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式螺旋振動篩的製作方法
2024-01-27 15:48:15 3
專利名稱:一種立式螺旋振動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精度細粉篩分機械,具體涉及一種立式螺旋振動篩。 技術背景當粉體顆粒粒徑在Imm以下,篩分設備中篩網的網孔不再用毫米級,而是用 「目」為計量單位,由於粒徑小,使得篩分難度增大,使同樣設備應用在粉體篩分時的
處理量大幅下降。另外粉體行業還對篩分精度要求很高,有的領域篩分精度必須高於 97% (篩分精度是指篩餘的成品中所夾雜的細粉,即粒徑小於篩網孔徑的粉體,所佔篩 餘成品的比重)。現在應用在粉體領域的篩分設備主要採用旋振篩。振動篩是利用振動電機激振 的原理,使物料在篩面上作跳躍式直線運動,以合理匹配的篩網達到篩分的目的。這種 設備篩分精度相對較高,可達95%,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發現其存在下列不足1)要提高篩分精度到97%甚至更高時,處理量會大幅下降,是其標稱產量的 1/3甚至更低,尤其是越細的粉體下降越嚴重;2)由於旋振篩的結構限制,其鈑金結構的薄壁難以承受長時間的疲勞振動,所 以旋振篩的篩網直徑最大僅為2米,這就使其處理量難以提高,無法適應粉體行業對產 能日益增長的需求。針對旋振篩的不足,行業中出現了一種改進型的「雪崩篩」(見圖1),它在最 上層設置了粗粉篩網1和粗粉出料口 4,然後再粗粉篩網1的下方依次設置了上下兩層孔 徑相同的細粉篩網2、3及細粉出料口 5,並在最下層設置了篩餘細粉出料口 6。該「雪 崩篩」的結構實際就是將細粉篩網面積加大了一倍,以達到提高處理量的目的,但是這 距離用戶要求差距仍然很大。從現有情況看,要提高處理量與提高篩分精度存在著較大的矛盾,即在篩網面 積一定的情況下,進料量過大會使部分粉體還未接觸到篩網就已經排出了;另外對於難 篩粒徑的粉體(粒徑比較接近篩網孔徑)要增加其透過篩網的概率,就必須增加其跟篩網 接觸的次數,具體的實現方法就是延長粉體在篩網上的運動行程,這樣也就延長了篩分 的時間,因而降低了處理量。所以採用現有的「旋振篩」和「雪崩篩」由於它們的結 構限制,這對矛盾是無法解決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立式螺旋振動篩,它能大幅增 加篩網面積並能延長粉體的運動行程,從而提升了篩分能力和篩分精度。實現上述目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式螺旋振動篩,包括一底座、一通過若干支 撐彈簧安裝在底座上的篩子、一與篩子的下端連接並位於底座內的振動裝置、一安裝在 篩子上端的料倉及一安裝在料倉中的進料閥門,所述篩子包括外殼、中間立柱和篩網。 其中[0010]所述外殼為一具有蓋板和底板的圓筒,該外殼的下部開設一細粉下料口和一粗 粉下料口 ;所述中間立柱垂直立於所述外殼中央;所述篩網包括底面篩網、側面篩網和頂板,所述底面篩網的內緣固定在所述中 間立柱上並環繞中間立柱盤旋而下,所述側面篩網與所述中間立柱同軸設置並環繞中間 立柱盤旋而下,所述側面篩網的下端與所述底面篩網的外緣連接,所述頂板的內緣固定 在所述中間立柱上並環繞所述中間立柱盤旋而下,它的外緣與所述側面篩網的上端連 接;所述中間立柱和篩網的上端與所述進料閥門連接,下端與所述外殼的底板連接;所述振動裝置包括一機殼、一支撐軸、一對振動電機及一調節機構,所述機殼 的上端為一用於與所述篩子連接的法蘭,該機殼的內腔中央設有一垂直向的中間撐板, 該中間撐板上設有一水平向的穿孔;所述支撐軸可轉動地插裝在所述中間隔板的穿孔 中;所述一對振動電機分別以其軸線與所述機殼軸線的夾角為α 1和α 2的方式交叉安裝 在所述支撐軸的兩頭,並且所述支撐軸位於該對振動電機的力學中心;所述調節機構包 括一絲槓及一對定位板,所述絲槓以與所述中間撐板的穿孔垂直的方式水平地插裝在位 於所述穿孔上方的中間撐板和所述機殼的左右側壁上,該絲槓由位於所述中間撐板左側 的右旋螺紋段和位於所述中間撐板右側的左旋螺紋段構成;所述一對定位板以所述中間 撐板為對稱軸可相對或向背移動地安裝在所述絲槓的右旋螺紋段和左旋螺紋段上並分別 與所述一對振動電機連接,隨著所述絲槓的旋轉可調節所述一對振動電機與所述機殼軸 線的夾角α 1禾Π α 2的大小並確保α 1與α 2相等。