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柴油機齒輪室蓋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1:58:5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機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柴油機齒輪室蓋。
背景技術:
柴油機齒輪室蓋是裝置在機體側壁上的齒輪室總成的重要零件,現有的柴油機齒輪室蓋結構如圖1所示,其上設有啟動軸孔、油門槽、油泵孔、泵油扳手孔、觀察孔、油門調速杆孔、油門調速支座、呼吸器容置室和呼吸器安裝迷宮。這種柴油機齒輪室蓋的成本低,在價格上有競爭力,同時克服了鑄鐵件塑性差的問題,可有效地連接油泵總成,並能使齒輪室蓋中的油不能從連接孔中漏出。如圖2所示,上述的柴油機齒輪室蓋的呼吸器安裝迷宮位於呼吸器容置室的下方,呼吸器安裝迷宮和呼吸器容置室之間的隔板上設有第一通風孔,呼吸器安裝迷宮的底板上設有第二通風孔,以使油氣可沿圖中箭頭方向從下部的呼吸器安裝迷宮流至上部的呼吸器容置室內,分流後的機油殼再通過第二通風孔回流至單缸柴油機的齒輪箱內。但是,上述的柴油機齒輪室蓋使用時,不能使油氣得到充分分離,缺少很好的控制通氣和擋油效果,會出現呼吸器竄油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油氣充分分離的柴油機齒輪室蓋,改善呼吸器竄油的情況,提高柴油機的整體濾油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柴油機齒輪室蓋,其上設有啟動軸孔、油門槽、油泵孔、泵油扳手孔、觀察孔、油門調速杆孔、油門調速支座、呼吸器容置室和呼吸器安裝迷宮,所述呼吸器安裝迷宮和呼吸器容置室左右毗鄰設置,所述齒輪室蓋內側從左往右間隔設置有第一豎筋、第二豎筋和第三豎筋,所述第一豎筋和第二豎筋的上端分別與齒輪室蓋的上側壁相連,所述第三豎筋的上端通過第一斜筋與齒輪室蓋的上側壁相連,所述第一豎筋、第二豎筋和第三豎筋的下端分別與設於齒輪室蓋內側的第一橫筋相連,所述呼吸器安裝迷宮由齒輪室蓋的上側壁、第一豎筋、第二豎筋、和第一橫筋圍設而成,所述呼吸器容置室由齒輪室蓋的上側壁、第二豎筋、第一斜筋、第三豎筋以及第一橫筋圍設而成;
所述第一豎筋的下部設有第一通風孔,所述第二豎筋的上部設有第二通風孔,所述第 一橫筋鄰近第三豎筋處設有回油孔;
所述齒輪室蓋上還設有位於啟動軸孔下方的機油注入口座,所述機油注入口座相對於齒輪室蓋自外向內下傾斜,所述機油注入口座的內端突出於齒輪室蓋的內側面,所述第一通風孔和回油孔通過回油管道與機油注入口座的內孔連通。
其中,所述齒輪室蓋的邊緣設置有一圈密封凸緣,沿所述密封凸緣的外側一圈間隔設有多個固定螺釘孔。
進一步,所述呼吸器容置室的底部靠近回油孔的一側向下凹陷。
優選地,所述齒輪室蓋的左側上方固定連接有矩形耳架,圓弧形的所述油門槽開設於矩形耳架上。
其中,所述油泵孔的四周設有螺紋連接孔,所述螺紋連接孔的延伸至齒輪室蓋內側的內端為盲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呼吸器安裝迷宮和呼吸器容置腔左右毗鄰設置,油氣先後分別由迷宮和容置室分離,分離後的機油通過回油通道回流至機油注入口處被重新注入齒輪箱內,提高整體濾油效果,改善呼吸器竄油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背景技術中現有的柴油機齒輪箱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中呼吸器容置室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主視圖;
圖4是圖3的右視圖中油泵孔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圖3中呼吸器容置室處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1、齒輪室蓋;100、第一豎筋;101、第二豎筋;102、第三豎筋;103、上側壁;104、第一斜筋;105、第一橫筋;106、第一通風孔;107、第二通風孔;108、回油孔;109、回油管道;2、啟動軸孔;3、油門槽;4、油泵孔;5、泵油扳手孔;6、觀察孔;7、油門調速杆孔;8、油門調速支座;9、呼吸器容置腔;10、呼吸器安裝迷宮;11、機油注入口座;12、密封凸緣;13、固定螺釘孔;14、矩形耳架;15、螺紋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柴油機齒輪室蓋,尤其是一種單缸柴油機齒輪室蓋。所述齒輪室蓋1上設有啟動軸孔2、油門槽3、油泵孔4、泵油扳手孔5、觀察孔6、油門調速杆孔7、油門調速支座8、呼吸器容置室9和呼吸器安裝迷宮10。所述齒輪室蓋1的邊緣設置有一圈密封凸緣12,沿所述密封凸緣12的外側一圈間隔設有多個固定螺釘孔13,用於將齒輪室蓋與齒輪室本體固定連接。
所述齒輪室蓋1的左側上方固定連接有矩形耳架14,圓弧形的所述油門槽3開設於矩形耳架14上。
如圖4所示,所述油泵孔4的四周設有螺紋連接孔15,所述螺紋連接孔15的延伸至齒輪室蓋1內側的內端為盲端。
如圖5所示,所述呼吸器安裝迷宮10和呼吸器容置室9左右毗鄰設置,所述齒輪室蓋1內側從左往右間隔設置有第一豎筋100、第二豎筋101和第三豎筋102,所述第一豎筋100和第二豎筋101的上端分別與齒輪室蓋1的上側壁103相連,所述第三豎筋102的上端通過第一斜筋104與齒輪室蓋1的上側壁103相連,所述第一豎筋100、第二豎筋101和第三豎筋102的下端分別與設於齒輪室蓋1內側的第一橫筋105相連,所述呼吸器安裝迷宮10由齒輪室蓋1的上側壁103、第一豎筋100、第二豎筋101、和第一橫筋105圍設而成,所述呼吸器容置室9由齒輪室蓋1的上側壁103、第二豎筋101、第一斜筋104、第三豎筋102以及第一橫筋105圍設而成。
所述第一豎筋100的下部設有第一通風孔106,所述第二豎筋101的上部設有第二通風孔107,所述第一橫筋105鄰近第三豎筋102處設有回油孔108。所述呼吸器容置室9的底部靠近回油孔108的一側向下凹陷。
所述齒輪室蓋1上還設有位於啟動軸孔2下方的機油注入口座11,所述機油注入口座11相對於齒輪室蓋1自外向內下傾斜,所述機油注入口座11的內端突出於齒輪室蓋1的內側面,所述第一通風孔106和回油孔108通過回油管道109與機油注入口座11的內孔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柴油機工作時,其齒輪箱內的油氣可如圖5中的箭頭所示方向通過第一通風孔進入呼吸器安裝迷宮內,在對第二豎筋、齒輪室蓋的上側壁及迷宮的其他部位的產生衝擊時完成第一次油氣分離,分離後的機油通過第一通風孔和回油管道回油至機油注入口座,然後回流至齒輪箱內;分離後的油氣會通過第二通風孔進入呼吸器容置室內,並在呼吸器容置室內繼續油氣分離,再次分離出的機油通過回油孔和回油管道回油至機油注入口座,然後回流至齒輪箱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柴油機齒輪室蓋可以使油 氣經過兩次油氣分離,使油氣分離的更徹底,提高柴油機的整體濾油效果,改善呼吸器竄油的情況。
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