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及其製備方法
2023-12-09 02:00:01 1
專利名稱: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及其製備方法,特別是利用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 共聚物包裹丹參提取物製備納米顆粒的方法。
背景技術:
納米藥物(nanodrug)是以納米粒(nanoparticle,NP)、納米球(nanosphere, NS) 或納米囊(nanocapsule,NC)等納米微粒作為載體系統,與藥效粒子以一定方式結合在一 起後製成的藥物,其粒徑範圍在Ι-lOOnm,也可以是直接將原料藥物加工製成的納米粒。納 米藥物與常規藥物相比,具有顆粒小、比表面積大、表面反應活性高、活性中心多、吸附能力 強等特性,因此具有許多常規藥物難以比擬的優點。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減少藥用量,減 輕或消除毒副作用;改變膜運轉機制,增加藥物對生物膜的透過性,有利於藥物透皮吸收 及細胞內藥效的發揮;增加藥物溶解度;有利於藥物的局部滯留,增加藥物與腸壁接觸的 時間和面積,提高口服藥物吸收利用度,防止胃蛋白酶等對藥物的水解,提高藥物胃腸穩定 性,有利於存儲。聚乳酸(PLA)是一種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材料,它作為一種良好 的藥物載體材料被廣泛研究。聚乳酸納米微球可實現藥物緩釋和被動靶向作用,但它表面 疏水,易於吸附蛋白質,並被體內的網狀內皮系統識別而清除,在體血液循環時間短,藥物 的生物利用率不高。聚乙二醇(PEG)是應用最廣泛的微粒表面修飾材料,實現修飾的方法 大多是預先將PEG與聚乳酸化學結合,然後再製備納米粒。它顯著提高了聚乳酸納米微球 在體血液循環的時間,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率,並利於實現靶向釋放。PEG接枝改性聚乳 酸(PPLA,
圖1)是一種合成新型材料,其優點為不破壞聚乳酸的主鏈結構而在側鏈改性, PEG的接枝率易調控,分子量小、生物相容性好。 PPLA 結構式有研究報導以PEG的單體環氧乙烷和丙交酯(LA)開環共聚,形成多嵌段共聚物, 也有以PEG-PLA雙嵌段共聚物作為蛋白質藥物轉運載體的做法,此納米微球在胃腸液中穩 定,並且能夠穿透胃黏膜屏障,在體內表現出強而持久的免疫應答。在大分子藥物修飾中,聚乙二醇作為載體材料得到廣泛深入的研究,並在藥學和 生物技術應用上得到了成功應用。隨著各種載體材料的發展,用生物活性成分作為藥物的 載體極大的增加了藥物的傳輸效率。特別是將其應用到抗心腦血管藥物領域,將使得高分子藥物載體在藥物修飾中的應用前景更為廣闊。自1987年以來,心腦血管藥物一直位居世界藥品市場首位。由於丹參在治療冠心 病、胸悶、心絞痛等方面有很好的療效,是治療心腦血管病的常用藥。因而,丹參製劑具有良 好的市場前景,市場潛力大。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表明,丹參能夠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 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或抗血栓、改善微循環作用。特別是在近20年裡,丹參治療冠心病的研 究報導甚多。故臨床上把複方丹參注射液、複方丹參片列為心腦血管病的理想藥物。近年 來研究發現鐵依賴性脂質過氧化(IDLPO)在腦損傷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極其重要的作用, 丹參中的丹酚酸B是很好的鐵螯合劑,能有效抑制IDLPO作用,故可對抗腦損傷。有報導用高速離心剪切粉粹法把丹參原藥材粉粹成納米顆粒,以明膠和羥甲基纖 維素鈉鹽為壁材物質,以丹參納米粒子為芯材物質,採用粉碎技術結合噴霧乾燥技術制 備了丹參微囊,研究結果顯示,納米丹參中有效成分丹參酮IIA的溶出量與原粉相比增加 了 25. 62%,丹參在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大鼠服用丹參原粉和納米粉後,丹參酮 IIA在體內的達峰時間明顯小於丹參原粉組的達峰時間,且峰濃度也明顯增高,表明納米粉 在體內能夠更快更多地被吸收,從而藥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得到了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PPLA)包裹丹參提取物得 到的納米顆粒。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製備上述納米顆粒的方法。本發明實現過程如下一種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其特徵在於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與丹參水溶 性成分或丹參脂溶性成分重量比為(4 9) (1 5),優選的重量比為(5 8) (2 4)。所述的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中乳酸與聚乙二醇的重量比為(7 10) (1 3),聚乙二 醇的分子量為 400 8000,如 PEG-400,PEG-600,PEG-4000、 PEG-8000。所述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尺度為20-500納米,優選的為100-300納米。