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生命高中優秀作文
2024-08-23 01:23:11
我把人對人自我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動物的珍視,看作是一個人最起碼的素質和品德。小編收集了珍愛生命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珍愛生命
人是所有生命中的最後一道風景。但不是最完美的一道風景。因為在這個地球上只有人對生命的殘害是最無情的;因為只有人會在自相殘殺中視生命為糞土;因為只有人會在大肆殺戮生命的過程中仰天狂笑。因此我把人對人自我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動物的珍視,看作是一個人最起碼的素質和品德。否則一切將無從談起。
一個曾在法國「鯨魚學校」上學的13歲的學生,有一次他這樣寫道:「鯨魚是如此安詳,並讓我接近它。它們的身體徐徐擺動。我靠近了一頭在母鯨上邊回遊的小鯨魚。它藍色的已經距我僅 20公分 ,不安地望著我,不知我將怎麼對待它。這太誘人!我忍不住去撫摸它,它身上有很多小裂口,我看到我的手指在它光滑的皮上留下長長的痕跡。這是多麼美妙啊。」
我相信這位小男孩長大以後是絕不會去傷害它們的,因為他已經感悟到了一種生命有多麼可愛。我相信這種教育方式將會給一個幼小的心靈帶來無法替代的撫慰。浩瀚的大海,明媚的陽光,可愛的鯨魚,與大自然如此溶為一體,對這個幼小的生命中來說無疑是一道最美的風景。
與此同時,在我的腦子裡卻有著另外一個畫面:在電視上,一群日本人為了捕捉鯨魚而在海上大開殺界,為了捕捉鯨魚而撈上來的很多無辜的海豚,正在嗷嗷地嘶叫著並等待著它們生命的最後毀滅。鮮血飄滿了蔚藍色的海洋,生命就這樣在頃刻間黯然消失,那血淋淋的場面至今讓我一想起來依舊不寒而慄。不知為什麼,每當我面對這樣情景的時候,都會讓我身不由己地想起那些依稀是恍若隔世詞彙和畫面來:日本鬼子;三光政策;燒殺掠奪;無惡不作;三本五十六;南京大屠殺……
2003年1月14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顧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依然義無反顧般地參拜了靖國神社。就是這個埋葬著二戰期間不少「甲級戰犯」的東京招魂社,幾乎每一位日本首相在位的時候都是要去參拜的。不管亞洲有多少人激烈反對,但仍然阻擋不了日本人對往日歷史錯誤的一種頑強地堅持。我似乎一直在思索:這種歷史現象與眼前殘暴捕殺鯨魚之間到底有沒有一種隱秘的聯繫呢?一種對生命殺戮的拒不認錯和另外一種對生命的大肆捕殺,是不是與他們在對生命的深度認識上有關呢?
據專家研究,日本這個民族是一個充滿了「忠孝」和「武士道」精神的國家,為了「忠孝」他們可以無所畏懼地走向死亡。雖然日本也是佛教大國,但佛教所信奉的教義「卻從未影響過民風或民眾思想。日本人並不以不殺生即殺害轉世代人類靈魂為理由,而放過一隻野獸或昆蟲……」
與日本人不同的是,一個德國人,一個德國總理,在他七十年代初訪問波蘭的時候,在華沙猶太人隔離區的紀念碑前,發生了一件令全世界都為此震驚的事:只見這位德國總理在片刻的默哀中突然跪倒在地!他在懺悔,他在為曾經有過法西斯的德國懺悔!他也在為自己懺悔:「事後上,我們應該自問,希特勒為什麼能掌權?應該回答這個問題,這不僅是因為有千百萬人愚蠢地追隨他,而且還因為有其他的人都未能制止他。是的,當時我還很年輕,但我屬於那些未能制止他的人中的一個……」
