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微型旋耕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9:12:06
專利名稱:自走式微型旋耕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耕整地機具,特別是一種用於蔬菜大棚、溫室及蔬菜露地和果園耕整地作業的自走式微型旋耕機。
眾所周知,蔬菜生產是「菜籃子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解決消費的經常性和生產季節性的矛盾,保證嚴寒或炎熱季節新鮮蔬菜的充足供應,城市近郊均在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生產。全國蔬菜大棚面積已從1978年的24萬畝發展到目前的近400萬畝,1994年的發展勢頭則更為迅猛。但是,目前大棚內作業均為原始的手工勞動,菜農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效率低而且作業質量差。菜農急需的棚內作業機具國內曾有研究,但至今尚無能推廣應用於實際生產的產品。如上海市農業機械研究所開發的51Ca型蔬菜棚室內耕整機,發動機功率為6馬力,自重208公斤,耕深8~12釐米,生產率0.8~1.2畝/小時;東北農業大學研製的1GLP-62小型旋耕機,發動機功率為3馬力,自重98公斤,耕深10~12釐米,生產率1.3畝/小時。但是,由於這兩種產品均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無法推廣應用。
①自重過重,外型尺寸大,操作不靈活,在棚室內轉向和窄田埂上轉移均較困難,在棚室內的邊角地帶無法工作,漏耕多。
②在土壤含水率低於20%時尚能工作,但不適合於高含水率的粘性土壤,當土壤含水率在20%以上時,就會引起碎土性能變差和旋耕阻力增大。
③動力為柴油機,棚內汙染較嚴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旋耕機用於蔬菜棚室內作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機型小巧、操縱靈活、搬動輕便、價格低廉、性能可靠和汙染少的適合於蔬菜棚室內的低矮環境及蔬菜露地和果園作業的微型旋耕機。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是自走式微型旋耕機包括機架、扶手架、汽油機、傳動機構和旋耕刀滾,所述的汽油機採用立軸式的小型汽油機,汽油機通過數顆螺栓與機架相互固接成一體;所述的傳動機構採用皮帶傳動和蝸輪蝸杆傳動,汽油機的皮帶輪通過三角皮帶與蝸杆上的皮帶輪連接,離合器即皮帶張緊輪通過離合器操作手柄控制動力的接合和分離,蝸輪軸的兩端用骨架式密封圈密封並用軸端防塵罩防塵;所述的旋耕刀滾上設有16把刀片,包括8把右彎刀和8把左彎刀,刀片通過螺栓固定在內刀盤和外刀盤上,內、外刀盤再通過螺栓和蝸輪軸連接,旋耕刀滾的兩端設有行走輪,刀片柄端設有孔,外刀盤的軸上的內孔設成方孔;機架上設有控制耕深的限深杆、機架防塵罩、油門操作手柄、擋泥板及扶手架上的上下調節裝置和可在-90°~+90°範圍內調節的左右調節裝置;機架、傳動箱體和擋泥板採用薄鋼板衝壓成型。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①結構簡單,價格低廉,整機自重在45公斤以下,僅為生產率相同的同類旋耕機的45%左右。
②操縱靈活,田間轉移方便,耕深穩定,碎土和整地性能好,耕後地表平整,可直接播種或栽植。
③採用汽油機為動力,棚內汙染較輕。
④在高含水率的土壤裡作業時,也能保持較好的工作性能。
⑤特別適合於蔬菜棚室的低矮環境作業,也可用於蔬菜露地和果園的耕整地作業。
現結合附圖舉一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細節。
圖1是自走式微型旋耕機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自走式微型旋耕機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該旋耕機的旋耕刀滾的主視示意圖圖4是該旋耕機的旋耕刀滾的左視示意圖圖5是該旋耕機的旋耕刀片的示意圖如圖所示,自走式微型旋耕機的機架(16)和擋泥板(17)採用薄鋼板衝壓成型,動力選用立軸式小型汽油機(13)。汽油機通過數顆固定螺釘(12)和機架(16)固接成一體,汽油機(13)的皮帶輪(14)通過三角皮帶(10)和蝸杆(2)上的皮帶輪(9)相連接,並將動力傳遞到蝸杆(2),通過蝸杆(2)和蝸輪(1)的嚙合,將動力傳遞給蝸輪軸(24)及旋耕刀盤(28、30)。皮帶張緊輪(11)兼作離合器,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操作離合器操縱手柄(7)來接合和分離動力。
