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器盒的製作方法
2024-02-16 17:33:15 1
專利名稱:一種電器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盒領域,特別是一種能滿足生產者與使用者的便利要求,且結構簡單的電器盒。
如
圖1,常用的電器盒的前視立體圖,如圖2是後視立體圖,電器盒1由上殼體10與下殼體11組成,下殼體11間設有顯示燈槽12、散熱孔13、風扇散熱孔14、風扇固定孔140、輸送端子裝置槽15及電源裝置槽16,下殼體11前端有數個圓孔作為顯示燈槽12以便裝設顯示燈,下殼體11的一側有散熱孔13以便排放電子構件在使用時散發的熱能,另一側有風扇散熱孔14,通過風扇固定孔140用螺栓固定風扇,風扇散熱孔14排放風扇引動對流的空氣,驅散電子構件在使用時散發的熱能,下殼體11一側的散熱孔13與另一側的風扇散熱孔14配合風扇引動對流的空氣,即可在上殼體10與下殼體11組裝合成的空間內形成對流空氣,驅散電子構件在使用時散發的熱能,下殼體11後端處設一輸送端子裝置槽15用來裝設輸送端子裝置而能做為傳輸功能的介面,下殼體11後端處另設有電源裝置槽16用來裝設電源供應裝置,而能啟動電器盒1內的電子構件運動。
如圖3由常用電器盒的分解圖可知,下殼體11在上方俯視時為字型狀,其底端設有各功能不同的槽孔,固定活動槽112由電器盒1的滑移而定置或拆下取出;下殼體11底端另設有數個電路板螺帽孔113,將螺帽直接加工連接在下殼體11上,在裝設電路板時穿過電路板上的圓孔用螺絲固定,下殼體11在後端處設有一微向上彎曲凸伸的母系卡定片110及其上方的卡定片螺帽1100,下殼體11上方為一中空狀,上、下殼體10、11組裝合成時由環繞前方及兩端上方處所凸伸的卡制環片111,以卡制螺合上殼體10,上殼體10前緣處有一微凸伸出的卡製片101,其後端設一向下彎曲凹入並可包含下殼體厚度的公系卡定片100,其上方設一卡定片螺孔1000。
組裝上、下殼體10、11時,將上殼體10的卡製片101對準下殼體11上方環繞的卡制環片111,加以卡制,並須在卡制的同時,將上殼體10的公系卡定片100與下殼體的母系卡定片110加以卡定,使卡定片螺孔1000對準卡定片螺帽1100並鎖合螺絲於其中,完成組裝接合電器盒。
正因上述的電器盒上下殼體各具有不同的形狀且組裝合成過程複雜,在生產或加工作業中,不但資源與資金耗費甚巨,且增加生產者與使用者的不便,顯然該電器盒並未考慮經濟性、效益性和人類習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新型的電器盒,它可滿足生產者與使用者的便利的要求,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加工容易且降低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器盒,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下殼體兩端分別設有散熱孔,上殼體兩端分別設有散熱孔,下殼體內部底端處設有固定活動槽與電路板螺帽孔,殼體鎖合孔與殼體鎖合墊片分別設在上、下殼體兩端處,上、下殼體皆具有相同且對稱的形狀,組合一體為中空狀,其中放置相關物體;上、下殼體的前端邊緣處有上、下卡制塊體槽,顯示燈蓋嵌入其中;前、後蓋分別連結在下殼體前、後端且設有顯示燈槽、輸送端子裝置槽與電源裝置槽;顯示燈蓋可設置在前蓋前端殼體的邊緣處,並在顯示燈蓋後端處設有燈蓋卡制體以及卡制塊體,顯示燈蓋卡入上、下卡制塊體槽內。
在上殼體內部的頂端處設有能傳遞散發與其接觸的電子構件產生的熱能的散熱片。
在散熱片與所接觸的電子構件間,裝設具有導熱性質的導熱膏。
顯示燈蓋採用塑膠原料製作,鏡片裝設在與顯示燈槽相配的鏡片槽內。
在與下殼體散熱孔相鄰的內部底端一側平面處設有風扇固定座。
在與上殼體散熱孔相鄰的內部底端一側平面處設有風扇固定座。
風扇固定座在殼體底端處直接以衝壓方式製成,與風扇套接。
電器盒的上殼體和下殼體的殼體彎折連接處為弧狀彎折角。
電器盒用金屬材料製成。
電器盒用塑膠材料製成。
電器盒在後蓋的輸送端子裝置槽處,開設有光纖模組裝置槽,光纖模組裝設在電器盒內。
本實用新型由於電器盒的上、下殼體皆具有相同且對稱的形狀,使之具有如下的優點,一、生產加工容易,在生產時只須開設一個模子加以生產即可;二、組裝簡便,不必如常用一般上、下相互尋找卡制點,只須穿透螺孔或卡制嵌合即可完成盒體的組裝;三、強化及增加電器盒的質感,因設置有顯示燈蓋,使該殼體更為簡潔,強化及增加電器盒的質感;四、降低成本,因前、後蓋亦為相同的形狀,故只需開設一個模子即可大量的生產和製作,減少製作生產時用於開模的資金。不僅如此,本實用新型更能達成其實質完備的實用性與效應,使完成的設計能與之相互呼應而達實質性的成效。
