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線固定平臺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03:23:41 1

本發明涉及終端塔電纜固定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導線固定平臺支架。
背景技術:
電纜終端塔在城市輸變電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用於將架空導線輸電轉換成電纜輸電。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終端塔存在一個較大的缺點:塔身上沒有用於固定導線的平臺,這樣會導致導線從上引到下的時候,容易受到風影響而產生較為劇烈的擺動,致使導線下部與避雷器連接的地方連接不穩,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容易受到疲勞破壞。
為了解決傳統終端塔存在的上述問題,市面上也出現了設計有固定導線平臺支架,經多年運行經驗及受力計算,固定導線平臺支架安裝位置為電纜終端塔平臺的避雷器及電纜頭上部約3~5米處較為適宜,如果距離過大,可能對減小風作用效果不明顯;如果距離過小,施工的時候將很難做好固定導線平臺支架與避雷器之間導線的彎曲弧度,增加施工難度。但是在增加固定導線平臺支架的同時又產生了另一個缺點:即利用導線平臺安裝和檢修支撐絕緣子的難度過大,工作即為不便,且安全性差。由於通常110kV的支撐絕緣子長約1.5米,220kV的甚至約2.0米,使得安裝和檢修支撐絕緣子和外側固定導線的地方顯得很不便利。通常只有兩種方法:其一是由鐵塔最下層的導線橫擔吊根繩索固定人員,進行安裝和檢修,相當於把人員吊在半空中,此種方法安全風險大,在電力施工中,安監部門多不同意此種方法;其二為先固定好支撐絕緣子外側導線,後再把支撐絕緣子安裝在固定導線平臺支架上,此種方式施工安裝時,由於支撐絕緣子較重,安裝人員作業難度大,且此種方法無法用於後期檢修,特別是無法檢查支撐絕緣子的質量狀態及固定導線連接狀態。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導線固定平臺支架,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高終端塔安裝與檢修工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導線固定平臺支架,包括平臺本體、與所述平臺本體連接的支架機構、及可滑動固定於所述支架機構上的輔助支撐裝置,所述支架機構設有導線固定機構,所述輔助支撐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輔助支撐件,所述導線固定機構包括用於支撐導線的絕緣固定件,所述輔助支撐件與所述絕緣固定件相配合。
進一步,所述支架機構包括第一支架組件和第二支架組件,所述輔助支撐件包括交錯布置的第一輔助支撐件和第二輔助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架組件和所述第二支架組件均包括支架本體、及均與所述支架本體連接的第一滑軌和第二滑軌,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與所述第一滑軌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與所述第二滑軌配合連接。
進一步,所述第一滑軌和所述第二滑軌均包括滑軌連接件、及與所述滑軌連接件連接的滑軌本體,所述滑軌本體設有滑槽,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和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均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與所述滑槽配合扣接。
進一步,還包括定位鎖緊機構,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通過所述定位鎖緊機構與所述第一支架組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組件固定,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通過所述定位鎖緊機構與所述第一支架組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組件固定。
進一步,所述支架機構還包括斜向連接杆件,所述斜向連接杆件上設有所述定位鎖緊機構,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和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均通過所述定位鎖緊機構與所述斜向連接杆件固定。
進一步,還包括牽引機構,所述牽引機構包括設置於所述斜向連接杆件上的基座、可轉動固定於所述基座上的轉動件、與所述轉動件連接的把手、及繞裝於所述轉動件上的牽引件,所述牽引件的一端與所述轉動件固定,所述牽引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或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固定。
進一步,所述牽引件與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或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的連接端為背離行進方向的一端。
進一步,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的長度設為L1,所述支架機構的長度設為Z; 其中:L1的長度為Z與Z/2+1.5m二者中的較大值。
進一步,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的長度設為L2,所述平臺本體的寬度設為X,所述支架機構的寬度設為Y;其中:L2的長度為X與Y+1.5米二者中的較大值。
