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小架二十六式太極拳
2025-07-26 08:43:08
陳氏小架二十六式太極拳
要領:所有動作路線非圓即弧,須肘微曲,以腰為核心。
一招一式,要清晰、做到位,放鬆放慢,找感覺。
腳的動作,應腳跟先著地,腳底生根,容易站穩。拳論: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氣相隨。
以丹田為核心,一動全動,節節貫穿,一氣貫通。
一動無有不動,動如脫兔;一靜全靜,靜如處子。
第一式起式
1.雙腳並立,立身中正,兩手自然下垂,頭正,雙目平視前方。
2.左腿抬起,大腿成平直線,重心放右腳,左腳放下與肩同寬,
雙膝稍曲,膝關節不超過腳尖。
第二式 金剛搗碓(第一次)
1.雙手前伸掌心向下,同時雙膝微曲,目視前方。
2.雙手回縮,在向左前方推出,雙肘微曲,目視雙手動作。
3.右腳尖右移45度,上身微微右轉,雙手與上身順轉,作左
運手狀,雙手心朝外。
4.重心右移,抬起左腿。雙手不動。
5.左腳向左前方邁出45度,此時,重心仍在右腳,上身不動。
6.重心從右腳轉至左腳,上身跟著轉,左手由下向上畫圈,手心向下,右手向下畫圈,放至右胯處,手心向上。
7.抬起右腿,右手豎起變拳,拳頭高度不超過鼻尖,左手放到右肘窩處,掌心向下。
8.左手翻轉,掌心向上,放至腹前,右拳落入左掌心內,拳眼向上,右腳向右落下,與肩同寬,雙膝微曲,雙目平視前方。
第三式 懶扎衣
1.左手由下向上畫圈,右拳變掌由上向下畫圈,放至腹前。雙手腕相對,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右手在下,手心向上,重心移到左腳。畫圈的過程中,雙目餘光看著雙手動作。
2.抬起右腿後,向右移半步,上身及手不變。
3.重心移到右腳,左手下滑,放至肚臍前,掌心對肚臍;右手向右上方畫半圈,掌心向右前方。目視右手尖方向。
第四式 六封四閉(第一次)
1.重心左移,右手向下畫圈後收回,雙手抱脖頸,目視右手尖
2.重心右移,抬起左腳,虛點在右腳側,上身及雙手不動。
3.站穩後,雙手向右前方推出,目視右前方。
第五式 單鞭(第一次)
1.左手下放,掌心向上;右手變勾手,落入左手掌心內。
2.右勾手向內畫圈後伸向右前面,肘微曲,目視右勾手。
3.重心放至右腳,抬起左腳向左方邁出一步,成左弓步,雙腳尖朝前,重心在腳後跟,右胯別抬起,左腿儘量外擺,上身及手不變。左腳七分力,右腳三分力。
4.站穩後,左手由下向上,再向左側方畫圈,掌心向外,肘微曲,勁達於左手中指肚,目視左手前方。上身放鬆,正直。
第六式 白鶴亮翅
1.左手向下畫圈,掌心向上;右勾手變掌,向下畫圈後向上抬起,掌心向下。左腳尖向外轉9 0度,同時抬起。
2.重心放至左腳,抬起右腿,左右手同時畫半圈,左手心向下,右手心向上。
3.放下右腳,重心移至右腳,抬起左腳,靠近右腳,成虛步腳尖著地。雙手分別作左運手和右運手一次,右手向右側前方伸出,手心向外,左手心面向右腹,目視右前方。
第七式 摟膝拗步
1.抬起左腳,左右手作左運手狀,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向左前方45度邁出,落下腳時,雙手成交叉式,手腕接觸,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雙手心都向下。
2.雙手都由下向上畫圈。然後舉起,從雙耳處向下劃至胸時,左手變勾手放到左胯處,右手向前推出,肘微曲,目視右手尖前方。
第八式 上三步
1.右手回縮下放,與左手同高時,重心左移,抬起右腿,放到左腳旁,同時,雙手向左前方,雙手心相對,雙肘微曲。
2.重心右移,抬起左腿,向左前方邁出4 5度,站穩後,雙手向左前方推出,目視左前方。身體需中正。(第一步)
3.重心左移,抬起右腿,向右前方邁出45度,站穩後,雙手向右前方推出,目視右前方。身體需中正。(第二步)
