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7 23:54:31
專利名稱: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尤指一種生產組裝方便,且用膠較少可節省製作成本,並在電路板注膠後LED上形成局部隴起的圓頂透光體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
背景技術:
公知的點矩陣LED,主要包括一外殼其內覆有間隔而設的發光LED晶粒,而另面設有成排的接腳,以便外接控制電源。其具體作法如圖8所示,在一電路板A上間隔值有點陣分布的LED晶粒B,板上間隔穿設置數個注膠孔C,於板後則設有成排接腳D,後將板子置放到一凹形外殼體E內由板後注膠使粘成一塊狀結構,成品並可通過塊狀外殼體四邊所設的凹、凸嵌部F、G而多片並組成一定面積的顯示器。
公知的結構在生產使用上,具有下述的缺點1、其殼體內部形成短突柱,以預接框隔電路板的LED晶粒,組裝前,外殼表面需先貼覆剝離層,於成形後撕去並且刷色(刷墨),方使LED點陣可易於顯見,整個作法較為麻煩。
2、灌注膠時,點陣LED只與殼面平切,並無突起,導致起動時,光的亮點角度亦受到局限,只能於局部點中,無法向外擴散。
3、成品是膠注成塊,故只要單顆的LED故障即使得整組報廢,無法簡單修護,不良率高,且整個封裝用膠量亦較多,製作成本較高,成型多塊體亦較重。
有鑑於上述傳統點矩陣LED所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人乃針對上述的缺陷深入加以研究、設計,經多方實驗改良後,終於有本實用新型的產生。
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生產組裝方便、用膠少,電路板注膠後LED晶粒上即形成局部隴起的圓頂透光體,與外殼體對組可突穿伸出殼面,具有聚光功能,發光效果佳,且故障又可局部去除再植,以提高生產優良率的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
為達到前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其主要包括一電路板、一透明膠層及一外殼體,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電路板上具有間隔安裝的數LED晶粒,板上還具有間隔設置的注膠孔,以及於板的另面具有成排的接腳;其中,該透明膠層包覆在電路板外部,在正對每一LED晶粒的位置具有透光體,並在LED晶粒上具有局部隴起的形狀;以及其中,該外殼體為單向開口的凹形體,其底部具有相對於透光體的點陣穿孔,該外殼體包覆在該電路板和該透明膠層外側。
據此,使生產組裝方便、用膠較少,電路板注膠後LED晶粒上即形成局部隴起的圓頂透光體,具有聚光功能,與外殼體對組可突穿伸出殼面,發光效果佳,且故障時又可局部去除再植,以提高生產優良率。
為使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構成內容及其他特點,茲舉本實用新型較具體的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以下所述。
圖1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2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圖3本實用新型平面組合示意圖;圖4本實用新型的發光應用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可局部剔除修護的示意圖;圖6本實用新型具有聚光板的另一實施例圖;圖7本實用新型使用於數字顯示的示意圖;圖8傳統結構的平面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其主要包括一電路板1、一透明膠層2、一外殼體3、以及一聚光板4所組成,其中該電路板1,其上間隔植有數個LED晶粒11,板上間隔設有注膠孔12,及於板的另面設有成排的接腳13;該透明膠層2,包覆在電路板1與聚光板4的外部,其正對每一LED晶粒11之處設有透光體21,且該透光體21以具有圓頂者為最佳;該外殼體3,為一單向開口31的凹形體,其底部設有相對於透光體21的點陣穿孔34,而四邊可設有對組的凹、凸嵌部32及33,使方便對嵌搭接擴大顯示面;以及一聚光板4,具有數個下窄上寬喇叭狀穿孔41,該喇叭狀穿孔41適可套設於各LED晶粒11上方透光體21底部周圍,使其能防止透光體21底部光線的擴散,故具有聚光功能,而該聚光板4適置於電路板1與透明膠層2之間;據此,請特別參見圖1~圖3所示,可使其於製作上較為簡便,只要將電路板1制好後,置到具有凹穴的模具內注膠,即可於電路板1的表面形成所要的膠層2,且脫模後僅會在每一LED晶粒11表面上方會形成有一圓頂透光體21,與外殼體3對接組後周緣以膠粘結,或是在該外殼體3內可設有對位的突柱35,而電路板1及膠層2上設有相對的穿孔14、24,使對穿後可加熱熔接固定,其組成注膠用量較省不必整個填裝,而且組成品亦可較輕,尤其是當多個互並時其重量可比傳統方式明顯減輕許多,並可降低製作成本。
