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
2024-03-26 08:53:05 1
專利名稱: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土栽培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較常用的託盤水床育苗和漂浮育苗方法,雖然不同程度地解決了常規育苗苗期病害和秧苗整齊度低的問題,但卻存在以下缺陷1、山區由於受自然條件的制約,農戶較為分散,現通常採用工廠化大棚漂浮育苗對於山區來說缺乏實用性,而且其一次性投入較高,農戶不易接受。
2、現有的託盤水床育苗和漂浮育苗拱棚為弧形,拱棚內因棚內外溫差所集聚在拱膜上的水滴會掉下,即出現拱棚滴水問題,拱棚滴水會造成播種的浮盤表面基質和種子飛濺;同時也會使盤面基質溼度不均勻而改變基質結構,影響苗的生長;出苗後滴水還會造成苗被燙傷。
3、為了確保種子的正常萌發和秧苗的正常生長,現有的託盤水床育苗和漂浮育苗通常採用晝揭膜、夜蓋膜,晴天揭膜、陰雨天蓋膜的方式,這樣操作費時費力非常麻煩,是導致育苗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4、現有的託盤育苗主要採用土壤和農家肥作為育苗基質,基質結構不合理,用料混亂、衛生條件差、如果由農戶自配,雖然成本較低,但質量難以保證。如果採用工廠化生產,由於其用託盤孔徑大,成本會更高。
5、無論是託盤水床育苗,還是漂浮育苗,為了培育壯苗均需對秧苗進行剪葉,現有的剪葉方法通常採用的是剪平頭的方法,幼苗間通風採光效果都不好,因而效果並不明顯,秧苗莖杆不夠粗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一次性投入低、秧苗質量好、成功率高,易於山區大面積推廣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
本發明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池搭棚①苗床地的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水質無汙染、排灌方便、避風向陽的地方或房頂;②建苗池苗池內空長×寬×埂高為(4.3-12.9)m×(0.8-1.1)m×0.12m,池底需整平,兩端高差不超過2cm,埂的寬度為30-40cm,呈外斜式,以便排水;③搭棚架棚架搭成屋脊式拱棚,高為60cm,底邊寬度比池內空寬度寬20cm,屋脊斜面上骨架的間距為40-50cm,頂部用橫杆固定;④鋪底膜、固定蓋膜底膜至少用5絲厚的膜,蓋膜用3-4絲,固定蓋膜時留出8個通風孔,8個通風孔均先用片材捲成弧形插入泥土固定,8個通風孔中,有6個是對開在屋脊兩斜面上的,片材長1m,另外2個對開於棚架的兩端,片材長1.8m;⑤加池水和液肥池水用無汙染的井水或自來水,水深為6cm,然後加入液肥,每100kg水加入液肥112.5g,攪拌混合均勻;(2)裝盤播種按每12kg基質加水1kg,將基質充分拌勻搓細,採用兩次成型的方法裝盤,即先用平直木板將基質填充於盤內刮平,然後將盤四周輕拍2-3下,讓基質下沉1cm左右,再用木板將基質填充於盤上刮平後播種,每個孔隙播種2-3粒,然後用孔徑為3mm的竹篩將基質均勻的篩蓋於播好種的盤面上,蓋種厚度以基本不見種子為宜,蓋好種的浮盤立即入池;(3)苗期管理①出苗前的管理播種後,用卷通風孔的片材將棚固定,以保證棚架的牢固性,育苗過程中不需揭膜和蓋膜;②加追肥播種後的25-30天,追加液肥入苗池,加入量與第一次相同,混合均勻,同時將池水加至原始水位;③間苗、補苗當苗進入小十字期時進行間苗補苗,確保每孔一壯苗。
④剪葉間苗後,當相鄰兩株苗葉片相互交叉時進行第一次剪葉,採取大葉重剪,中葉輕剪,小葉不剪的方法;以後每5-7天進行一次剪葉,當苗封盤時進行第二次剪葉,將最上部的兩片葉子橫剪一半,下面的葉子從葉柄處全部剪掉,即兩葉一心的亮腳剪法,根據移栽期的不同,苗期進行3-4次剪葉,其它次剪法與第二次剪法相同;(4)大田移栽最後一次剪葉後第5-7天可進行秧苗的移栽,移栽時先將泥土弄細,不要讓底肥直接與根系接觸,以致肥害和燒苗,移栽後及時澆足定根水。
所述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其中基質是採用消毒後的泥炭、草炭、有機肥和彭化珍珠巖按體積比為2∶2∶4∶2的比例造粒得到成品,成品基質中有機質含量≥20%,水份含量為30-35%,粒度(0-5mm)≥90%,PH值為5.5-8.0。