所述的丹參水溶性成分選自丹參酸A、B、C,丹參酚酸A、B、C、D、E、G,丹參素,迷迭 香酸,原兒茶醛,咖啡酸,紫草酸。所述的丹參脂溶性成分選自丹參酮I、IIA、IIB,隱丹參酮,異丹參酮I、IIA,異隱 丹參酮,羥基丹參酮IIA,左旋二氫丹參酮I,丹參新醌甲、乙、丙,丹參酸甲酯、紫丹參素。上述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的製備方法如下將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溶於四 氫呋喃或水中,向其中相應的加入丹參水溶性成分或丹參脂溶性成分,室溫攪拌形成納米 膠束,揮發溶劑得到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包裹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本發明的優點與積極效果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為膠束把丹參水溶性或脂溶性 成分包裹成納米顆粒,形成的納米顆粒具有比表面積大和功能基團多的特點,可與多種用 於診斷和治療的分子形成共軛物,使顆粒具有特異性和選擇性,納米尺寸範圍的載藥膠束 可順利通過毛細血管網和脾靜脈竇狀隙,穿過血腦屏障,親水性表面能避免網狀內皮系統 (reticulo endothelial system, RES)吞噬,捕捉並延長其在血液循環系統的時間,利用REP效應、病變組織的特殊結構、受體-配體特異性相互作用實現藥物載體的被動或主動靶 向,增強其療效,為丹參臨床應用和心腦血管病的治療開闢新的更為廣闊的途徑。
具體實施例方式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的製備參考文獻(李繼航,PLA-b-PEG共聚物膜的制 備與性能研究,應用化工,2009,38 (6) =819-822.)公開方法,具體如下取IOg乳酸、2g的PEG、催化劑辛酸亞錫(1 % w)和30ml 二甲苯作為溶劑放入 IOOmL三頸燒瓶中,安裝恆溫加熱系統、攪拌系統、冷凝系統和分水系統。先通N2保護,在 100°C下磁力攪拌反應2h,令乳酸生成低聚物,再升溫至180°C反應至預定時間。反應結束 後將聚合物溶於三氯甲烷中,用分液漏鬥以一定的速度滴加進無水乙醇中,沉澱提純,抽濾 得到白色固體。將白色固體置於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醇洗滌12h,在30°C電熱鼓風乾燥箱幹 燥至恆重得最終產物PLA-PEG。丹參治療心腦血管病的有效成分分為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採用的提取方法 不同各種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不同,造成製得的丹參製劑的質量不同。為保證丹參製劑的療 效,應根據製劑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工藝,在此水溶性成分選用丹參素,脂溶性成分選用丹 參酮IIA為指標來衡量。丹參水溶性成分提取方法取丹參加12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5h的煎煮方法, 提取後其水溶性成份丹參素和原兒茶醛含量較高,脂溶性成份丹參酮IIA含量較低。丹參脂溶性成分提取方法取丹參加95%乙醇(3倍量)回流提取兩次,第一次 2h,第二次1.5h,過濾,濾液回收乙醇,濃縮。丹參醇提後藥渣水溶液(8倍量)煮提3次,第 一次、第二次1. 5h,第三次lh,過濾,濾液濃縮,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0%,醇沉,過濾,濾液濃 縮,與乙醇提取液合併,其脂溶性成份丹參酮IIA含量較高。實施例1將乳酸和聚乙二醇按重量比m (PLA) m(PEG) = 9 1,PEG分子量為600進行聚 合得PPLA。稱取20mg PPLA,溶於2mL四氫呋喃(THF)中,經超聲分散後,滴加20mL丹參水 性溶液中,在室溫下以300r/min的速率磁力攪拌lh,待THF揮發完全,得到PPLA納米微球 乳液。實施例2將乳酸和聚乙二醇按m(PLA) m(PEG) = 10 2,PEG分子量為1000進行聚合 得PPLA。稱取20mg PPLA,溶於2mL四氫呋喃(THF)中,經超聲分散後,滴加25mL丹參水性 溶液中,在室溫下以300r/min的速率磁力攪拌lh,待THF揮發完全,得到PPLA納米微球乳液。實施例3將乳酸和聚乙二醇按m (PLA) m(PEG) = 8. 5 1. 5,PEG分子量為4000進行聚 合得PPLA。稱取20mg PPLA,溶於20mL水中,經超聲分散後,滴加IOmg丹參脂溶性成分,在 室溫下以300r/min的速率磁力攪拌2h,得到PPLA納米微球乳液。實施例4將乳酸和聚乙二醇按m (PLA) m(PEG) =8.5 1. 5,PEG分子量為900進行聚合 得PPLA。稱取20mg PPLA,溶於20mL水中,經超聲分散後,滴加IOmg丹參脂溶性成分,在室溫下以300r/min的速率磁力攪拌1. 5h,得到PPLA納米微球乳液。實施例5將乳酸和聚乙二醇按m(PLA) m(PEG) =8 2,PEG分子量為900進行聚合得 PPLA0稱取20mg PPLA,溶於20mL水中,經超聲分散後,滴加12mg丹參脂溶性成分,在室溫 下以300r/min的速率磁力攪拌lh,得到PPLA納米微球乳液。實施例6 動物體內的代謝性對比分析將實施例1製取的納米顆粒在大鼠禁食8_12h後,灌服,灌胃後10.0,20.0,30.0, 45. 0,60. 0, 75. 0,90. 0,120. 0,180. 0,300. 0,480. 0,720. Omin 取血,按最佳的樣品處理條件
