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底成型機及其夾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1-18 12:45: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底加工成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中底成型機及其夾料裝置。
背景技術:
鞋內具有中底1,中底1內設有鋼條用於塑形。中底1的形狀可參考圖1。
目前,市場上的公開號為CN201431024Y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鞋中底成型機,包括有機架和模具組件,模具組件設置在機架的一側,機架的另一側設置有自動送料機組,該自動送料機組的上方設置有移動機組,該移動機組與機架成滑動配合,在移動機組上設置有夾料機組,夾料機組與移動機組成滑動配合。
其工作過程為:把鞋中底坯料整齊擺放在步進式送料帶上,步進式送料帶步進送料一次,吸盤伸向坯料吸住後縮回,移動機組上的氣動缸驅動夾片下行夾住鞋中底坯料,然後向上縮回,無杆氣缸驅動移動機組運行至模具的上方,移動機組上的氣動缸再次驅動夾片下行至鞋中底坯料置於凸模和凹模之間,合上模具使鞋中底坯料成型,最後夾片鬆開向上縮回,打開模具,成型後的鞋中底掉落至下方接料盤上,移動機組返回步進式送料帶的上方,進行下一鞋中底坯料的加工。
上述方案中,移動機組在機架上往復移動,進行中底的移送;僅當移動機組位於模具上方或吸盤上方時,氣動缸才需驅動夾料機組下移,若在夾料機組移送過程中氣動缸意外伸出,則容易造成夾料機組與模具組件後側安裝結構的碰撞動作,造成夾料機組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中底成型機的夾料裝置,其優點是夾料裝置在移送中底時保持鎖定狀態,減少夾料裝置發生意外撞擊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中底成型機的夾料裝置,包括機架,還包括夾料轉盤,夾料轉盤上滑移連接有用於夾持中底的夾持機組,夾料轉盤上設有用於限制夾持機組滑移的鎖銷機構,機架上設有用於對鎖銷機構解鎖的解鎖機構。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夾持機組的作用在於夾持中底,夾料轉盤通過轉動帶動夾持機組移送中底,在夾料轉盤的轉動過程中,為了保持夾持機組的穩定建立了鎖銷機構,鎖銷機構將夾持機組與夾料轉盤建立鎖定關係,且在該鎖定關係存在的情況下,夾持機組無法滑移,夾料轉盤轉動時,夾持機組不會受離心力的影響而產生滑動,且當夾持機組靠近解鎖機構後,控制解鎖機構對鎖銷機構解鎖,進而夾持機組恢復滑動自由度,夾持機組可將中底移入模具組件內壓制。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鎖銷機構包括插銷支架、用於插入並鎖定夾持機組的插銷、用於聯動插銷插入夾持機組的第一彈性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彈性件帶動插銷插入夾持機組實現鎖定,插銷從夾持機組中拔出時第一彈性件存留彈性勢能,驅使插銷向夾持機組移動,插銷能夠快速復位鎖定夾持機組。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解鎖機構包括解鎖支架、設置於解鎖支架上的解鎖氣缸、設置於解鎖氣缸的活塞杆上的拉動塊,拉動塊與插銷卡接,拉動塊用於拉動插銷使插銷與夾持機組分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首先機架上只需設立一個解鎖支架,解鎖支架相對夾料轉盤靜止,插銷隨夾料轉盤的轉動卡入拉動塊,拉動塊與插銷配合後,驅動解鎖氣缸即可拉動插銷,插銷與夾持機組分離時,夾持機組解鎖,夾持機組能夠滑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夾持機組的底部設有聯動塊,夾料轉盤上設有用於聯動聯動塊移動的絲槓組件盒。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採用絲槓組件盒控制聯動塊的往復移動,傳動穩定,滑移距離精度高,有助於提高中底壓制位置的準確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絲槓組件盒包括供聯動塊插接的滑塊連接塊、與滑塊連接塊螺紋配合的推進絲槓、設置於推進絲槓上的絲槓轉輪,所述機架上設有聯動絲槓轉輪的推進電機,推進電機與絲槓轉輪之間設有同步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絲槓轉輪轉動時,推進絲槓同步轉動,推進電機通過同步帶聯動絲槓轉輪;同步帶傳動時傳動平穩且能夠緩衝吸振。