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外雙套保溫爐芯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01:36:01 4
專利名稱:一種內外雙套保溫爐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內外雙套保溫爐芯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爐芯,尤其是一種內外雙套保溫爐芯。背景技術:
公知的,燃煤爐的工作原理是將煤球放置在爐芯的腔體內,由下部的出渣口進入空氣以給燃煤提供氧氣助燃,燃煤通過燃燒所產生的熱能由燃煤爐上部的支撐點與鍋之間生成的間隙,熱能沿著鍋底向四周散發來加熱鍋的底部;其中爐芯四周與爐壁之間通過填充物連接,由於爐芯四周為實體,所以每次生火或打開火蓋時,升溫較慢,影響使用進度。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外雙套保溫爐芯,所述內外雙套保溫爐芯通過將現有的爐芯分為內外兩層,利用外爐芯與內爐芯之間的間隙形成保溫結構,實現了每次生火或打開火蓋時的快速升溫目的。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內外雙套保溫爐芯,包括外爐芯和內爐芯,所述外爐芯的內部上端設有縮口的上口,在上口的下部設有內臺階,所述內臺階下部為外爐芯的內壁;所述內爐芯的內芯外壁下端設有外突出環,外突出環的上部設有外臺階;外爐芯的下端頂在內爐芯外突出環的上端面上,內爐芯的上端頂在上口下部的面上,在外爐芯的外臺階上端與內爐芯的外臺階之間為間隙,所述間隙形成保溫結構。所述的內外雙套保溫爐芯,所述外爐芯的外部面為圓形或多角形。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內外雙套保溫爐芯,通過將爐芯分為內爐芯和外爐芯的內外兩層,由內爐芯的外臺階和外突出環,外爐芯的上口和內臺階形成支撐結構;本實用新型利用間隙形成保溫結構,實現了每次生火或打開火蓋時的快速升溫目的。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外爐芯和內爐芯套裝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爐芯和內爐芯組合後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口 ;2、內臺階;3、內壁;4、外爐芯;5、內芯外壁;6、內爐芯;7、外臺階;
8、外突出環;9、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的解釋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下面的實施例,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護本實用新型範圍內的一切變化和改進;結合附圖1、2或3中所述的內外雙套保溫爐芯,包括外爐芯4和內爐芯6,所述外爐芯4的內部上端設有縮口的上口 1,在上口 I的下部設有內臺階2,所述內臺階2下部為外爐芯4的內壁3 ;所述內爐芯6的內芯外壁5下端設有外突出環8,外突出環的上部設有外臺階7 ;外爐芯4的下端頂在內爐芯6外突出環8的上端面上,內爐芯6的上端頂在上口I下部的面上,在外爐芯4的外臺階7上端與內爐芯6的外臺階7之間為間隙9,所述間隙9形成保溫結構;所述外爐芯4的外部面為圓形或多角形。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內外雙套保溫爐芯,通過將爐芯分為內爐芯6和外爐芯4的內外兩層,由內爐芯6的外臺階7和外突出環8,外爐芯4的上口 I和內臺階2形成支撐結構,利用外爐芯內壁3與內爐芯6的內芯外壁5之 間的間隙形成保溫結構;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每次生火或打開火蓋時的快速升溫目的。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內外雙套保溫爐芯,包括外爐芯(4)和內爐芯(6),其特徵是所述外爐芯(4)的內部上端設有縮口的上口(1),在上口(I)的下部設有內臺階(2),所述內臺階(2)下部為外爐芯(4)的內壁(3);所述內爐芯(6)的內芯外壁(5)下端設有外突出環(8),外突出環的上部設有外臺階(7);外爐芯(4)的下端頂在內爐芯(6)外突出環(8)的上端面上,內爐芯(6)的上端頂在上口(I)下部的面上,在外爐芯(4)的外臺階(7)上端與內爐芯(6)的外臺階(7 )之間為間隙(9 ),所述間隙(9 )形成保溫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外雙套保溫爐芯,其特徵是所述外爐芯(4)的外部面為圓形或多角形。
專利摘要一種內外雙套保溫爐芯,涉及一種爐芯,所述外爐芯(4)的內部上端設有縮口的上口(1),在上口的下部設有內臺階(2),所述內臺階下部為外爐芯的內壁(3);所述內爐芯(6)的內芯外壁(5)下端設有外突出環(8),外突出環的上部設有外臺階(7);外爐芯的下端頂在內爐芯外突出環的上端面上,內爐芯的上端頂在上口下部的面上,在外爐芯的外臺階上端與內爐芯的外臺階之間為間隙(9),所述間隙形成保溫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現有的爐芯分為內外兩層,利用外爐芯與內爐芯之間的間隙形成保溫結構,實現了每次生火或打開火蓋時的快速升溫目的。
文檔編號F24B1/197GK202501528SQ20122001294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婁中先 申請人:慈谿市逍林奇興塑料製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