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小製作作文
2025-02-16 17:12:24
科學無處不在。科學地總結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小編收集了我的科技小製作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的科技小製作
星期一我們學校宣布了本周要事:製作科技發明創作小東西!天,我最怕怕科技了!一提起科技,我就想到神七:太陽能帆板、火箭、返回艙……什麼都想不出來。雖然在班上科學我是數一數二的,不過我一說到發明創作,就滿腦子的空白。
因為生病沒上學的原因,致使我沒能提前知道這一個任務,這不昨天剛剛知道,一聽到這個詞我就心急火燎,渾身的毛都折了起來(可不是嚇的額)。昨天中午一回到家,我就悶悶不樂地說:「媽媽,今天中午我要製作一個東西,不要打擾!」吃完飯,我急匆匆地拿出了紙杯、釘子、鐵片、桌球、膠布……等材料做準備。可好不容易準備好一屁股坐下的時候,卻又是滿腦子的空白:做什麼呢?做出來又是一個什麼樣呢?……想著想著我竟然想到了:是不做還是做?後來我終於下了決定:當然做了。。做下這個決定時我有一些勉強,因為我實在是想不出來做什麼,就算是小玩意兒也行不通。我擺弄著兩個紙杯,突然想起了以前做的太陽花,結果我把紙杯小心翼翼地剪出了太陽花的形狀,剛剛想著這與科技也不粘邊兒時,媽媽突然走過來說:「忽忽,做了個挺漂亮的風車嘛!」我暈,真是「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跑」!就這樣,一個紙杯在我的手裡報廢了。我又嘗試著把桌球綁在紙杯上讓紙杯在水上漂,像一個輪船似的……對,這個簡單!我三下兩下就綁好了桌球,不過我又發現了新的問題,紙杯偏了!不過這難不倒我,雞蛋殼不也是「桌球」嘛!我又「麻利」地用筷子把兩個雞蛋搗碎,想試圖貼到紙杯上。可是可惡的膠布一遇水不聽使喚了,我想到了用線,綁啊綁,結果等到上學時間我也沒有弄好,我索性不玩了。收拾收拾東西,我去上學了。
放學一回來,爸爸就說:「你那一個什麼什麼小製作制好了嗎?」我這正在「悶」頭上,爸爸的這一句話像是刀子似的扎到我的臉上。「還沒有。」「我幫你做個東西吧!」我不知道爸爸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有沒有扎頭的那種東西?還有一個蠟燭」「哦,我一會兒給你拿,其它做手工的必要東西都在茶几上。」東西準備好後,只見爸爸把一個粗頭皮繩的表皮弄開,只要裡面的皮繩。然後他故作神秘地說:「你先去做作業吧!」我很聽話,乖乖地去做作業了。在做作業的同時,我偷偷地瞧他一眼:只見他把粗頭皮繩的表皮全部剪掉,只留下裡面的三個皮筋。然後他順手拿起旁邊的「益達木糖醇」塑料盒,打開蓋子把裡面的糖都倒了出來,並用剪子在盒頂與盒下方各開了一個洞……我看得出神,以至鋼筆順著衣角劃下來。而這時的爸爸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把東西做完了。只見這個東西是由「益達木糖醇」做中間平底,兩頭的一邊有一個小釘子,一邊有一個大釘子。爸爸這回放大了噪門:「轉動釘子,它就往前跑……」一開始我不相信,後來我把釘子轉了10圈,結果它歪歪扭扭偏向一邊,不走,哈哈,這下爸爸說:「不對不對,這是兩邊不平橫……」後來換來換去他盯住了我的鉛筆頭,我看著他想用,大方的說:「拿去拿去,用吧用吧!」嘻嘻,這給我辦事,還成了我是好人哩!把鉛筆頭弄到「益達木糖醇」瓶上時,我再次旋轉鉛筆,這個小東西真的跑起來了,有時快,有時慢……真有趣!後來聽了爸爸告訴我這個小東西的原理,我明白了:一個物是圓體它可以走,可是不可以長時間走,要是有了動力,它就可以長時間行走。而「益達木糖醇」瓶正是個圓柱體,而在它身中的皮筋,就如動力,而在兩頭的鉛筆與釘子,是為保持平衡,而在上頭與「益達木糖醇」瓶相連的蠟燭,是起潤滑油的作用,不讓鉛筆運轉,而是它自己在運轉。
就這樣,我的科技發明創造可是以成功告終了。後來我把自己與爸爸的小製作定名為「旋轉木馬」。無論它多麼微小,可是它在我們的心中卻是如此重要。我相信,旋轉木馬會一直不停地在我的心中旋轉……
第二篇:我的科技小製作
前一段時間,我們學校校領導讓老師傳達各班同學們,開動腦筋做出自己的科技小製作。我提前好幾天就開始,想啊想!到底做個什麼好呢?