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塊連接塊上設有感應片,所述絲槓組件盒上設有用於檢測感應片的傳感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傳感器上的雷射對照,當滑塊連接塊從靠近模具組件的一側向夾持轉盤滑移時,感應片進入傳感器的檢測範圍後,推進電機停止轉動,由此滑塊連接塊停止滑移,由於傳感器的存在提高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夾持機組包括夾持座、與夾持座縱向滑移連接的滑動板、與滑動板鉸接的夾持手,滑動板上設有用於拉動夾持手且使夾持手向上抬升的第二彈性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夾持手具有轉動自由度,滑動板具有縱向滑移自由度,結合兩者夾持手具有一定的柔性搖擺能力,在夾持手移送中底進入模具組件壓制時,夾持手能夠進行適應性偏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夾持座上設有導向板,滑動板上設有與導向板滑動連接的導向杆,導向杆上套設有第三彈性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導向杆提高了導向板滑移穩定性,導向板上的第三彈性件則能夠在導向板向上滑移至一定高度後提供緩衝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動板上設有側擋塊,所述夾持座上設有供側擋塊下降緩衝的緩衝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緩衝器的作用在於滑動板下移時提供緩衝,減少了滑動板與夾持座的剛性碰撞。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中底成型機,包括上述中底成型機的夾料裝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中底成型機在運轉時,夾料轉盤不斷轉動使得夾持機組進入下一工位,而在工位切換過程中,夾持機組受到鎖定而不會意外滑動,夾持機組僅在模具組件前進行解鎖。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夾持機組受到鎖定後在工位切換時的穩定性較高;2、插銷與拉動塊的卡接配合關係、聯動塊與滑塊連接塊的卡接配合關係均能夠隨著夾料轉盤的轉動解除,因此在機架上僅需設置一解鎖機構和一絲槓組件盒。
附圖說明
圖1是中底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的夾料轉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一的夾持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一的用於凸顯鎖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一的用於凸顯解鎖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一的夾持手上移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一的夾持受的夾頭抬升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中底;2、機架;3、夾料轉盤;4、插銷支架;5、插銷;6、解鎖支架;7、解鎖氣缸;8、拉動塊;9、聯動塊;10、絲槓組件盒;11、滑塊連接塊;12、推進絲槓;13、絲槓轉輪;14、推進電機;15、同步帶;16、感應片;17、傳感器;18、夾持座;19、滑動板;20、夾持手;21、導向板;22、導向杆;23、側擋塊;24、緩衝器;25、工位進序電機;26、凸輪分割器;27、模具組件;28、彈簧;29、拉簧;30、扭簧;31、樞接軸;32、滑軌;33、夾頭;34、復位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2,一種中底成型機的夾料裝置,其中包括機架2和模具組件27,機架2上設有夾料轉盤3和工位進序電機25,夾料轉盤3底部設有凸輪分割器26,工位進序電機25通過凸輪分割器26帶動夾料轉盤3逆時針轉動(以圖中夾料轉盤3的俯視方向為準),夾料轉盤3上設有夾持手20,夾持手20將中底1夾持並藉助夾料轉盤3的轉動進行移送,中底1移送至模具組件27內後進行壓制加工。
