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家鄉的橋作文
2025-02-09 04:33:09
導語: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橋,有高大寬闊的立交橋,有美麗的虹橋……這些橋不僅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方便,也是人們朝夕相處的夥伴,小編收集家鄉的橋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鄉的橋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臨沂,它原本是魯東南的一座小城市,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建設,已經變成了大臨沂、新臨沂。臨沂就是臨著沂河而得名,通過市區的河流有沂河、祊河、小涑河等,所以也就有了許多的橋。城的北面有祊河大橋、沂龍灣大橋;城的東面橫跨著五座雄偉的沂河大橋;城裡面還有各種各樣的小橋,有竹林橋、水田橋等。
當然,這些橋裡面最美的要數九曲沂河大橋。九曲沂河大橋全長1960米,寬闊的橋面上,車水馬龍,來往如梭,一橋飛架東西,使蘭山區和河東區就變成通途,促進了兩岸的經濟發展。大橋的兩邊各有四十四根路燈杆,每根路燈杆上部都有十三盞燈,一共是一千一百四十四盞;到了傍晚,這些燈齊放光明,照的橋面亮如白晝;甚至更比白天多了許多風採,再加上橋兩邊五顏六色的彩燈和水中的倒映,遠遠望去,絢麗輝煌,美麗極了,簡直就象童話故事裡的彩橋。還有漂亮的濱河大道,以及河邊高樓上的燈光,匯成一片彩燈的海洋。置身其中,我們就生活在美妙的人間天堂!
第二篇:家鄉的橋
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橋,有高大寬闊的立交橋,有美麗的虹橋……這些橋不僅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方便,也是人們朝夕相處的夥伴,更是我們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鄉最古老,最有名的橋是始建於50年代初期的「虹橋」。因為它像一條美麗的彩虹一樣懸掛在半空中,因此得名「虹橋」。虹橋的兩側有堅固的護欄,是保障人與車輛的安全護欄的中間又多了一層防護設施,因為下面是火車通行的地方,為了人們的安全,安裝的。護欄的內側是人行道。人行道高於機動車道10——15釐米是為了行人和車輛的安全設計的。在橋的中間是寬闊平坦的機動車道,車輛川流不息,將鐵西和鐵東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幾十年來,它總是無怨無悔的為城市的發展默默地奉獻著。近年來,城市經濟發展迅猛,車越來越多,為了減輕堵車的現象。有光建了一個五一路立交橋。立交橋共分為三層,行車道更為寬闊,可以並行六輛車。橋面上有許多路標,疏導交通是路面暢通,緩解堵車的情況。不但提高了人們的安全,而且為人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方便。我愛家鄉的橋,更愛發展中的鞍山。
第三篇:家鄉的橋
我的家鄉在江南水鄉烏鎮,它是一個美麗的古鎮。我的家鄉是一充滿詩情畫意的古鎮,有一條條長長的石板路,有一座座古老的建築,有清清的小河,還有一座座古老的石橋橫跨在河面上,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這麼多的石橋中我喜歡訪廬閣邊上的應家橋,它是我們烏鎮一座非常有名的古石橋,也是一座石拱橋。因為茅盾小時候經常在這玩耍,所以才這麼有名。它橫跨在東市河和市河的中心點。應家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半圓形的大橋洞。兩邊橋坡都用石板徹成,橋面是平的只有兩張八仙桌那麼大小。兩旁的橋欄用石板鋪成椅子,給行人留下休息的地方,坐在象靠背椅一樣的橋欄上,心情舒暢極了!這座橋不但堅固、舒服,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欄板上有四個雄偉的石獅子,嘴裡含著又大又圓的龍珠,它們相互回首遙望,真是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應家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們烏鎮寶貴的歷史遺產,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我喜歡家鄉的橋,更喜歡應家橋!
第四篇:家鄉的橋
我的家鄉在人傑地靈的崇州,文錦江繞城而過。在文錦江的一片碧水之上,五座並列的水泥橋凌波而過,飛跨於南北兩岸,浮現在文錦江中,由高到低依次為崇州大橋、老西江橋、廊橋、新西江橋、南河大橋。在這眾多的橋中,我最鍾愛那歷史悠久的老西江橋。
站在遠處遙望老西江橋,大橋就像一彎新月一般橫臥在江面上,又好像一條彩色繽紛的帶子,把兩岸聯繫在一起。橋下,二十五根兩人合抱粗的橋墩,如巨人一般穩穩地把寬寬的橋面託在文錦江之上,屹立在江水之中。橋面上,行人車輛穿梭來往,熱鬧極了。
大橋的中間是大約3米寬的車道,兩側則是寬約1米的人行道,邊上有護欄,可防止行人落入江中。人行道邊上每隔大約50米就有一個玉蘭花的路燈,整齊地排列著,像一個個等待檢閱的士兵。清晨,大橋迎來了第一輛早班汽車;深夜,橋上閃爍的燈光送走了最後一批夜班工人。白天,汽車來往穿梭,人群熙熙攘攘,汽車的喇叭聲,自行車清脆悅耳的鈴聲,小販的叫賣聲,匯成了一支美妙動聽的交響樂;每當夜幕降臨,橋兩頭的飯店、酒吧,顧客盈門,橋上散步的人絡繹不絕,玉蘭花燈亮了,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猶如繁星點綴在文錦江中,更顯出湖光水色的迷人魅力,成為崇州的一處勝景。
站在橋上環顧四周,更讓你感到心曠神怡:橋兩頭種滿了青蔥翠綠的榕樹、柳樹,枝條侵入水中,水面泛起陣陣漣漪;空中,阿娜多姿的白鷺在空中盤旋著,一會兒筆直的衝向高空,一會兒在高空滑翔,一會兒又徑直地俯衝下來;水中的魚兒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悠閒自得地吐著泡泡。這種種美景,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使觀賞的人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來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讓人好像置身於仙境,盡享天倫之樂。
老西江橋不僅景色美,還有許多動人的傳說。
傳說在明清時代,這裡曾是一處熱鬧非凡的水路大碼頭。可後來,河水暴漲,人們十分希望有座橋。於是黃貢生便帶領群眾修橋,可銀兩不夠,沒有建成。後來,玉帝知道了,派了一位老神仙來幫助大家。這才建成了老西江橋。
啊!老西江橋,你不畏嚴寒酷暑,默默地躬著身軀,任憑人們在你的脊背上踏過,任憑車輪在你的脊背上滾壓,任憑腳下流水的一刻不停地衝擊……然而,你從未有過半點倦怠,也從未有過半句怨言,你只是埋頭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行自己的職責,無私的奉獻,奉獻……
啊,我愛你——老西江橋!你是我童年中一段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