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供暖踢腳線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4:44:52 3
一種供暖踢腳線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供暖踢腳線,踢腳線體(4)由上踢腳線塊(42)和下踢腳線塊(41)構成,下踢腳線塊(41)上成型有下豎向插榫(411)和下豎向插槽(412),上踢腳線塊(42)上成型有上豎向插槽(421)和上豎向插榫(422),下豎向插榫(411)插套在上豎向插槽(421)中,上豎向插榫(422)插套在下豎向插槽(412)中,上踢腳線塊(42)和下踢腳線塊(41)之間形成收容空間(41-42),供暖管(2)置於該收容空間(41-42)中,下踢腳線塊(41)通過鋼釘或螺釘(3)固定在牆體(1)上。它結構更為簡單,安裝起來更為方便,生產成本更低。
【專利說明】一種供暖踢腳線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踢腳線【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內置有供暖管道的踢腳線。
【背景技術】
:
[0002]現有的室內踢腳線主要是用於裝飾室內牆面,一般不具有供暖功能,CN203810541U公開了一種超級導熱節能卡扣式安裝的踢腳線散熱器,它是在踢腳線內設置有進水管和出水管給室內供熱,其不足之處是:它結構比較複雜,生產成本較高,安裝起來不夠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供暖踢腳線,它結構更為簡單,安裝起來更為方便,生產成本更低。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0005]一種供暖踢腳線,包括牆體和供暖管,踢腳線體由上踢腳線塊和下踢腳線塊構成,下踢腳線塊上成型有下豎向插榫和下豎向插槽,上踢腳線塊上成型有上豎向插槽和上豎向插榫,下豎向插榫插套在上豎向插槽中,上豎向插榫插套在下豎向插槽中,上踢腳線塊和下踢腳線塊之間形成收容空間,供暖管置於該收容空間中,下踢腳線塊通過鋼釘或螺釘固定在牆體上。
[0006]所述上踢腳線塊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插套在下踢腳線塊上相配合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槽中。
[0007]所述下踢腳線塊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插套在上踢腳線塊上相配合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槽中。
[0008]所述二根供暖管置於該收容空間中,其中一根為進水管,一根為出水管。
[0009]所述上踢腳線塊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插套在下踢腳線塊上相配合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槽中;下踢腳線塊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插套在上踢腳線塊上相配合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槽中。
[0010]所述上踢腳線塊與下踢腳線塊的結構形狀和尺寸相同。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2]它結構更為簡單,安裝起來更為方便,生產成本更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13]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7為實施例1中踢腳線體的分解示意圖;
[0020]圖8為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9為實施例7中踢腳線體部分的分解示意圖;
[0022]圖10為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1、牆體;2、供暖管;3、鋼釘或螺釘;4、踢腳線;41、下踢腳線塊;411、下豎向插榫;412、下豎向插槽;413、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14、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2、上踢腳線塊;421、上豎向插槽;422、上豎向插榫;423、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24、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1-42、收容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
[0024]實施例1:見圖1、7所示,一種供暖踢腳線,包括牆體I和供暖管2,踢腳線體4由上踢腳線塊42和下踢腳線塊41構成,下踢腳線塊41上成型有下豎向插榫411和下豎向插槽412,上踢腳線塊42上成型有上豎向插槽421和上豎向插榫422,下豎向插榫411插套在上豎向插槽421中,上豎向插榫422插套在下豎向插槽412中,上踢腳線塊42和下踢腳線塊41之間形成收容空間41-42,供暖管2置於該收容空間41-42中,下踢腳線塊41通過鋼釘或螺釘3固定在牆體I上。所述二根供暖管2置於該收容空間41-42中,其中一根為進水管,一根為出水管。
[0025]實施例2,見圖2所示,所述上踢腳線塊42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23,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23插套在下踢腳線塊41上相配合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13中。其餘同實施例1。
[0026]實施例3,見圖3所示,所述下踢腳線塊41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14,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14插套在上踢腳線塊42上相配合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24中。其餘同實施例1。
[0027]實施例4,見圖4所示,所述上踢腳線塊42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23,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23插套在下踢腳線塊41上相配合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13中;下踢腳線塊41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14,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14插套在上踢腳線塊42上相配合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24中;所述上踢腳線塊42與下踢腳線塊41的結構形狀和尺寸相同。其餘同實施例1。
[0028]實施例5,見圖5所示,與實施例相比,下踢腳線塊41上多了一個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13,以此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上踢腳線塊42與下踢腳線塊41的結構也可以不同。
[0029]實施例6,見圖6所示,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只在收容空間41-42中放置有一根供暖管2,這根供暖管2既為進水管又為出水管,實施例1中是放置了二根供暖管2。
[0030]實施例7,見圖8、9所示,下放置槽415、下弧形壓片416、上放置槽425和下弧形壓片416的形狀和尺寸與實施例1中有所不同,發熱電纜5置於收容空間41-42中,其餘同實施例I。
[0031]實施例8,見圖10所示,下放置槽415、下弧形壓片416、上放置槽425和下弧形壓片416的形狀和尺寸與實施例4中有所不同,發熱電纜5置於收容空間41-42中,其餘同實施例4。
[0032]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在安裝時,先將下踢腳線塊41通過鋼釘或螺釘3固定在牆體I上,然後再供暖管2置於收容空間41-42中,再將上踢腳線塊42由上向下插套到下踢腳線塊41即可。它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更簡單,生產成本更低,同時安裝更為方便。
[0033]本實用新型在安裝時,由於所述上踢腳線塊42與下踢腳線塊41的結構形狀和尺寸相同,所以安裝時不分上下,將上踢腳線塊42當成下踢腳線塊41 一樣可以使用安裝,所以安裝時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供暖踢腳線,包括牆體(1)和供暖管(2),其特徵在於:踢腳線體(4)由上踢腳線塊(42)和下踢腳線塊(41)構成,下踢腳線塊(41)上成型有下豎向插榫(411)和下豎向插槽(412),上踢腳線塊(42)上成型有上豎向插槽(421)和上豎向插榫(422),下豎向插榫(411)插套在上豎向插槽(421)中,上豎向插榫(422)插套在下豎向插槽(412)中,上踢腳線塊(42)和下踢腳線塊(41)之間形成收容空間(41-42),供暖管(2)置於該收容空間(41-42)中,下踢腳線塊(41)通過鋼釘或螺釘(3)固定在牆體(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供暖踢腳線,其特徵在於:上踢腳線塊(42)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23),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23)插套在下踢腳線塊(41)上相配合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13)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供暖踢腳線,其特徵在於:下踢腳線塊(41)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14),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14)插套在上踢腳線塊(42)上相配合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24)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供暖踢腳線,其特徵在於:二根供暖管(2)置於該收容空間(41-42)中,其中一根為進水管,一根為出水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供暖踢腳線,其特徵在於:上踢腳線塊(42)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23),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23)插套在下踢腳線塊(41)上相配合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13)中;下踢腳線塊(41)上成型有圓頭狀的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14),下踢腳線塊斜向插榫(414)插套在上踢腳線塊(42)上相配合的上踢腳線塊斜向插槽(424)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供暖踢腳線,其特徵在於:上踢腳線塊(42)與下踢腳線塊(41)的結構形狀和尺寸相同。
【文檔編號】E04F19/04GK204212369SQ201420631513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8日
【發明者】李新發 申請人:李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