蝸杆(2)為懸臂結構,用一個球軸承和一個滾針軸承支承,一端可軸向遊動,以滿足熱脹冷縮的需要;蝸輪蝸杆傳動採用油浴冷卻,蝸輪軸(24)兩端採用骨架式密封圈(22)密封並用軸端防塵罩(20)防塵。傳動箱體(21)由衝壓成型的左右兩半焊接而成,其中一邊裝有可拆式的端蓋(23),以便更換和維護蝸輪。
整個旋耕刀滾(19)上共裝有16把刀片,其中8把是右彎刀(27),8把是左彎刀(29),刀片柄端鑽有兩通孔(32),刀片採用刀盤式安裝方式,刀片先通過螺栓(25)固定在內刀盤(28)和外刀盤(30)上,內、外刀盤再通過螺栓(26)和蝸輪軸(24)連接,刀片和刀盤均可以方便地拆卸和更換;而且外刀盤軸的內孔為方孔(31),以便在旋耕刀滾兩端方便地安裝和拆卸行走輪(18)。
扶手架上下調節裝置(4)由一滑槽和鎖定螺栓組成,可以根據操作人員身高不同而進行上下調節;扶手架左右調節裝置(5)由數個孔和一彈簧鎖定裝置組成,可根據工作情況不同在-90°~+90°範圍內進行左右調節。旋耕機機架上裝有限深杆(3),用以調節耕作阻力並控制和穩定耕深。
旋耕機總重小於45公斤,僅為同類產品的45%左右;操縱靈活,蔬菜棚室內的任何邊角地帶均能耕到;耕幅為50釐米,耕深為10~12釐米,生產率為1~1.2畝/小時,作業質量好,耕後地表平整,能滿足蔬菜生產的農藝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自走式微型旋耕機,包括機架(16)、扶手架(8)、汽油機(13)、傳動機構和旋耕刀滾(19),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汽油機(13)採用立軸式的小型汽油機,汽油機(13)通過數顆螺栓(12)與機架(16)相互固接成一體;傳動機構採用皮帶傳動和油浴冷卻的蝸輪蝸杆傳動,包括皮帶輪(9、14)、三角皮帶(10)、兼作離合器的皮帶張緊輪(11)、一端可軸向遊動的蝸杆(2)、蝸輪(1)、蝸輪軸(24)和傳動箱體(21);旋耕刀滾(19)上設有16把刀片,包括8把右彎刀(27)和8把左彎刀(29),刀片通過螺栓(25)固定在內刀盤(28)和外刀盤(30)上,內、外刀盤(28、30)再通過螺栓(26)和蝸輪軸(2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微型旋耕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立軸式汽油機(13)的皮帶輪(14)通過三角皮帶(10)與蝸杆(2)上的皮帶輪(9)連接,離合器即皮帶張緊輪(11)通過離合器操作手柄(7)控制動力的接合和分離,蝸輪軸(24)的兩端用骨架式密封圈(22)密封並用軸端防塵罩(20)防塵,傳動箱體(21)由左右兩半焊接而成,其中一邊裝有可拆式的端蓋(2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微型旋耕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機架(16)上設有控制耕深的限深杆(3)、機架防塵罩(15)、油門操作手柄(6)、擋泥板(17)及扶手架(8)上的上下調節裝置(4)和可在-90°~+90°範圍內調節的左右調節裝置(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微型旋耕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耕刀滾(19)的兩端設有行走輪(18),刀片柄端設有孔(32),外刀盤(30)的軸上的內孔設成方孔(31)。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走式微型旋耕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機架(16)、傳動箱體(21)和擋泥板(17)均採用薄鋼板衝壓成型加工而成,機架防塵罩(15)、皮帶張緊輪(11)、軸端防塵罩(20)和油門操作手柄(6)等均以ABS塑料為材料。
專利摘要自走式微型旋耕機屬耕整地機具,主要用於蔬菜大棚、溫室及蔬菜露地和果園的耕整地作業。該旋耕機用旋耕刀滾代替驅動輪的作用,動力為立軸式小型汽油機,傳動機構採用皮帶傳動和蝸輪蝸杆傳動,機架和傳動箱體採用薄鋼板衝壓成型。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整機重量小於45公斤,操作靈活輕便,扶手把上下、左右可調,能適應棚室內邊角的低矮環境作業,作業質量好,耕幅50釐米,耕深10-12釐米,生產率1-1.2畝/小時。
文檔編號A01B33/00GK2247406SQ952146
公開日1997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1995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1995年6月13日
發明者應義斌, 蔣煥煜, 成芳 申請人:浙江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