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煙氣流快速脫硫脫硝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4-04-13 21:58:05 2
1.本發明涉及脫硝脫硫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煙氣流快速脫硫脫硝設備。
背景技術:
2.煙氣脫硝脫硫一般應用於廢氣中含有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的工業廢氣中,為鍋爐煙氣淨化技術,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之一。
3.煙氣溼法脫硫脫硝的工藝中,一般採用氫氧化鈣或者氫氧化鈉作為吸收塔的吸收液,將廢氣通入吸收塔中,吸收塔頂部設置有噴淋裝置,噴淋的吸收液霧氣對吸收塔內部的煙氣進行脫硝脫硫處理,噴淋裝置上部又設有瓦楞除霧器,當煙氣流速過大時,煙氣中的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還未與吸收液完全反應便從吸收塔中排出,不能夠實現對煙氣的快速脫硫脫硝處理,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煙氣流快速脫硫脫硝設備。
4.溼法煙氣脫硫脫硝工藝中,需要採用到真空皮帶脫水機,對沉澱物進行脫水處理,脫水後的吸收液,再次回流到吸收塔中,其中本技術文件中的真空皮帶脫水機為現有技術,例如:申請日2021.12.09,公開日:2022.03.25,申請號:cn202111499553.2,發明名稱:一種真空皮帶脫水機。
技術實現要素:
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煙氣流快速脫硫脫硝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當煙氣流速過大時,煙氣中的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還未與吸收液完全反應便從吸收塔中排出,不能夠實現對煙氣的快速脫硫脫硝處理的問題。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煙氣流快速脫硫脫硝設備,包括吸收塔上設置有用於觀察吸收液液面的液面觀察窗,所述吸收塔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排煙管和沉澱排出管,所述沉澱排出管與真空皮帶脫水機連接,真空皮帶脫水機通過吸收液回流管與噴淋機構相互連接,所述煙氣加壓泵與煙氣導入管道連接,煙霧混合器上下兩端分別通過管道與煙氣加壓泵和旋轉噴氣機構連接,所述旋轉噴氣機構上設置有可以使吸收塔內部吸收液旋轉的傾斜噴頭,使煙氣泡在吸收液內旋轉充分吸收,煙霧混合器內部安裝有霧化噴頭,所述煙霧混合器內部還安裝有使以氣體及吸收液噴霧旋轉的螺旋片。
7.優選的,所述煙霧混合器的側邊依次連接有吸收液進料管和吸收液進料泵和吸收液存料池,所述吸收液存料池上安裝有蓋板,吸收液存料池側面連接有用於補充吸收液的吸收液補充管。
8.優選的,所述螺旋片中心有可供煙氣及吸收液噴霧通過的圓柱形通道。
9.優選的,所述旋轉噴氣機構包括第一主管、環形支管和第一噴頭,所述環形支管為三個同心圓管道與第一主管連接,環形支管上均勻的環形陣列有第一噴頭,第一噴頭順時針方向傾斜。
10.優選的,所述吸收塔內部的吸收液頁面高於環形支管的高度。
11.優選的,所述吸收塔的內部還設置有擾流機構,所述擾流機構設置於旋轉噴氣機
構的下方。
12.優選的,所述擾流機構包括擾流板和連接架,擾流板均勻的固定在連接架上,連接架與吸收塔的內壁連接。
13.優選的,所述除霧機構包括連接框架、除霧棉環架和除霧棉,除霧棉環架為圓錐形,所述除霧棉環架和除霧棉設置有兩組,避免下層除霧棉吸收的霧氣滲入到上層的除霧棉中,除霧棉環架通過螺栓與連接框架固定。
14.優選的,所述噴淋機構包括噴淋主管、噴淋環形支管和噴淋噴頭,噴淋主管與噴淋環形支管相互連接,噴淋環形支管上環形陣列有噴淋噴頭。