上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中,所述底面篩網以內低外高並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3° 5°的方式上翹;所述頂板以內高外低並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 5°的方式下垂。上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中,所述底面篩網包括若干個等螺距的螺旋段,每 個螺旋段的螺距為所述底面篩網的內緣到所述頂板內緣的距離。上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中,所述一對振動電機分別通過一電機座安裝在所 述支撐軸的兩頭。上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中,所述機殼中還設有一與所述絲槓平行並位於所 述支撐軸的水平中心線上的水平撐板。上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中,所述進料閥門包括一導料錐、一攪拌器、一偏 心塊及一調整錐。所述導料錐為上小下大並且中間具有一軸向通孔的圓錐體,它固定在 所述中間立柱的上端;所述攪拌器包括一可轉動地穿插在所述導料錐的通孔中的轉軸和 一安裝在轉軸上端的水平向的攪拌棒;所述偏心塊安裝在所述轉軸的下端並位於所述導 料錐的下方;所述調整錐為上大下小的圓錐筒,它的下端內徑大於所述導料錐的下端外 徑,它套裝在所述導料錐的外圍並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外殼的蓋板的內壁上,以使所述 調整錐的內周壁與所述導料錐的外周壁之間形成水平向的空隙,該空隙與篩網的垂直向 的入口形成一蝸殼狀的下料口。上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中,所述調整錐通過調整螺栓可升降地安裝在所述 外殼的蓋板的內壁上,以調整所述調整錐的內周壁與所述導料錐的外周壁之間的空隙的 大小。上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中,所述篩網還包括平行設置的並以所述中間立柱為中心軸盤旋而下的上、下梁、多根均布地跨接在上、下梁之間的縱梁及多根兩端分別 固定在中間立柱和下梁上並呈徑向均布的橫梁,所述上梁連接在所述頂板的外緣;相鄰 兩根縱梁與上、下梁構成一個所述側面篩網的單元側面外框;相鄰兩根橫梁、中間立柱 與下梁構成所述底面篩網的單元底面外框;所述底面篩網由多塊單元底面篩網拼接而 成,每塊單元底面篩網與所述單元底面外框的形狀適配,每塊單元底面篩網可拆卸地安 裝在單元底面外框中;所述側面篩網由多塊單元側面篩網拼裝而成,每塊單元側面篩網 與所述單元側面外框的形狀適配,每塊單元側面篩網可拆卸地安裝在單元側面外框中。上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中,所述底面篩網由多塊面積相同的單元底面篩網 拼接而成,每塊單元底面篩網包括扇形框架及鋪設在扇形框架中的網面;所述側面篩網 由多塊面積相同的單元側面篩網拼接而成,每塊單元側面篩網包括弧形框架和鋪設在弧 形框架中的網面。上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中,所述料倉的下端及所述外殼的蓋板之間通過一 帆布防塵套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的技術方案,採用螺旋形的篩網結構,主要能使 篩網面積大幅提高,並因此延長了粉體的運動行程,使得處理能力和篩分精度有很大的 提高,其次,螺旋形的篩網結構使粉體能夠藉助自身的重力就可以沿螺旋形網面旋轉下 行,使得徑向旋轉力矩可以減小,利於減小能耗並且降低設備疲勞損傷。另外,篩網、 頂板、中間立柱以及外殼構成的框架結構使得設備各連接部位抗疲勞振動的能力大幅提 高,為大型化發展提供了空間。另外採用進料口調節裝置,利用篩子自身的振動,控制下料速度,可以減少現 有技術中採用的一臺振動給料機或倉壁振動器,從而降低了整個系統的能耗和造價。此 外頂板和篩網構成的框架結構使得其結構強度比起普通旋振篩要提高很多,其外徑可以 超過3米,為產品大型化提供了發展空間,適應市場需求。篩網採用框架分割的安裝方 式,大幅減小了單張篩網的面積,以往經常因為局部破損而不得不更換整張篩網,所以 減小單個篩網面積對於降低篩網消耗有很大好處。
