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話題作文:品味書香600字
2024-05-15 11:52:06
【篇一:品味書香】
人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書裡我們品味這生活的酸甜,感悟著人生的哲理。
書本教我善良,教我勇敢,教我堅強,教我執著……她是我的取之不盡的寶藏。讀《鋼鐵是怎樣練成的》,讓我們看到了執著背後的苦難與成功。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堅強,但永遠不放棄的意志。讀《灰姑娘》讓我看到了對生活的希望與善良的回報,看到了乾枯的河流裡的一點點清水,看到了苦盡甘來的喜悅。看到了對善與惡不同的結果。讀《大長今》讓我看到了一個在宮廷鬥爭中善良、智慧及勇氣於一身的女子。看到了奮起拼搏的決心和自我挑戰的勇氣。
書讓我體會了陶潛的不問紅塵,對世事的無能為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會魯迅的界之精彩,對舊社會的嘲諷與抨擊,愛憎分明的個性;體會老舍的平民的樸實的品格,對下層人民生活的感悟,對百姓生活的寫實;體會蒲松齡的對封建的種種不滿,利用虛構的故事來揭露封建官場的腐敗與黑暗。
書是生活的寫照。一本好書抒發著作者的感悟,喚醒了人們的良知。她讓我感悟人世的滄桑,更讓我理解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與純潔。她有時像崇山峻岭般蜿蜒起伏,情節跌跌宕宕;有時又似一潭平靜的湖水,講述平和的故事。在讀書時,我帶著一種輕鬆,沒有負擔,沒有煩惱,只是在融入書的意境當中感受著她所講述的心聲……
書不僅僅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更是生活的調味劑,它讓生活在作者筆下多姿多彩,它讓我們感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細節,讓我們學會如何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篇二:品味書香】
大海波濤洶湧,小溪叮咚作響,真美;但品味書香,更美!
品味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淡雅;品味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偉大志向;品味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祝願;品味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之心。
品味書香,品味這個奇妙的大世界。
品味《水滸傳》,看到林衝雪夜上梁山的無奈,花和尚倒拔垂楊柳的神勇,武松醉打蔣門神的精彩;品味《西遊記》,看到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無畏,三打白骨精的執著;品味《三國演義》,看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慧,周瑜火燒赤壁的雄姿。
品味書香,品味這個多彩的大世界。
品味《朝花夕拾》,看到魯迅對美好童年的回憶,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對自然的熱愛。品味《駱駝祥子》,看到當時社會的黑暗,看到統治者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壓迫,看到當時社會的不公平。品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明白一個人必須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克服苦難、戰勝挫折,為社會做一份貢獻。品味《繁星·春水》,看到冰心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對大自然的崇拜和熱愛,對人生的思考;領略到詩歌意境的輕柔雅麗,優美清新。品味《童年》,看到外祖母的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看到阿廖沙的正直勇敢,樂觀純樸。
品味書香,使你擁有廣闊的天空。
品味書香,讓你擁有寬闊的海洋。
品味書香,使你擁有遼闊的草原。
端一杯茶,飲一口,輕輕品嘗;捧一本書,翻一頁,慢慢品味。
品味書香,真美!
