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緊急救治戶外用醫療器械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10:20: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是一種緊急救治戶外用醫療器械。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大國,國民的安全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國突發性事件較多,救援任務對救援器械功能要求越來越高,在火災、地震等重大災難發生後,經常會出現傷亡人數多、救援器械不足的情況,這會因運送傷員不及時而使傷員受到更大傷害。因此對現場傷後運送傷員的擔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求它操作快速方便,佔用的操作人員少,對傷員的二次傷害小,而且價格便宜,便於推廣。
目前運送病人的各種救護車輛,大都沒有配製防震床墊,患者在運送途中,特別是重病患者,既怕震顛而又要搶時間,因此無法滿足急診或遠途患者的需求。市場上現存在的擔架車多數減震效果不明顯,容易誤傷病人;而且現在的擔架功能單一,有些擔架雖然具備行走的功能,但是不方便拆卸。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緊急救治戶外用醫療器械,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緊急救治戶外用醫療器械,包括下框架,所述下框架的上方設有上框架,所述上框架的上端安裝有床板,床板的左右兩端安裝有把手,上框架通過橫向滑動機構滑動安裝在下框架上,所述滑動機構包括T型滑塊和與T型滑塊相配合的滑軌,T型滑塊安裝在所述滑軌內並在滑軌內滑動,滑軌橫向固定安裝在上框架的下部或下框架的上部,T型滑塊橫向固定安裝在下框架的上部或上框架的下部;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間、上框架和床板之間分別通過固定機構相互之間保持固定;固定機構包括固定軸和固定鉤,固定軸分別固定安裝在下框架的兩側和床板的兩側,並在上框架上可旋轉安裝有與固定軸上下對應的固定鉤;所述下框架的下端安裝有固定支腿,固定支腿上設有減震器,減震器下側設有活動支腿,活動支腿末端設有防滑輪,所述下框架的下側設有隔震層,減震器包括氣缸和活塞,活塞在氣缸中滑動,活動支腿上設有彈簧;所述下框架的一側邊部通過軸承座安裝有立杆,立杆的頂端安裝有橫杆,橫杆的下端安裝有掛鈎。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T型滑塊與滑軌之間均布安裝有若干滑輪軸承。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軌的其中一端部封堵,並在滑軌的另一度的外部設有限位卡塊,同時封堵端的T型滑塊上設有與限位卡塊相對應的限位擋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床板的四角下部分別固接有豎管,並在上框架上設有與豎管相匹配的插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氣缸上側設有安全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支腿的外部還設有外護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減少了病人在搬運過程中的痛苦和防止病人二次傷害,同時,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床板可快速拆卸下來充當擔架,當出現擔架車無法行走的路面時,可單獨快速取下床板利用人工抬運,由於只拆卸下來床板,從而減輕了抬運的重量,進一步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通過將多層防震結構融為一體,可充分緩解和吸收車輛的震動和顛簸,實現了最佳的減震效果,提高了現場救援的靈活性,極大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還能在搬運的時候進行輸液,功能多樣。
附圖說明
圖1為緊急救治戶外用醫療器械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緊急救治戶外用醫療器械中滑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框架、2-上框架、3-床板、4-把手、5-T型滑塊、6-滑軌、7-限位卡塊、8-限位擋板、9-豎管、10-插孔、11-固定軸、12-固定鉤、13-轉軸、14-固定支腿、15-減震器、16-氣缸、17-活塞、18-防滑輪、19-活動支腿、20-隔震層、21-彈簧、22-外護套、23-安全閥、24-軸承座、25-立杆、26-橫杆、27-掛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緊急救治戶外用醫療器械,包括下框架1,所述下框架1的上方設有上框架2,上框架2的上端安裝有床板3,床板3的左右兩端安裝有把手4;所述上框架2通過橫向滑動機構滑動安裝在擔架床的下框架1上,所述滑動機構包括T型滑塊5和與T型滑塊相配合的滑軌6,T型滑塊5安裝在滑軌6內,該T型滑塊5隻能沿滑軌6的軸向移動,同時,所述T型滑塊5與滑軌6之間均布安裝有若干滑輪軸承,增加滑塊與滑軌之間的滑動性。所述T型滑塊5相互平行分別豎直固定於下框架1的左半部和右半部,並與下框架1的短邊平行,T型滑塊5上部延伸出下框架1的上表面;所述滑軌6相互平行分別固定在上框架2上。通過T型滑塊5與滑軌6配合實現床板3的橫向移動,同時,上框架2滑動的過程中,可以始終保持上框架2與下框架1平行,防止上框架2發生翻轉。本實用新型將所述滑軌6的其中一端部封堵,使床板3隻能想該側滑動至病床的上部,並在該滑軌6的另一度的外部下端固定設有限位卡塊7,同時封堵端T型滑塊5的下端側部固定設有與限位卡塊7相對應的限位擋板8,當床板3向外側滑動時,通過限位卡塊7與限位擋板8相配合對床板3的橫向滑動進行限位,防止其脫離下框架1。
所述下框架1的下端安裝有固定支腿14,固定支腿14上設有減震器15,減震器15下側設有活動支腿19,活動支腿19末端設有防滑輪18,所述下框架1下側設有隔震層20,隔震層20由泡沫金屬材料製成,有助於減少和吸收車輛的震動和顛簸;所述減震器15包括氣缸16和活塞17,活塞17在氣缸16中滑動;當進行救援時,所述氣缸16上側設有安全閥23,有助於調節氣缸16中空氣壓力,避免氣缸16超過負載;所述活動支腿19上設有彈簧21,有助於降低和消除車輛的震動和顛簸;擔架車遇到震動時,首先活動支腿8上的彈簧10進行伸縮減震,然後減震器6工作消耗和吸收彈簧10產生的能量。
所述固定支腿14的外部還設有外護套22。
所述床板3的四角下部分別固接有豎管9,上框架2上設有與豎管9相匹配的插孔10,豎管9插入插孔10內即可實現將床板3可拆卸安裝在上框架2上。
所述上框架2和下框架1之間通過固定機構保持固定或解除固定,該固定機構包括相互對應的固定軸11和固定鉤12,固定軸11的一端固定安裝在下框架1的兩側,固定鉤12的鉤部的相對端通過轉軸13安裝在上框架2的兩端,且轉軸13與固定軸11位於同一豎直線上,當上框架2與下框架1保持固定時,旋轉固定鉤12使固定鉤12的鉤部將固定軸11鉤住,從而使上框架2與下框架1固定,當解除固定時,旋轉固定鉤12將固定鉤12與固定軸11分離即可。
所述上框架2和床板3也通過固定機構保持固定或解除固定。
所述下框架1的一側邊部通過軸承座24安裝有立杆25,立杆25的頂端安裝有橫杆26,橫杆26的下端安裝有掛鈎27,掛鈎27可以進行輸液瓶的懸掛,進行病人的輸液。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