書便是我最好的朋友了,每當我想讓調皮的自己安靜下來時,便一個人躲進書房,找一本看過的或者沒看過的書翻一翻,一會兒工夫我便在書的安撫之下沉醉於佳作之中,忘情於筆墨香氣之間,這種安靜投入的享受,是任何時候的快樂都無法比擬的。
我喜歡讀書,讀書使我充實、敏捷、明智,它是我最親密的朋友,它能給我知識,給我力量。就如高爾基所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這就是我和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