我們不能不佩服這位德國總理的勇氣和度量,當日本人正在挖空心思為戰爭掩蓋罪行的時候,當日本的首相一茬茬地到靖國神社去參拜的時候;在地球的另一方,一位德國總理卻跪在地上向所有死去的猶太人哀悼,並深深地為自己的民族所曾經犯下的罪行懺悔!我相信,此刻,每一位在希特勒集中營中死去的猶太人的亡靈在天堂中一定會有所慰籍;我相信,每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此刻都會為生靈曾經被塗炭後的深刻懺悔而感到安慰。因為畢竟,是生命才維繫了這個地球得以燦爛的基因。
所以,我強調我們要珍愛生命,所以我希望我們從小就要教育孩子們學會對生命的珍視和愛護。這樣我們以後的社會一定會少一些殘忍、少一些血色、少一些刀光劍影而多一些憐憫、多一些仁愛、多一些生命的感動和精彩。
第二篇:珍愛生命
人生是短暫的,只有一次,所以非常珍貴。我們要珍惜這短暫的人生,不要讓自己留下任何遺憾。
不要踐踏自己的生命,別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十分渺小,不能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生活上有難題,感情上有障礙,就有了輕生的念頭,做人不能太自私了,在你有了輕生的念頭時,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你的親人,他們如果知道你死了,他們心裡會有多難受,會有多傷心。作文網home.sanwen8.cn
死,對自身是一種解脫,但對周圍的人來說,卻是一種痛苦。在新聞中,經常會看到有人為了擺脫在生活上種種難題的困擾,就選擇了死亡。
下面有則新聞,是有關一名男子,因生活上有些事想不開,從而想到了自殺:作文
12月29日晚8時19分,北湖派出所接警後,陳新球警長立即帶領民警趕到現場。報警的醫院工作人員稱,這名40多歲男子從下午4時就跑上樓頂,其間,該男子的幾個老鄉曾來勸他下樓,但他就是聽不進去。
「老兄,天氣這麼冷,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和我們到樓下再說吧。」民警一邊向該男子走去一邊勸說。沒想到,民警每靠近一步,該男子就往後退一步。自始至終,該男子沒有說一句話,只是用手勢告訴民警,不要再靠近,再靠近就往後跳了。「老兄,生活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沒有過不了的檻!」該男子聽了還是不吭聲。在寒風中,民警不知不覺勸說了一個多小時。該男子凍得直打顫。「老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樓頂上這麼冷,有什麼事,我們到下面再說。」此時,該男子臉色緩和了很多,過了一會,他終於緩緩挪動腳步向民警走來。幾個民警看準時機,衝上去一把將該男子抱住。作文
在樓下,該男子告訴民警,當天中午12時,他坐203路公交車,路經秀廂菜市時,身上的錢包被盜了,裡面有500元現金。下車後,因錢包被盜,加上這段時間家裡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他一時想不開,就跑到了樓頂欲自殺。
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你想讓經濟好轉,想讓自己出人頭地,就要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朝著這個目標為之努力。不能只有思想在努力,實際行動上卻沒有半點努力,這樣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能因為家庭一直處於貧苦階段,就放棄努力,也不能因為屢遭挫折而想到了自殺。
第三篇:珍愛生命
臘月寒冬,千裡冰封,萬物蟄伏,唯有一剪寒梅,傲立枝頭俯瞰萬物。這個季節,凋零與它無關,它用不屈的怒放譜寫生之讚歌。大漠戈壁,黃沙漫漫,生機杳然,唯有胡楊成林,活著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它用無畏的尊嚴繪出生之壯色!
