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纜去皮切割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12 22:28:15 1

本發明屬於電力電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力電纜去皮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大力倡導之下,以煤炭和石油為原料的機械設備在逐漸被用電設備所代替,例如電動鍋爐、電動汽車等,此類產品結構的變化無形之中造成對電力的需求量急速增加,所以電力相關的企業研製出各種高負荷、高電量傳送設備以滿足現狀所需,其中架空輸電線路搭配絕緣電纜的推廣使用,有效避免了普通輸電線路故障多、能量損耗大等問題,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但是絕緣電纜在接續過程中需要使用電纜切割、絕緣皮去除等一系列輔助工具。
授權公告號cn205159943u公開一種電纜去皮機,包括支架和兩個半圓板,支架由兩塊平行放置的豎板和一個橫板組成,兩塊豎板的下端均與橫板相連接,兩塊豎板之間形成工作間;兩塊橫板均設置有螺孔,橫板上還設置有穿過螺孔的連接杆,連接杆與螺孔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半圓板上設置有安裝槽,連接杆伸入工作間的一端插入安裝槽內並抵接著安裝槽的底部,兩個半圓板的中部均設置有呈半圓形的凹槽,兩個凹槽拼接在一起時形成截面呈圓形的用於電纜穿過的通孔;通孔上設置有呈四稜錐形的刀具;
授權公告號cn202487960u公開一種電纜絕緣去皮裝置,包括呈環狀的連接主體,所述的連接主體內具有定位口,在連接主體上設置有能夠將電纜定位在定位口上的定位機構,在連接主體上還設置有去皮機構。
上述兩種結構的不足之處在於:使用時,需要通過人工拉拽配合才能實現電纜絕緣皮的切割,並不能實現電纜導線和電纜絕緣皮的徹底分離,而且人工拉拽電纜導線會對作業人員的手部造成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力電纜去皮切割裝置,本發明通過齒輪和直齒條的傳動配合,實現電纜絕緣皮的切割、且將電纜導線和電纜絕緣皮進行自行分割剝離,有效解決了人員參與作業的問題,不僅不需要人工拉拽,而且也不需要對電纜導線和電纜絕緣皮的二次人工作業進行剝離,省時省力不傷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電力電纜去皮切割裝置,包括支撐底座,所述支撐底座上端面設置支撐臂,所述支撐臂設置水平方向的上支撐板和下支撐板,所述上支撐板設置豎直方向的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螺紋連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下端設置絕緣皮切割刀,所述下支撐板的左端設置長條形槽,所述長條形槽內滑動連接直齒條,所述直齒條下方設置與之嚙合的齒輪,所述齒輪的軸心設置把手,所述直齒條和下支撐板的上端面位於同一水平面,所述下支撐板上端面開設第一電纜槽,所述直齒條上設置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均多個,所述多個第二螺杆上套設導線壓板,所述多個第三螺杆上套設絕緣皮壓板,所述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的上端均設置定位螺母。
進一步的,所述絕緣皮切割刀為多稜錐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臂上端面設置提手。
進一步的,所述下支撐板上設置兩個定位座,所述兩個定位座位於第一電纜槽的兩側,每個定位座均設置內螺紋通孔,內螺紋通孔內螺紋連接第四螺杆,所述第四螺杆靠近第一電纜槽的一端設置定位板。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靠近第一電纜槽的端面設置第二電纜槽,所述第二電纜槽與第一電纜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直齒條上端面開設第一導線槽,所述第二螺杆為兩個且位於第一導線槽的兩側,所述導線壓板下端面設置第二導線槽。