【篇三:品味書香作文】
點起一豆燭火,溫一壺綠茶,在輕盈的茶葉中翻飛時,捧起一本書,品味著字裡行間的書香。
小時的我對讀書一點興趣都沒有,可媽媽是一位愛書之人。每當我玩樂完回家後,媽媽總會對我說:出去玩,不如在家好好讀書……直到那一天,我遇見了它——《徐志摩詩集》。因為有它,我對書產生了興趣,慢慢地愛上了詩集從此就有了一顆愛詩的心。「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我輕輕地翻開了扉頁,這溫柔般的文字,鮮活的思想,動人的情感正注入我的心田。在它的字裡行間中,我了解到了她夢中的少女可望而不可即,讀出了他內心的思念,寂寞和傷感。對此,我還品讀過大量的古代詩集,從中我體會到了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自在,白居易「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的傷感,王維「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迷戀。品味書中的香氣,讓自己心曠神怡。
在這成長的路上,我對現狀並沒有感到有一絲絲的滿足。於是,我開始選擇一些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細細地品味,體會它的內涵所在。
我愛曹雪芹的《紅樓夢》,愛那嬌小的林黛玉。因為她知道她是寄人籬下,所以只好用犀利的話語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軟弱,見自己深深地掩藏。每每想起大觀園,便想起她那揪心的淚。她愛過也恨過,快樂過也傷心過。正因如此,她的人生才會一波三折,才會有酸甜苦辣。品味書中林黛玉的一生,你會有許多不同的感受,你會對人們口中的林黛玉有所改觀。
人生需體驗,書香需品味,品味書中的香氣,與作者進行更深一層的思想交流。品味書香,可以感受到春天那風乎舞雲的愜意,可以感受到夏天那滂沱大雨後的一絲清涼,可以感受到秋天那落葉紛飛的悽涼,可以感受到冬天那雪花飄零的壯闊。
一壺綠茶,一縷書香,在如豆的燭火下,茶香繚繞,書香浸染……
【篇四:品味書香】
我喜歡讀書,我從生活中走入書海,再在書海裡領悟生活。在書與現實之間搭一座橋,把書中的知識在現實中運用,把書中的夢想在現實中構造。
記得小時候,總愛翻看那些顏色奇妙的書,看上面方方正正的文字整齊地碼成一個個美麗的童話。我在故事裡看到美麗的白雪公主,看到堅貞的海的女兒。於是我把自己想成白雪公主,有七個小矮人在身邊跳來跳去,我把自己想成海的女兒,為心愛的王子甘願變成海面上潔白的泡沫。我為她們笑,為她們哭,我開始為自己做夢,做一個個奇幻、美好的夢。
等我的夢終於不再發生什麼變化,那便成了我永恆的追求。我開始去追夢,把飄在空中載著夢想的雲朵編成旖旎的理想花朵。踏入生活的瞬間我發現,生活不是童話,我不是公主,也沒有騎著白馬的王子。我想在故事裡找答案,才發現,原來那厚厚的一本,寫的都不是我。正感彷徨,老師交給我一本書,他說:「這是生活真正給你的第一本書,你要隨著它再自己去找續集。」
生活告訴我,書中不只有童話,還有很多現實中要學習的東西。要學會在書中了解現實,在現實中編織夢想。離開童話,開始在書海裡暢遊古今。感屈公的悲壯,讀李白的瀟灑,學習電的本質,了解人的構成。生活的原料在書中做成大雜燴,嘗一口,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倒也俱全。從書中品生活的味兒,待到明了味兒,也就成熟了,知道書中其實並沒有顏如玉,書中也沒有黃金屋,書只給了我提示,要在生活中尋找,而少了哪一頁,都遇不到。
五童話教會我想像,詩歌教給我情感,科學教會我正確的樹立目標……品一杯香茗,掬一縷書香。茶香在飄散,書香在瀰漫,至茶香散淡,書香仍濃……
【篇五:品味書香】
我喜歡看曹文軒寫的書,尤其令我感動的是他寫的《青銅葵花》,作品寫苦難——大苦難,將苦難寫到深刻之極;作品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作品寫愛——至愛,將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
我看這本書,每當作品寫到青銅葵花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會皺起眉頭,替他們兄妹二人著急;當讀到他們受別人欺侮的時候,我就會握起拳頭,真想為他們打抱不平;每當我讀到兄妹二人遇到開心的事情,玩得很高興的時候,我的心情也一下子會好很多;可是一當讀到他倆傷心處或作品寫得很感人的地方,激動的淚水就會奪眶而出。
整個作品讓我最感動的就是青銅處處為妹妹著想的精神。他寧願自己被別人打傷,也不能讓妹妹受到半點傷害。書中有幾句話是這樣的:青銅終究不是那個人的對手,不一會兒就被那男孩壓在了身下……青銅擦了擦鼻子裡流出來的血搖搖晃晃地從地上站起來。讀這裡,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如果你就在身旁,看到自己的哥哥被別人打得鼻青臉腫的時候,那時你一定會很痛苦。
書中不僅有許多甜蜜的微笑,而且還有許多令你感動的話語。如果你重新翻開已經泛黃的書——那會是多麼愜意。
好多書值得品味,感動若在,書香猶存。是我們的祖國養育了我們,使我們的生活過得如此幸福。我想對親愛的祖國說:「我們愛你。」