又如圖4所示,利用電路板1注膠後LED晶粒11上即形成局部隴起的圓頂透光體21,故與外殼體3對組時,即可突穿伸出殼面,使整個結構成品點陣LED發光的擴散角度較大,可涵蓋於殼外,且因對組式其外殼體3可先行以有阻光的色料製成,故製作步驟較為簡便,組裝後不必像傳統方式須再行撕去剝離紙及刷色(刷墨)。
另外,請參見圖5所示,因為整個結構採局部注膠後再對接固定,故當單顆LED晶粒11故障時,可將電路板1依反向退出外殼,再將故障點的透光體21及LED晶粒11局部剔除,再重植並予封注,即可恢復功能無需整片廢棄,故製程中排除故障容易可提高良品率,且將來成品應用亦可方便維修。
再者,如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即於電路板1與透明膠層2間設有聚光板4,與外殼體3對組後,使LED晶粒11發出的光透過透光體21,由透光體21突穿聚光板4的喇叭狀穿孔41伸出外殼體3點陣穿孔34的圓頂擴散,可使LED發光的擴散角度較大。
如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可使用於一般的點陣外,並可製作成文字、圖形及數字的顯示點陣。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組成精簡易於製作,不但生產方便用膠較少,且電路板注膠後LED上即形成局部隴起的圓頂透光體,與外殼體對組可突穿伸出殼面,發光的角度較大,故發光效果佳,且故障又可局部去除再植,以提高生產優良率,可解決公知結構組裝及應用上的缺點,在功能上遠勝於傳統結構,具進步性及產業利用價值,遂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的申請。
上述的具體實施例是用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及功效,僅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上述說明,及以本申請實質範圍在結構特徵及於功效上所作等效性的變換及修改,其本質未脫離出本實用新型的精神範疇者,皆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其主要包括一電路板、一透明膠層及一外殼體,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電路板上具有間隔安裝的數LED晶粒,板上還具有間隔設置的注膠孔,以及於板的另面具有成排的接腳;其中,該透明膠層包覆在電路板外部,在正對每一LED晶粒的位置具有透光體,並在LED晶粒上具有局部隴起的形狀;以及其中,該外殼體為單向開口的凹形體,其底部具有相對於透光體的點陣穿孔;該外殼體包覆在該電路板和該透明膠層外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透光體為圓頂狀,並突出於外殼體的點陣穿孔外。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外殼體的四邊具有對組的凹、凸嵌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外殼體內具有對位的透光體,而電路板及膠層上具有相對的穿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電路板與膠層間具有數個喇叭狀穿孔的聚光板。
6.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點矩陣為文字、圖形及數字的顯示點陣。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點矩陣二極體結構,其主要包括一電路板,其上間隔設置數個LED晶粒,板上間隔設有注膠孔,及於另面設有成排的接腳;一聚光板,具有喇叭狀穿孔,套設於各LED晶粒上方透光體的底部,而置於電路板與透明膠層間;一透明膠層,包覆在電路板外部,其正對每一LED晶粒之處設有透光體;以及一外殼體,為一單向開口凹形體,其底部設有相對於透光體的點陣穿孔;據此,使生產組裝方便、用膠較少,電路板注膠後LED晶粒上即形成局部隆起的圓頂透光體,具有聚光效果,與外殼體對組可突穿伸出殼面,發光效果佳,且故障時又可局部去除再植,以提高生產優良率。
文檔編號G09F9/33GK2745158SQ20042009626
公開日2005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8日
發明者陳天宇 申請人:陳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