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母校的回憶作文
2025-02-06 03:38:09
導語:「母校」,一提到這個詞眼,腦海中便浮現出那一級級熟悉的臺階,那高大的校門,小編整理關於母校的回憶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母校的回憶
依稀記起我的老師,我是那麼的尊敬您是您,陪伴著我們走過了六個春秋;是您,教會了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面對困難臨危不懼;是您,帶著我們一步步走入文學的殿堂,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暢遊;是您,在我因為失敗而心灰意冷時,用溫暖的雙手扶著我去勇敢面對失敗;是您,在我猶豫不決時,給了我自信和力量;是您,用那如同甘甜泉水般的心泉,滋潤了我們的心田
依稀記起我的同學,我是那麼的思念你們還記得,我們曾在教室裡一起學習,曾在操場上追逐、嬉戲(雖然我們的操場不是很寬闊,但我們在那裡卻玩得很開心),也曾在一起回家的小路上跳過皮筋我們為彼此留下了一個個快樂的瞬間;我們為彼此留下了許多童年的亮點,將對方的童年變得七彩般絢麗;我們曾在課堂上為一個問題而爭論不休;我們被對方的快樂所感染,也為對方分擔著痛苦,或許我們之間還出現過不少不愉快的事,但此刻我卻只記得我們度過的快樂時光
依稀記得母校牆角的一排桂花樹,那是我們快樂的天地。班時桂花還是特別的稀奇與珍貴的,我們一群調皮的孩子,曾經總是趁著老師不注意,偷偷跑去掐大束花枝,後來老師實在心疼了,便搬來凳子坐在花樹旁,一瞧見我們,便笑著折一段末枝,還語重心長地說,新長的枝頭折不得,樹也是會疼的。我們也都是乖巧的孩子,會心一笑,便心滿意足地去了。等到一樹一樹的花開得金黃,每每一場桂花雨,我們就拿了小盒子撿拾起剛剛落下的尚且新鮮的花朵,回家用糖浸了包桂花圓子,好像自家包的圓子總是特別的香,似乎帶了那麼一絲苦,不過這絲毫也不影響我們內心小而執拗的歡喜。
我忘不了那些與我朝夕共處的同學們,更忘不了那些塑造了我靈魂的老師們,還有那曾經留下過我的笑聲和淚水的校園。現在,我帶著同學們的祝福、老師們的叮囑,踏進了新的校園。我那曾經生活了六年的校園啊,我會在心中常常想念你!
第二篇:母校的回憶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記憶依然在心中留下神聖。
——題記
「母校」,一提到這個詞眼,腦海中便浮現出那一級級熟悉的臺階,那高大的校門,那一棵棵正待抽出新枝的小樹,那一幢幢似乎高聳卻又如此親近的教學樓,那一排排熟悉的舊書桌,那一張張並不陌生的善意的臉,那一幕幕似曾讓人歡喜亦令人傷心的校園往事……
三年前的今天,坐在母校的教室中傾聽著老師投入的講課,那時的我是初出茅廬的孩子,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幻想,卻對腳下的路十分迷茫。是母校為我注入了新的血液,抹去了我心中的茫然。
記得在母校,我結識了許許多多陌生的面孔和與我一樣茫然的心靈,老師就像一盞盞明燈,為我們指明了道路。於是,我和我的新朋友們一起朝著光明走去。那時我總是非常認真地聽講,書上的筆記工工整整,作業也是那樣工整,因為我希望在一盞盞明燈的照耀下順利地走完前方的大路,而不是一個人徘徊在被人遺忘的角落裡。
記得在母校,我曾「偷偷」地給老師寫信,把我心中的幻想一點點地描繪出來,把自己最好的建議非常誠心地告訴教師,想把班級建設得更好,教師微笑地接受了,我的藍圖似乎就要實現了,那使我對未來更充滿了信心。
記得在母校,我常跟同學去長跑,鍛鍊身體也鍛鍊毅力。踏在母校的跑道上,我們互相鼓勵、一起加油,到達終點的我們都是勝利者,我們戰勝了自己。但我也同時清楚,前方的路還很長,就如母校的面前還有許許多多如三年前的我一樣的茫然的心靈需要哺育一樣,我的道路也許才剛剛開始,只有堅持到最後才是真正的勝利者。當然,相信母校永遠也不會有那個最後。
記得在母校,到了離別的時候,我的心情沉重,因為對母校三年的感情難以割捨。但我沒有就此落淚,因為我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前面路上海闊天空,等著我去創造新的奇蹟,為母校爭光。
朗朗的九月來了,踏進新的教室,坐在新的課桌前,翻開嶄新的書頁,似乎一切都煥然一新。但,我心中是懷舊的。母校,我依然在夢中與你相會。
第三篇:母校的回憶
悠悠歲月,一轉眼,離開鳳崗中學已有三十五年了.三十多年來,崢嶸歲月,浪漫情懷,但那個永遠抹不掉的腳印,那就是鳳崗中學就讀的日子,那段讓人忍俊不禁的歲月.