由於去年我的小製作沒被評選上,所以我今年就絞盡腦汁去想做個更新穎的。還是求爸爸幫忙出個主意吧!於是我就去找爸爸諮詢。爸爸問我:「你們學校讓啥時候交上去啊?」我說兩天後交。爸爸說:「你要做一個家裡好找材料的,東西不一定很多,做出來簡單又有創意就行了。」
接著,爸爸給我拿出一本算是魔術的書,後面有科學的原理和道理。讓我看一下作參考。不過,那本書上有些複雜的我都看不懂。也不太適合我們做,不是東西不好找,就是做起來太複雜。
我就把當天做毛毛蟲剩下的卡紙拿來,左比劃右比劃地,想了想做個小人吧。可是,做個小人,誰不會呀!做一個能站起來的小人吧!但這就有點難度了。
我在想怎樣才能讓她站起來,爸爸教我先拿廣告紙剪剪看,我剪了一個又一個,終於,我的第一個能站小人起來的小人出世了!我開始在卡紙上畫出她的大概長和寬,再剪。一開始站一會兒就東倒西歪的,經過多次修飾剪裁,才能站起來了。但還是只能站一下,後來,加了一根鐵絲,再給她的手上加了兩個螺絲帽,她終於能穩穩起來了。再也不會到了!可是,露著兩個大螺絲帽實在是不雅觀,我又給她的手上貼了兩個小花上去,這樣看起來好看多了。
這個小人能站起來,是因為重心低於支點。我的能站起來的小人她叫「平衡小人」。
我的小製作交上去好幾天了,一天的下午,老師來到教室,說:「我來點一下上次《小製作》的獲獎名單」。我仔細地聽著,結果我的小人獲得了第一名。我的心裡好高興啊!
第三篇:我的科技小製作
我的科技小製作是風動火箭。你聽了一定會感到驚訝吧,風也能帶動火箭嗎?告訴你,不但可以帶動,而且還能夠飛行十米以上的距離呢!你如果不相信,就聽聽下面的介紹吧。
製作材料:紙三角、粗吸管、細吸管、橡皮泥、軟塑料瓶。
製作過程:在一隻使用過的軟塑料瓶的蓋子上打一個孔,剛好插進細吸管就好,插入細吸管後把接口處用膠條密封起來。用一根可以輕易套在細吸管上的粗吸管做成一枚10釐米左右的火箭。這個火箭使用一個紙三角和一塊橡皮泥組成。紙三角貼在後段作為平衡器。前端用橡皮泥封口。之後,我們把火箭套在細吸管上,保證細吸管剛好插在橡皮泥裡。只要用力一壓塑料瓶,呵呵呵,飛行十米,一點不在話下。
道理:瓶中被密封的空氣當遇到強力的擠壓時,就會迫不及待的通過唯一的出口衝出,這時插在橡皮泥中的吸管出口就會形成瞬間強大的壓力將火箭頂出。火箭在壓力下脫離瓶管,氣流從火箭尾部噴出形成反作用力,推動火箭前行,藉助紙三角的平衡作用,飛行就不成什麼問題了。
大家看,科學無處不在。所以科學地總結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篇:我的科技小製作
看見了嗎,那個在微風中輕輕擺動,發出悅耳聲音的東西,是什麼?那就是我自製的一個小編鐘.
它發出的聲音是不是很好聽呢?它是不是很精緻?如果你想知道它的製作過程,就請你把目光轉向這裡!
我躡手躡腳地到廚房來找爺爺喝剩下的口服液的瓶子.我翻箱倒櫃般地找了起來.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平日總是映入眼帘的空瓶子今天為何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天又無絕人之路,空瓶子居然在我的腳底下.
我興高採烈地拿起幾個空瓶,又找來一塊卡紙,和一條兩米長的細線,忙活開了.
我先來到水池旁拿起洗潔精,倒在一個臉盆裡,然後把五個瓶子的蓋子打開,打開水龍頭,把瓶子裡裡外外洗個乾淨.
我又把卡紙剪成了一個圓形,在上面鑽了五個小孔.然後又在中間鑽了一個孔,穿了一條線,讓它可以吊在線上.
我把洗乾淨的瓶子拿出來時,一不小心來了個「狗啃泥」把瓶子全都給摔了個「稀巴爛」.只好「外甥打燈籠——照舊」了.
這麼一折磨,耽誤了不少時間,得趕快開工.
我拿起一個小瓶裝入少量的水蓋上蓋子.又拿起另一個瓶子,裝入比前一個瓶子多一點的水.就這樣連續裝五個瓶子,形成「1、2、3、4、5」五個音.
再用細繩把瓶子拴起來吊在卡紙上就是一個精緻而美麗的風鈴了!
怎樣,心動不如行動,你也做一個吧.
通過這次製作,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