圖1為現有技術的雪崩篩的結構示意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的結構示意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中的振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中的振動裝置的剖面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的篩分流程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的進料閥門的結構示意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的進料閥門中的粉體流動路徑示意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中底面篩網的結構示意圖9為圖8的俯視圖10為圖9中A部位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好地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並結 合附圖進行詳細的說明。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包括一底座1、一通過若干支撐彈 簧6安裝在底座1上的篩子3、一與篩子3的下端連接並位於底座1內的振動裝置2、一 安裝在篩子3上端的料倉7及一安裝在料倉7中的進料閥門8。篩子1包括外殼4、中間立柱51和篩網5,其中外殼4為一具有蓋板40和底板的圓筒,它的下部開設一細粉下料口 41和一粗粉 下料口 42 ;中間立柱51垂直立於外殼4的中央;中間立柱51和篩網5的上端與進料閥門7 連接,下端與外殼4的底板連接;篩網5呈環繞中間立柱51盤旋而下的螺旋梯形,它包括底面篩網52、側面篩網 53和頂板54 ;底面篩網52的內緣固定在中間立柱51上並環繞中間立柱51盤旋而下; 側面篩網53與中間立柱51同軸設置並環繞中間立柱51盤旋而下;底面篩網52的外緣與 側面篩網53的下端連接;頂板54的內緣固定在中間立柱51上並環繞中間立柱51盤旋而 下,頂板54的外緣與側面篩網53的上端連接;底面篩網52以內低外高並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 5°的方式上翹;頂板54以 內高外低並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 5°的方式下垂;底面篩網52包括若干個等螺距的螺旋段,每個螺旋段的螺距為底面篩網53的內 緣到頂板54內緣的距離;篩網5的底部開設一粗粉出口,該粗粉出口通過一下料管連通到外殼4的粗粉下 料口 42 ;再請參閱圖3和圖4,振動裝置2包括一機殼20、一支撐軸21、一對振動電機 22、23及一調節機構,其中機殼20的上端為一用於與篩子3連接的法蘭,該機殼20的內腔中央設有一垂直 向的中間撐板201,該中間撐板201上設有一水平向的穿孔203 ;機殼20中還設有一中間 撐板201垂直相交並位於穿孔203的水平中心線上的水平撐板202 ;支撐軸21可轉動地插裝在中間隔板201的穿孔203中;一對振動電機22、23分別通過一電機座24以其軸線與機殼20軸線的夾角為α 1 和α 2的方式交叉安裝在支撐軸21的兩頭,並且支撐軸21位於該對振動電機22、23的 力學中心;調節機構包括一絲槓25及一對定位板26、27,絲槓25以與中間撐板201上的穿 孔203垂直的方式水平地插裝在位於穿孔203上方的中間撐板201和機20殼的左右側壁 上,該絲槓25由位於4中間撐板201左側的右旋螺紋段和位於中間撐板201右側的左旋 螺紋段構成;一對定位板26、27以中間撐板201為對稱軸可相對或向背移動地安裝在絲 槓25的右旋螺紋段和左旋螺紋段上並分別與一對振動電機22、23連接;轉動絲槓時,一對定位板26、27同時向中心移動或同時向外側移動,兩者與中 心線距離相同即Ll =L2。