圖1是常用電器盒的前視立體圖;圖2是常用電器盒的後視立體圖;圖3是常用電器盒的分解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各部位分解示意圖;圖6是圖4的A-A剖面示意圖;圖7是圖4的B-B剖面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裝設光纖模組的示意圖;圖9是圖6的局部放大圖;圖10是圖5的局部放大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原理。
一種電器盒,主要包括一上殼體與一下殼體,上、下殼體皆具有相同且對稱的形狀,殼體內中空處有各功用的槽孔,組裝電器盒時只須將上、下殼體接合即可,前、後蓋也同樣具有相同的形狀而分別連結於殼體前、後端,且有顯示燈槽、輸送端子裝置槽與電源裝置槽,顯示燈蓋設置在前蓋前端處,在顯示燈蓋後端有燈蓋卡制體及卡制塊體,在上、下殼體前端處設有上、下卡制塊體槽,將顯示燈蓋後端的卡制塊體置入上、下卡制塊體槽中,即可完成組裝顯示燈蓋且能將其定位於電器盒的前端處。
一較佳實施例,如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器盒的立體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電器盒的各部位分解示意圖,電器盒2主要包含一上殼體20與一下殼體21,電器盒2的上、下殼體20、21皆具有相同且對稱的形狀;上、下殼體20、21的兩端處皆有上、下殼體散熱孔202、212,以排散殼體內裝設的電子構件如IC晶片71在使用時產生的熱能,上、下殼體20、21分別在前端邊緣處設有上、下卡制塊體槽203、213,使分別設在顯示燈蓋5後側兩端的燈蓋卡制體50上的卡制塊體500得以卡入上、下卡制塊體槽203、213內,使電器盒2在前端處加裝具有美觀效果的顯示燈蓋5,並可直接嵌合在殼體上,不必使用螺絲或將顯示燈蓋5粘合其上從而破壞其整體的美觀與增加電器盒2製作時的繁雜性。
上、下殼體20、21用金屬原料為主要材質,亦可採用各類型金屬或混和金屬製成,也可以使用塑膠原料為其材質,且殼體彎折連接處可為弧狀彎折角,提高電器盒2的美感與質感。
上殼體20兩端處有殼體鎖合孔201,位置在上殼體散熱孔202的兩端側邊處。
下殼體21兩端處形成的下殼體散熱孔212的兩端側邊連結有殼體鎖合墊片211,以配合上殼體20形成的殼體鎖合孔201穿透於下殼體連接的殼體鎖合墊片211加以螺合連結,即可將上、下殼體20、21組合成一體;下殼體21內部底端平面處可有固定活動槽210,通過電器盒2的滑移而達到定置或拆下取出的目的;下殼體21內部底端平面處有依需要數量設置的電路板螺帽孔216,將螺帽直接加工連接於下殼體21的穿孔中,在裝設電路板7時穿透電路板7上的圓孔用鎖合螺絲達到固定的目的。
下殼體21前、後端處皆設置有前、後蓋3、4,前蓋3的前端有數個圓孔作為顯示燈槽300,裝設顯示燈於其槽內;前蓋3的上、下兩端處有前蓋固定片30,呈對稱性在下端處的前蓋固定片30可採用焊接或粘合的方式,連接或粘合於下殼體21的前端上、下處;後蓋4的後端有輸送端子裝置槽400,裝設輸送端子裝置而能做為傳輸功能的媒介,後蓋4在另一邊還有電源裝置槽401,裝設電源供應裝置於其槽內,而能藉以驅動該電器盒2內的電子構件;在後蓋4的上、下兩端處有後蓋固定片40,呈對稱性在下端處的後蓋固定片40,可採用焊接或以粘合的方式,連接或粘合在下殼體21的後端上、下處。
顯示燈蓋5卡制在前蓋3前端處,以塑膠為其主要材質,亦可以各類金屬或合金製成,顯示燈蓋5後端的燈蓋卡制體50及卡制塊體500,如圖10,卡制在上、下殼體20、21前端邊緣處的上、下卡制塊體槽203、213中,亦只須以嵌入的方式,使其塊體卡制於凹槽中加以組合即可,並配合顯示燈槽300在顯示燈蓋5上設有鏡片槽51,裝設鏡片6於其內,顯示燈蓋5增加了電器盒2的質感、美觀,以及實用性上所具有的新穎設計,並可強化及凸顯在顯示燈槽300內裝設的顯示燈,鏡片6以塑膠或壓克力為其主要材質,亦可採用玻璃材質製成。
如圖6和圖9、如圖7所示,散熱片200可設置在上殼體20內部的頂端平面處,通過緊緊接觸IC晶片71或其他的電子構件,能快速地傳遞及散發所產生的熱能至散熱片200上,同理,若在散熱片200與緊緊接觸的IC晶片71或其他的電子構件間,加設有導熱膏72,則更能提高傳遞及散發熱能的功效,確實地避免彼此接觸時的磨擦,確保了IC晶片71或其他的電子構件可能在緊緊接觸時導致的刮傷,而使其失去功能,散熱片200使用易於散熱的鋁合金為其主要材料,也可以用其他各類金屬或合金製成,散熱片200亦可配合IC晶片71或其它的電子構件的數量而適時增加或減少散熱片200的設置數量、位置及體積的大小。
