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管捆軋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3:13:41 2

本發明涉及一種綑紮機,特別涉及一種應用於空調保溫管纏繞的綑紮機。
背景技術:
工人利用膠帶對空調保溫管進行纏繞時,都採用手工操作,其效率低,特別是中央空調的保溫管可達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單純進行手動纏繞,其耗費的人工較大,並且耽誤工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採用機械手段進行膠帶自動纏繞的綑紮機,取代工人的手動操作,提高捆著效率。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保溫管捆軋機,其包括纏繞機構,包括大齒輪、定位支架、驅動圓環、定位塊,定位支架上設置有與大齒輪相匹配的環形齒輪槽,定位支架上還設置有與驅動圓環滑動連接的環形驅動槽,大齒輪與驅動圓環相固定並且可相對於定位支架發生轉動,大齒輪與主動齒輪相嚙合,主動齒輪與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定位塊與驅動圓環固定連接,定位塊上安裝有膠帶緊固機構,定位塊上設置有與壓合緊固機構相匹配的壓合軸,定位塊上還設置有與膠帶緊固機構相匹配的緊固軸孔,緊固軸孔為臺階孔;膠帶緊固機構包括緊固軸、套筒,緊固軸穿設於緊固軸孔並且緊固軸的固定端部設置有與緊固軸孔相匹配的環形臺階,緊固軸的懸置端部設置有外螺紋,套筒套接於緊固軸外部並且套筒的懸置端部設置有外螺紋,套筒的外螺紋處螺紋匹配有大緊固盤,緊固軸的外螺紋處螺紋匹配有小緊固盤。
套筒的外螺紋處還套接有抵向膠帶硬性支持體的壓盤。
緊固軸的外螺紋處還套接有墊圈,小緊固盤與該墊圈之間還布置有套接於緊固軸外部的緩震彈簧。
驅動圓環上設置有定位缺口,定位塊上設置有與定位缺口相卡合的卡槽,並通過緊固件將定位塊與驅動圓環進行固定。
定位塊上還安裝有壓合緊固機構,壓合緊固機構包括壓板、扭轉彈簧、定位端蓋,壓合軸的內側滑動套接有壓板,壓合軸的外部還套接有扭轉彈簧,扭轉彈簧的一端連接壓板,另一端連接套接於壓合軸懸置端的定位端蓋。
驅動圓環的圓周表面上活動連接有與定位支架內壁相接觸的滾輪。
上述的保溫管捆軋機還包括安裝於纏繞機構前端的引導機構,引導機構包括引導支架、滑塊,引導支架與懸架固定連接,引導支架上設置有豎直方向布置的豎直導槽,引導支架的下端部活動安裝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下引導輪,下引導輪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第一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下引導輪的驅動端與第一傳動機構的從動件相連接的,滑塊與豎直導槽滑動配合併沿導槽的導向方向滑動,滑塊上活動連接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上引導輪,下引導輪與上引導輪之間通過第三傳動機構連接,下引導輪連接於第三傳動機構的主動件,上引導輪連接於第三傳動機構的從動件,並且下引導輪與上引導輪的轉動方向相反。
下引導輪的從動端安裝有與其同軸線布置的下主動輪,上引導輪的驅動端位於下主動輪上方並且上引導輪的驅動端安裝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從動輪,引導支架上安裝有上換向輪,下主動輪、從動輪、上換向輪通過傳動帶連接,下主動輪通過傳動帶為從動輪提供動力並驅動上引導輪的轉動。
滑塊上方連接有中間連接板,引導支架的上端部安裝有豎直方向布置並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絲杆,絲杆的下端部為光杆段並且光杆段與中間連接板滑動連接,光杆段的直徑小於絲杆螺紋段直徑,光杆段的底部安裝有限位圓環,中間連接板與引導支架的內壁之間安裝有豎直方向布置的緩衝彈簧,絲杆的驅動端安裝有轉盤。
下引導輪、上引導輪的圓弧表面上設置有凹凸紋,通過增設凹凸紋增加摩擦力。
上述的保溫管捆軋機還包括安裝於纏繞機構後端的引出機構,其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與懸架固定連接,固定底座上固定有水平連杆,水平連杆的前端部活動連接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前引出導輪,水平連杆的後端部活動連接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後引出導輪,水平連杆還鉸接搖杆一端,搖杆的懸置端鉸接於擺杆一端,擺杆的另一端鉸接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上引出導輪,上引出導輪位於前引出導輪、後引出導輪的上方,並且上引出導輪介於前引出導輪、後引出導輪之間;搖杆與固定底座之間安裝有拉動搖杆朝向固定底座的拉簧,搖杆與擺杆之間安裝有拉動擺杆朝向固定底座的拉簧。
引出機構還設置有導向保溫管進入引出機構的弧形導向板,擺杆上設置有開口朝向前引出導輪的弧形導向板。