所述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其中液肥按氮∶磷∶鉀=17∶10∶18的比例配製,總養分(N+P2O5+K2O)含量≥45%,水溶性磷佔有效磷百分率≥70%,硝態氮百分率≥55%。
所述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其中浮盤採用聚苯乙烯發泡成型,其規格長×寬×高為520mm×330mm×60mm,格數為160格,每格的長×寬×深為25mm×25mm×57mm。
所述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其中苗池內空長×寬×埂高為8.6m×0.8m×0.12m。
本發明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採用小池育苗,規模不大,對山區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且一次性投入低,農戶也易於接受。拱棚採用屋脊式,水滴會自動順著屋脊式拱棚的蓋膜內壁緩緩下滑而不致於造成水滴直接滴在盤面上,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育苗工作的滴水問題。採用留自然通風孔的方法,使費時費力的育苗工作變得簡單易行。經過對基質配方的精心篩選,解決了基質吸水性和通透性互相矛盾的問題,使其質量較好,從而有利於種子的萌發和苗的生長。採用科學的兩葉一心的剪葉方法,即第一次調節以達到生長一致的目的,第二、三.....次亮腳,使得幼苗間通風採光效果好,不僅可達到壯苗的目的,而且栽入大田後長勢也非常好。本發明的方法除了適合於包括菸草在內的對育苗條件要求高和幼苗根系發達的育苗使用之外,還可用於瓜、棉、花卉苗木及藥材等的育苗。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方法用於培育煙苗,包括以下步驟(1)建池搭棚①苗床地的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水質無汙染、排灌方便、避風向陽的地方;②建苗池苗池內空長×寬×埂高為8.6m×0.8m×0.12m,池底需整平,兩端高差不超過2cm,埂的寬度為30-40cm,呈外斜式,以便排水;③搭棚架棚架用若干竹片搭成高60cm,底寬100cm的屋脊式拱棚,屋脊斜面上竹片骨架的間距為40cm,頂部用橫杆固定;④鋪底膜、固定蓋膜為了防止漏水,底膜用5絲厚的膜,蓋膜用3絲,固定蓋膜時留出8個通風孔,8個通風孔均先用竹片捲成弧形插入泥土固定,8個通風孔中,有6個是對開在屋脊兩斜面上的,竹片長1m,另外2個對開於棚架的兩端,竹片長1.8m;
⑤加池水和液肥池水用自來水,水深為6cm,然後加入液肥450g,攪拌混合均勻;(2)裝盤播種取基質60kg加入水5kg,將基質充分拌勻搓細,採用兩次成型的方法裝盤,即先用平直木板將基質填充於盤內刮平,然後將盤四周輕拍2-3下,讓基質下沉1cm左右,再用木板將基質填充於盤上刮平後播種,浮盤採用聚苯乙烯發泡成型,其規格長×寬×高為520mm×330mm×60mm,格數為160格,每格的長×寬×深為25mm×25mm×57mm。每個孔隙播種2-3粒,然後用孔徑為3mm的竹篩將基質均勻的篩蓋於播好種的盤面上,蓋種厚度以基本不見種子為宜,蓋好種的浮盤立即入池,不要放在陽光下曝曬;(3)苗期管理①出苗前的管理播種後,用卷通風孔的竹片將棚固定,以保證棚架的牢固性,育苗過程中不需揭膜和蓋膜;②加追肥播種後的28天,追加液肥450g入苗池,混合均勻,同時將池水加至原始水位;③間苗、補苗當苗進入小十字期時進行間苗補壯苗,確保每孔一壯苗。
④剪葉煙苗苗期共進行3次剪葉,當煙苗長至5片真葉時,開始第一次剪葉,採取大葉重剪,中葉輕剪,小葉不剪的方法;以後每5-7天進行一次剪葉,第二次剪葉將最上部的兩片葉子葉片橫剪一半,下面的葉片從葉柄處全部剪掉,即兩葉一心的亮腳剪法,第三次剪法與第二次剪法相同;(4)大田移栽第三次剪葉後第5-7天進行煙苗的移栽,移栽時先將泥土弄細,不要讓底肥直接與根系接觸,以致肥害和燒苗,移栽後及時澆足定根水。
上述的基質是採用燻蒸法消毒後的泥炭200L、草炭200L、有機肥400L和膨化珍珠巖200L造粒得到成品750kg,成品基質中有機質含量≥20%,水份含量為30-35%,粒度(0-5mm)≥90%,PH值為5.5-8.0。
上述的液肥,硝銨380kg、磷酸一銨166kg、銷酸鉀450kg混合粉碎造粒而得,總養分(N+P2O5+K2O)含量≥45%,水溶性磷佔有效磷百分率≥70%,硝態氮百分率≥55%。
