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觀後感

2023-08-06 16:43:26 1

  1.參觀黃花崗烈士陵園有感

  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立了95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中國共產黨始終走在中國革命的前面,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無數的勝利。黨的91年的光輝歷史,就是堅持先進性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先進首先是理論和指導思想的先進,其次是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因此,保持黨員的先進性事一個重要的課題,作為新世紀的年輕人來說,回顧國家的光輝歷史,不僅能夠從歷史的長河中汲取到有用的經驗,而且有利於我們國家甚至民族的壯大和發展。因此,我認為這次參觀黃花崗烈士陵園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又稱黃花崗公園,為紀念1911年4月27日孫中山領導的「三?二九」起義中死難的烈士而建造。公園佔地面積12.9萬平方米,建築規模宏大,氣魄雄偉,是廣州作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葬在黃花崗公園的烈士大部分經過孫中山先生特許,是為了爭取民主自由而犧牲的民族英雄。除了72烈士之墓外,還有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的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家和飛行家馮如之墓,陸軍上將鄧仲元之墓,被孫中山譽為「中國革命空軍之父」的楊仙逸之墓,被孫中山稱「為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的史堅如之墓,越南烈士範鴻泰之墓等。

  通過中軸線的對稱式的布局,以及松柏類植物的運用,烘託出了公園的莊嚴肅穆,同時通過陵園的雕像、墓志銘、墓碑等,我們感受到了烈士們的拳拳愛國之心,也看到了黃興等革命同志的「是誠可謂不畏死者也!」的壯舉所帶給我們生活的變化。同時他們的這種壯舉也深深的震撼著我,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的來之不易,因此,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確實不再是一句空話了,而是真的要做到。

  在回顧歷史的事跡的同時,我們也不忘進行實地考察,隨著大家的興致逐漸高漲,大家開始關心陵園中所用的植物了,由於我以前對於華南植物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即使這樣,受大家專業的熱情的影響,我也開始逐漸對陌生的植物有了一定的興趣,不再覺得枯燥無味,因此,我覺得這次的活動對我確實受益匪淺,不僅體現在思想上的提高,而且對自己專業的學習有一定的推動力,同時,也增強了班級的團結!

  2.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有感

  黃花崗公園裡,一路綠樹成蔭,隨處可見很多老人、小孩在娛樂:下棋的、打麻將的、打撲克的、練太極的、練唱歌的、練網球的、打羽毛球的、散步的、來觀賞烈士陵墓的、吃飯的、各種人,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我在裡面整整走了近三個小時,在記功坊處停留最久,仰望72個塊獻石疊成的記功坊,還是想了一些東東的:

  感觸一:敬佩七十二烈士的捨身取義精神,坦誠的說,我不是一個怕死的人,但現在我還真沒有找到任何一個理由讓我放棄自己的生命,我熱愛生命是因為我還有很多夢未圓,即使我圓了所有的夢,我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種精神,這種精神能讓我為了她而捨去生命,至少現在我認為還未找不到,這可能就是我之所以為我,烈士之所以是烈士的原因吧,是夢想、精神把我們分開,成就不同的結果,是精神、夢想的高低決定了我們能飛多高。

  感觸二:美好事物的獲得,總要有人做出犧牲或者說付出,今天我們這些人的幸福,是因為先烈們付出了他們的生命,想到此時,自己還在千裡之外漂泊,不免有些傷感,兩年在外漂著過年,但我知道我為國家做不了先烈,那我就為小家做先烈吧,隨著歲月的流逝,少年時的凌雲壯志,現在磨滅的只剩下這些了,這也是我退守的底線,比較喜歡自我Q的說法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現在只能僅此而已。

  感觸三:產品精神決定了產品的價值,從營銷的角度來說,黃花崗公園的最大差異化-----核心競爭力是七十二烈士為了自由、民主現身的精神,這種精神在國內N多家公園中是獨一無二的,正式因為黃花崗公園有此產品精神,是她成為國內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坦誠的黃花崗公園的硬體設施只能算是中上等。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為耐克生產的鞋子,貼上耐克標籤能賣幾百元,貼個雜牌只能賣幾十元,是產品精神把同樣的鞋子變成了不同。在今天全球化激烈的競爭中,我個人認為最關鍵的是產品精神,樹立獨特、良好的產品精神,是做大、做強企業的關鍵。

  3.參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的觀後有感

  為了傳達十七大的精神,我們班舉行團日活動,決定去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拜祭。剛進門口,由孫中山先生親手寫的「浩氣長存」四字便映入眼帘,書法正氣飄逸,展現出一位革命先驅者應有的風範和氣概。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位於廣州市先烈路。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廿九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廣州舉行武裝起義。起義失敗了,同盟會骨幹會員犧牲了百餘人,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死收殮烈士遺骸72具,叢葬於黃花崗。1918年,愛國人士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這次起義的死難烈士,捐資修建了黃花崗烈士陵園。

  墓園坐北向南,建築規模宏大,氣魄雄偉,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有孫中山先生題「浩氣長存」之牌坊式大門和墓亭、紀功坊,樂臺,四方塘、黃花亭、西亭、石雕自由神像等建築。1921年為紀念1911年廣州「三二九」起義而犧牲的72位烈士所建,早期墓圓為著名設計師楊錫宗設計,孫中山親手栽植了青松,後經多次增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

  七十二烈士陵墓位於黃花崗崗頂,以麻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繞以鐵鏈欄杆。上有四柱方形鐘頂碑亭,豎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一方。墓後是一座麻石建成的紀功坊。

  走進陵園內,大大小小的陵墓佇立在四周,園內布局莊嚴宏偉,墓道兩旁排列著蒼松柏樹,烘託出莊嚴肅穆的氣氛,一股強烈的愛國熱情油然而生。長眠在這裡的人都是為了革命事業,為了中華民族的前途,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就義犧牲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喚醒了沉睡麻木的中國同胞,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實踐探索著中國前進的方向。他們參與領導的廣州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他們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中國的革命事業開始了新的篇章,中國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黃花崗精神,是大無畏的,犧牲自我,以解放、服務人民大眾為己任的精神。雖然時代已經變遷,但那種精神是不會腿色的,我們不應該拋棄它,而應該重拾它,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傳播於人民大眾的心中。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我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西方文化的糟粕也乘機侵入。人們對於那種犧牲自我,服務大眾的精神不再是持尊敬的態度,而是認為那是過時的精神,不符合現代的社會。人們對此行為嗤之以鼻,認為那是傻瓜的行為,那樣做只會讓自己吃虧,甚至會好心沒有好報。

  人們的觀念變了,過於追求自身價值的提高,忽視了集體,國家的利益。象雷峰、向秀麗那樣的人已經鮮少見了,市井小人倒是多了。人們關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對於其他的事情是三思而後行。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忘記了老一輩的用心良苦,忘記了他們以前經歷的苦難,拋棄了他們的革命精神。生活安逸的我們難道就心安理得?難道就能夠漠視不關乎自己的事?難道就不能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如果沒有先烈們的拋頭撒熱血,沒有那種犧牲自我的精神,抱負祖國的雄心,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精神,哪來現在的和平年代。我們應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牢記先烈們的用心良苦,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越來越和諧。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參觀烈士陵園觀後感

2.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3.華北烈士陵園觀後感

4.烈士陵園觀後感

5.烈士陵園觀後感匯集

6.學生革命烈士陵園觀後感500字

7.烈士陵園觀後感600字

8.20xx參觀烈士陵園觀後感

9.參觀革命烈士陵園觀後感(五篇)

10.參觀烈士陵園觀後感500字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