以下闡述過程中出現的夾料轉盤3和模具組件27可參考圖2。
結合圖2和圖3,夾料轉盤3上設有雙滑軌32,雙滑軌32上滑移連接有夾持座18,夾持座18滑移的作用在於將中底1帶入模具組件27內加工。但在夾料轉盤3轉動的過程中,也就是工位進序的過程中,夾持座18可能隨離心力作用向外滑動偏移,為了保持夾料轉盤3轉動過程中夾持座18的鎖定狀態,因此設置了以下結構:如圖4,夾料轉盤3上設有插銷支架4,插銷支架4與夾持座18貼合但不連接,使得夾持座18能相對插銷支架4相對滑移。插銷支架4上設有插銷5,插銷5穿過插銷支架4插入夾持座18,實現夾持座18鎖定,插銷5的徑向上穿設有復位軸34,復位軸34的兩端與插銷支架4之間設有拉簧29,插銷支架4通過拉簧29拉動復位軸34,使得插銷5插入夾持座18內並保持位置穩定。圖3中夾持座18被插銷5鎖定而無法滑移,圖4中夾持座18上的插銷18被拔出而解鎖,夾持座18具有滑移能力。
如圖5隱藏了一條滑軌32,機架2上設有解鎖支架6,解鎖支架6上設有解鎖氣缸7,解鎖氣缸7的活塞杆上連接有拉動塊8,拉動塊8與插銷5卡接,解鎖氣缸7通過拉動塊8將插銷5拉起,使得插銷5從夾持座18中分離,實現夾持座18的解鎖。
繼續參考圖5,機架2上設有推進電機14和絲槓組件盒10,絲槓組件盒10內設有推進絲槓12,推進絲槓12上設有絲槓轉輪13,推進電機14的轉軸與絲槓轉輪13之間設有同步帶15。絲槓組件盒10上滑動連接有滑塊連接塊11,且滑塊連接塊11與推進絲槓12螺紋配合,夾持座18的底部設有聯動塊9,圖中聯動塊9插入滑塊連接塊11內,建立滑塊連接塊11與夾持座18的聯動關係,在夾持座18解鎖的前提下,推進絲槓12轉動時,滑塊連接塊11通過聯動塊9帶動夾持座18沿著雙滑軌32滑移。
結合圖2和圖5,夾持座18與機架2臨時建立的連接關係包括:滑塊連接塊11與聯動塊9的卡接、插銷5與拉動塊8的卡接。當夾料轉盤3轉動時,滑塊連接塊11與聯動塊9的卡接關係解除,插銷5與拉動塊8的卡接關係解除。因此在機架2上只需設置一個解鎖機構和一個絲槓組件盒10。
參考圖3、圖6和圖7,夾持座18上滑移連接有滑動板19,該滑動板19上設有導向杆22,導向杆22上套設有彈簧28,夾持座18上設有供導向杆22穿過的導向板21,當滑動板19上升時,導向杆22從導向板21上的穿出長度不斷增加,且滑動板19向上滑移至一定程度後,彈簧28受到滑動板19的作用而被壓縮,此時滑動板19進一步向上滑動需克服彈簧28的作用力,彈簧28實現了滑動板19的滑移緩衝效果。夾持手20與滑動板19樞接,夾持手20能夠以樞接軸31為轉軸轉動,夾持手20與滑動板19之間設有扭簧30,扭簧30拉動夾持手20使得夾持手20的夾頭33翹起。綜合前述原理,夾持手20具有多個方向的自由度,在模具組件27壓制中底1的過程中,夾持手20以樞接軸31為轉動軸轉動以適應模具組件27的合模動作,夾持手20帶動滑動板19在夾持座18上滑移以適應模具組件27的合模動作;由於夾持手20具有上移和下移的活動空間,夾持手20的柔性較高、靈活度較好,因此中底1在壓製成型過程中不易被折損,加工成型的中底1質量較好。
整體動作過程:按取料、加工、出料在機架2上建立三個工位,分別為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其中第二工位為中底1被模具組件27壓制加工的位置。夾持手20在第一工位時,夾持座18處於鎖定狀態,夾料轉盤3轉動120度後,該夾持手20進入第二工位,同時插銷5與拉動塊8建立卡扣關係,聯動塊9與滑塊連接塊11建立卡扣關係;此時,解鎖氣缸7驅動拉動塊8上移,拉動塊8將插銷5將夾持座18中拉出;進一步的推進電機14啟動,通過絲槓組件盒10推進夾持座18,夾持手20上的中底1逐漸靠近並進入模具組件27內,在模具組件27內完成中底1的壓制加工後,推進電機14反轉,夾持座18收回,當感應片16進入傳感器17的檢測範圍後,推進電機14停轉,解鎖氣缸7通氣活塞杆伸長,推拉塊下移,拉簧29通過彈性勢能將插銷5重新插入夾持座18內,完成鎖定,夾料轉盤3繼續轉動120度,使得第一工位的夾持手20進入第二工位進行加工,第二工位的夾持手20進入第三工位。
實施例二:如圖8,一種中底成型機,包括實施例一。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