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要做到腰松淨
2025-08-03 02:27:08
練習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太極最注重的一點是松沉。太極要做到松很簡單,但要做到時刻松卻很難。太極的「松空」,不失把身體練到無重量的境界,更不是不受重力場作用的狀態。
「松空」實際上是不主觀,不著相,不畫地為牢,不受限制,隨時能進行虛實轉換,達到無為、無不為的「零狀態」。太極拳無論是「沾粘連隨」還是「發勁」對於腰腹的放鬆是十分重視的。楊澄甫先生因而將「松腰」列為太極拳的十要之一。
然而,太極拳的所有肢體動作都是腰的「主宰」也就是由於「轉腰」所引起的,這「轉腰」引起所有肢體動作當然是不可能「松腰」而是「實腰」的。這種情況就像是表軸帶動錶針,表軸如果不堅實,錶針怎麼能夠帶動?而之所以會「實腰」就是因為「氣騰然」。具體地說,腰的「氣騰然」反映為腰骶時時的下沉後撐與移動。
然而腰骶時時的下沉後撐與移動又必須以局部毫不用力的放鬆來保證,以局部毫不用力的放鬆作為基礎,不然就不可能有好的高效的以下沉後撐與移動帶動所有肢體動作的效果。這種情況與物理科技中交流電信號基準電壓越接近零電位,交流電信號輸出越高尤其相似。因此,《十三勢歌》才有「刻刻注意在腰間,腹內松淨氣騰然」之句。
松腰應該是放鬆腰椎、尾閭、臀部的肉和骨,特別是腰部的放鬆,保持節節貫串松沉的身體坐在一個沒有靠背的板凳上。如果你放鬆到位,就會感覺到上身重量通過骨盆的左右股骨尖沉澱澱的壓在板凳上面有的名家不明白上述這樣的道理,其中有以為「松腰」就是「腰間」不能有力量也就是「氣」,以為有力量就是沒有放鬆,將「腰不要局部用力」與「腰有力量」混為一談,甚至在一本新著的「前言」中說什麼「空腰」、「腰沒有東西,不能有一點力」,還在「錯位」一節說什麼不應該「腰帶手腳」,這是對太極拳嚴重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