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範文3篇
2023-10-27 21:45:57 3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_第1篇
今天,我們追思那段血與火的歷史,紀念那場偉大勝利,我們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從那段悲壯的歷史中吸取偉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智慧、啟發,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來的方向。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日軍佔領南京後,進行了六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日軍用個種火器射擊裡燕子江邊來不及逃散的5萬多難民,頓時血肉橫飛,屍體遍地。日寇將搜到的數萬名青年綁縛下關煤炭港槍殺,然後將屍體拋入長江,鮮血把江水染得赤紅。日寇還將被困在幕府上的男女老少5.7萬多人用鉛絲綑紮,驅至先關草鞋峽,先用機槍密集掃射,再用刺刀捅死傷者,最後在堆積如山的屍體上澆灑煤油,以火焚燒。
日寇還把中國人當作實彈射擊和練習的靶子,甚至開展「殺人競賽」取樂。有兩名日軍少尉進行了誰先用軍刀砍殺100名中國人的比賽,結果分別殺了105人和106人,軍刀都缺了口。在滅絕人性大屠殺中,慘遭日寇凌辱殘害的婦女不計其數,日寇用了各種殘酷的手段,殺害了30萬南京人民,整座南京城成為屍橫遍地,瓦礫成堆的人間地獄。這就是震驚世外,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我們永遠會記住這個血債。
70周年過去了,我們回想歷史,紀念勝利。
同學們,歷史就讓它永遠成為歷史,不要再讓歷史重演,我們應「勿忘國恥」、「刻苦學習」、「振興中華」、「開創未來」!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_第2篇
歷史雖然屬於過去,但同樣可以昭示未來。
70年前的9月2日,日本政府籤署投降文件,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力量的最終勝利。這一天,對中國尤其刻骨銘心:這個歷經百年屈辱沉浮、付出無數慘痛代價的古老國家,迎來了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首次完勝,成為由衰落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證明了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20xx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以立法形式確立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以國家層面的莊重儀式,以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向這場血淚書寫的偉大勝利致以崇高的敬禮。
以國之名向勝利致敬,為的是告慰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殺戮的千萬同胞和為國捐軀的抗戰英烈。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始,至1945年日本投降終,14年間,面對窮兇極惡的侵略者,中華民族誓與侵略者殊死抗爭,付出了3500萬軍民傷亡的巨大代價。南京大屠殺的慘絕人寰,山河破碎的國恨家仇,中國人民有著痛徹心扉的體會。「我們有責任見證苦難永遠不再重演,受難者的記憶被永久尊重。」聯合國的呼籲,道出了紀念的真諦。
以國之名向勝利致敬,為的是銘記這一改變中國命運的歷史性轉折。
回望屈辱悲壯的中國近代史,帝國主義列強幾乎都參與了對中國的侵略掠奪,雖有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反抗,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扭轉了百年來中華民族落後挨打的局面。中國共產黨於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在其倡導並積極推動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共赴國難,在中華民族反抗外敵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抗日戰爭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社會動員如此廣泛,戰鬥意志如此堅強。時任美國亞洲艦隊司令哈裡·亞內爾不禁感慨:「反抗日寇的民眾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力量,他們時時在增長中,他們的勝利是一定的!」經過抗戰洗禮的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指引下更加團結堅強,從此走上了通往偉大復興的希望之路。
以國之名向勝利致敬,為的是捍衛戰後國際秩序、守護世界和平之光。
維護和平正義,一直是人類的最高責任與共同追求。二戰期間,中國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並肩作戰,以巨大的犧牲換來了戰爭的最終勝利,用鮮血和生命為戰後國際秩序打下了堅實基礎。然而,在當前全球反思戰爭、祈禱和平之際,曾經的施暴者,卻在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當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日益成為各國共識,日本當局卻公然挑戰國際秩序,不斷為亞太穩定製造事端。
歷史不能忘卻,正義不容挑戰。對抗戰勝利的隆重紀念,既是對蠢蠢欲動的軍國主義分子的威嚴震懾,亦是為整個國際社會敲響警鐘:如果任由日本右翼篡改歷史,在整軍備武的道路上繼續狂奔,損害的將不僅是地區穩定,更是來之不易的世界和平。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_第3篇
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
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遊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遊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準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最後,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臺兒莊」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餘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聖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7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10年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同學們,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
革命戰士永垂不朽!
更多優秀敘事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