當一對定位板26、27移動時電機隨之轉動,一對振動電機 22、23中心線與機殼軸線的夾角α = α 2。[0050]一對振動電機22、23對稱交叉安裝後形成「交叉雙軸慣性激振器」的模式,使 粉體可以繞軸心呈漩渦狀運動,能很好地適應螺旋梯形振動篩的工作要求。該調節機構 可以很精確地用來改變一對振動電機與垂直軸的角度,而且對稱性良好,不易產生有害 的偏心力矩。振動裝置的工作原理是振動力可以分解為沿著垂直軸方向的力Pz = 4m0rco2sina coscot和繞著垂直軸方向的力Mz = 4m0ro2Rsina coscot,(公式中α即 為al、a 2,)沿著軸向的力Pz使粉體在篩網面上跳動,繞軸向的力Mz給粉體施以水 平方向的離心力使之向外緣運動。由於底面篩網52的外緣向上翹起,這樣通過調節角度 α,就可以改變粉體在篩網5上的分布,見圖5,其中,進入篩網5的原始物料100受離 心力的作用向篩網5外緣流動,其中能透過底面篩網52和側面篩網53細粉200被直接甩 到外殼4上或落到下面的頂板54上,然後被甩到外殼4上,再經細粉下料口 41流出,未 通過篩網5的粗粉300繼續沿篩網5的螺旋路徑下行,直到篩網5的下部末端-粗粉下料 口 42。由於篩網5外側的粉體的流動速度快,所以外側粉體應多於內側,角度α —般取 小於45度。採用了這種「交叉雙軸慣性激振器」的模式,從上面公式可知,其水平方向正 好產生旋轉力Mz,使粉體可以繞軸心呈漩渦狀運動,並且通過調整Mz還可以改變粉體 在篩網上的分布。由於粉體本身粘性、含水量等各種因素的差異,使用過程中必須調整 Pz和Mz的大小,以適應不同粉體要求,例如粘性大的粉體就必須提高Pz降低Mz (降低 流動速度)來保證篩分精度,這就是調節機構的作用所在。再請參閱圖6和圖7,進料閥門包括一導料錐81、一攪拌器、一偏心塊84及一 調整錐85,其中導料錐81為上小下大並且中間具有一軸向通孔的圓錐體,它固定在中間立柱51 的上端;攪拌器包括一可轉動地穿插在導料錐814的通孔中的轉軸82和一安裝在轉軸82 上端的水平向的攪拌棒83;偏心塊84安裝在轉軸82的下端並位於導料錐81的下方;調整錐85為上大下小的圓錐筒,它的下端內徑大於導料錐81的下端外徑,它套 裝在導料錐81的外圍並可拆卸地安裝在外殼4的蓋板40的內壁上,以使調整錐85的內周 壁與導料錐81的外周壁之間形成水平向的空隙,該空隙與篩網的垂直向的入口形成一蝸 殼狀的下料口 86。調整錐85通過調整螺栓可升降地安裝在外殼4的蓋板40的內壁上, 以調節調整錐85的內周壁與導料81的外周壁之間的空隙大小。料倉7的下端及外殼4的蓋板40之間通過一帆布防塵套87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用於立式螺旋振動篩的進料閥門的工作原理是立式螺旋振動篩在工作時有一沿圓周方向的旋轉力矩,在這一旋轉力矩作用 下,由偏心塊84帶動攪動棒83旋轉,對料倉7內的粉料進行疏鬆,使其順利下料。粉 體從導料錐81和調整錐85之間的空隙處流進篩網。由於導料錐81是固定的,而調整錐 85通過調整螺栓可以上下升降,調整錐85上升則空隙加大,調整錐85下降則空隙減小, 粉體的流量也隨之改變,使流量與篩子處理量相匹配。同時利用振動篩的旋轉振動,該 空隙還起到鬆動粉料的作用。[0061]由於空隙為水平向,而與之相連的篩網的入口是垂直向的,兩者在空間上呈90 度的旋轉關係,因而形成一蝸殼狀的下料口 86,使粉體能順利過渡。利用篩子3工作時 的旋轉力矩,粉體會呈螺旋軌跡下行,蝸殼狀的下料口 86也與篩網的螺旋軌跡匹配,從 而減小粉體對設備殼體的磨損。攪拌棒83的作用是取代現有技術中採用的倉壁振動器,用於疏通料倉7內粉料 的流動,調整錐85和導料錐81是起到調節粉體流速的作用,用來取代現有技術中採用的 振動給料機,再請參閱圖8至圖10並結合參閱圖1,篩網5還包括平行設置的並以中間立柱 51為中心軸盤旋而下的上、下梁55、56、多根均布地跨接在上、下梁55、56之間的縱梁 57及多根兩端分別固定在中間立柱51和下梁56上並呈徑向均布的橫梁58,上梁55連接 在頂板54的外緣。相鄰兩根橫梁58、中間立柱51與下梁56構成底面篩網52的單元底 面外框521 ;相鄰兩根縱梁57與上、下梁55、56構成一個側面篩網53的單元側面外框 531。