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線從1根到24根!12年N卡歷程全回顧
2024-12-27 07:34:08
2005年6月22日,NVIDIA在北京發布了其第七代顯是核心——G70,其相應的產品也被正式命名為GeForce 7800,這距NVIDIA成立整整12年。在這12年中,顯卡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延伸。而3D顯示技術則是NVIDIA在這12年中賴以成名立業的有力武器。從TNT顯卡一炮而紅,到TNT2全面取代VOODOO系列,再到奠定NVIDIA在業界霸主地位的GeForce 256顯示晶片,這一切成就全部都是基於3D圖形加速技術。可以說,NVIDIA的發展史,就是一部3D圖形加速技術不斷革新的過程。我們知道,影響顯卡3D性能的除了核心頻率、顯存頻率外,最重要的就是管線的多寡了,管線越多性能就越好。NVIDIA在這12年當中,顯卡的管線數量一直在不斷的增長著,從最初的RIVA 128開始就已經有管線的設計了,不過只有可憐的1條。當然,這和當時的生產工藝及生產成本是有關係的。而現在,NVIDIA最新的GeForce 7800GTX顯卡已經具備24條管線了,性能也早已是RIVA 128不知多少倍了。
NVIDIA第五代產品 GeForce FX
由於筆者接觸電腦比較晚,大概是1997年吧,那時候僅僅處於親眼見過和摸過電腦,對電腦的指示簡直就是一無所知,就連碰一下鍵盤或機箱殼都以為可能把電腦弄壞。更別提什麼音效卡啊顯卡的。筆者真正明白電腦有CPU、顯卡、音效卡、硬碟等設備的時候已經是1999年的事情了。不過那時候,對顯卡的認識絕沒有到「管線級別」,僅僅停留在人云亦云的水平。一是平時並不怎麼關注電腦配件及技術,二是當時對顯卡管線的宣傳也並不多。
而在筆者真正明白管線對於顯卡之重要性的時候已經到了2003年了,因為當時有許多廠商推出了可通過破解管線數量,讓低端卡一躍成為高端卡的產品,比如R9800SE,這使顯卡的性價比能有不小的增長。
管線作為影響顯卡性能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過去我們又了解多少呢?它的發展歷程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通過NVIDIA來了解管線在顯卡發展中的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