生與死全不相容,但生命用不屈在死亡面前延續。有時,死亡也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固守理想,矢志不移,殺身成仁,殞身不恤。屈原心懷故國卻報國無門,項羽力拔山兮卻自刎烏江,文天祥立志中興卻無力回天,譚嗣同變法圖強卻橫刀向天,但誰能說他們的生命已逝?「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尊嚴和道義,是生命不朽的基礎。
人活著是有欲望的,欲望分為很多層次,魯迅認為是三個層次:生存、溫飽、發展。發展的最高層次是什麼?古人覺得發展的最高層次是生命不朽,也就是長生不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可是,事實證明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
其實,生命的最高歸宿在於「為國為民,俠之大義」。做到為國為民,最好的形象是金庸筆下的郭靖和蕭峰。郭靖成為一代大俠後,幫助大宋守襄陽,明知大宋守不住後和襄陽城一起犧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蕭峰他掛念天下蒼生,他不是站在大宋也不是站在大遼的立場,而是站在天下蒼生的立場上,他覺得對不起自己的祖國,怎麼解決兩難困境?蕭峰以死一謝天下。
大俠可以想像成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在某個方面特別有功夫,是社會著名人士,可以是科學家可以是優秀運動員,在某個方面有很高的功夫,用這個功夫幹什麼?賺錢享樂是正常的,賺錢後還做什麼呢?滿足個人的東西其實不需要多少,為人民做貢獻會得到最大的獎勵。為什麼要將錢放在家裡數呢,多累呀。應當幫助大家多賺錢,這就是杜甫所說的「安得廣廈千萬間」的思想,假如靠你的力量幫助別人有了廣廈千萬間,比你自己控制一間大房子要幸福得多。雷鋒為何幸福?他天天為人民服務,因此吃的香睡的香,他與千萬人一同生活,雷鋒是當代大俠,大俠不一定就會武功,但最符合俠義精神。
把生命融入天下蒼生的命運,這才是真正的生命不朽,以天下為己任才能真正生命不朽。
第四篇:珍愛生命
久聞曇花只開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後一夜,充滿生命奮發與無常的哲理,便決心迎接他來臨的啟迪。 那幾乎是即是將臨,一旦發覺滿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的綻開。黑暗夜晚,潔白花朵,如冬天雪夜。它的來臨使人震撼,有一種漫步而來的的綽約,以緩慢節奏進入生命最燦爛點,沒有一絲保留。它一夜開盡,綻開無悔,花期雖短,綻放姿態卻極為狂放,有一種壯士捨身之悲壯,猶如一張昂揚的臉,花容就是一是青春。
花開無聲,卻震撼了我們。現實中不缺擁有生命力的聲音:如同朝著太陽拔節的麥子的高音,如同深深峽谷一樣的低沉的吟唱。而曇花卻在寂靜中綻放,一夜絢爛,一生輝煌,瞬間定格永恆!
生命如斯,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生命的長短,而在於你是否意識到生命的存在。世界上什麼路最漫長?心路。他似乎可以遠遠的的超越生命的界定,無休止、無盡頭的綿綿延伸。它永遠沒有一條既定的軌跡,唯一的引導來自心靈,心路使生命綿綿延伸。世界上什麼路最短促?心路。它可以遠遠落後於生命的延伸,在狹窄的地面上旋轉。有的生命存在了半個世紀,卻始終沒弄清楚是怎麼存在的,甚至不曾意識到生命是一種存在。這就讓曇花的短暫顯得更為壯麗、絢爛。而由其心中所洋溢出的對生命的熱愛,讓我們相信,即使稍縱即逝,生命也可以綻放出精彩!
生命如斯。這不僅讓我想起了聖誕夜裡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那個處於無人問津的黑暗角落的小女孩。在生命的終點,她依然面帶微笑地擦亮了火柴,照亮了那些短暫而又微茫的幸福,這何嘗不是一次生命的綻放?一個在毫無希冀的冬日卻依舊懷揣夢想的女孩,用火柴照亮了自己的生命,即使短暫卻讓她看到了永遠。她是如此熱愛自己的生命,所以在離開時依舊面帶笑容。
人不能懷揣僥倖,揮霍生命,那些看似長久的事物轉眼即逝,有多少人一生中都沒有綻放出一次精彩?當你揮手告別時,竟沒有人記得你曾來過,這究竟是不是生命的存在?蝴蝶是一種朝生暮死的生靈,可我們依然為它的色彩而目眩神迷,它讓生命所有的神秘與極美在蛻變中彰顯了全部的答案。它們舞在生命的末端,卻從未感慨生命的短暫,因為它們懂得這一舞,也許是生命的最後一舞,所以它們用生命換來了一場絢爛,而留在我們心中的永遠是那片斑斕的美麗!
生命如斯。是誰說過,要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來度過?是不是越是短暫越能發現生命的偉大?那充滿希望的每一次綻開,不是去考慮何時凋謝,而是在乎怎樣讓這一次花開無悔!這生命的絢爛根本沒有時間的限期,瞬間即是永恆,你懂了嗎?
月光淡淡的搖開了每一份寂靜,那舞蹈在夜中的蝴蝶,伴著輕輕擦亮火柴的小女孩,在微弱的光芒中等待曇花的綻放。
生命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