底面篩網52由多塊單元底面篩網拼接而成,每塊單元底面篩網與單元底面外框 521的形狀適配,每塊單元底面篩網包括扇形內框522和鋪設在扇形內框522中的網面523, 每塊單元底面篩網採用開口銷59可拆卸地安裝在單元底面外框521中,更換十分便捷。側面篩網53由多塊單元側面篩網拼裝而成,每塊單元側面篩網與單元側面外框 531的形狀適配,每塊單元側面篩網包括弧形內框及鋪設在弧形內框中的網面每塊單元側 面篩網採用開口銷59可拆卸地安裝在單元側面外框531中,更換十分便捷。由於將篩網被分割成了多個單元小網,每次更換的篩網面積可以大幅減小,大 大降低了篩網的消耗量,也減輕了維修工作量,使篩網消耗量比起傳統旋振篩的篩網要 減少很多,對節能降耗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工作時,在篩網5的每一處透過篩網5即粒徑小於 篩網5孔徑的粉體都會落到下面的頂板54上,藉助篩子3振動時離心力會甩到篩子3的 外殼4側壁上,滑落到底部的細粉接料鬥,通過細粉下料口 41將細粉排出篩子3,留在篩 網5上即粒徑比篩網5孔徑粗的粉體繼續向下運動,行至篩網5的下部末端後,落入粗粉 接料鬥,通過粗粉下料口 42排出篩子3。本實用新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採用螺旋形的篩網結構,通過向空間延伸,大幅 增加了篩網面積,從而提升了篩分能力和篩分精度,而且藉助重力,粉體可以沿螺旋網 面旋轉下行,使得徑向旋轉力矩可以減小,利於減小能耗並且降低設備的疲勞損傷。以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 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方式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 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範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螺旋振動篩,包括一底座、一通過若干支撐彈簧安裝在底座上的篩子、 一與篩子的下端連接並位於底座內的振動裝置、一安裝在篩子上端的料倉及一安裝在料 倉中的進料閥門,所述篩子包括外殼、中間立柱和篩網,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為一具有蓋板和底板的圓筒,該外殼的下部開設一細粉下料口和一粗粉下 料口 ;所述中間立柱垂直立於所述外殼中央;所述篩網包括底面篩網、側面篩網和頂板,所述底面篩網的內緣固定在所述中間立 柱上並環繞中間立柱盤旋而下,所述側面篩網與所述中間立柱同軸設置並環繞中間立柱 盤旋而下,所述側面篩網的下端與所述底面篩網的外緣連接,所述頂板的內緣固定在所 述中間立柱上並環繞所述中間立柱盤旋而下,它的外緣與所述側面篩網的上端連接;所述中間立柱和篩網的上端與所述進料閥門連接,下端與所述外殼的底板連接;所述振動裝置包括一機殼、一支撐軸、一對振動電機及一調節機構,所述機殼的上端為一用於與所述篩子連接的法蘭,該機殼的內腔中央設有一垂直向 的中間撐板,該中間撐板上設有一水平向的穿孔;所述支撐軸可轉動地插裝在所述中間隔板的穿孔中;所述一對振動電機分別以其軸線與所述機殼軸線的夾角為α 1和α 2的方式交叉安裝 在所述支撐軸的兩頭,並且所述支撐軸位於該對振動電機的力學中心;所述調節機構包括一絲槓及一對定位板,所述絲槓以與所述中間撐板的穿孔垂直的 方式水平地插裝在位於所述穿孔上方的中間撐板和所述機殼的左右側壁上,該絲槓由位 於所述中間撐板左側的右旋螺紋段和位於所述中間撐板右側的左旋螺紋段構成;所述一 對定位板以所述中間撐板為對稱軸可相對或向背移動地安裝在所述絲槓的右旋螺紋段和 左旋螺紋段上並分別與所述一對振動電機連接,隨著所述絲槓的旋轉可調節所述一對振 動電機與所述機殼軸線的夾角α 1和α 2的大小並確保α 1與α 2相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特徵在於,所述底面篩網以內低外高 並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 5°的方式上翹;所述頂板以內高外低並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3° 5°的方式下垂。