進一步,還包括防護機構,所述防護機構可轉動固定於所述輔助支撐裝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上述導線固定平臺支架通過在所述平臺本體上安裝所述支架機構,以及在所述支架機構上滑動設置所述輔助支撐件,並保證所述輔助支撐件與所述絕緣固定件配合。當需要進行終端塔上電器設備的安裝或檢修時,可以將所述輔助支撐件滑動推出於所述支架機構一部分,且伸出部分與絕緣固定件保持安全距離,以便於工作人員站立在輔助支撐件的伸出部分上進行安裝或檢修工作,由此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符合運行檢修的規範要求,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和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導線固定平臺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第一輔助支撐件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第二輔助支撐件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第一滑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第二滑軌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0、平臺本體,200、支架機構,220、導線固定機構,222、絕緣固定件,240、第一支架組件,260、第二支架組件,300、輔助支撐裝置,320、輔助支撐件,340、第一輔助支撐件,350、支架本體,352、第一滑軌,354、第二滑軌,360、第二輔助支撐件,370、滑軌連接件,372、滑軌本體,374、滑槽,376、卡接部,400、定位鎖緊機構,500、斜向連接杆件,600、牽引機構,700、防護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導線固定平臺支架,包括平臺本體100、與所述平臺本體100連接的支架機構200、及可滑動固定於所述支架機構200上的輔助支撐裝置300,所述支架機構200設有導線固定機構220,所述輔助支撐裝置300包括至少一個輔助支撐件320,所述導線固定機構220包括用於支撐導線的絕緣固定件222,所述輔助支撐件320與所述絕緣固定件222相配合。
上述導線固定平臺支架通過在所述平臺本體100上安裝所述支架機構200,以及在所述支架機構200上滑動設置所述輔助支撐件320,並保證所述輔助支撐件320與所述絕緣固定件222配合。當需要進行終端塔上電器設備的安裝或檢修時,可以將所述輔助支撐件320滑動推出於所述支架機構200一部分,且伸出部分與絕緣固定件222保持安全距離,以便於工作人員站立在輔助支撐件320上進行安裝或檢修工作,由此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符合運行檢修的規範要求,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和風險。
其中,在本實施例中以110KV終端塔為例進行說明;所述平臺本體100為終端塔的塔身結構一部分,所述支架機構200為通過螺栓等鎖緊連接件固定於塔身兩側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採用高強度且輕質的角鋼或槽鋼製作,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所述導線固定機構220包括周向固定於矩形框架上的多個支撐絕緣子,在本實施例中其數量為6個,其中矩形框架的前後側各安裝兩個,左右側各安裝一個,用於支撐固定由上引下的導線,避免因懸空受風影響產生過大擺動影響塔身電氣設備的安全。此外,所述輔助支撐件320優選為類似於梯子的結構,即包括兩根豎杆,以及等距間隔安裝於兩根豎杆中間的多根橫杆。具體的,上述輔助支撐件320包括沿塔身橫向設置的第一輔助支撐件340和沿縱向設置的第二輔助支撐件360,即所述支架機構200包括第一支架組件240和第二支架組件260,所述輔助支撐件320包括交錯布置的第一輔助支撐件340和第二輔助支撐件360,所述第一支架組件240和所述第二支架組件260均包括支架本體350、及均與所述支架本體350連接的第一滑軌352和第二滑軌354,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與所述第一滑軌352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與所述第二滑軌354配合連接。
所述第一支架組件240和所述第二支架組件260分設於塔身部分的左、右兩側,優選的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的數量為兩個,分別滑動設置於左、右兩側的矩形框架上,以便於對兩側的支撐絕緣子進行安裝或檢修,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橫向滑動設置於矩形框架上,並可自由滑動貫穿整個平臺支架。由此可以實現當需要進行左側支架組件上的支撐絕緣子的維修或安裝時,第二輔助支撐件360可滑動至第一支架組件240上進行協助施工,當需要進行右側支架組件上的支撐絕緣子的維修或安裝時,第二輔助支撐件360又可滑動至第二支架組件260上進行協助施工,如此不僅減少平臺支架的組件數量,使結構更加簡潔緊湊,同時又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此外,通過滑軌實現輔助支撐件320的滑動,可以進一步節省人力,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如圖2,圖3所示,其中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的長度設為L1,所述支架機構200的長度設為Z;其中:L1的長度為Z與Z/2+1.5m二者中的較大值。Z為矩形框架的長度,「1.5m」具體是指安裝於矩形框架上的用於支撐電纜導線的支撐絕緣子的長度,Z/2為輔助支撐件320使用時,第一滑軌352與第二滑軌354之間的間距,L1通過選取為兩個數值中的較大值,可以確保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的兩端均能同時與矩形框架固定,從而提高其安裝的穩定性和使用可靠性。