早在讀小學的時候就很想很想能夠考上東莞華僑中學,那時僑中就頗有名氣,有考上了上海復旦大學,華南師範學院等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但是偏偏我們這個年代的學生遇上了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六年級的整整一個學年中停課鬧革命,讀僑中的願望幾乎破滅了.好不容易等到1967年9月複課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讀了七年級(文化大革命的產物)和小學附設初中班兩年.在1970年9月,全國提出要普及高中教育,我終於輕易地讀上了鳳崗中學(僑中已改名).
當我跨入了鳳崗最高學府的中學校門時,心情沒有特別的高興,那時好象是誰想讀高中都可以報名就讀,所以我的同學中有比我大五,六歲的,也有比我小一,兩歲的.高一級招收有九個排(當時是按軍事化編班的,一個排就是現在的一個班),我被編在二連二排.教室還是六十年代初華僑捐資建的六排蓋瓦的平房,沒有空調與風扇,只是利用開窗與關窗來調節溫度.
在鳳崗中學生活學習中,印象最深的有幾位老師.我們的班主任是江宏源老師,也是我們的農業課老師,他帶我們到試驗田裡給正在抽穗揚花的水稻做授粉實驗,他將我們熟視無睹的農業課講得妙趣橫生;教語文的是溫美暖老師,他是一位剛從武漢大學畢業分配來的年青小夥子,比我們年紀較大的同學只不過大幾歲,他的語文課講得生動活潑,我們聽得津津有味,還經常領略到他那隨口拾來的順口溜和自由詩;上數學課的蔡王傳老師,帶我們到雁田四號工地舊兵營住了一個星期,進行修建引水渠道的實地測量,還教我們用生紅薯來雕刻機器零件,當時同學們打趣地說:'我們的數學教具可以用來煮糖水吃.'記得上政治課的楊玉鵬老師,講課幽默風趣,通俗易懂,把中國共產黨的'一大'到'七大'的歷史講得淋漓盡致;記得上物理課的張子興老師,黑板字寫得整整齊齊,我們做筆記也記得清清楚楚;記得上化學課的黃秀萍老師,講課的聲音宏亮清晰聲情並茂,簡直如聽演唱會一般;記得上體育課的鄧日燊老師把我們學校的體育運動搞得熱火朝天,組織了田徑隊,體操隊,排球隊和籃球隊,特別是女子籃球隊在東莞縣的比賽中得過大獎,還代表東莞參加省的比賽呢.
還記得我們二連二排的同學,在學習上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在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在勞動中不怕苦不怕累,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在短短的兩年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最記得我剛上高中不久就參加學校的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白天上課,晚上排練到十一點,早上六點鐘就起床吊噪子,練基本功.如下鄉演出就要到凌晨一,二點才休息,也不覺得累,從來就沒有報酬,演出完後有一碗糖水或稀飯當宵夜就很高興了.每個學期排練一臺節目,到鳳崗各村演出,甚至到偏遠的南門山,嶂廈村演出.演出的服裝,道具都是隊員自己設計,自己製作的,樂器是自己帶來的.黑夜裡,我們宣傳隊的單車輕騎隊行駛在崎嶇的山村小路上,不知摔過多少回,不顧傷痛爬起來繼續前進,堅持到演出結束.我們的節目豐富多彩,有革命樣板戲《紅燈記》,《沙家浜》中折子戲,有歌頌共產黨和毛主席的豐功偉績的歌舞,有表揚好人好事的快板等,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好評.鳳中的生活就像那淙淙的小溪,涓涓細流,在平凡中顯生動,如同那無色無味的空氣,在你毫不知覺時,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性格,灌輸給我們點點滴滴的知識,為我們的以後奠定著堅實的基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我們還在母校懷抱裡,老師們朝夕卵翼著我們,傾心哺育著我們,讓我們翅膀健壯起來,讓我們能飛翔,能搏風擊浪;而當我們展翅翱翔藍天,飛向廣闊的蒼穹時,母校關懷的目光又何曾離開過我們!母校那顆關愛之心又何曾忘記過我們!在校慶50周年到來之際,讓我這個老校友真誠地說一聲:多謝我的母校,多謝我的老師,多謝我的同學,讓我常常地祝願,祝願可愛的母校花繁茂盛,茁壯成長;祝願尊敬的老師健康長壽,享樂滿年;祝願親愛的同學家庭幸福,生活美滿;祝願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第四篇:母校的回憶