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特徵在於,所述底面篩網包括若干 個等螺距的螺旋段,每個螺旋段的螺距為所述底面篩網的內緣到所述頂板內緣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特徵在於,所述一對振動電機分別通過 一電機座安裝在所述支撐軸的兩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中還設有一與所述 絲槓平行並位於所述支撐軸的水平中心線上的水平撐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料閥門包括一導料 錐、一攪拌器、一偏心塊及一調整錐,所述導料錐為上小下大並且中間具有一軸向通孔的圓錐體,它固定在所述中間立柱 的上端;所述攪拌器包括一可轉動地穿插在所述導料錐的通孔中的轉軸和一安裝在轉軸上端 的水平向的攪拌棒;所述偏心塊安裝在所述轉軸的下端並位於所述導料錐的下方;所述調整錐為上大下小的圓錐筒,它的下端內徑大於所述導料錐的下端外徑,它套 裝在所述導料錐的外圍並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外殼的蓋板的內壁上,以使所述調整錐的 內周壁與所述導料錐的外周壁之間形成水平向的空隙,該空隙與篩網的垂直向的入口形 成一蝸殼狀的下料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錐通過調整螺栓可 升降地安裝在所述外殼的蓋板的內壁上,以調整所述調整錐的內周壁與所述導料錐的外 周壁之間的空隙的大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特徵在於,所述篩網還包括平行設置的 並以所述中間立柱為中心軸盤旋而下的上、下梁、多根均布地跨接在上、下梁之間的縱 梁及多根兩端分別固定在中間立柱和下梁上並呈徑向均布的橫梁,所述上梁連接在所述 頂板的外緣;相鄰兩根縱梁與上、下梁構成一個所述側面篩網的單元側面外框;相鄰兩根橫梁、中間立柱與下梁構成所述底面篩網的單元底面外框;所述底面篩網由多塊單元底面篩網拼接而成,每塊單元底面篩網與所述單元底面外 框的形狀適配,每塊單元底面篩網可拆卸地安裝在單元底面外框中;所述側面篩網由多塊單元側面篩網拼裝而成,每塊單元側面篩網與所述單元側面外 框的形狀適配,每塊單元側面篩網可拆卸地安裝在單元側面外框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特徵在於,所述底面篩網由多塊面積相同的單元底面篩網拼接而成,每塊單元底面篩網包括扇 形框架及鋪設在扇形框架中的網面;所述側面篩網由多塊面積相同的單元側面篩網拼接而成,每塊單元側面篩網包括弧 形框架和鋪設在弧形框架中的網面。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其特徵在於,所述料倉的下端及所述外 殼的蓋板之間通過一帆布防塵套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大幅增加篩網面積並能延長粉體的運動行程的立式螺旋振動篩,包括一底座、一通過若干支撐彈簧安裝在底座上的篩子、一與篩子的下端連接並位於底座內的振動裝置、一安裝在篩子上端的料倉及一安裝在料倉中的進料閥門。篩子包括外殼、中間立柱和篩網。外殼為一具有蓋板和底板的圓筒,它的下部開設一細粉下料口和一粗粉下料口;中間立柱垂直立於所述外殼中央;篩網包括底面篩網、側面篩網和頂板,底面篩網的內緣固定在中間立柱上並環繞中間立柱盤旋而下,側面篩網與中間立柱同軸設置並環繞中間立柱盤旋而下,側面篩網的下端與底面篩網的外緣連接,頂板的內緣固定在中間立柱上並環繞中間立柱盤旋而下。
文檔編號B07B1/42GK201799399SQ20102050276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4日
發明者吳勁松, 許凌 申請人:上海建設路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