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脫硫淨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03 12:24: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硫淨煙裝置,屬於煙氣脫硫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全面展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導致大氣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酸雨及灰霾問題已危及人類的生存。而燃煤鍋爐是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和煙塵是造成酸雨和灰霾的最重要來源之一。為此,各國政府制定的燃煤鍋爐煙氣排放標準中對二氧化硫和煙塵含量做出了越來越嚴苛的限定。
溼法脫硫為目前國內外使用範圍最廣的燃煤鍋爐脫硫方法,佔脫硫總量的90%以上。溼法脫硫分為石灰石-石膏法、鈉鈣雙減法、氨法、鈉鹼法、海水法、氧化鎂法等。通過在脫硫塔內形成非流動漿液噴淋出霧化液滴與煙氣接觸,脫硫塔目的是除去煙氣中二氧化硫,文中描述是溼式除塵器,但是在寒冷區域,特別在北方高寒地區帶水煙氣進入煙道和煙囪後水迅速凝結成水和冰附著在煙道和煙囪內,這樣使得脫硫煙氣處理的煙道被堵塞,而凝結的水分中往往還帶有一定的酸鹼性、對煙道煙囪造成腐蝕、膨脹等損害,現有技術無論除霧器如何改造,均無法將煙氣中水分完全脫除。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高寒地域,在脫硫裝置,煙道內沒有漿液,導致煙道堵塞,無法實現煙氣處理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脫硫淨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脫硫淨煙裝置包括四個脫硫塔裝置和煙囪,所述的四個脫硫塔裝置集中布置形成兩行兩列的排列結構,四個脫硫塔裝置上方分別通過塔體安裝連接裝置與煙囪連接安裝,四臺脫硫塔裝置處理後煙氣經一座煙囪排出,所述的每個脫硫塔裝置包括塔體、除霧衝洗管、第一噴淋管、第二噴淋管、第三噴淋管,第四噴淋裝置、第五噴淋裝置、第六噴淋裝置、旋流塔板、衝洗層、除霧器和循環管路,所述的塔體為圓柱塔體,塔體的頂端開有煙氣出口,塔體的下部側壁上開有煙氣進口,所述的除霧器布置在煙氣出口的下方,第一噴淋管、第二噴淋管和第三噴淋管由上至下依次固裝在除霧器的下方,第一噴淋管、第二噴淋管和第三噴淋管的一端固定在塔體的側壁上,第一噴淋管、第二噴淋管和第三噴淋管的另一端穿過塔體的側壁與除霧器衝洗管連通,第一噴淋管、第二噴淋管和第三噴淋管靠近除霧器衝洗管的一側管壁上均設有一個離心泵,第一噴淋管、第二噴淋管和第三噴淋管上均開有多個噴淋口,每個噴淋口上固裝有旋轉噴嘴,所述的第四噴淋裝置、第五噴淋裝置和第六噴淋裝置由上至下依次固裝在第三噴淋管的下方;
所述的第四噴淋裝置、第五噴淋裝置和第六噴淋裝置均包括∩形固定環、圓環形底座、撥動汽缸、汽缸連杆、撥叉和噴淋液連接管,所述的圓環形底座的上端面設有一圈凸起的軌道,圓環形底座的下端面設有一圈與圓環形底座相適應的環形噴淋管,∩形固定環的上端安裝在噴淋液連接管上,噴淋液連接管與環形噴淋管連通,∩形固定環的下端通過其兩端的調整座安裝在圓環形底座上,所述調整座與圓環形底座上端面凸起的軌道滑動配合安裝,圓環形底座能夠相對∩形固定環實現轉動調節,所述圓環形底座下端還安裝有多個用於噴淋作用的旋轉噴嘴,旋轉噴嘴與環形噴淋管建立連通,所述的撥動汽缸安裝在塔體外側的側壁安裝板上,撥動汽缸的活塞杆與設置在塔體內側的汽缸連杆連接,所述的撥叉布置在圓環形底座的外側壁上,撥動汽缸帶動汽缸連杆與布置在圓環形底座外側壁上的撥叉接觸;
所述的第四噴淋裝置、第五噴淋裝置和第六噴淋裝置的噴淋液連接管穿過塔體的塔壁與循環管路固接並連通,第四噴淋裝置、第五噴淋裝置和第六噴淋裝置的噴淋液連接管與循環管路的連接處均安裝有離心泵;
所述的第三噴淋管7和第四噴淋裝置之間安裝有旋流塔板。
優選的:所述的第一噴淋管和第三噴淋管的噴淋方向向上,第二噴淋管的噴淋方向向下。