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螺母為蝶形螺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在支撐臂上安裝水平方向的上支撐板和下支撐板,上支撐板設置豎直方向的螺紋孔,螺紋孔內螺紋連接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下端設置絕緣皮切割刀,絕緣皮切割刀為多稜錐結構,下支撐板的左端設置長條形槽,長條形槽內滑動連接直齒條,直齒條下方設置與之嚙合的齒輪,齒輪的軸心設置把手,直齒條和下支撐板的上端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下支撐板上端面開設第一電纜槽,直齒條上設置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均多個,多個第二螺杆上套設導線壓板,多個第三螺杆上套設絕緣皮壓板,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的上端均設置定位螺母;
本結構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將電纜端部的絕緣皮用刀具劃開一端距離,使電纜導線呈半裸露狀態,並將電纜導線的一端固定在導線壓板的下方,將電纜絕緣皮的一端固定在絕緣皮壓板的下方,然後將帶絕緣皮的電纜放在第一電纜槽內,轉動第一螺杆使絕緣皮切割刀下行接觸剝開後的電纜導線的外壁,絕緣皮切割刀為多稜錐結構,可以實現第一螺杆轉動後絕緣皮切割刀的其中一個刀刃對電纜絕緣皮軸向切割;通過把手轉動齒輪帶動直齒條向左移動,帶動整個電纜在第一電纜槽內滑動,此時絕緣皮切割刀對電纜絕緣皮持續切割,達到需要的長度後使用刀具對電纜絕緣皮進行切斷即可,最後拆除導線壓板和絕緣皮壓板,並通過把手轉動齒輪帶動直齒條移動至長條形槽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結構通過齒輪和直齒條的傳動配合,實現電纜絕緣皮的切割、且將電纜導線和電纜絕緣皮進行自行分割剝離,有效解決了人員參與作業的問題,不僅不需要人工拉拽,而且也不需要對電纜導線和電纜絕緣皮的二次人工作業進行剝離,省時省力不傷手。
2.支撐臂上端面設置提手,提手可以固定安裝在支撐臂上也可以鉸接在支撐臂上,本結構設計有效提高本發明使用過程中的便攜性。
3.在下支撐板上設置兩個定位座,兩個定位座位於第一電纜槽的兩側,下支撐板上設置兩個定位座,兩個定位座分別位於第一電纜槽的兩側,每個定位座均設置內螺紋通孔,內螺紋通孔內螺紋連接第四螺杆,第四螺杆靠近第一電纜槽的一端設置定位板,第四螺杆和定位板之間為活動連接,本結構設計通過在下支撐板上安裝兩個定位板,對電纜進一步限位,有效預防電纜移動過程中從第一電纜槽內跳出所引發切割位置跑偏的問題,提高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
3.定位板靠近第一電纜槽的端面設置第二電纜槽,第二電纜槽與第一電纜槽的延伸方向一致,可以將第一電纜槽和第二電纜槽均為弧形,本結構在定位板上也開設第二電纜槽,使電纜被準確限位在第一電纜槽和第二電纜槽之間,進一步提高電纜定位的準確性。
4.直齒條上端面開設第一導線槽,第二螺杆為兩個且位於第一導線槽的兩側,導線壓板下端面設置第二導線槽,本結構通過在直齒條上安裝兩個導線槽對電纜導線的外壁進行有效契合固定,防止導線壓板和直齒條對電纜導線夾持固定過程中,造成電纜導線變形的問題,特別是在鋼絞線電纜上使用時,有效預防鋼絞線端部鬆散的問題。
5.為提高本發明使用過程中作業效率,本發明的定位螺母採用蝶形螺母,不需要使用扳手等輔助工具,直接通過手動操作蝶形螺母即可實現對導線壓板和絕緣皮壓板的快速拆卸,極大的減少了作業人員攜帶工具的數量,並提高了電纜導線的去皮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下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標號a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直齒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下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直齒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四定位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支撐底座,2-支撐臂,3-提手,4-上支撐板,5-下支撐板,6-第一螺杆,7-絕緣皮切割刀,8-