風扇固定座214設在下殼體21的散熱孔212近旁的內部底端一側的平面處,亦可設置於上殼體20同於前述的平面處,可以衝壓的方式形成凸伸狀,能直接抓合、卡制風扇215,直接將風扇215的底座體卡入即可,而不須使用接合或粘合的方式,與上、下殼體散熱孔202、212相鄰設置風扇215,以引動空氣的對流,達到驅散IC晶片71或其他電子構件在使用時所散發的熱能,風扇215亦可在頂端處設有凸起塊,以緊緊接觸殼體而能產生空隙,有助於空氣的流動,產生較多的空間而利於吸取熱氣,風扇215的凸起塊具有三個方向,接觸在殼體上,同樣亦可依需要而使其多方或減少凸起塊接觸在殼體上;在上、下殼體20、21兩端處的上、下殼體散熱孔202、212,可配合下殼體21的風扇固定座214的風扇215,以便引動空氣的對流,在上殼體20與下殼體21組裝合成的空間內形成一對流空氣,以達成驅散如IC晶片71或其他的電子構件在使用時所散發的熱能,上、下殼體散熱孔202、212與風扇固定座214所裝置的風扇215,主要減少電子元件長時間處於高熱能的狀態下導致降低使用壽命的功效。
裝合上、下殼體20、21時,上殼體20在兩端側邊形成的殼體鎖合孔201對準下殼體21兩端的殼體鎖合墊片211穿透孔中,並直接將上、下殼體20、21螺合即完成組裝合成。
如圖8所示,其中電器盒2亦可依需要而加裝光纖模組8在其內(俗稱FIBERMODULE),由光纖模組裝置槽80的架設,使光纖模組8底部的片體得以利用光纖模組裝置槽80中形成的置入區81加以導人裝設,使光纖模組8方便定位與抽離光纖模組裝置槽80中,電器盒2能有更廣泛的變換與方便使用的功效。
權利要求1.一種電器盒,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下殼體兩端分別設有散熱孔,其特徵在於上殼體兩端分別設有散熱孔,下殼體內部底端處設有固定活動槽與電路板螺帽孔,殼體鎖合孔與殼體鎖合墊片分別設在上、下殼體兩端處,上、下殼體皆具有相同且對稱的形狀,組合一體為中空狀,其中放置相關物體;上、下殼體的前端邊緣處有上、下卡制塊體槽,顯示燈蓋嵌入其中;前、後蓋分別連結在下殼體前、後端且設有顯示燈槽、輸送端子裝置槽與電源裝置槽;顯示燈蓋可設置在前蓋前端殼體的邊緣處,並在顯示燈蓋後端處設有燈蓋卡制體以及卡制塊體,顯示燈蓋卡入上、下卡制塊體槽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器盒,其特徵在於在上殼體內部的頂端處設有能傳遞散發與其接觸的電子構件產生的熱能的散熱片。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器盒,其特徵在於在散熱片與所接觸的電子構件間,裝設具有導熱性質的導熱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器盒,其特徵在於顯示燈蓋採用塑膠原料製作,鏡片裝設在與顯示燈槽相配的鏡片槽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器盒,其特徵在於在與下殼體散熱孔相鄰的內部底端一側平面處設有風扇固定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器盒,其特徵在於在與上殼體散熱孔相鄰的內部底端一側平面處設有風扇固定座。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種電器盒,其特徵在於風扇固定座在殼體底端處直接以衝壓方式製成,與風扇套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器盒,其特徵在於電器盒的上殼體和下殼體的殼體彎折連接處為弧狀彎折角。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器盒,其特徵在於電器盒用金屬材料製成。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器盒,其特徵在於電器盒用塑膠材料製成。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器盒,其特徵在於電器盒在後蓋的輸送端子裝置槽處,開設有光纖模組裝置槽,光纖模組裝設在電器盒內。
專利摘要一種電器盒,下殼體和上殼體兩端分別設有散熱孔,下殼體設有固定活動槽與電路板螺帽板,殼體鎖合孔與殼體鎖合墊片分別設在上、下殼體兩端處,上、下殼體皆具有相同且對稱的形狀,前端邊緣處有上、下卡制塊體槽,顯示燈蓋嵌入其中,前、後蓋分別連結在下殼體前、後端,且設有顯示燈槽、輸送端子裝置槽與電源裝置槽;顯示燈蓋卡入上、下卡制塊體槽內。它可滿足生產者與使用者的便利的要求,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加工容易且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H05K5/00GK2370654SQ9920599
公開日2000年3月22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1999年3月29日
發明者謝世聰 申請人:東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