那潔白的圍牆之中就是我的母校陳經綸中學,那裡有我無數美好的回憶。
我對母校有著特殊的感情,這不僅僅因為我在那裡學習生活了三年,還因為母校美麗的校園幾乎是和我們一起成長起來的。我們曾在這裡灑過汗水,用自己的手打扮她。母校那獨具特色的建築,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記得一個夏天的早晨,我匆匆地趕到學校,才發現校園裡靜悄悄的。原來是我的錶停了,怪不得路上的行人那麼少?比平時早了半個多小時呢。既來之,則安之。我慢慢地走在從校門口到教學樓的甬道上,我的心漸漸地沉靜下來。
昨夜的雨使柏油路面變成黯藍色,但並沒有積水.兩旁濃綠高大的楊樹精神抖擻地挺立著,好像在稱讚我的勤快。在路的盡頭是學校綜合樓的樓梯--外觀像一隻筆筒,樓梯頂上是一座四面為白色底盤和黑色指針的大鐘,大鐘呈鎖型。那裡恐怕是全校的制高點了,我們不論在校園中哪個地方,都能一抬頭就看到它。這別有深意的鎖,召喚我們去探索知識王國的秘密;這坦坦蕩蕩的鐘,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善用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這才發現自己平時太粗心了--竟從沒仔細地看看我們的校園,想想它的建築的含義,這裡有投資者、設計者、施工者和老師們太多的希望呢!校園裡瀰漫著淡淡的霧氣。四幢「品」字型的教學樓坐落在校園東面,樓前都有一片草坪。那綠草可以沒及腳面,卻從沒有人去踩;草坪一角種著一些花草,帶著朝露綻開的花朵格外嬌豔。我一口氣跑到綜合樓三樓,站在窗口觀看校園的全景:太陽出來了,給校園灑下一片金色。同學們已陸續地到校了,教室裡有走動的身影。操場上有早鍛鍊的隊伍,學校漸漸地熱鬧起來了。難忘啊,清晨薄霧中靜靜的校園?金色朝陽下活躍的校園。
校園美,校園裡的人更美。所有的老師都是那麼和藹可親,是我們學習上的嚴師,又是生活中的朋友。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嚴謹的治學態度,平易近人的作風,樂觀向上的精神……這些對我都具有深刻的影響。
那是初一的新年聯歡會,最後一個節目是抽取禮物,每人抽一個號碼,「對號人座」領一件禮物。誰知,等大家都拿完了,我才發現禮物少了一份。「你的(禮物)是什麼樣的?叫我看看。」一個同學問我。我搖了搖頭,說:「少了一份,我就不要了。」這麼件小事,我全沒放在心上。誰知放完假第一天上課的課間,班主任王老師就找到我,塞給我一個小紙包,嗔怪地說:「沒有你的禮物怎麼不告訴我呢?快拿著。」「沒事兒,我不能要您的……」我的話還沒說完,王老師就打斷我:「快拿著,要不,我可生氣啦!」其實她正在笑呢。我沒法拒絕她的命令和她的微笑,只好收下了這珍貴的禮物。這件小事讓我感受到了老師那顆溫柔細緻的心和對學生的關懷備至。
在學校中,相互接觸最多的便是同學。我們從剛進校門時的陌生,到熟悉,到相知相契,我們共同走過初中的時光,留下的是一串串美好的回憶。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春雨濛濛的日子。
那天,從中午直到下午放學,一直在下小雨。清涼的雨使天地都變了樣,天是灰白的,地是溼潤的。放學時,我們五個人擠在兩把傘下,說著笑著,走向校門口。忽的一陣冷風襲來,我不禁抖了一下,雨地裡同學們的自行車仿佛也在發抖,頂不住冷風了,就像多米諾骨牌=樣譁啦譁啦倒了一大溜。無須誰的號令,我們分散開,都把手伸向摔倒的自行車。我們把小花傘收攏了,放在一輛車的車筐裡。雨打在我們的頭上,臉上,身上,車子被扶起支好,清清爽爽地站在雨中。當我們五個人又站在一起時,大家互相打量著,看到的是沾著泥水的鞋襪,被雨打溼的藍色運動裝,臉上頭上的雨滴,常錦虹調皮的鬼臉,鍾玉水汪汪的大眼睛,張萌那明媚的笑容,我們大家的驕傲……我再把目光投向天空,灰白中透著蔚藍的天空,毫無保留地揮灑著珍貴的雨珠。我覺得我們都成了晶瑩的雨珠,溶進這蒙蒙的春雨之中了。
春雨中學校的圍牆,顯得格外潔白。?
那潔白的圍牆之中就是我的母校,那裡有我無數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