上述的保溫管捆軋機還包括支撐架、與支撐架活動連接的懸架,引出機構安裝於懸架前端位置,纏繞機構安裝於懸架中間位置,引出機構安裝於懸架尾部;支撐架的四個拐角處分別安裝有車輪,懸架的中間位置與支撐架的中間位置活動連接並且可繞連接部位發生偏轉,懸架底部的前端以及後端分別安裝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滾筒。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懸架與支撐架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引出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引出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引導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引導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引導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引導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引導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的纏繞機構與懸架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的纏繞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的定位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的大齒輪與驅動圓環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的驅動圓環與定位塊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的定位塊與膠帶緊固機構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的壓合緊固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的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的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的膠帶緊固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示為:
100、引導機構;110、引導支架;112、豎直導槽;114、上換向輪;120、下引導輪;122、第一驅動電機;124、下主動輪;130、滑塊;132、上引導輪;134、從動輪;136、中間連接板;140、絲杆;142、光杆段;150、緩衝彈簧;160、轉盤;
200、纏繞機構;210、第二驅動電機;212、主動齒輪;220、大齒輪;230、定位支架;232、環形齒輪槽;234、環形驅動槽;240、驅動圓環;242、滾輪;244、定位缺口;
250、膠帶緊固機構;251、套筒;252、緊固軸;253、環形臺階;254、壓盤;255、大緊固盤;256、小緊固盤;257、緩震彈簧;
260、壓合緊固機構;262、壓板;264、扭轉彈簧;266、定位端蓋;
270、定位塊;272、卡槽;274、壓合軸;276、緊固軸孔;
300、引出機構;310、固定底座;320、水平連杆;330、前引出導輪;340、後引出導輪;350、壓杆;360、擺杆;370、上引出導輪;380、弧形導向板;
400、支撐架;
500、懸架;510、滾筒;520、推桿;530、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保溫管捆軋機,其包括支撐架400、與支撐架400活動連接的懸架500、安裝於懸架500前端位置的引導機構100、安裝於懸架500中間位置的纏繞機構200、安裝於懸架500尾部的引出機構300,通過引導機構100將保溫管導入至纏繞機構200內並由纏繞機構200進行膠帶纏繞,通過引出機構300將經過纏繞的保溫管段導出,避免保溫管的彎曲,保證保溫管的平整分布。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保溫管捆軋機採用懸掛式布局,適應不平整路面,具體地,支撐架400的四個拐角處分別安裝有車輪,懸架500的中間位置與支撐架400的中間位置活動連接並且可繞連接部位發生偏轉,懸架500底部的前端以及後端分別安裝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滾筒510,懸架500還連接有推桿520;用戶通過對推桿520施加作用推動支撐架400的運動,當道路不平整或者施力不均衡時,懸架500發生一定角度的偏轉,安裝於懸架500底部的滾筒510與地面接觸,避免硬著落,採用懸掛式機構使得整個綑紮機的穩定性有顯著提升。
如圖1-3所示,推桿520上安裝有控制器530,通過控制器530控制引導機構100、纏繞機構200的工作。
如圖6-7-8-9-10所示,引導機構100包括引導支架110、滑塊130,引導支架110與懸架固定連接,引導支架110上設置有豎直方向布置的豎直導槽112,引導支架110的下端部活動安裝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下引導輪120,下引導輪120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第一驅動電機122的輸出端連接,下引導輪120的驅動端與第一傳動機構的從動件相連接的,下引導輪120的從動端安裝有與其同軸線布置的下主動輪124,滑塊130與豎直導槽112滑動配合併沿導槽112的導向方向滑動,滑塊130上活動連接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上引導輪132,上引導輪132的驅動端位於下主動輪124上方並且上引導輪132的驅動端安裝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從動輪134,引導支架110上安裝有上換向輪114,下主動輪124、從動輪134、上換向輪114通過傳動帶連接,下主動輪124通過傳動帶為從動輪134提供動力並驅動上引導輪132的轉動,尤為重要地,下引導輪120與上引導輪132的轉動方向相反。