15.優選的,所述旋轉噴氣機構包括第二主管、噴氣噴霧盤和第二噴頭,噴氣噴霧盤包括與第二主管連接的殼體以及與第二噴頭一體的噴頭面板,噴頭面板上均勻環形陣列有順時針傾斜的第二噴頭。
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一種煙氣流快速脫硫脫硝設備:
17.1、旋轉噴氣機構上設置有可以使吸收塔內部吸收液旋轉的傾斜噴頭,使煙氣泡在吸收液內旋轉充分吸收,煙氣通過傾斜噴頭噴出的時候,推動了吸收塔內部的吸收液進行旋轉,該過程中,與現有技術相比,不僅可以使煙霧在吸收液中反應,而且通過使吸收液旋轉,使得煙霧氣泡在吸收液中反應的更加充分,另外多個噴頭的設置,也進而增大了煙霧氣泡與吸收液之間的反應面積,進而與現有技術相比,在同等較高速煙氣流動的情況下,該脫硫脫硝設備對硫氧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的吸收更加充分。
18.2、煙霧混合器內部安裝有霧化噴頭,煙霧混合器內部還安裝有使以氣體及吸收液噴霧旋轉的螺旋片,在煙氣進入吸收塔之前,對煙氣進行氮化物氧化物吸收的預處理,螺旋片使煙霧混合器內部的煙霧與霧化噴頭噴出的吸收液進行旋轉充分混合反應,提高了煙氣脫硫脫硝的處理效率。
19.3、擾流機構上的擾流板可以降低吸收塔底部吸收液的流動速度,在沉澱物沉澱到吸收塔底部的時候,降低沉澱物再次揚起情況,有利於後續的沉澱物脫水處理。
20.4、除霧棉設置有兩組,並且兩層除霧棉間隔設置,等同霧氣量情況下兩層除霧棉,下層溼度遠高於上層溼度,間隔設置避免了底層除霧棉吸收的吸收液霧氣浸入到上層除霧棉中,因為在吸收塔中氣體向上流動的過程中,在氣體通過除霧棉的過程中,流動氣體會將除霧棉中少量的吸收液以微小霧滴的方式揚起,目前溼法脫硫脫硝吸收塔一般採用除霧板的方式,該方式除霧效果不佳,尤其是煙霧流速較大的時候,並且煙霧通過吸收有吸收液霧滴的情況下,除霧棉上的吸收液會對未被反應完全的微量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再次反應,提高煙霧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的吸收率。
附圖說明
21.圖1為本發明主視結構示意圖;
22.圖2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23.圖3為本發明煙霧混合器剖面結構示意圖;
24.圖4為本發明煙霧混合器爆炸結構示意圖;
25.圖5為本發明吸收塔內部結構示意圖;
26.圖6為本發明煙霧混合器立體結構示意圖;
27.圖7為本發明擾流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28.圖8為本發明噴淋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29.圖9為本發明除霧機構爆炸立體結構示意圖;
30.圖10為本發明除霧機構爆炸主視結構示意圖;
31.圖11為本發明旋轉噴氣機構俯視結構示意圖;
32.圖12為本發明旋轉噴氣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33.圖中:1、吸收塔;2、液面觀察窗;3、排煙管;4、沉澱排出管;5、煙霧混合器;51、霧化噴頭;52、螺旋片;6、煙氣加壓泵;7、煙氣導入管道;8、吸收液進料管;9、吸收液進料泵;10、吸收液存料池;11、蓋板;12、吸收液補充管;13、真空皮帶脫水機;14、吸收液回流管;15、旋轉噴氣機構;151a、第一主管;152a、環形支管;153a、第一噴頭;151b、第二主管;152b、噴氣噴霧盤;153b、第二噴頭;16、擾流機構;161、擾流板;162、連接架;17、除霧機構;171、連接框架;172、除霧棉環架;173、除霧棉;18、噴淋機構;181、噴淋主管;182、噴淋環形支管;183、噴淋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34.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35.實施例1