優選的:所述的塔體安裝連接裝置包括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所述的第一安裝部為圓環形槽板,第二安裝部為封閉的同心環體,同心環體內部設置有用於引導液體的旋流板,第二安裝部的底端設有液體排口,第一安裝部設置在第二安裝部上,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套裝在塔體的上出口處,所述的第一安裝部的內側還安裝有帶有漏口的篩板,所述的篩板的漏口與第二安裝部連通。
優選的:所述的旋流塔板為圓柱塔體,塔體內設有多組呈環形排列的旋流塔板葉片。
優選的:所述的煙囪的下端設置有四個用於與塔體連接安裝的安裝口。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脫硫淨煙裝置,工作時,煙氣由塔底向上流動,在塔體內,設置有多層噴淋裝置,同時可轉動調整的噴淋使得其噴淋液交錯面積擴大,使得煙氣與噴淋液的接觸面積更大,液體在與氣體充分接觸後,最後甩到塔壁上,沿壁下流,而煙囪採用不鏽鋼設置,在寒冷的冬季,凝結的冰塊不會附著在煙囪上,冰塊沿著煙囪排放到安裝連接裝置的第一安裝部(圓環形槽板上),其融化的液體隨著第二安裝部內部的旋流板旋流排出。本實用新型的煙塔合一方案避免煙氣經脫硫塔後進煙道再進煙囪排放,減少煙氣脫硫過程自然降低煙氣中水分凝結機會。煙塔合一即在脫硫塔出口上方直接接不鏽鋼製煙囪,一旦煙氣中水分遇冷凝結,可順煙囪壁再次流入塔內,極大解決了煙氣帶水對煙道煙囪造成的損害,且將脫硫循環中的水分更加充分利用。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脫硫淨煙裝置的結構視圖;
圖2是脫硫塔裝置的結構視圖
圖3是第四噴淋裝置的結構安裝視圖;
圖4是∩形固定環與圓環形底座的安裝圖;
圖5是塔體安裝連接裝置的結構視圖;
圖6是煙囪的結構視圖;
圖7是旋流塔板的結構試圖;
圖8是旋轉噴嘴的結構圖;
圖9是圖1的俯視圖;
圖中1-脫硫塔裝置,2-煙囪,3-塔體,4-除霧衝洗管,5-第一噴淋管,6-第二噴淋管,7-第三噴淋管,8-第四噴淋裝置,9-第五噴淋裝置,10-第六噴淋裝置,11-旋流塔板,12-衝洗層,13-除霧器,14-循環管路,15-煙氣出口,16-煙氣進口,17-塔體安裝連接裝置,171-第一安裝部,172-第二安裝部,173-篩板,174-旋流板,175-液體排口,18-離心泵,19-旋轉噴嘴,20-∩形固定環,21-圓環形底座,22-凸起的軌道,23-調整座,24-環形噴淋管,25-撥動汽缸,26-汽缸連杆,27-撥叉,28-噴淋液連接管,29-安裝口,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9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脫硫淨煙裝置包括四個脫硫塔裝置1和煙囪2,所述的四個脫硫塔裝置1集中布置形成兩行兩列的排列結構,四個脫硫塔裝置1上方分別通過塔體安裝連接裝置17與煙囪2連接安裝,四臺脫硫塔裝置1處理後煙氣經一座煙囪2排出,所述的每個脫硫塔裝置1包括塔體3、除霧衝洗管4、第一噴淋管5、第二噴淋管6、第三噴淋管7,第四噴淋裝置8、第五噴淋裝置9、第六噴淋裝置10、旋流塔板11、衝洗層12、除霧器13和循環管路14,所述的塔體13為圓柱塔體,塔體的頂端開有煙氣出口15,塔體的下部側壁上開有煙氣進口16,所述的除霧器13布置在煙氣出口15的下方,第一噴淋管5、第二噴淋管6和第三噴淋管7由上至下依次固裝在除霧器15的下方,第一噴淋管5、第二噴淋管6和第三噴淋管7的一端固定在塔體3的側壁上,第一噴淋管5、第二噴淋管6和第三噴淋管7的另一端穿過塔體3的側壁與除霧器衝洗管4連通,第一噴淋管5、第二噴淋管6和第三噴淋管7靠近除霧器衝洗管4的一側管壁上均設有一個離心泵18,第一噴淋管5、第二噴淋管6和第三噴淋管7上均開有多個噴淋口,每個噴淋口上固裝有旋轉噴嘴19,所述的第四噴淋裝置8、第五噴淋裝置9和第六噴淋裝置10由上至下依次固裝在第三噴淋管7的下方;所述的第四噴淋裝置8、第五噴淋裝置9和第六噴淋裝置10均包括∩形固定環20、圓環形底座21、撥動汽缸25、汽缸連杆26、撥叉27和噴淋液連接管28,所述的圓環形底座21的上端面設有一圈凸起的軌道22,圓環形底座21的下端面設有一圈與圓環形底座21相適應的環形噴淋管24,∩形固定環20的上端安裝在噴淋液連接管28