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公司「80周歲」用創意涅槃重生
2025-01-27 06:16:08
泡泡網單電/微單相機頻道7月9日 對於膠捲的回憶,多少人還停留在那個「三巨頭」並駕齊驅時代的記憶之中,無論是「超越色彩,動感富士」 「柯達,串起生活每一刻」還是「色彩迷人有樂凱」,聽到這些熟悉的廣告語,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滿大街都是衝印店的傻瓜時代。
不過當年那膠捲時代的三巨頭如今卻命運各異,柯達與樂凱離起家的膠捲產品已越來越遠,唯有富士,通過業務重組和創新產品,開啟了「後膠捲時代」的新輝煌。
無創新,毋寧死,對於已經「80歲」的富士來說,或許這也是它能夠保持青春永駐的最大秘訣。
創意布局:富士緣何能完成救贖
對於一家成功的公司來說,真正的考驗在於守業,甚於創業。
富士、柯達、樂凱的命運恰恰代表了傳統膠捲公司面對行業大變局時由於策略不同,最終導致的不同結局。相較而言,只有富士,能及早地拓展公司業務並及時「轉身」,若要說到富士成功的秘訣,恐怕還是敢於創新,敢於突破自我——早在1997年,富士便已經開始在中國開展數位相機製造業務,與柯達偏執於完美的膠捲影像效果不同,富士則聰明地選擇了「該決定的時刻決定,該做的時候就做,該撤的時候就快撤」的策略,2000年富士開始走上內部改革、重建經營模式的轉型之路。2005年底,富士又開啟了規模更加浩大的第二次產業轉型,除了戰略性調整傳統影像業務,還將醫療、生命科學、印刷、文件處理、高性能材料、光學元器件和數碼影像列為六大重點事業,進行業務結構轉型。
就好像鳳凰涅槃一般,在三巨頭中的另兩位已經顯露頹勢之際,富士卻令人意外地迎來了公司的新生,通過幾年的調整,到2007年底,富士的業務領域已擴大到影像、信息、文件處理三大板塊,將傳統膠片時代的技術優勢,延伸到化學、醫療、高性能材料等領域。
不過與柯達的破產、樂凱的轉行不同,富士的業務看似多元化,實則有一個潛在的特點,所有的業務都是基於公司原有的核心技術——影像處理技術。
對此,富士方面給出的解釋是:一個企業僅靠一個事業來支撐其實是相當危險的。在各個領域,都應該基於自己的核心優勢做拿手絕活。如果有核心技術,富士就朝這個方向去發展。
既不保守又不自棄,或許富士的創新更像是一次對於自我的重新認識,正是基於這份冷靜的堅持,這最後的「綠巨頭」才能完成絕地重生的救贖。
創意破局:富士緣何能獨扛膠捲大旗
如果說及時重組內部業務反映出富士的速度和敏感度的話,在柯達、樂凱推出膠捲衝印市場之後,毅然獨自扛起了膠捲影像大旗,則體現了富士知性的一面。
對於被大部分不看好的膠捲衝印業務,富士則有不同的見解,消費者並不是不喜歡能拿在手裡的實質照片,而是因為整個衝印過程的複雜性影響了他們的體驗感受。為此,在2014年富士也做出了新的創意產品,將傳統衝印與移動智能終端結合,並根據不同的用戶推出了兩套不同的產品解決方案:用戶可以通過CheckyCiao(趣奇俏),直接連接手機再通過APP應用軟體,對智慧型手機拍攝的照片進行個性化的編輯,然後用年輕人非常喜愛的趣奇膠片列印出來;另一方面,雖然傳統的膠捲衝新店已經勢微,但重新定義衝印店的自助列印設備PrinCiao卻讓大家眼前一亮,如今智慧型手機可以直接連到這款設備上,實現簡單、快速且專業的照片列印。
可以說,CheckyCiao(趣奇俏)和Princiao為用戶提供了個性化的影像體驗方式,也讓原本最傳統的膠片煥然新生。富士正在完成對於膠片的智能化改造,並讓越來越多的數碼影像重新回歸實質照片。
真正令人感到震撼的,是「80歲」的富士如今依然能煥發出創業公司才有的生命力,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其一直堅持的「創客」精神——永遠如創業者般堅韌、拼搏、不斷創新,正是富士賴以生存品牌哲學,和品牌價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