36.請參閱圖1-圖10,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煙氣流快速脫硫脫硝設備,包括吸收塔1上設置有用於觀察吸收液液面的液面觀察窗2,所述吸收塔1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排煙管3和沉澱排出管4,所述沉澱排出管4與真空皮帶脫水機13連接,其中,真空皮帶脫水機13為現有技術,真空皮帶脫水機13通過吸收液回流管14與噴淋機構18相互連接,真空皮帶脫水機13配套設置有乾濕分離的收納容器,其中,真空皮帶脫水機13將吸收液分離出,吸收液回流管14將分離出的吸收液在回流泵的作用下,引入到噴淋機構18中,噴淋回流到吸收塔中,同時,在噴淋的時候,也對吸收塔內部的煙霧進行了吸收處理,所述煙氣加壓泵6與煙氣導入管道7連接,煙霧混合器5上下兩端分別通過管道與煙氣加壓泵6和旋轉噴氣機構15連接,所述旋轉噴氣機構15包括第一主管151a、環形支管152a和第一噴頭153a,所述環形支管152a為三個同心圓管道與第一主管151a連接,環形支管152a上均勻的環形陣列有第一噴頭153a,第一噴頭153a順時針方向傾斜,所述旋轉噴氣機構15上設置有可以使吸收塔1內部吸收液旋轉的傾斜噴頭,使煙氣泡在吸收液內旋轉充分吸收,煙氣通過傾斜噴頭噴出的時候,推動了吸收塔1內部的吸收液進行旋轉,該過程中,與現有技術相比,不僅可以使煙霧在吸收液中反應,而且通過使吸收液旋轉,使得煙霧氣泡在吸收液中反應的更加充分,另外多個噴頭的設置,也進而增大了煙霧氣泡與吸收液之間的反應面積,進而與現有技術相比,在同等較高速煙氣流動的情況下,該脫硫脫硝設備對硫氧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的吸收更加充分,噴頭與第一主管151a之間採用螺紋的方式連接,當噴頭出現損壞或者堵塞的情況,可以更滑第一噴頭153a,對該設備進行維護。
37.煙霧混合器5內部安裝有霧化噴頭51,所述煙霧混合器5內部還安裝有使以氣體及
吸收液噴霧旋轉的螺旋片52,在煙氣進入吸收塔之前,對煙氣進行氮化物氧化物吸收的預處理,螺旋片52使煙霧混合器5內部的煙霧與霧化噴頭51噴出的吸收液進行旋轉充分混合反應,提高了煙氣脫硫脫硝的處理效率,其中吸收液可以為氫氧化鈉或者氫氧化鈣。
38.請參閱圖1-圖2,所述煙霧混合器5的側邊依次連接有吸收液進料管8和吸收液進料泵9和吸收液存料池10,所述吸收液存料池10上安裝有蓋板11,吸收液存料池10側面連接有用於補充吸收液的吸收液補充管12,在進料管8也可以再連接支管,將氧氣補充到進料管8中,這樣可以將煙氣中的一氧化氮轉化為二氧化氮,此外,也可以將後續吸收塔1中二氧化氮與氫氧化鈣之間反應生成的一氧化氮轉化為二氧化氮。
39.請參閱圖3-圖4,所述螺旋片52中心有可供煙氣及吸收液噴霧通過的圓柱形通道。
40.請參閱圖5和圖7,所述吸收塔1內部的吸收液頁面高於環形支管152a的高度,所述吸收塔1的內部還設置有擾流機構16,所述擾流機構16設置於旋轉噴氣機構15的下方,所述擾流機構16包括擾流板161和連接架162,擾流板161均勻的固定在連接架162上,擾流板161為波浪形,可以更好的阻礙吸收液的流動,使擾流板161下方的吸收液流動性較低,連接架162與吸收塔1的內壁連接,擾流機構16上的擾流板161可以降低吸收塔底部吸收液的流動速度,在沉澱物沉澱到吸收塔底部的時候,降低沉澱物再次揚起情況,有利於後續的沉澱物脫水處理。
41.請參閱圖5、圖9和圖10,所述除霧機構17包括連接框架171、除霧棉環架172和除霧棉173,除霧棉環架172為圓錐形,所述除霧棉環架172和除霧棉173設置有兩組,避免下層除霧棉173吸收的霧氣滲入到上層的除霧棉173中,除霧棉環架172通過螺栓與連接框架171固定,兩層除霧棉173間隔設置,等同霧氣量情況下兩層除霧棉173,下層溼度遠高於上層溼度,間隔設置避免了底層除霧棉173吸收的吸收液霧氣浸入到上層除霧棉173中,因為在吸收塔中氣體向上流動的過程中,在氣體通過除霧棉173的過程中,流動氣體會將除霧棉173中少量的吸收液以微小霧滴的方式揚起,目前溼法脫硫脫硝吸收塔一般採用除霧板的方式,該方式除霧效果不佳,尤其是煙霧流速較大的時候,並且煙霧通過吸收有吸收液霧滴的情況下,除霧棉173上的吸收液會對未被反應完全的微量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再次反應,提高煙霧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的吸收率。