上,噴淋液連接管28與環形噴淋管24連通,∩形固定環20的下端通過其兩端的調整座23安裝在圓環形底座21上,所述調整座23與圓環形底座21上端面凸起的軌道22滑動配合安裝,圓環形底座21能夠相對∩形固定環20實現轉動調節,所述圓環形底座21下端還安裝有多個用於噴淋作用的旋轉噴嘴19,旋轉噴嘴19與環形噴淋管24建立連通,所述的撥動汽缸25安裝在塔體3外側的側壁安裝板上,撥動汽缸25的活塞杆與設置在塔體3內側的汽缸連杆26連接,所述的撥叉27布置在圓環形底座21的外側壁上,撥動汽缸25帶動汽缸連杆26與布置在圓環形底座21外側壁上的撥叉接觸;所述的第四噴淋裝置8、第五噴淋裝置9和第六噴淋裝置10的噴淋液連接管28穿過塔體3的塔壁與循環管路14固接並連通,第四噴淋裝置8、第五噴淋裝置9和第六噴淋裝置10的噴淋液連接管28與循環管路14的連接處均安裝有離心泵18;所述的第三噴淋管7和第四噴淋裝置8之間安裝有旋流塔板11。如此設置,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煙氣從塔體3下端的煙氣進口16進入,首先經過第四噴淋裝置8,第五噴淋裝置9和第六噴淋裝置10的噴淋,其中第四噴淋裝置8,第五噴淋裝置9和第六噴淋裝置10採用可轉動的∩形固定環20和圓環形底座21配合轉動,進而實現旋轉噴嘴19在其工作時噴射的扇形噴淋液之間形成交叉區域,並通過撥動汽缸25的撥動下,使得噴淋均勻,同時通過調整安裝在圓環形底座21下端的旋轉噴嘴19旋轉位置能夠調整噴淋面積,有效實施煙氣與噴淋液的混合接觸工作,經過這三次噴淋工作後的煙氣經過設置在第三噴淋管7和第四噴淋裝置8之間的旋流塔板11進入上層噴淋工作,而經過旋流塔板11的帶有霧水的煙氣在旋流塔板11的旋流作用下被附著在塔板側壁上,進入第一噴淋管5、第二噴淋管6和第三噴淋管7的煙氣再經噴淋作用和除霧器13的作用下經過煙氣出口15排出,四個脫硫塔裝置1匯集的煙氣經過煙囪2一起排出,避免煙氣經脫硫塔後進煙道再進煙囪排放,減少煙氣流程自然降低煙氣中水分凝結機會。煙塔合一即在脫硫塔出口上方直接接不鏽鋼製煙囪,一旦煙氣中水分遇冷凝結,可順煙囪壁再次流入塔內,極大解決了煙氣帶水對煙道煙囪造成的損害,且將脫硫循環中的水分更加充分利用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脫硫淨煙裝置包括所述的第一噴淋管5和第三噴淋管7的噴淋方向向上,第二噴淋管6的噴淋方向向下。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脫硫淨煙裝置包括所述的塔體塔體安裝連接裝置17包括第一安裝部171和第二安裝部172,所述的第一安裝部171為圓環形槽板,第二安裝部172為封閉的同心環體,同心環體內部設置有用於引導液體的旋流板174,第二安裝部172的底端設有液體排口175,第一安裝部171設置在第二安裝部172上,第一安裝部171和第二安裝部172套裝在塔體3的上出口處,所述的第一安裝部171的內側還安裝有帶有漏口的篩板173,所述的篩板173的漏口與第二安裝部172連通。如此設置,在寒冷的冬季帶水煙氣進入煙道和煙囪後水迅速凝結成水和冰附著在煙道和煙囪上,而煙囪採用不鏽鋼材質,其附著的水和冰流入到第一安裝部171的槽內,而煙氣產生的熱量使得其冰融化,融化後的水分自篩板173的漏口排入第二安裝部172內部,第二安裝部172內部有旋轉設置的旋流板17,旋流板17的迴旋作用下使得液體經過液體排口175排放而出。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7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脫硫淨煙裝置所述的旋流塔板11為圓柱塔體,塔體內設有多組呈環形排列的旋流塔板葉片。
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8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脫硫淨煙裝置所述的煙囪2的下端設置有四個用於與塔體連接安裝的安裝口。
本實施方式只是對本專利的示例性說明,並不限定它的保護範圍,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對其局部進行改變,只要沒有超出本專利的精神實質,都在本專利的保護範圍內。