製備空白及含藥血漿樣品,進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以丹參素為對象研究藥代動力學及血 漿樣品中相關物質,測定其變化。發現納米丹參中有效成分丹參素的溶出量與原粉相比增 加了 21. 32%,丹參在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大鼠服用丹參原粉和納米粉後,丹參 素在體內的達峰時間明顯小於丹參原粉組的達峰時間,且峰濃度也明顯增高,表明納米粉 在體內能夠更快更多地被吸收,從而藥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得到了提高。實施例7 動物體內的代謝性對比分析在大鼠禁食8_12h後,灌服實施例5製取的納米顆粒,灌胃後10. 0,20. 0,30.0, 45. 0,60. 0, 75. 0,90. 0,120. 0,180. 0,300. 0,480. 0,720. Omin 取血,按最佳的樣品處理條件
製備空白及含藥血漿樣品,進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以丹參酮IIA為對象研究藥代動力學 及血漿樣品中相關物質,測定其變化。發現納米顆粒中有效成分丹參酮IIA的溶出量與原 粉相比增加了 27. 83 %,丹參在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大鼠服用丹參原粉和納米 粉後,丹參酮IIA在體內的達峰時間明顯小於丹參原粉組的達峰時間,且峰濃度也明顯增 高,表明納米粉在體內能夠更快更多地被吸收,從而藥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得到了提高。
權利要求
一種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其特徵在於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與丹參水溶性成分或丹參脂溶性成分重量比為(4~9)∶(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其特徵在於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 聚物與丹參水溶性成分或丹參脂溶性成分重量比為(5 8) (2 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其特徵在於聚乙二醇接枝聚乳 酸共聚物中乳酸與聚乙二醇的重量比為(7 10) (1 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其特徵在於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為 400 800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丹參提取物納米 顆粒尺度為20-500納米。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其特徵在於顆粒尺度為100-300納米。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丹參水溶性 成分選自丹參酸A、B、C,丹參酚酸A、B、C、D、E、G,丹參素,迷迭香酸,原兒茶醛,咖啡酸,紫草酸。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丹參脂溶性 成分選自丹參酮I、IIA、IIB,隱丹參酮,異丹參酮Ι、ΙΙΑ,異隱丹參酮,羥基丹參酮ΙΙΑ,左旋 二氫丹參酮I,丹參新醌甲、乙、丙,丹參酸甲酯、紫丹參素。
9.權利要求1所述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聚乙二醇接枝 聚乳酸共聚物溶於四氫呋喃或水中,向其中相應的加入丹參水溶性成分或丹參脂溶性成 分,室溫攪拌形成納米膠束,揮發溶劑得到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包裹的丹參提取物 納米顆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包裹丹參提取物製備得到的納米顆粒及其製備方法,其中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與丹參水溶性成分或丹參脂溶性成分重量比為(4~9)∶(1~5),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中乳酸與聚乙二醇的重量比為(7~10)∶(1~3)。具體製備方法為將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溶於四氫呋喃或水中,向其中相應的加入丹參水溶性成分或丹參脂溶性成分,室溫攪拌形成納米膠束,揮發溶劑得到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包裹的丹參提取物納米顆粒。本發明製備得到的納米顆粒具有能夠穿透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增強其療效的特點,為丹參臨床應用和心腦血管病的治療開闢新的更為廣闊的途徑。
文檔編號A61K47/34GK101919907SQ20101022671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5日
發明者於潔, 王世祥, 趙新鋒, 鄭曉暉 申請人:西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