42.請參閱圖5和圖8,所述噴淋機構18包括噴淋主管181、噴淋環形支管182和噴淋噴頭183,噴淋主管181與噴淋環形支管182相互連接,回流的吸收液通過噴淋主管181進入到噴淋環形支管182中,然後從噴淋環形支管182上環形陣列有噴淋噴頭183噴出,對吸收塔1中的煙氣進行脫硫脫硝處理。
43.實施例2
44.請參閱圖11-圖12,所述旋轉噴氣機構15包括第二主管151b、噴氣噴霧盤152b和第二噴頭153b,噴氣噴霧盤152b包括與第二主管151b連接的殼體以及與第二噴頭153b一體的噴頭面板,噴頭面板上均勻環形陣列有順時針傾斜的第二噴頭153b,當噴氣噴霧盤152b噴頭面板上的第二噴頭153b出現損壞,或者堵塞的情況,可以通過更換噴氣噴霧盤152b的噴頭面板進行對設備的維護,當噴氣噴霧盤152b噴頭面板打開的時候,也可以對噴氣噴霧盤152b殼體內腔進行清理。
45.工作原理:首先煙氣在煙氣加壓泵6的作用下,煙氣通過煙氣導入管道7進入到煙霧混合器5中,吸收液進料泵9將吸收液存料池10中的吸收液從霧化噴頭51中噴出,螺旋片
52使煙霧混合器5內部的煙霧與霧化噴頭51噴出的吸收液進行旋轉充分混合反應,提高了煙氣脫硫脫硝的處理效率,之後煙氣進入到旋轉噴氣機構15中,煙氣通過傾斜噴頭噴出的時候,推動了吸收塔1內部的吸收液進行旋轉,該過程中,與現有技術相比,不僅可以使煙霧在吸收液中反應,而且通過使吸收液旋轉,使得煙霧氣泡在吸收液中反應的更加充分,吸收塔1內部的吸收液與煙氣進行反應,形成沉澱,從沉澱排出管4中排出進入到真空皮帶脫水機13中,接著真空皮帶脫水機13通過吸收液回流管14與噴淋機構18相互連接,真空皮帶脫水機13配套設置有乾濕分離的收納容器,其中,真空皮帶脫水機13將吸收液分離出,吸收液回流管14將分離出的吸收液在回流泵的作用下,引入到噴淋機構18中,噴淋回流到吸收塔中,同時,在噴淋的時候,也對吸收塔內部的煙霧進行了吸收處理,吸收後的煙霧通過除霧機構17進行除霧處理,除霧棉環架172和除霧棉173設置有兩組,避免下層除霧棉173吸收的霧氣滲入到上層的除霧棉173中,除霧棉環架172通過螺栓與連接框架171固定,兩層除霧棉173間隔設置,等同霧氣量情況下兩層除霧棉173,下層溼度遠高於上層溼度,間隔設置避免了底層除霧棉173吸收的吸收液霧氣浸入到上層除霧棉173中,因為在吸收塔中氣體向上流動的過程中,在氣體通過除霧棉173的過程中,流動氣體會將除霧棉173中少量的吸收液以微小霧滴的方式揚起,目前溼法脫硫脫硝吸收塔一般採用除霧板的方式,該方式除霧效果不佳,尤其是煙霧流速較大的時候,並且煙霧通過吸收有吸收液霧滴的情況下,除霧棉173上的吸收液會對未被反應完全的微量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再次反應,提高煙霧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的吸收率,最後,經過脫硫脫硝的煙氣,從排煙管3中排出。
46.此外,煙霧混合器5中的吸收液噴霧在對煙霧反應的過程中,會出現少量沉澱,沉澱大部分會通過高壓的煙氣從旋轉噴氣機構15的噴頭中噴出,設備長時間使用,會導致旋轉噴氣機構15、煙霧混合器5以及與兩者之間連接的管道內壁出現結垢的情況,此時需要對設備急性維護,可將酸性液體注入到吸收液存料池10中,通過煙霧混合器5的霧化噴頭51中噴出,進行除垢。
47.在真空皮帶脫水機13脫水的過程中,會有吸收液會有流失,此外在經過脫硝脫硫反應之後,液體的綜合ph值會降低,煙霧混合器5中的霧化噴頭51不僅可以對煙氣進行預處理,也可以作為吸收塔內部吸收液的補充,根據設備實際的運行情況,對吸收液進料泵9進行調節,進而可以對霧化噴頭51的吸收液噴出量進行調節。
48.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