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的長度設為L2,所述平臺本體100的寬度設為X,所述支架機構200的寬度設為Y;其中:L2的長度為X與Y+1.5米二者中的較大值。其中所述平臺本體100優選為正方形框架,X為其邊長,Y為矩形框架的寬,L2通過選取兩個數值中的較大值,可以確保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的兩端均能同時與矩形框架固定,從而提高其安裝的穩定性和使用可靠性。此外,所述第二滑軌354與所述支架本體350之間的距離大於所述第一滑軌352與所述支架本體350之間的距離,且所述第一滑軌352穿設於所述第二滑軌354與支架本體350之間的間距內,由此可以保證了所述第一滑軌352和所述第二滑軌354交錯布置且相對移動時避免發生幹涉碰撞,確保滑軌正常工作。
在進一步實施例中,上述導線固定平臺支架還包括定位鎖緊機構400,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通過所述定位鎖緊機構400與所述第一支架組件240和/或所述第二支架組件260固定,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通過所述定位鎖緊機構 400與所述第一支架組件240和/或所述第二支架組件260固定。所述定位鎖緊組件為高強度的長型螺杆,其與設置於所述第一支架組件240和所述第二支架組件260上的裝配孔螺紋配合,從而對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和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起到鎖緊定位作用,避免輔助支撐件隨意滑動,確保工作的安全可靠。
此外,所述支架機構200還包括斜向連接杆件500,所述斜向連接杆件500上設有所述定位鎖緊機構400,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和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均通過所述定位鎖緊機構400與所述斜向連接杆件500固定。所述斜向連接杆件500設置於矩形框架的中部鏤空處,當上述輔助支撐件320伸出支架組件處於使用狀態時,還能夠確保遠離伸出端的一端通過螺杆固定於斜向連接杆件500上,確保工作人員站立在伸出端部不會造成輔助支撐件320的翻轉,避免危害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進一步,上述導線固定平臺支架還包括防護機構700,所述防護機構700可轉動固定於所述輔助支撐裝置300。在本實施例中防護機構700包括通過銷軸連接、轉動固定於支架結構上的板件,當輔助支撐裝置300處於使用狀態時,工作人員可手動將板件翻轉垂直設置於支架結構上,並相互拼接固定形成環形防護機構700,工作時可以對工作人員起到防護作用,避免高空摔落的危害發生,確保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如圖4,圖5所示,此外,所述第一滑軌352和所述第二滑軌354均包括滑軌連接件370、及與所述滑軌連接件370連接的滑軌本體372,所述滑軌本體372設有滑槽374,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和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均包括卡接部376,所述卡接部376與所述滑槽374配合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滑軌本體372為冷彎內卷邊槽鋼,其具有半封閉的所述滑槽374,所述卡接部376為截面為U字型的槽鋼,該槽鋼與所述滑槽374的形狀相匹配,可以提高裝配結構的緊湊性,由此來保證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或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在移動時的穩定性,避免產生碰撞或晃動,影響使用壽命。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導線固定平臺支架還包括牽引機構,所述牽引機構包括設置於所述斜向連接杆件500上的基座、可轉動固定於所述基座上的轉動件、 與所述轉動件連接的把手、及繞裝於所述轉動件上的牽引件,所述牽引件的一端與所述轉動件固定,所述牽引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或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固定。所述牽引機構優選為手輪組件,輪座固定於斜向連接杆件500上,導輪轉動設置於輪座上,繩纜的一端與導輪固定,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或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的端部連接,當需要移動上述輔助支撐件320時,通過搖動手輪即可實現,而且省時省力,操作簡單,工作可靠。另外,優選的工作狀態為輔助支撐件320的伸出段與絕緣支撐件平行布置且長度相同(平齊),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可以在繩纜上或輔助支撐件320上作出標記,工人人員通過觀察標記來判斷搖動手輪的圈數,就可以較為精確實現控制輔助支撐件320伸出的長度,不僅操作簡單,而且直觀可靠。
進一步,所述牽引件與所述第一輔助支撐件340或所述第二輔助支撐件360的連接端為背離行進方向的一端。當將繩纜固定於行進端時,拉動繩纜時,會產生向上提拉的分力,會產生不利於拉動輔助支撐件320的影響,使得操作更加費力,效率低。而將繩纜固定於背離行進方向的一端,可以實現使輔助支撐件320實現移動的力的性質為推力,而非拉力,從而確保繩纜作用於輔助支撐件320上的力全部用於牽引,提高操作的效率。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