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報告中的六大亮點解讀
2024-12-25 20:42:09
導語:在今日的「兩高」報告中,如何總結過去一年工作經驗,規劃新一年的工作重點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值得一提的是,周強和曹建明兩位都對冤假錯案的發生表示了自責與自省,並展開「自我批評」。
經濟觀察網記者沈念祖3月12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周強和曹建明兩位都對冤假錯案的發生表示了自責與自省,並展開「自我批評」。
當然20xx年兩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一系列冤假錯案得以昭雪,司法體制改革破冰推進,反腐打虎拍蠅成果豐碩……回望過去的20xx年,「兩高」可謂動作頻頻。在今日的「兩高」報告中,如何總結過去一年工作經驗,規劃新一年的工作重點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經濟觀察網記者為你獨家梳理了兩高工作報告中的六大亮點。細數兩高工作報告中的「自我批評」、「司法改革」、「反腐漂亮成績單」、「強化律師履職」「打擊網際網路犯罪」、「植入新媒體廣告」
一、自我批評
在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中,周強特別提到了呼格案,並表示自責,「對錯案的發生,我們深感自責,要求各級法院深刻汲取教訓,進一步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範、及時糾正機制。」
據他介紹,各級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其中糾正一批重大冤假錯案。
這樣的自我批評也見諸於20xx年的報告,「以堅決果斷的態度依法糾正"張氏叔侄強姦殺人案"等一批重大冤假錯案,從錯案中深刻汲取教訓,強化證據審查,發揮庭審功能,與公安、檢察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建立健全防範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堅守防止冤假錯案底線。」
少有在工作報告中對具體案件作列舉的最高檢工作報告今年,今年列舉大量案件,比如「徐輝強姦殺人案」、「黃家光故意殺人案」、「王本餘姦淫幼女、故意殺人案」、「呼格吉勒圖故意殺人、流氓案」等冤錯案件,並表示要「認真覆核證據,依法提出糾正意見,監督支持人民法院糾錯。」
曹建明表示,對冤錯案件首先深刻反省自己,倒查追究批捕、起訴環節把關不嚴的責任,吸取沉痛教訓,健全糾防冤假錯案長效機制。
周強還指出了人民法院工作中還存在不少五大問題和困難。其中隨著人民法院辦案數量持續快速增長,新類型案件大量增加,辦案壓力越來越大,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一線法官年人均辦案高達300多件,案多人少矛盾、人才流失問題突出的問題在20xx年的報告裡也有體現。並且今年的最高檢報告也提到了基層案多人少、檢察官斷檔等突出問題。可見司法人員流失問題亟需重視。
其他的四大問題分別是: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對下級法院監督指導有待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一些案件裁判不公,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有案不立、訴訟拖延、裁判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對規避執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行為打擊力度有待加大。三是一些法官的司法能力不適應形勢任務要求,準確認定事實、正確適用法律、妥善化解矛盾的水平不高。四是「四風」問題在法院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法官群眾觀念不強,司法作風不正,對當事人冷硬橫推;有的法官缺乏司法良知和法紀觀念,違背法官職業道德,甚至徇私枉法,辦關係案、人情案、金錢案,陷入司法腐敗、違法犯罪的深淵。
在最高檢的報告裡,曹建明也指出了檢察工作存在的六大問題,並表示將緊緊抓住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自覺接受人民監督,下大氣力認真整改。
一是一些檢察人員人權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規範意識沒有真正牢固樹立,有罪推定、口供至上、片面追訴等慣性思維尚未徹底消除;二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服務大局、懲治犯罪、化解矛盾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不敢監督、不願監督、監督不規範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四是檢察隊伍整體素質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辦理金融證券、智慧財產權、生態環境、信息網絡等新型案件專業人才缺乏;五是落實司法改革任務需做大量艱苦工作,有的檢察人員存在畏難情緒;六是一些檢察人員特權思想、霸道作風嚴重,違法取證、違法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濫用強制措施、限制律師合法權利等司法不規範行為時有發生,有的甚至以權謀私、以案謀錢、貪贓枉法。
二、司法改革
今年是中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此前2月下旬,最高檢、最高法先後出臺《關於深化檢察改革的意見(2013—20xx年工作規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中國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xx-20xx)。
在上述兩份意見中,有不少改革舉措持續引發社會關注,這些在兩高報告裡得到進一步明細。比如,最高法工作報告裡提出,配合中央有關部門繼續推進人財物省級統管等改革試點工作,並將試點擴大到其他省區市。積極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推進立案登記制改革,從制度上解決立案難問題。落實規範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處置工作的意見,落實禁止讓被告人穿囚服出庭的規定。深化涉訴信訪改革,推進涉訴信訪法治化、信息化。完善案件繁簡分流,充分發揮仲裁、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在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進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完善人民陪審員參審機制。