如圖6-7-8-9-10所示,為便於引導機構100對不同口徑的保溫管進行引導,滑塊130上方連接有中間連接板136,引導支架110的上端部安裝有豎直方向布置並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絲杆140,絲杆140的下端部為光杆段142並且光杆段142與中間連接板136滑動連接,光杆段142的直徑小於絲杆140螺紋段直徑,光杆段142的底部安裝有限位圓環,中間連接板136與引導支架110的內壁之間安裝有豎直方向布置的緩衝彈簧150,絲杆140的驅動端安裝有轉盤160;用戶通過手動的方式轉動轉盤160從而驅動絲杆140的運動,並驅動與光杆段142滑動連接的中間板136上移或者下行,緩衝彈簧150對中間連接板136施加豎直向下的作用力,當保溫管插入至下引導輪、上引導輪之間時,保溫管對上引導輪施加向上作用力,同樣地,上引導輪對保溫管施加的作用力,使得保溫管的運動更加平穩。
為避免保溫管與下引導輪、上引導輪接觸時產生打滑現象,下引導輪、上引導輪的圓弧表面上設置有凹凸紋,通過增設凹凸紋增加摩擦力。
如圖11-12-13-14所示,纏繞機構200,包括大齒輪220、定位支架230、驅動圓環240、定位塊270,定位支架230與懸架固定連接,定位支架230上設置有與大齒輪220相匹配的環形齒輪槽232,定位支架230上還設置有與驅動圓環240滑動連接的環形驅動槽234,大齒輪220與驅動圓環240相固定並且可相對於定位支架發生轉動,為降低驅動圓環240與定位支架230之間的摩擦力,驅動圓環240的圓周表面上活動連接有與定位支架230內壁相接觸的滾輪242,大齒輪220與主動齒輪212相嚙合,主動齒輪212與第二驅動電機210的輸出端連接;當第二驅動電機工作時,既可驅動大齒輪220、驅動圓環240繞自身軸線轉動。
如圖15-16所示,定位塊270與驅動圓環240固定連接,具體地,驅動圓環240上設置有定位缺口244,定位塊270上設置有與定位缺口244相卡合的卡槽272,並通過緊固件將定位塊270與驅動圓環240進行固定。
如圖15-16所示,定位塊270上安裝有膠帶緊固機構250、壓合緊固機構260,通過膠帶緊固機構250對膠帶進行固定並驅動膠帶隨之運動,壓合緊固機構260應用於膠帶更換時的壓緊,避免膠帶頭部的脫離;如圖18所示,定位塊270上設置有與壓合緊固機構260相匹配的壓合軸274,定位塊270上還設置有與膠帶緊固機構250相匹配的緊固軸孔276,緊固軸孔276為臺階孔。
如圖16-17所示,壓合緊固機構260包括壓板262、扭轉彈簧264、定位端蓋266,壓合軸274的內側滑動套接有壓板262,壓合軸274的外部還套接有扭轉彈簧264,扭轉彈簧264的一端連接壓板262,另一端連接套接於壓合軸274懸置端的定位端蓋266;由於纏繞機構的纏繞速度快,如果膠帶沒有及時更換,膠帶一旦脫頭將導致膠帶的全部鬆散,因此通過本發明的壓合緊固機構260既可以進行壓合,有效的解決膠帶脫頭的情況。
如圖16-18-19-20所示,膠帶緊固機構250包括緊固軸252、套筒251,緊固軸252穿設於緊固軸孔276並且緊固軸252的固定端部設置有與緊固軸孔276相匹配的環形臺階253,緊固軸252的懸置端部設置有外螺紋,套筒251套接於緊固軸252外部並且套筒251的懸置端部設置有外螺紋,套筒251的外螺紋處螺紋匹配有大緊固盤255,緊固軸252的外螺紋處螺紋匹配有小緊固盤256;通過轉動大緊固盤255用於控制膠帶的鬆緊,通過轉動小緊固盤256用於控制套筒的鬆緊。
為更準確的對膠帶鬆緊進行控制,套筒251的外螺紋處還套接有抵向膠帶硬性支持體的壓盤254,通過轉動大緊固盤255控制壓盤254對膠帶硬性支持體施加的壓力,便於鬆緊的調節。
緊固軸252的外螺紋處還套接有墊圈,小緊固盤256與該墊圈之間還布置有套接於緊固軸外部的緩震彈簧257。
如圖4-5,引出機構300,其包括固定底座310、安裝於固定底座310並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前引出導輪330,固定底座310與懸架500固定連接,固定底座310上固定有水平連杆320,水平連杆320的前端部活動連接有前引出導輪330,水平連杆320的後端部活動連接有後引出導輪340,水平連杆320還鉸接搖杆一端,搖杆的懸置端鉸接於擺杆360一端,擺杆360的另一端鉸接有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上引出導輪370,上引出導輪370位於前引出導輪、後引出導輪的上方,並且上引出導輪370介於前引出導輪、後引出導輪之間;為保證引出機構的正常引導,搖杆與固定底座之間安裝有拉動搖杆朝向固定底座的拉簧,搖杆與擺杆之間安裝有拉動擺杆朝向固定底座的拉簧;通過設置拉簧,使得引出機構可以對保溫管進行適應性調整。
當經過纏繞後的保溫管從纏繞機構引出後進入引出機構,保溫管可能不會直接導入至引出機構內,為降低人工幹預,引出機構還設置有導向保溫管進入引出機構的弧形導向板380,具體地,擺杆360上設置有開口朝向前引出導輪的弧形導向板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