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馮志強 馮志強簡介

2025-07-18 13:08:08

馮志強簡介

簡介

  馮志強:男,1928年出生,2012年5月5日下午不幸因病逝世,亨年84周歲。原藉河北省束鹿縣。馮老師出身武術世家,曾祖武舉。馮老師八歲開始習武,曾習童

子功、通臂拳、硃砂掌。1948年,拜心意拳名家胡耀貞先師,學習心意六合拳;兩年後經胡先師推薦又拜陳式太極拳十七代宗師、人稱「太極一人」的陳發科先師,從而開始跟隨兩位高人雙學雙修。1953年北京成立了首都武術研究社,陳、胡兩位先師任正副社長,而馮老師是他們最得意的門徒,三十歲時已經集心意太極於一身,融內外兩功於一體,武功當時北京武術界已很有名氣。一直到「文革」前,門中有人前來「以武會友」的,大多由馮老師出面應對。

  1979年年起應陳家溝大隊黨支部的邀請,馮志強老師先後三次赴陳家溝,將陳發科先師親授的陳式太極拳傳給陳家第十九代弟子,陳家弟子也多次到北京跟馮老師繼續學習深造。當今陳家溝的陳式太極拳蓬勃發展,馮志強老師功不可沒。1981年北京體院請馮老師出山,挫敗西洋武師,成為京城武林佳話。1982年「全國太極名家匯演」在上海舉行,唯獨馮老師只身前往,推手的配手由大會任意指派,幾場較量下來,馮老師精湛的武藝令人折服。1983年北京正式成立陳式太極拳研究會,馮志強教師被推選為會長。1984年馮老師首次公派出訪日本講學,這是最早的陳式太極拳正式走出國門。1985年,馮老師參加中聯部中國藝術代表團赴美國、墨西哥訪問。此後馮老師多次受國家體委、國家武協和中聯部委派,出訪世界各國。二十年中馮老師的足跡踏遍五大洲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太極拳的發展和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

  馮老師是一位武德高尚的愛國武術家,無論何時何地,一言一行均以國家、民族、師門、人格為重。他多次謝絕了出國定居和高薪私聘的邀請,他總是說,「我的根在中國」。

成就

  馮老師又是一位文武全才的武術家。十幾年來,先後編寫出版了《太極拳實戰技擊》、《陳式太極拳精選》、《陳式太極拳入門》、《太極混元功》、《心意混元太極拳》、《陳式太極拳纏絲功》、《陳式太極二十四肘》、《陳式太極擒拿術》、《太極捧氣功》、《太極八法基本功》、《陳式太極拳推手》等著作和教材。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是馮志強老師集畢生之研修、在其武功練達化境後而總結創立於世的優秀拳種,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形成體系,九十年代開始在國內外傳播。混元太極拳融合了陳式太極纏絲內功和心意六合內功之精髓,直接表達了太極拳的內涵真義。即以心意為指導,以丹田混元氣為根本,依太極陰陽之理,經太極十三勢的體用修煉,達到內外合一、混元一氣的上乘功夫。混元太極拳以混元內功為本,以拳械套路和單式操練為體,以推手和散手為用。在功法、拳法和用法上都有較大的提升與發展,形成了完備的體系。在修煉內容上形成了「內外俱煉,以內為主;動靜相兼,以靜為主;練養結合,以養為主」練功原則。混元太極拳將養生與技擊兩方面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既有極好的養生保健作用,又有極強的技擊防身功效。從而有效地克服了太極拳發展中出現的「體操化」、「外家化」和「紙上談兵」的弊端,恢復了太極拳的原本練法。

  馮志強在當代陳式太極拳門人中聲譽日隆。

  也許是上一輩遺傳的關係,馮志強從小身體素質就很好。少年時,一百多斤的大鐵砧他一抱就起。青年時一餐能吃下3斤糧食。學通臂拳時已能掌碎頑石。學陳式太極拳後,功力日增,在他身上發生了不少令一般人不可思議的事。

  馮志強在北京電機廠工作時,是大班班長,下管11個生產小組。有一次,他正在車間幹活,一臺重達千斤的電機失去平衡從手推車上滑落,馮志強看到了,說時遲,那時快,他搶步上前,坐馬沉腰,伸手一把將眼看就要砸到地上的電機接住,從容地放回車上。周圍的工友們看了十分驚訝。這是60年代的事。

  採訪正在高潮時,門鈴響了,進來了一位30來歲的人,馮先生說是廠裡的同事。這位來人知道我是採訪的,截住話題向我述說了幾個小故事——

  馮老師是我們廠的,廠裡不少人都知道他會功夫。我過去不學太極拳,看見人們打太極拳慢悠悠的,像摸魚一樣,心裡想,這玩意兒哪能打人?一次,我看見馮老師打完拳後,提出要和他試試手,馮老師同意了。我用形意拳的虎步向前雙手一壓,同時閉住氣,憋足勁,想一下把他打退。但我的勁似乎未碰到他的身上,只感到他一抖,「叭」地一聲把我彈飛了出去,我驚訝地大張著嘴巴很久未合上。雖然這次我對太極勁有了最初的認識,但疑念並未全消,我還要找機會再試試……又一次,在天壇公園,馮老師讓我用拳按在他肚子上,我想,這回我可是佔了上風了。我運氣發力,力傳到拳上,只感到馮老師的肚子一轉,我整個人被扔了出去,跌在地上,久久說不出話來。這次,我真正領教了馮老師太極拳功夫的厲害,再也不敢小看太極拳了。

  像我這樣要試試馮老師功夫的人還真不少。馮老師人緣好,同事們都喜歡跟他鬧著玩。一天,馮老師在車間裡蹲著幹活,一位當過兵的大高個想和馮老師開玩笑,先躲了起來,然後偷偷地走進撲上去,想趁著馮老師來不及站起來的機會搞突然襲擊把馮老師推倒。誰知當他剛挨近馮老師身邊,就被凌空拋到前面去了。

  馮志強在一旁聽著笑著說:「那次,我好象聽到後面有風聲,身體不由自主地轉過來接著他,順勢把他從頭上扔過來的。這是無意識的,如果我正面看見他撲來,也許不能應付的那麼巧。這說明練功練到了一定程度,內氣會自動起反應,已不必通過大腦指揮了。」

  這位同事接著說,有一次在公園裡,來了10個小青年,他們都是武術愛好者或好奇者,想看看馮老師的功夫究竟怎樣。馮老師隨便站著,讓他們輪流推。可是怎麼也推不動。後來10個人排成一列縱隊,合力一起推,馮老師如大樹盤根,不動分毫。馮老師說:「讓我來推推你們10個看看」,說罷一運勁,力由腳跟起,爆發於丹田,傳於手上,10個人頓時東倒西歪。

  出訪交流,載譽而歸

  採訪馮志強,苦於他不肯說與人交手的事,特別是不肯說與外國人交手的詳細情節。很怕不利於別人,怕給別人惹麻煩。因此一說到與人交手,他就用一句「友好交流,對方表示敬佩」了事。我也曾翻閱過一些有關他的情況介紹的報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