長條形槽,9-直齒條,10-齒輪,11-支撐架,12-把手,13-第一電纜槽,14-第二螺杆,15-第三螺杆,16-導線壓板,17-絕緣皮壓板,18-定位螺母,19-滑塊,20-滑槽,21-限位塊,22-定位座,23-第四螺杆,24-定位板,25-轉動座,26-第二電纜槽,27-六角螺帽,28-第一導線槽,29-第二導線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4所示,本發明包括支撐底座1,支撐底座1上端面固定連接支撐臂2,支撐臂2上端面固定連接提手3,支撐臂2上固定連接水平方向的上支撐板4和下支撐板5,上支撐板4開設豎直方向的螺紋孔,螺紋孔內螺紋連接第一螺杆6,第一螺杆6的上端一體成型六角螺帽27,第一螺杆6下端焊接絕緣皮切割刀7,絕緣皮切割刀7為六稜錐結構,其中六稜錐的邊緣為刀刃;
下支撐板5的左端開設長條形槽8,長條形槽8內滑動連接直齒條9,直齒條9下方設置與之嚙合的齒輪10,齒輪10通過支撐架11安裝在下支撐板5的下方,齒輪10的軸心固定連接把手12,直齒條9和下支撐板5的上端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下支撐板5上端面開設第一電纜槽13,直齒條9上固定連接誒第二螺杆14和第三螺杆15,第二螺杆14和第三螺杆15均兩個,兩個第二螺杆14上均套設導線壓板16,兩個第三螺杆15上均套設絕緣皮壓板17,第二螺杆14和第三螺杆15的上端均螺紋連接定位螺母18,需要說明的是,直齒條9和下支撐板5滑動連接的方式可以優選為:可以在直齒條9的邊緣一體成型滑塊19,下支撐板5的長條形槽8的兩側還開設有容納滑塊19滑動的滑槽20,滑塊19的一端還一體成型限位塊21,限位塊21與滑槽20相互配合,有效預防直齒條9從滑槽20中脫落的問題發生。
實施例二
如圖1-5所示,本發明包括支撐底座1,支撐底座1上端面設置支撐臂2,支撐臂2上端面設置提手3,支撐臂2設置水平方向的上支撐板4和下支撐板5,上支撐板4開設豎直方向的螺紋孔,螺紋孔內螺紋連接第一螺杆6,第一螺杆6的上端一體成型六角螺帽27,第一螺杆6下端設置絕緣皮切割刀7,絕緣皮切割刀7為六稜錐結構,其中六稜錐的邊緣為刀刃;
下支撐板5的左端設置長條形槽8,長條形槽8內滑動連接直齒條9,直齒條9下方設置與之嚙合的齒輪10,齒輪10通過支撐架11安裝在下支撐板5的下方,齒輪10的軸心設置把手12,直齒條9和下支撐板5的上端面位於同一水平面,下支撐板5上端面開設第一電纜槽13,直齒條9上設置第二螺杆14和第三螺杆15,第二螺杆14和第三螺杆15均兩個,兩個第二螺杆14上套設導線壓板16,兩個第三螺杆15上套設絕緣皮壓板17,第二螺杆14和第三螺杆15的上端均設置定位螺母18;下支撐板5上設置兩個定位座22,兩個定位座22位於第一電纜槽13的兩側,每個定位座22均設置內螺紋通孔,螺紋通孔內螺紋連接第四螺杆23,第四螺杆23靠近第一電纜槽13的一端轉動定位板24,具體實施時,例如在定位板24上開設容納槽,並在容納槽內安裝轉動座25,第四螺杆23的一端與轉動座25固定連接,定位板24靠近第一電纜槽13的端面設置第二電纜槽26,第二電纜槽26與第一電纜槽13的延伸方向一致。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下支撐板5上設置兩個定位座22,本結構設計通過在下支撐板5上安裝兩個定位板24,對電纜進一步限位,有效預防電纜移動過程中從第一電纜槽內跳出所引發切割位置跑偏的問題,提高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而且在定位板24上也開設第二電纜槽26,使電纜被準確限位在第一電纜槽13和第二電纜槽26之間,進一步提高電纜定位的準確性。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圖6所示,直齒條9上端面開設第一導線槽28,導線壓板16下端面開設第二導線槽29,本結構通過在直齒條9上安裝兩個導線槽對電纜導線的外壁進行有效契合固定,防止導線壓板16和直齒條9對電纜導線夾持固定過程中,造成電纜導線變形的問題,特別是在鋼絞線電纜上使用時,有效預防鋼絞線端部鬆散的問題。
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圖7所示,定位螺母18為蝶形螺母,本結構設計在使用時,不需要使用扳手等輔助工具,直接通過手動操作蝶形螺母即可實現對導線壓板16和絕緣皮壓板17的快速拆卸,極大的減少了作業人員攜帶工具的數量,並提高了電纜導線的去皮效率。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