這個作品使我懂得了: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這兩位兄妹,在我看來都是聖者。他們鍛鍊人類展開偉大的心魄。他們是力,是神。凡是不能兼受歡樂與痛苦的人,並是既不歡樂,亦不痛苦。只有體味他們,才能懂得人生的價值。
【篇六:品味書香】
書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引領我通往神秘的知識殿堂;如一杯清香四溢的綠茶,泌人心脾,給我帶來種種美妙的享受和無窮的回味;又似一對美麗神奇的翅膀,讓我在湛藍的知識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領略文字的魅力……
對於書,我有著莫名的情愫。記得從咿呀學語,蹣跚學步起,便和書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小時候,總愛看一些幼稚的童話,纏著媽媽給我講那些自以為很神秘的故事。然後饒有趣味地沉浸於童話中:愚蠢的國王、善良可愛的美人魚公主、命運悲慘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做一個溫馨、淡淡的夢。在童話國度裡,點亮只屬於我的煙火。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的成熟,我開始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它可以透過故事情節,展現給世人思想的精魂。《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化險為夷,最終取得勝利令人歡呼雀躍;《愛的教育》中那純真的同學之愛,溫馨的親子之愛,濃濃的師生之情,對祖國誠摯的愛,令人感動不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會我生命在於努力,在於奮鬥,厄運能使一個軟弱的人變得更加堅強!《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了解到中國歷史的坎坷命運,不禁惋惜長嘆。
書籍給了我們人生的自信和啟迪,給了我們無窮的智慧和力量,給我們架起一座成功的橋梁,給我們注入無限金色的希望。暢遊書海,其樂無窮。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開啟知識的大門,愉快地步入知識的殿堂;讓我們與書為侶,以書為伴,以書為鑑;讓那淡淡的書香伴你我同行,陪伴我們茁壯成長!
【篇七:品味書香】
細想一下,書,似乎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自習時有早讀,課堂上有集體朗讀,圖書館裡還有默讀……每種讀書法都值得我們去品味,它們各有各的韻味,不知怎的,而我偏愛睡前的夜讀。
想像一下,萬籟俱寂,沒有誰願意劃破夜空的靜諡。星星乖巧地眨著眼睛,微風不時從窗外竄進來。在柔美的月光下,如品一杯香茗一般在書海裡自由地暢遊:讀朱自清筆下沉重的父愛,品紅學大觀園裡的故事,陪林黛玉一起葬花流淚,隨魯迅回到他的童年………一頁頁翻過,不知不覺中,書的妙韻連同它的芳香已滲入你的肌膚,隨著血液流淌、奔騰,情感也隨之波動。
讀書的過程是艱難的,也是快樂的。漸漸的,在讀書中,我飄飛的身心融入了「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美景,感受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的精神,體會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壯志,傾聽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餘音。我有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呤詩也會呤」的才氣,感受到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豪氣,體會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傲氣……
我試著尋找,尋找現實生活中,屬於書的世界,試著去追尋諸葛亮的智慧,司馬遷的憤恨,貝多芬的痛苦,臧克家的深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堅強……
我在「飛流直下三千尺」中一睹人間奇觀的壯麗;我在「卻話巴山夜雨時」中感受離別的深沉;我在「我寄愁心與明月」中體味他鄉的思念;我在「把酒話桑麻」中享受自然的情趣。
讀書是一種樂趣,只要偷得片刻閒暇,就可以品味到書中蘊含的真理。當讀出了靈魂和境界,那飄然的感受、心境,只有心讀者才能領會。
面對滿林的書香,猶如面對心靈的淨土,也是滋潤人類智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好書,是世間的一方淨土,一個寄託靈魂的樂園。去讀好書,品味書韻,品味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