權利要求
1.一種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池搭棚①苗床地的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水質無汙染、排灌方便、避風向陽的地方或房頂;②建苗池苗池內空長×寬×埂高為(4.3-12.9)m×(0.8-1.1)m×0.12m,池底需整平,兩端高差不超過2cm,埂的寬度為30-40cm,呈外斜式;③搭棚架棚架搭成屋脊式拱棚,高為60cm,底邊寬度比池內空寬度寬20cm,屋脊斜面上骨架的間距為40-50cm,頂部用橫杆固定;④鋪底膜、固定蓋膜底膜至少用5絲厚的膜,蓋膜用3-4絲,固定蓋膜時留出8個通風孔,8個通風孔均先用片材捲成弧形插入泥土固定,8個通風孔中,有6個是對開在屋脊兩斜面上的,片材長1m,另外2個對開於棚架的兩端,片材長1.8m;⑤加池水和液肥池水用無汙染的井水或自來水,水深為6cm,然後加入液肥,每100kg水加入液肥112.5g,攪拌混合均勻;(2)裝盤播種按每12kg基質加水1kg,將基質充分拌勻搓細,採用兩次成型的方法裝盤,即先用平直木板將基質填充於盤內刮平,然後將盤四周輕拍2-3下,讓基質下沉1cm左右,再用木板將基質填充於盤上刮平後播種,每個孔隙播種2-3粒,然後用孔徑為3mm的竹篩將基質均勻的篩蓋於播好種的盤面上,蓋種厚度以基本不見種子為宜,蓋好種的浮盤立即入池;(3)苗期管理①出苗前的管理播種後,用卷通風孔的片材將棚固定,以保證棚架的牢固性;②加追肥播種後的25-30天,追加液肥入苗池,加入量與第一次相同,混合均勻,同時將池水加至原始水位;③間苗、補苗當苗進入小十字期時進行間苗補苗,確保每孔一壯苗;④剪葉間苗後,當相鄰兩株苗葉片相互交叉時進行第一次剪葉,採取大葉重剪,中葉輕剪,小葉不剪的方法;以後每5-7天進行一次剪葉,當苗封盤時進行第二次剪葉,將最上部的兩片葉子橫剪一半,下面的葉子從葉柄處全部剪掉,即兩葉一心的亮腳剪法,根據移栽期的不同,苗期進行3-4次剪葉,其它次剪法與第二次剪法相同;(4)大田移栽最後一次剪葉後第5-7天可進行秧苗的移栽,移栽時先將泥土弄細,不要讓底肥直接與根系接觸,以致肥害和燒苗,移栽後及時澆足定根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其中基質是採用消毒後的泥炭、草炭、有機肥和彭化珍珠巖按體積比為2∶2∶4∶2的比例造粒得到成品,成品基質中有機質含量≥20%,水份含量為30-35%,粒度(0-5mm)≥90%,PH值為5.5-8.0。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其中液肥按氮∶磷∶鉀=17∶10∶18的比例配製,總養分(N+P2O5+K2O)含量≥45%,水溶性磷佔有效磷百分率≥70%,硝態氮百分率≥55%。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其中浮盤休用聚苯乙烯發泡成型,其規格長×寬×高為520mm×330mm×60mm,格數為160格,每格的長×寬×深為25mm×25mm×57mm。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其中苗池內空長×寬×埂高為8.6m×0.8m×0.12m,棚架底邊寬度為100cm,棚架屋脊斜面上竹片骨架的間距為40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通風式小拱棚漂浮育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建池搭棚①苗床地的選擇;②建苗池;③搭棚架;④鋪底膜、固定蓋膜;⑤加池水和液肥;(2)裝盤播種;(3)苗期管理①出苗前的管理;②加追肥;③間苗、補苗;④剪葉;(4)大田移栽。本發明的方法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一次性投入少、培育的秧苗質量好、成功率高,易於山區大面積推廣,除了適合於包括菸草在內的對育苗條件要求高和幼苗根系發達的育苗使用之外,還可用於瓜、棉、花卉苗木及藥材等的育苗。
文檔編號A01G31/00GK1596614SQ20041004073
公開日2005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20日
發明者王昶, 劉正華, 黃太平, 賈朝英, 宋澤兵, 胡春芳 申請人:黔南金福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