4.重心右移,抬起左腿,向左前方邁出4 5度,站穩後,雙手向左前方推出後,重心放至左腳,目視左前方。身體需中正。(第三步)
第九式 掩手錘
1.右手收回的過程變拳,放至腰處,拳心向上,身體微微後放,重心放至右腳,左手不變。
2.左手收回至左腹處,右拳向正前方擊出,肘微曲,拳心向下。
重心移到左腳,目視右拳前方。
第十式 轉體金剛搗碓(第二次)
1.右拳收回到胸前變成掌,左掌伸出,雙手成運手狀態。
2.左腳尖內扣,右腳尖外擺45度,上身右轉,作「第二式金剛搗碓第3步」後的動作。
第十一式 披身拳
1.左手由下向上畫圈,右拳變掌由上向下畫圈,放至腹前。雙手腕相對,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右手在下,手心向上,重心移到左腳。畫圈的過程中,雙目餘光看著雙手動作。
2.抬起右腿後,向右移半步,上身及手不變。
3.雙手由下向上畫圈後,回到胸前,雙手變拳,十字交叉,腕接觸,左拳在裡,右拳在外,拳心向內。
4.左拳向內逆轉至左胯,右拳向外轉至右額前,重心在右腳。上身稍向左前曲,能夠讓眼看見左肘及左腳尖處為宜。
第十二式 雙推掌
1.左拳變掌,翻轉放至左邊,手心向上,右拳變掌落至右胯,手心向上。
2.重心左轉,抬起右腿,雙手變運手,左手心向下,右手心向上。(類似白鶴亮翅第2步)
3.右腳向右前方45度落下,左腳收回至右腳,成虛步左腳尖點地,雙手推出,目視雙手尖前方。(類似上三步)
第十三式 肘底錘
1.左手由下向上畫圈,右手由上向下畫圈,雙手畫圈至雙腰處,左腿抬起,右手變拳放至左手肘下,左手成90度豎起,左腳放至右腳旁,比右腳多出半腳掌,成虛步。目視左手尖,餘光看右拳。
第十四式 倒卷肱
1.左手下放與右手腕相交,右拳變掌,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2.抬左腳向左後方邁出45度落下,同時雙手向下畫圈,展開。
3.抬右腿,雙手向上畫圈,雙腕相交,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4.右腿向右後方邁出45度,同時雙手向下畫圈,站穩後展開。
5.抬左腿,雙手向上畫圈,雙腕相交,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6.左腳向左後方邁出45度,同時雙手向下畫圈,站穩後展開。
第十五式 閃通背
1.左腳向左前方邁出45度,雙手成左運手狀,雙手心相對,
左手在前在上,右手在後在下。
2.重心左移,左腳尖內扣,右腳尖沿地面向後畫圈,雙手從肩往右成運手動作,回身180度,右腳放在右身後45度,重心在左腳,目視前方,雙手心相對,左手在前在上,右手在後在下。第十六式 掩手錘(第二次)
同「第九式」。
第十七式 轉體六封四閉(第二次)
1.左腳尖外擺45度,向左轉身,重心左移,抬右腿,左手前伸,右拳回縮變掌,雙手作左運手狀,左手心向下,右手心向上。
2.右腳落在右前方45度處,雙手推出。同時,左腳收回虛點在右腳旁。左手在下右手在上,雙手心相對,目視右前方。
第十八式 單鞭(第二次)
同「第五式」。
第十九式 雲手
1.左手向下畫圈,右勾手變掌,自然放下,成右運手狀。
2.抬起右腿向左腳併攏,右手畫一圈;右腳放下至左腳旁,抬起左腿向左邁出一步,左手畫一圈。畫圈應由內向外成圓弧狀,左上右下畫圈。右手抬起畫圈時,眼看右手;左手抬起畫圈時,眼看左手。手與腿的動作是上下相隨,抬右腿畫右手,抬左腿畫左手。
3.重複兩次「2」的動作。共出左腿三次。
4.結束時,左腳在左邊邁出一步站立,重心在左腳,雙手成左運手狀,掌心相對,雙目注視左邊。
第二十式 雀地龍
1.重心移至右腳,向右邊下蹲,左腿拉直,雙手姿式順勢右移,有細微變化,雙手心向上,目視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