最高檢報告裡指出,深化跨行政區劃人民檢察院改革試點。經授權同意後,從生態環境領域入手,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探索建立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不行使職權行為的督促糾正制度。研究完善對涉及公民人身、財產權益的行政強制措施的司法監督制度。深化中央統一部署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等4項重大改革試點,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兩高也不忘為司法人員解綁,取消不科學的考核指標。最高法提出,尊重司法規律,克服監督指導工作中的行政化傾向,取消對高級法院的統計考核排名,指導高級法院取消對轄區法院不合理的考核指標。最高檢指出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堅決取消簡單以數字指標、比率控制線等排序評優的做法。
不過,上述兩份規劃中提到的一些熱點,在兩高報告中也有沒出現的。比如最高檢提出的「建立檢察官懲戒委員會制度」最高法提出的「將鐵路運輸法院改造為跨行政區劃法院」、「在國家和省一級分別設立由法官代表和社會有關人員參與的法官懲戒委員會。」都沒有在兩高報告的20xx年主要任務裡出現。
另外,提高司法工作人員薪酬待遇問題提高,亦沒有在兩高報告中體現。
三、反腐漂亮成績單,周永康等28名省部級高官
每年的「兩高」報告都會用相當篇幅提到依法懲治貪汙賄賂犯罪的情況。在20xx年密集「打虎」的背景下,今天的「兩高」報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最高檢報告,指出「依法辦理周永康、徐才厚、蔣潔敏、李東生、李崇禧、金道銘、姚木根等28名省部級以上幹部犯罪案件。」同時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的背景下,查辦貪汙、賄賂、挪用公款100萬元以上的案件3664件,同比上升42%。查辦縣處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4040人,同比上升40.7%,其中廳局級以上幹部589人。
最高法亦表示「高舉反腐利劍,對腐敗犯罪分子,不論其職務多高,權力多大,都要依法嚴懲。」「堅持鐵腕反腐,依法懲處劉鐵男、李達球等一批腐敗犯罪分子。」去年一年,各級法院審結貪汙賄賂等犯罪案件3.1萬件4.4萬人,同比分別上升6.7%和5.2%。其中被告人原為廳局級以上的99人,原為縣處級的871人。加大對行賄犯罪打擊力度,判處罪犯2394人,同比上升12.1%。會同有關部門起草沒收違法所得司法解釋,啟動缺席判決沒收外逃腐敗分子違法所得程序。
同時兩高報告裡都提到了海外追逃的成果。
最高檢報告指出,與有關部門聯合發布敦促在逃境外經濟犯罪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加強境外司法合作,共抓獲境內外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749人,其中從美國、加拿大等17個國家和地區抓獲、勸返49人。在積極追逃的同時,探索對犯罪嫌疑人逃匿案件啟動違法所得沒收程序,依法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決不讓腐敗分子在經濟上撈到好處。
最高法報告也表示積極參與海外追逃追贓工作,決不讓國外成為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
四、強化律師履職
相比起20xx年簡單一句,「加強與律師協會的溝通,高度重視律協、律師反映的問題,尊重和保障律師依法履職。」
本次的兩高報告對於律師履職的保障可謂著重筆墨,強化了律師的司法案件中的重要作用。
最高法報告提出,切實保障律師依法履職。制定辦理死刑覆核案件聽取律師意見的辦法,保障律師查詢立案信息、查閱相關材料等權[-0.21%]利,律師可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當面陳述辯護意見,確保死刑覆核案件質量。積極探索律師參與化解涉訴信訪案件的做法,充分發揮律師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作用。
最高檢報告提出,充分認識律師在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法律正確實施特別是推動檢察機關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司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構建良性互動檢律關係。認真解決律師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問題,制定實施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指定專門部門接待律師,嚴格規範重大賄賂案件律師會見,安排專門場所方便律師閱卷,認真審查律師提供的證據材料。對阻礙律師依法行使訴訟權利拒不糾正的,給予紀律處分並通報。
說明兩高在切實重視律師的重要作用,充分保障律師的權利,並自主清除律師執業過程中的一些障礙。
五、決不允許網絡成為法外之地
隨著網絡犯罪等新型犯罪出現,最高法報告裡首次提出,依法嚴懲網絡犯罪。
最高法表示,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偽基站」設備案件和辦理網絡犯罪案件適用刑事訴訟程序的意見。堅決打擊網上造謠、傳謠行為,依法審理網絡推手「秦火火」、「邊民」等誹謗、尋釁滋事、非法經營案,切實維護網絡秩序,淨化網絡空間,決不允許網絡成為法外之地。
依法制裁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他人隱私權行為,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結首例在華外國人非法獲取公民信息案,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周強還列舉了奇虎與騰訊公司涉不正當競爭案和壟斷案,表示要促進規範網際網路領域競爭秩序。
六、植入新媒體廣告
今年的兩高工作報告,除了回顧去年得失,展望今年工作之外,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參與兩高報告的全國人大代表們拿到的紙質報告中,都植入了一則新媒體「廣告」。
在周強院長、曹建明檢察長工作報告的最後一頁附件中,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兩微一端」新媒體平臺的官方帳號、微信公眾號等的介紹。如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廣告」中說,最高人民檢察院開通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官方帳號以來,在9個網絡平臺發布28000多條信息,粉絲數從30萬增長到目前的2200多萬。文中還列出了這些帳號獲得的各類榮譽,並附有可供掃描的二維碼。最高人民法院一口氣列出了3個二維碼。
事實上,兩高對於新媒體推廣運用在兩高報導裡也有表述。
最高法報告稱,「推行網絡司法拍賣,降低買受人成本,接受社會監督。完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網站、微博、微信開設曝光臺,公開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110萬例,採取限制高消費等信用懲戒措施150萬次,督促被執行人履行義務。」
最高檢報告表示:「深入推進案件信息公開,充分運用網絡等新媒體,及時公布社會關注案件處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